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 從克己復禮談經典與力行

從克己復禮談經典與力行

字号:T|T

從克己復禮談經典與力行
在《論語.顏淵》有這樣一段對話:“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朱熹在《四書集註》的解釋是認為:克勝自身之私欲而復於禮,則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全德復歸於我。一日克己复礼,則天下之人皆與其仁,效甚速而至大。為仁由己,非他人所能預,其機全在我而無難也。日日克之,則私欲淨盡,天理流行,則仁不可勝用矣!
筆者認為孔子這段對話具有儒學大機大用之特質,用以闡明經典與力行之義函特別有用。
其他相關的對話還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論語.顏淵》;禮記中孔子回答哀公問政時說:「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中庸》說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蓋仁者人也,愛人為大,而仁的踐履從身邊開始,所以親親為大。愛人不能失度悖禮失義,所以禮為大。克勝自身之私欲才能復歸於禮,所以克己才是行禮為仁的根本法門。在這樣的義理體系中,第一個倫理規定是一切從愛出發,人道以愛人為大。所以對人設身處地,忠告而善導之,得其情則哀矜之,充滿人道的悲憫與關懷。第二個規定是愛從親親出發,以至於親親仁民,仁民愛物,民胞物與,施及天下。第三個規定,施愛要有理有節,要合乎社會禮法。這樣的仁愛禮義,其發動之機全在己心之仁,只要把定良知,忠恕之道,盡己德愛,推己及人,則仁愛不可勝用。既可以取得天下人的稱許,更可以因感興發,帶動身邊的人都來行仁施義,建設美善家國。這既是儒學的核心理念,也是建設文明中國的根本路徑,值得所有關心中國前途的人三復斯旨!
但是放眼今日中國,最讓人遺憾的就是,經過百多年的反儒學.仇孔子,儒學義理不受重視,道德嚴重滑坡,社會中人大多自私自利,利字當頭,一切從私利出發,弄得一片烏煙瘴氣!
最近網上有這麼一則新聞:
【民生信用卡用户透支6万还12万仍欠7万 获刑2年】
據京華時報记者孙思娅2011年05月07日報導:
42岁的湖南人欧陨,大学本科文化,是全国高技术产业化协作组织战略研究室的原副主任。
2006年10月,欧陨办理了民生银行信用卡,先后透支了6万余元。2008年11月,欧陨开始出现逾期不还款的情况。截至案发,透支款已翻3倍,在陆续还了12万余元后,仍欠7万余元。去年8月,民生银行报案,欧陨被抓。据悉,案发后,家属都已替他退赔余款。
经过法院一审和二审,一中院终审认定,欧陨多次透支消费和取现,并透支2万余元本金未还。承办法官表示,这2万余元,已经刨除了利息和滞纳金,即7万余元欠款中包括约5万元的利息和滞纳金。
這一案件總的結果就是:一個人通過信用卡透支6萬元,在3年之間,他還了12萬,結果還欠銀行7萬多元,還被法院判刑2年,再處罰金2萬。
這樣的案例,用儒學愛人為大的觀點看,如果不說人吃人,至少要說人害人,人整人,全無道義禮法可言。儒學從不反對利用厚生之道,不反對足食足兵之道,可是放於利而行多怨,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謀利的同時應該懂得愛人,懂得有情有義有禮有則。想想,儒學對古代國家徵稅還講究徹法,也就是抽取十分之一利得做為稅收。要依此標準,一個人借銀行6萬,三年之間利息不應超過一萬八千元。如果銀行對金錢的飢渴比國家還厲害,那就加倍,讓銀行收取十分之二的利息也該到頂了,三年之間利息也不應超過三萬六千元。可是當前這個案子,先後透支6萬,欠3年,還了12萬,還欠7萬多,法院還要判刑2年加罰款2萬。這有道理嗎?有公平嗎?有人道嗎?
這一種案例發生在今日中國,其實也不稀罕,類似的還有很多,比如黑磚窯.黑工廠,讓人賣力勞動卻不付工資。還有些人搞血汗工坊的技倆,福利沒一點,工資則極盡刻薄計算之能事。有些房東租出空屋,誘騙租屋者裝修,再利用其裝修完難以搬遷的弱點,亂漲房租…..種種惡意乖張,貪得無厭的嘴臉,真叫人作嘔!可是現代中國人心中無神也無德,既無所敬也無所畏,竟以為將本求利理所當然,將人吃人的叢林惡習,施展得爐火純青,推陳出新,嘆為觀止!
如果以儒學義理評說這樣的例子,我們可以說:
1.法律不足以含容人民生活之諸多細節。現代之所謂“法”,只是公權力.公意志的表示,是一種統治權對社會人民的管理,總是從統治權的立場與角度定規則,經常不重視人情義理。禮則來自社會諸多方面有機的共同生長,通過歷史傳承,社會禮俗,人情世故,以及經典教化的凝結,最後形成上下共信共守的一套民俗禮則,其中必定包括禮義廉恥的社會公德,也包括尊人重己的群己人我和衷共濟之道,而且這種包括是鉅細靡遺,曲盡人情事故的,所以特別合用適用。禮來自生活回到生活,對生活細節,種種曲折,禮都能夠一推到底,總括粗細,判定是非能讓人心服口服。在處理人我糾紛的時候,經常能夠水波不驚,萬事妥貼。
2.徒法不足以言治。法律的出台.解釋.執行.審判,都是公權力的事,都必須是法定機關,法定人員,法定程序,法定時間,運用起來費時費力,勞命傷財,一般老百姓如果不是涉及比較重大的事,那裡肯去自找麻煩?禮則不然,它既然是社會禮俗共識,人情義理的共信,就無需公權力公機關的介入。只要地方上有威信的人物,外加幾個親戚長老,大家在一起議一議,也就有個是非道理出來,對造兩方,也就按此標準分別承擔了事。省時省力省錢,也不傷和氣,也不耽誤工作。
3.法律粗疏難貼切。法律是隔著千山萬水,關在冷氣房中,由各有 私欲私利者制定出的。其中許多都是理念推想,未必就能貼近社會生活之真貌,而這些法律的文字規定,放到不同的官員手中,經常會有不同的理解,很難有確定的是非標準。況且法律條文很多,文字很深,程序很繁,一般人無法理解與應用,給司法黃牛很多鑽空的機會。禮則包含土生土長的許多實理實情,是社會鄉土,官員與民間共同形構出來的秩序準則,生活在此鄉此土的人,耳濡目染,日受薰陶,也就深入人心,只要有威信者介入裁斷,大家也都容易服理認禮。而且禮不外人情事理,如果缺乏相對應的禮則,也可以依義起禮。
清末以來,中國人震於西方之船堅砲,以為中國百不如人,以為西方一切都比中國好,於是拼命宣傳法治,建設法治,可是一百多年來成果有限。比如前引的例子,欠6萬還12萬還欠7萬,這樣的算術題,顯失公平,可是法院卻還站在強權之一方,繼續欺侮受害者,這個道理何在?叫人如何心服?
因此,要建設文明中國,美好中國,絕不能光講法治,必須恢復並強化道德禮俗.聖賢經典的教化與指引作用,應該讓法律.禮俗.經典成為引導社會公義的三頭馬車,分工合作,分進合擊,才能更好的解決社會矛盾,更好的引導社會文明開化。
當然現代社會複雜非古代可比,現代人心狡獪貪利也非古代可比,古代的克己復禮,講到為仁由己也就可以了。何況古代還有族規祠堂.鄉規民約.地方清議,也從外面制約著人,不允許個體放縱自己,破壞社會善良風俗。可是現代人個體當道,自由至上,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如果僅僅依賴於為仁由己,欲期待大家都克己復禮,尊重公義,恐怕很不容易做到。因此在公權力導之法,齊之以刑之外,還應加強社會輿論監督的作用,加大儒學在社會中的作用,促成儒士們組成各種教化及學德團體,從外面協助大眾修養克己復禮功夫。儒學做為中華文化的主心骨,應該承擔起社會道德教化的作用,當政者也應該有天下人共治天下的氣度,提升儒學在社會清議中的作用,將經典義理實實在在引入社會生活與社會管理中,這將有助於和諧社會的建設,有助於確立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完善我們的精神家園。想想,將古聖賢之浩大智慧引入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來,這該是多麼振奮人心!又會帶來多大的精神力量啊!
孔子2562年6月8日[11]  皮介行 寫於 光文講堂

作者: 皮介行     男   1955年生於臺北,畢業於東吳大學政治系,曾參與黨外民主運動。曾任《大學雜誌》主編、《前進週刊》編輯、《南洋週報》主編、《民主報》編輯、《民眾日報》記者、《在野雜誌》總編輯、環球通訊社副總編.統一聯盟執委.雲深書院院長。
電話: 18768220970
地址: 浙江省嘉興.桐鄉市濮院鎮工貿大道1969號
郵編:314500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