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贴内容以现实生活为视角,以切身感悟来展开中华十大义理的讨论,发言表达清楚,严肃认真,情感真实,扣题紧密。但对论题的展开似乎由于理解不太深入,故略嫌疏阔。
建议:二等奖
学校:青岛大学
学院:师范学院
专业:中文系
姓名:朱琳
班级:2008级一班
学号:200840903039
注册名:雪竹琳琅 发帖总数 17
联系方式:13864829001 邮编:266071
(1)礼坛:礼亦需与时俱进 2楼
《论语》中有一段孔子与宰予的对话,讲的是“三年之丧”的问题。在宰我看来,三年之期太长,如果守孝三年不为礼,礼必崩;三年不为乐,乐必坏。而孔子却认为,婴儿出生三年方免于父母之怀,如今为父母守孝三年,又有什么过分的呢!
两个人在谈话中各持己见,说得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不可轻易判断孰是孰非。 孔子从“礼”的角度强调孝的重要性,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我看来,孝的内涵却并不一定要以守丧三年的形式表现出来。只要内心有真性情,有真感情存在,又何必拘泥于外在的形式呢!魏晋时期的阮籍不是就没有这一套的束缚吗?然而你能说阮籍对母亲的爱,对母亲死后的深沉哀痛不是发自他的内心的吗?
所以,“礼”固然重要,但在今天,同样需要我们以一种批判的眼光来学习和继承。吸收其中的精华部分,摒弃不符合时代发展的糟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礼运用礼,把礼的精神理念贯穿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
(2)和坛:和谐 2楼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为贵”“家和万事兴”这些古已有之的话语都强调了“和”的重要性。在今天看来,“和”的思想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价值。
而尤其需要运用“和”来解决问题的我认为是当今并不安宁的世界局势。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威胁其和平对人类发展构成威胁的隐患却依然存在。不论是国与国之间的纠纷和冲突,种族宗教间的歧视和迫害,抑或是日益严重的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待于“和”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净空法师说“和谐拯救危机”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而我们讲以和为贵,和谐拯救危机,这也并不仅仅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的理念,并善于运用到实践当中来,只要大家都能把“和”的理念牢记心中,那么我们的社会最终将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我们人类未来的发展才会更有前途,更有希望。
(3)经典学习九:心灵宁静
一直深爱着陶潜的诗文,因为在那字里行间,能让我始终感受到一种淡泊一种闲适,一种摆脱了世俗喧嚣的心灵宁静。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这样一种贫困的田园生活,但他却有固穷守节的志向。“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也看得那样平淡与自然。
陶渊明的归隐和他归隐后的生活可以看出,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与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无身外之求的人生;喜爱的人生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之趣的乡村。因此,只有当一个人的心灵彻底摆脱了束缚,他才能返归人性的本真,洒脱淡泊的立于人世!
陶渊明的归隐和他归隐后的生活可以看出,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与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无身外之求的人生;喜爱的人生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之趣的乡村。因此,只有当一个人的心灵彻底摆脱了束缚,他才能返归人性的本真,洒脱淡泊的立于人世!
(4)廉坛:反省 2楼
“吾日三省吾身”很喜欢曾子的这句话,因为他告诉了我们提高人格境界一个很好的途径,即每天不断地反省自我。
伟人在很多时候之所以成其伟大,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他们善于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经常做这样的自我反省,经常返求诸己,在内省的同时改掉不足,在不断地自省中提高个人修养,相信这最终会使我们拥有谦谦君子的高风亮节。
(5)忠坛:忠于祖国 77楼
记得看岳飞传的时候,母亲亲手在他后背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以提醒他时时不忘报效自己的祖国。后来岳飞果然不负母亲的期望,驰骋战场,英勇骁战,成为人人敬仰的民族英雄。
岳飞身上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爱国的情怀。“虽等于为帝王将相所谱写的正史,也往往掩盖不住他们的光彩,这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人民,让这一精神代代传承下来:从屈原那里,从苏武那里,从文天祥那里,从岳飞那里,从夏明翰那里,从近代以来无数的革命先烈那里。。。让伟大的爱国精神永远熠熠闪光!
(6)智坛:智——创新精神 2楼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其实,不唯乎一个国家,小到个人的发展也都如此。创新意味着突破原有思想的束缚,能以一种新的视角去考虑问题与解决问题。它不是简单的智慧,而是一种在此之上认识的大境界。有了这种思辨的精神,我们就有了源头活水,就有了发展的不竭动力。
因此,追求“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培养自己的这种创新思维。世界上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只要你能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形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并在这一基础上力求突破,那么创新的思维就会培养起来。
(7)毅坛:自强不息 2楼
不论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古训,还是“卧薪尝胆”的历史典故,它们都强调了一个共同的话题,这就是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最基本的条件。“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们做同样一件事情,为什么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却一事无成?这是因为后者在困难挫折面前胆怯了,退缩了,放弃了使自己成功的机会,而前者却能凭借顽强的信念和毅力,不屈不挠,坚持下来,最终问鼎成功。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努力做一个强者,任何时候,都要敢于面对,勇于面对。只要我们怀有这样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踏踏实实一步步的走下去,那么相信我们的人生便会因我们的坚持而更加精彩!
(8)孝坛:经典学习二——尊敬父母 67楼
曾经看过一则非常令人感动的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看到妈妈给年迈的奶奶打水洗脚后,便也偷偷地打来了洗脚水给妈妈洗脚。盆里的水溅了出来,打湿了小男孩流着汗水的小脸,妈妈看到这一幕,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父母给我们以生命,给予我们无私的爱,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孝敬报答我们的父母呢!尊敬他们,赡养他们,不仅在物质上照顾他们,更应从精神上去真正地关心他们。
正如广告所要传达的,尊敬我们的父母,这是代代传承的美德。在这样一个繁华浮躁的社会,我们更应该把这一精神发扬光大,更应该坚守住我们最后的道德底线来爱我们的父母和亲人。
(9)忠坛:经典学习三——忠于人民 12楼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的这一叹,跨越了千年,在后世人心中挑起了不断地回音。
非独屈原,我们从来都不乏为民请命为民谋利益的人。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他们都以一颗赤诚的爱民之心,为百姓散发自己的光热,也因此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所以很想提醒一下当今社会的某些官员,当你以公谋私的时候,当你损人利己的时候,当你拿着百姓的血汗钱自我享受的时候,你不感到汗颜吗?不感到羞愧吗!如果你还有一丝羞耻心,那么请你廉洁自律,从新开始,忠于人民,做一个为百姓谋幸福的好公仆。
(10)忠坛:经典学习四——忠于正道 13楼
忠于正道,从小处看来,我认为是一个人要坚持内心为人处事的准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孟子说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又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忠于正道,就是要面对诱惑的时候不贪婪,面对困境的时候不退缩,面对压迫不平的时候勇于反抗。只有做到以上几点了,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11)礼坛:经典学习一——礼的精神 70楼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说明历来我们国家都是一个非常重视文明礼貌的国度。
“礼”不仅是评判一个国家是否有大国泱泱风范的标准之一,也更是我们为人处世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也。”可见礼对个人修养也是极为重要的。
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做一个文明之人,礼仪之人;进而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风尚。唯有如此,我们礼的精神才会得以传承,我们的民族美德才会延续。中国,才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礼的国度。
(12)仁坛:经典学习十一:仁:主题理解 11楼
子曰:仁者爱人;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子曰:仁是根,爱是苗。
两千多年来,儒家一直都在倡导“仁”的美德,直至今天,仁已成为了民族精神重要的一部分,化为每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而代代相传。
仁不仅是涵养人性,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人性中难免有恶的一面,但只要我们时时能以仁爱之心律己,时时以仁爱之心待人,那么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社会必将会是一个充满仁义充满爱的社会。
(13)信坛:信仰的含义 4楼
张信哲有一首歌是《信仰》很好听:“我爱你,是忠于自己忠于爱情的信仰;我爱你,是多么温暖多么勇敢的力量。”爱情要有信仰,其实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信仰。这信仰是内心虔诚的希愿,是很多时候我们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源泉动力。
信仰体现着一个人灵魂的深度。有的人,胸怀大志,因此有着高远的目标和建立在这一目标之上的信仰;而有的人却整日碌碌无为,所以他便也就毫无信仰可言。
让我们的生命拥有一份信仰,让自己的人生为之更加精彩!
(14)中华义理论坛:经典学习四——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 34l楼
有一句话是:“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放在这里有些沉重,但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以往对经典教育的重视程度确实还不够,我们确实显得有些太“忘本”了。
中华五千年文明遗留下来的典籍卷帙浩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哲理和经验可供我们学习与借鉴。可现实中我们却发现,有很多人一味崇洋媚外,忽视了经典文化的学习,固执的信奉洋文化,到头来失去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涵养与滋润,这无异于是舍本逐末。
因此,经典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就做起。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经典教育更是构成他们日常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小就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这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其一生的发展都产生重大影响,这会使他们在以后的人生路上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15)廉坛:经典学习三——克制情绪 15楼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观天外云卷云舒。”——我常常用这一句话来勉励自己,要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淡泊以明志。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很多人愈来愈趋于浮躁,能够恬然沉思的心灵却反而越来越少了。每天奔走于钢筋水泥间,每天为名为利疲于奔命,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冷漠,人们的情绪日益变差。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我们摆脱这种坏情绪的束缚呢?其实反求诸己,痛苦有时往往是因为你把自己逼得无路可走。为什么不洒脱超越一点呢?为什么要让心灵背负着重大的压力呢?为什么不能够卸下心头的重负,海阔天空的去试一试呢!
因此,有这一句话和大家共勉:“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沦为它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