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1030123630@qq.com 用户名:月印川
姓名:赵玲漫 学校:云南大学 系别:16级中国哲学 联系方式:18687715539
1.仁之克己 mn1cg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载”
朱熹注: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焉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也。
这就是说,仁是本心完备的德,克己就是,要禁得起个人自身的欲望。礼,是天理的礼仪规范,所以仁是一自发的,由内到外的思想行为。一方面强调,要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仪规范“为仁由己”,而并不是听任他律的制约或为他驱使。这说明了仁的自觉性,自发性。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自觉的遵循礼。合于礼,实行礼的过程是人性化的过程,是仁在特殊社会条件下的外在表现,所以“仁”就要修己,达到实践仁的自觉的道德主体。肯定克己复礼,主张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即以礼修身。
2.义
舍生取义 7p5tx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即为:仁即“人”所应有之心,义即“人”所应有之路,所以人要居仁由义。义,是指通过内心的自我调节使思想行为符合一定准则。
儒家是承认肉体的重要性的 儒家承认人生命的重要性,“ 生, 吾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肉体生命的存在是其他一切可能性得以开展的前提。孝经上有云: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也是强调了要自爱自惜自己的身体。然而礼和信是维持良好社会秩序的规范和纽带, 这同样是儒家衡量生死价值的尺度。但是当二者,不能同时共存时,面对道德两难“舍生而取义者也”。这里要点明强调的是: 并不是说只有杀身、舍生才能得到义, 这种说法与先前说的自爱自惜不相容, 而是, 当维持生命的存在有损于仁义的名号, 二者之间不可得兼的时候, 必须做出一个选择。儒家给出的选择答案就是舍生取义。说明了儒家中义的崇高,不可苟且而活,对高洁品格的推崇与爱惜。
3.礼之历史 7pqk6
礼泛指中国古代的宗法等级制度以及于此相应的礼节仪式和道德规范。最初是指祭神的器物和仪式。周袭殷礼,并且使之更加完备,严格。史称:“周礼”。有两部分:仪和礼。核心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制度。通过礼纲纪天下,实行礼治。(《左传•隐公十一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除了祭祀形式还包含着一系列道德规范,可以说人们通过礼来实现仁义。“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侑》)礼还是实现仁的尺度,比如“克己复礼为仁”,就是人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达到礼的规范,那么他就做到了仁。礼使得社会规范,长幼有序,贵贱有等。通过对礼的施行,达到了君子对仁的实现并且规范了社会的秩序。礼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秩序以及政治制度的总和。通过用礼的约束,使得人民生活和国家秩序变得有序不乱。所以礼在中国古代的生产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4.智之仁 6nhkk
智是“三达德”之一,即“仁,智、勇”。又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后面也是孟子提出的四德之一。“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这就是说,智属于一种道德的判断力,也就是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力。这种判断是依据仁义道德的标准的。是一种明辨是非的能力。智是一种使人能够达到仁的能力,《论语•里仁》“知者利仁”《论语•公冶长》“未知,焉得仁?”智也作知。《论语•里仁》“知者利仁”并且“好学近乎知。”勤奋好学也是智的一种表现以及通过努力学习也能达到智。仁和智是相辅相成的,人因为有智,有明辨是非对错的能力,才能使行为和意识向仁的方向靠近,在向仁的方向靠近的过程中通过对仁、义、礼、智、信又增长了本身智的能力。在这种相互的过程中,人逐渐修身成为君子。
5.信 rdytn
在《论语•为政》 篇中“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信用,不知道他能做什么。信对于个人如此重要,对于国家如何?在《论语•颜渊》篇子贡问政章 节中,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在其中说明了治国的三个要素,即为:粮食充足,军备充足,百姓信任执政者。在这三个要素中,百姓对执政者的信任是最不能失去的,如果百姓对国家失去了信任那么这个国家是不能够存在下去 因此, 孔子把百姓对国家的信任看的十分重要。 朱熹也是这样看的, 他说:“ 民无食必死, 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 无信, 则虽生而无以自立, 不若死之为 妄, 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 使民亦死而不失信于我也。”(《论语 集注》)所以信任度,小至个人修身,大至国家为政,都是必然要珍惜维护的品德。
6.忠 juxn4
“忠者,内尽于心”忠是主体的自我要求,自我道德约束。在中国古代忠是指大臣对国家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忠也是重要的事君标准。
《说文》“忠,敬也,尽心曰忠”在朱熹的注里“尽己之谓忠”忠即为:全心全意的与人交往。“臣事君以忠”也就是真心实意的为君王效力。郑玄解释为:“忠,质厚”在用于人的品质形容上来说,有忠厚老实之意。如忠于职守,忠被用作君臣的道德范畴,:“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是一种以下事上的原则。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所以忠在孔子的道德体系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尽己之谓忠”即为忠是要求人在对待人事方面要竭心尽力。并且忠不止于臣事君上,还是对君主对于百姓的要求: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即为,君主在位时,不能疲倦懈怠,要勤政,执行政令要忠心要心怀百姓。所以忠不仅仅只是以下事上,还是对君王的要求,要求君王要对百姓忠心,有利公利民之心。
7.孝、 tameh
孝是子女对父母的敬重,奉养和服从。《尚书•酒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这个是最早出现孝的文献。《诗•周颂•载见》:“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以奉养父母、祭祀先祖为“孝”的基本规定。《论语•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就是说孝为仁之本,人们要孝顺父母亲近兄弟这是仁的本质。《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也就是不得违抗父命,要服从于父。荀子认为服从于父命应该是以父安,父荣为前提,并不能绝对的盲目的遵从,他主张“从义不从父”《荀子•子道》。之后随着封建制度的巩固,统治者不断强化孝道“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纲纪也”还提倡“以孝治天下”《孝经》,提高了孝的重要性。在两汉,魏晋时,确立了三纲五常,即“父为子纲”。孝成为了历朝历代一个重要的封建道德行为规范。而现如今,孝依然作为中国传统美德被传扬。虽然破除了封建制度下的“愚孝”,但是孝的中心“孝顺父母”这个思想是被保留下来的。提倡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对我国封建道德的一种扬弃,保留了孝的精髓。
8.廉 92ase
廉在历朝历代都是作为官吏考察的标准之一,上古时期《周礼•天官冢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郑玄说:“廉为六事之本”故,是从六个方面都要强调“廉”这个字。所以自古都很重视官员的廉洁。《礼记•礼运》篇“今大道既隐,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利为己。”在生产力相对开始发展的那时,物资开始出现富余,使得有权利的人在道德上因为财务的诱惑而出现偏离甚至违背道德规范。利己的私心开始膨大,贪贿不可避免。所以尽管随着时代变迁,“六廉”的思想一直都沿袭了下来。唐代的考课依据是“四善七十二最”,四善即为:“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宋代官员考核“公、勤、廉、恪”为最高标准。至今我们国家也在搞党风廉政建设。官员的廉洁之品德是自古至今都是统治者以及百姓对官员的要求。廉这个品德是要求官员为了个人品质的高洁而约束自己克服贪欲,是一种自发的,自觉的行为。
9.毅 9k8ct
《论语•泰伯》“毅,强而能断也”。这是说毅这个品质的特质,是坚定而果敢的。《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也说明了毅这个品质是接近仁的,与仁相通的,是正向的。而《论语•泰伯》又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里是说毅是君子必须具备毅这个品质,要坚韧,果敢,有毅力才能负担起自己重大道路遥远的责任。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而其中的“克己”从侧面就是反映了在求仁的过程中,毅这个特质。即坚定的维持自己的本心,使自己的行为和本心一致。并坚持自己求仁的意识,不被自己的欲望和惰性所屈服,这就是需要有毅力的人才能做到“克己”。通过自己的毅力来使自己自觉自发的服从追随于礼,那么才能达到仁。所以在求仁的过程中,毅是必要的品质。并且毅是修身求仁的先决条件之一。坚强持久的意志力也作为较大能动力推进我们学习。所以对于现在的我们,毅力的培养也是尤为重要的。
10.和 xxd6a
和,指不同事物的统一,和谐或参合。西周末年始作为哲学概念出现。《国语•郑语》载史伯提出“和实生物”的观点,认为:不一样的的因素的统一,会使事物得以产生和发展。比如琴瑟不和于一曲,各自演奏,是不能听的。的伶州鸠说“政象乐,乐从和”(《国语•周语下》)。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由此提到了和的社会人际的功用。并且孔子的“和”还包含了适中,无过不及的中庸含义:“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在《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和为六德之一:知、仁、圣、义、忠、和。是道德教化的标准之一。和谐是人类能够战胜万难的必要前提。朱熹在解释“礼之用 ,和为贵”时,也指出 :”礼者, 天理之节文 ,人事之仪则也, 和者 ,从容不迫之意。盖礼之为体虽严,而皆出于自然之理,故其为用 , 必从容不迫 , 乃可为贵。先王之道, 此其所以为美 ,而小事大事无不由之也。 (朱熹《论语集注》)”这也就是说,在事物处于矛盾对立的时刻,要运用中庸之道来调和,才能做到从容不迫,才能做到和谐之道,使之顺合 `自然之理' 。所以“礼之用,和为贵”这句话也广为流传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