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典教育 > 浅谈教育的多元化

浅谈教育的多元化

字号:T|T
浅谈教育的多元化
      看到“国学与当代文化建设”这个主题,我首先想到了教育需要多元化,想到了当前的教育需要国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人们选用不同的方式、渠道、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渐渐的大家发现主流教育——体制教育已不能满足一些人群的学习需求,在民间陆续出现了一些非主流的教育,比如:减肥培训、养生培训、茶艺培训等等,这样的民间力量办学,他们大都在传承一些技艺,培养一项技能用以谋生。没有较多地关注道德教育。
如果有人说现在的体制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含量较低,从小学到大学的道德教育含量还不如一本《弟子规》,也许会有很多人同意。到底少不少?为什么少?值得做教育,做文化的朋友们深思,这也许正是国学教育兴起来的一个根源,国学是近几年渐渐被大家熟悉的一个宏大的主题,但其核心应该是以国学经典的传承与弘扬,以道德教育为主脉的圣贤文化教育。主要重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和道德的教育,这些大都是民间的办学力量在努力,有人认为这样正好是对体制教育的一个弥补。
近几年来,民间的私塾、国学馆、国学书院慢慢的有了一些,但可以说是步履艰难,个种滋味,只有走过了才能真正体会到。这值得我们共同去珍惜,去关爱。
那么,我想说的是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我们的教育需要多元化,一种教育方式的存在一定有着它的需求人群,有它的存在的道理,不能排斥异己,相互打击,虽然许多人认为体制教育有许多的不足,但毕竟是主流,国学的教育优点很多,但毕竟是民间的、非主流的,只有一些人才了解,部分人在学习,少数人在深入,而且走的很艰难。有人做过研究,历史上许多朝代真正有学问的大明师,往往流于民间,他们非常优秀。
教育的多元化,是指在体制教育下,允许存在其它方式的教育。以宽广的胸怀,容纳非主流的教育,那么非主流的教育也不要对体制教育抵触,甚至反对。特别是国学经典的教育。
私塾、书院更应该团结起来,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国学教育氛围,加强自身修养,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大人才,其实无论哪一种教育其目的应该都是弃恶扬善,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无论哪一种教育都应该与同行们和谐相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无论哪一种教育都应该与同道们求同存异一起进步,无论哪一种教育都应该为社会和谐、人类进步而努力。如果这样,也许会真的迎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时代。如果这样,多元化教育下的国学教育一定能够在当代文化建设中担当起重任。
                                        癸巳年五月
                                    解庆有写于八水书院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