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2011年下半年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三等奖  吕映雯

2011年下半年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三等奖  吕映雯

字号:T|T
  
 
级:08哲学
 
名:吕映雯
 
学号:084020419
 
手机:15198936430
 
任课教师:李煌明
 
 
 
 
 
 
 
吕映雯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16
  积分:269
  注册:2010-12-1
           
第 3 楼
 
 
 
仁者,爱人,是指人有爱人之心,这种爱人之心不仅是爱亲人、朋友更是推及到众人的爱,即推己及人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真实的情感,是人的天性而不需要后天习得。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年代打破惯例,兴办私学,开创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而孔子招收学生没有门第偏见,只为了传道授业。而他的这个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他的爱人之心,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有学习的机会,而他对学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方式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天性去学习,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方式,这更能体现他的爱人之心。
  而“仁”的思想应用到现代社会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在现代这个社会人们的道德感或是道德评判标准都处于一种较为混乱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冷漠。因此推广“仁”的这种爱人之心是必要的,是能让人心中的爱被重新激发出来,使人了解爱的含义,让人去爱人,是社会交往的关系中的种种矛盾得以缓和。人能够爱他人也就会去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人毕竟是社会动物,有进行社会交往的需要,有仁爱之心这就使得人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不至于举步维艰。
 
吕映雯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16
  积分:269
  注册:2010-12-1

  
鲜花(0)   鸡蛋(0)
           
楼主
 
 
 仁政
"仁"在某些时候可以理解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仁"要具体落实到爱人上,而爱人不是抽象的,而是通过具体的做法来实现爱人的,是用来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由这种仁爱之心推广发展到孟子的思想也就是施行"仁政",而施行"仁政",便可以得天下。
《寡人之于国也》中“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的精妙之所在,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仁政在很多时候是与法治相比较的,不能简单评价它们,而是应当结合具体的现实来合理利用它们。中国自古至今就不是一个崇尚法律的社会,现代中国运用的法律体系大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这样就存在了很多问题。并不是说法律不好,只是对于中国这种人情社会而言,法律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代社会发展而出现的很多问题,仁政的实施对于中国来说或许更适合国家的统治者争取民心,而减少各种社会问题,但这也只是就现阶段而言,或许随着法律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用法律来解决社会中的大多数问题会更具有效力。
 
吕映雯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16
  积分:269
  注册:2010-12-1
           
第 2 楼
 
 
 
古时人们对自身可谓很苛刻,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人们有了很多高贵的精神品质,很多品质是人生而具有的,但也正因为古人对自己严苛的精神状态才使得这些品质得到更好的养成。也就是说当某种东西要发展的时候,而外部又有很多有利于它发展的条件,那么它就会展现出勃勃的生机。这些;仁、义、礼、智、信等等各种各样的精神品质共同构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成为了几千年来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很多思想是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传统的,因而才会使得儒家文化发展至今而经久不衰。正是由于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对于我们当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时有一些启示:让人们能够用一种温和而非激进的方式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人对自身的思考更多是从精神、信仰方面而并不仅仅局限在物质的方面,能够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一个反思,使人回到一个不被物欲所累的一个本真的状态,在是非判断、人际交往等方面给人以一些较为明确的准则而不至于因为没有标注而使自己的头脑、思想陷入混乱的状态。儒家的思想并不一定都是好的,都是符合现代社会的,但它定是符合中国人的民族特性的,是属于中国人的文化传统。
吕映雯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16
  积分:269
  注册:2010-12-1

  
鲜花(0)   鸡蛋(0)
           
楼主
 
 
 的看法
   义,道义、正义,是适合以社会中人们普遍任务的准则,是评价一个人善恶的标准之一,是人身上一种善的表现形式,是被人们所推崇的一种正直的品质。《大学》中“君子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突出了作为人的品格而被人所重视。
      历史上东汉末年,社会处于变革时期,诸葛亮是一个让多方争取的人才,而他最终选择为刘备效力更多是因为刘备在他心中是皇室遗脉,是区别于曹操等乱臣贼子的具有正统地位的人,是民心所向的,是代表正义的一方,而他的一生也都为刘氏父子服务,成全了他的大义。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自己的信念。
      在现代社会是非评判的标准已变得越来越模糊,而 “义”的提出给人们一个评价的标准,它不是唯一和最重要的标准,但它至少是给道德感模糊了的人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让人们重新思考它的价值、体悟它的意义。它的提出让人在思想上有了一个明确的准则在个体的行为上也有了一定的指导,从而在现实上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人们在生活或别的方面具体实践它,也达到一种修身的目的。
 
吕映雯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16
  积分:269
  注册:2010-12-1
           
第 3 楼
 
 
 
礼,道德和生活方面的规则和准则,是人们所应遵从的按照某一个标准所制定出来的规范标准,是一种行为方式上的规范,制定某种社会秩序,是人们根据这些秩序约束自身行为,明确自己的身份地位。
董仲舒云:礼者“序尊卑、贵*、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
在现今社会当人们遵从一个既定的道德规范时,心中就应首先已经存在有了这样一个可供遵守的规范,人们会按照它的要求来规范约束自身的行为而不会仅仅以法律的条文和准则来约束自己。道德是比法律更高级的一种约束、规范人行为的东西,它不具有强制性。道德层面上的东西若能真正实现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比法律或其他的规则等更有效且更稳定、长久。现代社会法律意识逐渐加强,道德意识却逐渐模糊,这样造成的后果是社会交往中的矛盾加深,使得社会秩序混乱。如果现在的人能像古人那样拥有一个“克己守礼”的意识,做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事情,那么也会减少很多的社会问题,使得社会能够更加安定、和谐。
 
吕映雯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16
  积分:269
  注册:2010-12-1
           
第 3 楼
 
 
 
     智,同“知”,是认识、知道、了解、聪明、智慧,即是一种知识,也是有才能有智慧的意思。“见而知之,智也”。它是一个道德的范畴,也是人的一种行为规范知识,是儒家思想中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间,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一个聪明、有才能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至于经常犯错,使得做事的效率变高,使得事情做得更好。特别是面临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要适应它就有智慧,这样聪明和智慧的人更易于适应这个社会并融入它。在这个过程中也不会随波逐流,而是有自己的思想意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不会总是陷入迷茫。做一个有智慧的人也不会被这个社会中的物欲所累,能够看清现实而不被迷惑。
 
吕映雯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16
  积分:269
  注册:2010-12-1
           
第 4 楼
 
 
 
信,人言合成单字,诚实、不欺骗。指待人处事、诚实不虚,在言行上做到真实,便能取得别人的信任。忠于自己的内心,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他人。
战国时魏国的国君魏文侯魏斯有一次与虞人约好日期,要一起去打猎。到了约定的那一天,魏文侯正在宫中与大臣们饮酒,非常高兴,而且外面下起了大雨。时间到了,魏文侯准备前去赴约,左右侍臣说:“今天饮酒这么高兴,又下着大雨,君王要到哪里去呢?”魏文侯说:“我同虞人已经约好了要去打猎,虽然在这里很高兴,但怎能不守约定呢!”于是便冒雨前去赴约。
当今社会可以说是一个信用社会,但与此相反的是社会各方面都存在的信用危机。这个时代的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信用危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逐渐丧失,如果人们能够做到儒家思想中所说的“信”,真正做到它的要求,明白相信别人也让人相信的重要性。那么小到个人、达到公司、国家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也就会减少因彼此不信任而造成的各种误解和矛盾。
 
吕映雯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16
  积分:269
  注册:2010-12-1
           
第 2 楼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是心中有了某种信念而坚定不移地履行和实践它,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忠诚无私,尽心竭力,尽忠效力。
《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岳飞在抗击金兵的过程中,胜利在望,也因此威胁到了高宗和秦桧的利用,被高宗、秦桧的十二道金牌召回,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岳飞明知此行凶险却没有退缩,是他心中对国家、对君主的忠心,而他抗击金兵是尽忠报效祖国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他的信念。
到了我们现代社会这种忠的情感依然不会过时,在家庭生活中只有家庭成员忠实于这个家庭才能使这个家庭稳定,才能使现实处于忙碌生活中的人时常想起自己的家庭,并为继续维持这个家庭和谐的局面而努力下去。再进一步看,当一个人忠于自己的国家、民族,必然会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不会为了自己的私立做出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事情。这是一种大爱的表现,也是一个高尚的品质。这并不意味着要愚忠,并不是说为了国家在任何时候都放弃个人的利益。
 
吕映雯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16
  积分:269
  注册:2010-12-1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孝悌
孝,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孔子认为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这是生而为人所应具备的本能。
明朝太宰杨巍,每次上朝参拜完以后,就回到家中闭门谢客,穿起便服侍奉他的母亲。他为母亲端洗脸水,倒痰盂,搔痒擦背,所有的事都亲自去做。春天,他穿起平民百姓的衣服,把老母背在背上,在花丛中漫步游荡,树枝摇曳,花香扑鼻,他们在树荫下欢快娱乐玩一整天。不久,他以供养老母为理由,请求归乡,他的母亲一直活到一百零四岁。
   孝这种思想,从古至今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这既是一种道德,又是一种出于本能的行为。特别是伴随着现代社会而被破坏了的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伦理、宗法观念被颠覆的时代更要求人们有孝的精神。现代社会的人由于自我意识很强,更多的时候是从自身考虑,有些人对父母长辈不再尊敬,甚至因父母丧失劳动力而感到不满,与此相反对自己的子女却呵护备至。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孝被重新提出显然是必须的。能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解它的内涵,唤醒他们内心深处对父母的爱,使得家庭关系更融洽。
 
吕映雯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16
  积分:269
  注册:2010-12-1
           
第 2 楼
 
 
 
慈,仁爱、和善,更多体现的是长辈对小辈的关心、爱护,其中最能体现的是父母对自己子女的关爱,尤其是母亲对孩子的爱,这更是无私的。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非吾所以处子也。”乃迁居市旁,孟子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徒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打拱作礼节之事,其母曰:“此处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现今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人们随时处于忙碌之中。父母为了孩子以后能生活得更好,而忙于挣钱,与孩子的交流、互动减少。且在同时要求孩子在弄好学习的同时参加尽可能多的才艺培训班,这些都只为了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而这样的关爱却不符合孩子的天性,最后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他们对孩子的关爱应该更多的是体现在情感上,是和善的而不是激进的。不是对孩子的硬性要求上,是应该为孩子的发展减少一些不利的因素而不是安排好一切。
 
吕映雯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16
  积分:269
  注册:2010-12-1
           
第 3 楼
 
 
 
悌,宽泛的讲是敬重长上,而若以狭隘的思想理解就是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把孝和悌并称,认为二者同样重要。
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岁时,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
我们都知道要尊重长辈、尊重父母,但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对兄长的尊敬,特别是兄弟姊妹间年龄差距较小的时候更易出现这样的情形。在我的身边很多的弟弟妹妹对自己的兄长直呼其名,呼来喝去。仗着自己年龄小和父母的宠爱对自己的兄长毫无尊敬可言,认为兄长就应当如同父母般关爱自己,但自己却忽略了也应同父母般敬爱兄长。懂得了长幼有序这个道理,兄弟姊妹间相处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矛盾,在社会中生活也能遵从次序,不至于不会与自己年龄相异的人相处.
 
吕映雯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16
  积分:269
  注册:2010-12-1
           
第 3 楼
 
 
 
毅,果决,志向坚定而不动摇。持久的意志。是一种持久性而非短暂性的,是一种强大的精神信念。有坚毅、、刚毅、沉毅。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吏》:“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虽然水滴只是一个很小的力量,但它的意义却在于持久不懈的坚持。贵在坚持,也就是毅。
由于当今社会比较和平的局面,使得人们已经摆脱了死亡无处不在的威胁,简而言之也就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比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因而使得人们的整个身心都随之懈怠下来,人们的精神信念也逐渐淡薄,现在的人普遍缺乏毅力。毅力是激励人在做事情坚持下去的一种强大的精神信念,是一种持久的意志。虽然我们现在不必时刻面对各种生存的威胁,然而具有这种精神信念却也必不可少,它能让我们做事情时激励我们坚持下去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放弃,是做好一件事情所必需的。持之以恒的品质更是我们现代人所应当拥有的品质。
 
吕映雯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16
  积分:269
  注册:2010-12-1
           
第 2 楼
 
 
 
廉,其基本字义是堂屋的侧边,但在儒家思想中是从不贪污,廉洁、廉正等方面来解释它,是正直、刚直、品行端正的意思,而我们更多的是从为官的人在政治上的清明来理解它。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国人献鱼而不受。其弟谏曰:“嗜鱼不受,何也?”公仪休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受鱼而免于相,则不能自给鱼,无鱼而不免于相,长自给于鱼。”古人正是像公仪休这样从小事上也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所谓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现在社会上贪污腐败的现象很多,究其内因是人的欲望的驱使,而如果人们本身就具有正直、刚直的品性,那么像贪欲这样的欲望是否会得到一定的限制,当人们心中的正直品质占上风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减少贪欲,且做到廉洁、廉正。这是作为一个官员所以具备的基本品质,当现代社会中的官员具有廉这种品质,能够身体力行它时,那么我们的社会中就会减少很多的贪官污吏,政治也会变得更清明,社会也就少了很多问题。
 
吕映雯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16
  积分:269
  注册:2010-12-1
           
第 2 楼
 
 
 
和,平稳、和缓,和谐、协调。《说文》里说“和,相应也。”而《广雅》里也说“ 和,谐也。”“和”有很多种解释,总的来说也就是调节好各方面的关系,使之没有严重的冲突。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也就是孔子说:君子(为首时)能与众人相协调一致,然而观点与目的并不一定相同。小人(为首时)则是观点与目的都要相同,然而众小人却不能协调一致。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君子的行为,虽然能协调一致却不意味着不能有不同意见。
我们国家现在都在提倡建立和谐社会,这样的口号无处不在,这就是利用儒家思想来解决当代社会中所存在的很多问题。这种思想的提出说明了我们社会中以出现了很多问题,在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的时候人们又回过头去研究古人的思想,发现用古代的某些思想能够解决我们社会中的很多问题,并且比现今的很多思想更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甚至可以用来解决很多世界上存在的很多问题。虽然思想是以前的,但方法却是与当代的状态相适应的,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是很大。因为这是与自然相适应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是能够调节众多矛盾,使之协调一致的方法。
 
吕映雯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16
  积分:269
  注册:2010-12-1
           
第 4 楼
 
 
 
和,乐之本也。和缓、平稳,使冲突矛盾减少,使之和谐,各种关系的协调一致,使人的身心愉悦。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和为贵”的思想,虽不是针对家庭而言,却是儒家提倡的一个处世原则,“小大由之”。所以,这种原则自然也影响了人们的家庭生活。古人格外注重家庭关系,“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这种家庭和睦的思想,自古以来被人们所信奉,并认为“家和万事兴”。
   家庭关系的和谐,体现了家庭成员互相尊重、关心的原则,“家和万事兴”这个观点或许有点武断,但一个家庭的和睦确实是会让人在做别的事情的时候能够更顺心,能够更容易取得成功。这是因为一个家庭的和睦使得一个人能生活在一个比较和平、温馨的环境中,这会让人心情愉悦,是人长久保持一个较好的精神状态,都说精气神是人的根本,精神状态好自然在做事情的时候更有效率,从而避免很多因精神状态不好而造成的各种错误。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