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7年上半年二等奖:孙中北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7年上半年二等奖:孙中北

字号:T|T

                                            乡村书院的耕读文化魅力

                                                 武汉科技大学网络传播本科生 孙中北

     

      乡村书院在中国历史上星罗棋布,遍地开花,影响很打。例如,四川遂宁县清代就有19个乡村书院,重庆市大足县,县城有棠香书院(宝鼎书院)、敖溪场有敖溪书院、云路场有凤池书院、凤山书院、中敖镇有鼎新书院、集成书院,凡6所,其中乡村书院5所,占全县书院总数的833%。湖南茶陵乡村书院占书院总数69.3%。由此可见乡村书院的数量极大,其分布的范围很广。乡村书院松散灵活的建立和管理机制,给予它创生机遇多多。南宋时期,相对于州县学复杂的批复程序来说,乡村书院的创立则要简单得多,只要有乡贤愿意提供田舍,有心张扬本土学风,就可以创建书院。如此一来,民间力量办学成为可能,当然也就给了书院繁盛的机会。今天传统文化复兴,似乎仍然需要加强乡村书院的复兴,强调土生土长,发扬光大耕读文化。

         (一)学而优则仕的倡导

       乡村书院兴盛,与科举考试密切相关。中国提倡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通过科举考试得以飞黄腾达,强烈吸引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对乡村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读书是改变命运、改变个人、家庭境遇的关键对策。在士、农、工、商的传统文化背景下,读书是社会流行的普遍选择,是封建时代的价值导向。最底层的是私立的家族书院和民办的乡村书院,数量大、分布广,扎根乡村社会,构成中国书院等级之塔的底座,这类初级水平的书院包括族学和义学性质的私立书院,有些仅借书院之名称,性质与私塾无异。

湖北乡村书院,且耕且读,成为老百姓的非常喜欢的高雅场地。书院,更是在科举时代读书做官的需要,可以摆脱乡野世世代代农耕生产、自给自足生活的命运,进入上流社会。现在湖北省残存的书院往往只是文物了,成为参观的古董或者摆设。古老的道场,今天或多或少承担了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但和古代书院生龙活虎的场面相比较,现存的老乡村书院大多是静态的文化展示和无声的沉寂,缺乏原有书院传播、交流传统文化的基本功能。

问津书院为湖北乡村书院NO1。它历史悠久,汉代刘安时期就出现了。它文化积淀深厚,位于大别山区,前面是孔子河,中间是孔庙(即问津书院,庙学合一模式),后面是孔子山,山水和谐,风景秀丽。书院和孔庙合一,孔庙自建立时起,就注重文化交流和讲学。朱熹、王阳明等著名思想家都到过问津书院讲学,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乡村书院,一般为耕读文化模式。农业文明和儒家知识交相辉映。古代湖北乡村书院星罗棋布,遍地开花。乡村书院的主旨,在于教书育人。既祭祀圣人,增强神圣感,又学习儒家圣贤之书,按照君子标准,提高自身修养,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乡村书院松散灵活的建立和管理机制,给予它创生机遇多多。南宋时期,相对于州县学复杂的批复程序来说,乡村书院的创立则要简单得多,只要有乡贤愿意提供田舍,有心张扬本土学风,就可以创建书院。如此一来,民间力量办学成为可能,当然也就给了书院繁盛的机会。[1]

     (二)农民闲情逸致所在 

     附弄风雅,改变单一的乡村生活情调,间或有些丝竹、玄歌,点缀生活,也为老百姓所喜欢。

 老天下雨,冬季农闲,广大农民有时间进行生活方式转换或者升华。雅致的书院文化,造就书香门第,为老百姓所欣赏。

    乡村的建筑,木雕、砖雕往往都有渔、读、耕、樵的田家乐的图案,寄托了世世代代作为农民的理想生活。不识字的文盲,不可能有地位。在古代农民为了吃饱穿暖而年年奔波的情况下,读书非常奢侈,经常是一个贫穷的家族集中财力,供养一个或者几个后生读书,让他们出人头地,为家族争光,光宗耀祖。在农闲、大雨时节,看看书,进行消遣、偷得浮生半日闲,也需要书院在近水楼台,因此书院走向田野、乡村,看来是人心所向。

      乡村书院可以与城市书院相提并论,甚至超过城市书院。例如,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的问津书院,地处大别山麓,今天交通仍然显得不是十分便利,在古代就更可想而知了。然而,问津书院作为边远的乡村书院,因为与孔子周游列国有关,又有朱熹到来,王阳明造访,实际影响和知名度非常高,不仅在黄冈、在湖北,而且在全国,都有一定地位。

       乡村书院多为启蒙教育。规模不大、层次不一定高,现在看来那些是私塾、小学、中学水平,有的是文人雅士和乡绅吟诗作画、思想交流的场所,类似今天的学术中心或者沙龙,但是起的作用不可轻视,对于老百姓的礼乐教化作用很大,对于知书达礼、传播儒家文化,功不可没。作为儒学的补充,这些分布在城镇甚至乡村的书院通过讲学与教学以及祭祀活动,对于地方风教和民众生活的影响也就不可小觑了。

       (三)乡村书院的独特性

     其一,书院和商业会馆合为一体的比较多。文化和商业并驾齐驱。例如,湖北随州市安居镇的武昌书院,也是武昌会馆。湖北襄阳的黄州书院又名黄州会馆、小黄州会馆也为齐安书院、徽州会馆又名新安书院。商帮客居外地,仍然不忘知识学习,体现了寓教于乐风格。

其二,书院文武合一。有的书院既讲究文又能武,有文武结合的辉煌故事。这和荆楚大地自古尚武的风尚有密切联系。例如,湖北洪湖市的瞿家湾,是1920年代湘鄂西苏维埃革命根据地、洪湖赤卫队武装斗争的地方,祥禄书院就在其中。当地瞿氏以其祖先瞿胜祥、瞿胜禄两个人的名字,合成了祥禄书院,希望教育瞿家后代知书达理。碧波荡漾的湖水、古香古色的建筑、油黑锃亮的石板街、古朴小巧的石拱小桥,历史气息浓郁。文质彬彬的书院,能在激荡的环境下刀光剑影,的确是瞿家湾亮点。又如,湖北通山县工农政府曾驻通山圣庙,1930年彭德怀军团指挥部设在圣庙。再如,公安县南平镇的文庙,19302月贺龙与周逸群在南平文庙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这体现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四)当代乡村书院:文化复兴呼唤

1995年中国国家政协第八届会议上,赵朴初、叶至善、冰心、曹禺、启功、张志公、夏衍、陈荒煤、吴冷西等九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委员以016号正式提案的形式,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其焦急迫切的文字,为我们敲响了中国传统文化正处于存亡续绝的警钟。他们联名呼吁学校、社会能够重视对传统经典的诵读和教育,希望在有生之年重听弦歌,到古典学校中走一走,看看后继之人。蒋庆先生自办的阳明精舍1997年应运而生,成为1949年以来大陆创立的第一家儒家书院。2003年,中国乡村经典诵读教育援助计划实施,20036月,湖北省荆州市开展了经典诵读。读经典、了解传统文化,催生了书院和准书院的兴起。湖北近年来书院建设势头喜人。

 武汉新洲的云深书院,是湖北乡村儒学样板。它为热心的企业家孙兴建先生2005年所建,是典型的民间书院,为湖北当代影响最大、建设最早的乡村书院,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赫赫有名。如果现存、恢复或者新建的书院建筑,能够成为继续大力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基地,以研究和传播国学(即经典文化)为己任,教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经世安邦之策,那么将会发挥出比单纯的文物保护与观光旅游更大的、更深远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朱汉民  邓洪波  高峰煜著,长江流域的书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0月第1,399

 2、李楠,陈幼实编著,中国古代教育,中国商业出版社,2015.,74

 3、刘海峰主编《鉴古知今的教育史研究 第六届两岸四地教育史论坛文集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4

4 刘静:走向民间生活的明代儒学教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53

 

 

评价:见解真切,体会颇深,但有待拓展和继续学习。

建议:二等奖。



[1] 李楠,陈幼实,《中国古代教育》,中国商业出版社,2015.,74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