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 从《论语》看儒家幸福观

从《论语》看儒家幸福观

字号:T|T

从《论语》看儒家幸福观
高荣楣
      幸福是我们每个人无限向往的,也是人类追求的美好境界之一。幸福没有框架,也没有定义,从深层次看,幸福是人的内心感受,你能感觉到的就是幸福。那么,人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人的一生究竟能不能得到幸福,怎么活着才是幸福的,很难有一个公认的标准。这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精神境界、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关。你可能会认为,我的生活并不快乐,人生境遇一波三折,触摸不到幸福。也许你正生活在幸福的漩涡,只是太多的幸福让你的心灵麻木,而失去知觉,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也许你认为自己一辈子都生活在痛苦之中,因为你从来没有感知到幸福的存在。我想说的是,幸福无处不在,一如粮食、空气和水。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有什么样的际遇,幸福都不会弃你而去。但是,幸福需要自己去感知,只有感知幸福,才会善待生命,只有感知幸福,才会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触摸人们柔软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儒家幸福观是儒家从其所遵循的伦理道德出发,在追寻把握幸福脉搏的过程中形成的。儒家的幸福观与我们现在追求的精神幸福的满足并不冲突,只是在形式上表现有些许差别。在研读经典的过程中,我们要从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知人论世,深入到古圣先贤的心里,渗透到古圣先贤生命本质之中,我们就会豁然开朗,与古圣先贤达到遥契。也就是说,在研读经典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对一些言行记录的字面理解后,还要深层次分析其内涵,同时更思考其精神理念在当世有什么借鉴作用。儒家的幸福观可以说是人类精神层次的楷模,它的哲理具有普世性,可以适用于全人类。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对于《论语》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做一般的知识来学,当成学术进行研究,也在研读过程中结合自己的人生的体验去感悟其中的道理,明晓圣人的心意。关于幸福的问题也是这样,光坐在这里讲是不行的,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人生感受中去琢磨,去体会,生活会告诉每个人什么才是最宝贵的。幸福是通过人的五官感受到的,因此幸福是每个人的自我体会。而体会的“会”则是由生理到心理的会意,是通过感官感觉到的幸福上升到理性的精神享受。幸福可能随时在伴随着你,只要你感到了幸福,而幸福又是永远的,正如我们常常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所以幸福往往是与痛苦相伴终生的,因此说幸福是永远的。下面我们就从《论语》中解读儒家的幸福观,谈谈如何追求幸福。
一、向上的生存状态
不管是儒者,还是每一个凡夫俗子,都有可能得到幸福。人幸福与否更多地取决于感受幸福的能力,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获得幸福的基本前提。
据《论语•述而》记载,孔子曾对他的弟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意思是说,虽然吃着粗糙的食物,住着简陋的住所,但仍感到乐在其中。对于那种违背道义而取得的财富和尊位,他视其如同天上转眼即逝的浮云。这个故事道出了孔子的生活态度,说明他把对“道义”的追求看得高于一切。他的得意门生颜回,也有着与孔子一样的精神境界,所以孔子称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意思是说,颜回平时的生活,不过是一盒饭,一瓢水,住在破旧的巷子里,别人受不了这样的忧愁,但颜回却能自得其乐而没有一点动摇,颜回真是有贤德的人呵!孔子称赞的正是他那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和境界。 那么,孔颜之乐,所乐何事呢?显然他们所乐者正是人生之正道,这种道也就是合乎正义、有益于社会的生活准则和精神境界。在这里,孔子和颜回所乐的“道”,它的核心精神就是孔子常说的仁。“仁者爱人”,如果一个人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具备仁心,力行仁德,以仁爱的原则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处处以仁爱、宽厚的心态和情感关爱他人,善待社会,并且不断反省自身是否时时做到了仁,这样就会象南宋代大儒朱熹所说的“仰不愧,俯不怍,其乐可知”,也就是抬头无愧于上天,俯首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便可以心安理得地面对这个世界,这其中的快乐可想而知。
由孔颜乐处中的“乐道”又派生出的“乐学”,就是儒家实现“乐道”的一种方式。《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所处的时代,上古的文字材料并不丰富,他的知识和品德,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与他同时代的人那里学来的。孔子强调随时拜师学习的重要性,这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孔子启发人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别人的长处,值得仿效;别人的短处,既可以成为发现自身缺点的镜子,也可以因此而引以为戒。人们往往比较容易向胜过自己的人学习,而较难放下内心上和态度上的架子,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殊不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不如自己的人身上,也许正蕴藏着某种自己迫切需要的长处。一个真正好学向上的人,一定是最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人。这也正如老子所说:“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幸福境界正是由于他孜孜不倦的追寻生命的本质,在生活中只有以勤奋好学的精神状态,才求得内心的安宁和生活的恬淡。
当然,仅有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还不够,需要在实践中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才能陶冶出高尚的修养。子曰:“君子求诸几,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论语•里仁》篇)都是讲对自身的要求,将外在的环境作为自己的镜子以提升自己。儒家一贯非常重视内省功夫。内省,即自我批评、自我反省,它是提高个人品德的一个重要环节。《荀子•劝学》篇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内省之后是知明,再后是行无过,由此可见,儒家谈内省修身,最终还是注重实际效果,因而并非无济于事的空谈理论。言行处世经过不断的“内省”矫正,便可内无愧与心,外无愧于人,进入较高的精神境界,从而心地坦然,“不忧不惧”。在反省自身的同时,也注意别人的“贤”与“不贤”。见贤,则改过有了榜样;见不贤,则前车之覆正可引以为戒。儒家这种勤于内省的修养,正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善意的积累
幸福并不是一个人自己独处的幸福,因为我们生活在家庭、社会和国家中,是群体的一分子。所以我们自己的幸福,也取决于我们能否给别人带来幸福。正如《论语•雍也》所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里的“达”,本人认为,不能单从它的政治性来诠释,从儒家仁爱观念的角度来说,“达”有达观、豁达之意。生存在一个社会圈中,差异性在所难免。重要的是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达到我们的和谐,《论语•颜渊》中告诉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这是孔子提出的关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被人们称为“黄金律”。孔子以自己的感受来判断与取舍,自己不希望的,也就不强加于别人;自己希望这样,就希望别人也这样,君子成人之美,这就达到很高的为人境界,体现了一个儒者该有的豁达胸襟。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对中国文化赞扬有加,他的自然神论的基本特征便是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道德规范。有人类存在,就有人际关系,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国家、社会之间乃至国家与国家之间,都需要一个相处的准则。个人自身的生存与延续后代的权利,保护自己合法财产的权利,维护自我尊严的权利以及种种祈求幸福快乐的心理,这一般都是人之所欲。自然界之灾祸,人无法都能控制,然而人为的苦痛,人类可以自己设法避免。那么,每个人都在向往着幸福,人与人之间多一点善解人意之举,多一些忍耐,这样的生存环境就为自己的幸福提供了可能性。
我们需要具体做什么呢?《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孔子彻底摈弃四种缺点,考虑问题不悬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毋意,并不是一概摒弃假设、想象,猜测,而是摈弃假设、想象、猜测中的不合理成分。毋必,是指做学问、办事情时的一种洒脱、圆通的态度。世界上一切事务,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变化。毋固,是说不要固执己见。毋我,是说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时候,要摆脱个人的偏见和成见,就像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说要“以物观物”。就是最大限度的摈弃自身的主观色彩,同时也反对自以为是。《论语•卫灵公》: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强调不能主观臆断,需有务实的实证与躬亲观察。《论语•为政》:“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孔子在此已经告诉我们识人的方法,对人的考察要包括内与外两个方面,这也是我们在踏上追求幸福征途的必备手册。学问上、社会上的事情错综复杂,每个人看问题总会有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也总会或多或少有他可取之处。听从别人的良言忠告,即是我们的善意积累的最基本姿态。
有一位西方哲人说过:我们在人生中的报酬,永远与我们对待别人的体谅成正比,这与孔子的忠恕之道不谋而合。大度的宽容别人就是我们实现幸福的途径,每个人都有得到幸福的资格,容忍度的大小取决于自己,那么幸福的程度也由自己决定。
以上都属于我们善意小积累,在我们要求自己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所做的每一个小进步,并没有带太多的功利色彩,无意中我们的幸福已经降临在了我们的身边,那就是善意积累所致。正如一则小故事所说那样:一个非洲人讲他们的幸福观,他说幸福就像一只蝴蝶,它经常会在你聚精会神关注其他事情的时候,悄悄地落到你身上;假如你回过身来把幸福当成你的目标,奋不顾身地去追逐,恐怕你永远也追不上这只蝴蝶。
三、幸福的支点
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那么幸福的支点会在哪里?人生在世,各有追求。正如《论语•雍也》中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有的人想经营参政,经世济民;有人想积德行善,救困济贫;有人想立言立德,名垂千史;有人只想安分守己,平安度日。明智的人懂得幸福取决于安详知足的心境。最实惠的人生还是保持内心的宁静淡泊,既不逃避社会,又能尊重现实,在可能的范围内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与人生道路,这也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现状,并不可能往往是如我们所愿,如果说就按照自己原有的规则去追寻,可能结果有很多的挫败感,也就感受不到何谓幸福,更没有安静的心去享受幸福。人生中最大的快乐,有时不必花钱买,也不必花太多的代价去追求,一切取决于自己如何去感受的心态。有位名人说:你的生活并非全数由生命所发生的事情来决定,而是由你自己面对生命的态度与你的心灵看待事情的态度来决定。
儒家幸福观,既有理想的一面,也有现实的一面。《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的“求禄之法”和“谋道不谋食”之论中,均出现了“禄在其中”的提法,实际上是考察了德与禄的关系,对众多儒家弟子乃至一般民众而言,“君子之禄”比“孔颜之乐”更具有当下性和现实意义。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幸福的尺度不是虚空飘渺,而是怀抱理想,立足现实的不断追求。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在不断的消融与转化痛苦,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融入在了幸福之中。正因为有痛苦的存在,我们才追逐幸福和快乐,向往少一些不快。这才体现幸福的价值和意义,如果幸福能够俯首皆拾,人们也就不会珍惜幸福的来之不易。而这个痛苦并快乐着的生命状态,就是我们幸福的支点,也是我们内心的一个平衡点,更利于我们去健康的生活,健康的去爱。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文化史硕士研究生)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