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2年上半年 一等奖刘玉芬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2年上半年 一等奖刘玉芬

字号:T|T
 
 
 
 
 
学校:云南师范大学
班级:09哲学班
姓名:刘玉芬
学号:084020417
任课教师:李煌明
 
 
 
 
 
 
 
 
 
 
 
 
礼坛:礼                                                   (楼主)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从此可看出,孔子对礼的看重。

    最近疯狂流行的一部电视剧《甄嬛传》中,很多人都在评论剧中的各种勾心斗角的场面,甚至有人还将其概括成为职场36计,供人们参考。但是对于我来讲,我看到的是剧中不同身份的人在行不同的礼仪,及各种关于礼的场面,明白了中国古代礼仪的多样性及复杂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是古老的礼仪之邦。我们在历史的长河里,积累了很多为人们所接受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我们可以在学习这些礼仪里面得到不少的益处。
 
仁坛慎交友,交诤友,受益终生                           (楼主)
 
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一直很重视朋友,他多次表达过有关交友、与什么样的人交友、如何交友等观点,也十分看重朋友之间的友谊。人生在世,需要他人的理解、尊重,有朋友来访谈,这种愉悦是其他亲人所不能给予的,故是人生一大乐。国学大师南怀瑾对孔子的这句话做出了权威的解释,他认为,“无友不如己者”,是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你的朋友是不如你的。人与人交往,各有各的长处,“不因其人废其言,不因其言而废其人”。所以,“过则勿惮改”,是因为看到每个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不要怕改过。
 
人生就是一个机缘,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都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但是朋友在机缘成熟的时候,我们确实可以选择。选择的时候我们可以问自己:对朋友能够交出真心吗,能够看淡名利吗。所以孔子交朋友的一些简单资料,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使我们能够感悟到交朋友的真谛。网络上曾流行一段短信:“朋友,不一定合情合理,但一定知心知意;不一定形影不离,但一定彼此珍惜;不一定经常联系,但一定放在心里;不一定锦上添花,但一定同舟共济。”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很值得回味。
 
仁坛:仁                                                           (楼主)
 
什么是仁?只知道她很重要,却不知从何说起,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该如何落实在自己的生命中。孔子讲的很直接,也很有把握:只要愿意行仁,立刻就可以行仁。比如说在公交车,如果有人在我面前抱着孩子,“我欲仁,斯仁至矣”,我马上起身让座,这就是仁。
 
人自己的价值观通常重于外在的衡量,计较什么比较有利、谁升官发财,像这一类的价值观就很让人觉得有问题,因为它是相对的,有时反而会让人忘记什么是重要的。
 
如果以人性作基础,我们就会知道,到处都可以行仁。在父母身边,随时可以孝敬他们。仁需要实践,它本身有一种自我要求的力量,只要实现,就是行仁。
智坛: 向智者请教,自己也是智者                        (楼主)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孔子说:“不想想‘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拿他怎么办了啊!”孔子的这段话乍读之下有点莫名其妙,但其思想却很深刻。孔子认为,一个人处理任何事情,都要有头脑,都要善于提问题,富有研究性。若只是糊里糊涂地过,就真不晓得这样的人该怎么办了。
 
凡事多问必有益处,因为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揭示事物真相的开始,如果连问题都提不出来,问题也就无从解决了,我们无论处理什么疑难问题都应该这样。世事复杂,对任何事都得多留几个心眼。凡事多问必多益,因为任何疑难问题都招架不住三个以上问号的敲打,只要打破沙锅问到底,问题的症结必定会水落石出。
 
仁坛:见贤思齐:责己为重,责人为轻                   (楼主)
 
见贤思齐:责己为重,责人为轻。孔子这句话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覆辙,这是一种理性的态度,在今天人不为精辟只见。
 
和坛:和谐                                                (楼主)
 
中庸的基本内核就是“和谐”二字。孔子的中庸思想的内核就是“和谐”二字。和谐文化首先关注的是人仁的价值。以和谐为价值追求目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人与自然地关系上,把天地人看做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和谐有序,为此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以礼为规范的德行思想体系,追求实现“仁者爱人”的和谐社会。
 
 
忠坛: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楼主)
 
现在人们提到“忠、恕”两个字时,更习惯将其与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朋友等连载一起。而恕,则是宽恕他人之意。孔子呃“忠恕”更侧重于自己而言,两个字都与心相关,忠是中心,恕是如心。儒家的许多原则都是建立在“忠恕之道”的基础上的,仁爱以恕为基础,因为人与人的心是相同的,所以爱自己就会自然地哎别人。
 
义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楼主)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的仁学,可以讲很多道理,也可以延展得很高很深,但是简单地讲,从推己及人做起就可以了。这是人人能懂的,人人能做的。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爱人是仁的一个最基本的内涵。那么如何爱人呢?首相我们要找到爱人的起点,那就是“推己及人”,意思是说人人心里都要有别人。如果一个人心里只有自己,是不可能去爱别人的。
仁坛:以戒为治,君子当自律                                    (楼主)
 
“以戒为治,君子当自律”。这里讲的是内心要有所约制。也就是说,一个人内心要经常对自己有日三省乎的反躬自问,问问自己今天又什么事做得好,什么事做得不好,留意身边的人,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肖则内自省。“严于律己”是儒学倡导的重要品质之一。严于律己就是要常常约束自己,谨言慎行,不放纵,甚至于像曾子所做到的那样,一日三省,进行自我检查。这样做的解雇,当然是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
 
智坛:智者仁者                                               (楼主)
 
子曰:为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就是说,只有行仁者能做到喜爱好人,厌恶坏人。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和讨厌的人,喜欢一个人是因为他(她)身上的特质有你喜欢的地方,有你欣赏的地方有想要模仿成为的地方,再不然就是因为对方对你好,你受之有恩,说不上涌泉相报但是心底的好感却是因为得到恩惠了所以想要报答因而喜爱他;讨厌一个人也是同样的道理,你觉得他不好是因为那个人没有达到你想要的样子,你觉得他应该为你做的他并没有做到,或者说他所做的与你的利益相冲突,所以你会讨厌他。

    事实上,孔子所说的智者仁者就是不带主观因素单纯从客观标准去评判一个人,因为他的优点而喜欢,因为他违背仁义道德而讨厌,完全跟自身没有关系,跟他与你的所作所为没有关系,也就是说,真正的仁者不带有私心,会充满大爱,会因为你是一个队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儿欣赏你喜欢你,不去计较你的对他的伤害或者过失,不去在意对自己是不是有利。我觉得这一点在为人处世方面十分重要,我们要善于看出人家的长处,欣赏人敬佩人进而对方才能平等的对待你。
 
毅坛:因为纠缠芝麻,最后丢掉西瓜                           (楼主)
 
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说:“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打乱大的计谋。”克制,乃为人人的一大智慧,它有助于人们在攀登理想境界的征途中,消除感情世界不可避免的潜在危机。因而,对于一个成功的开拓者来说,它既是实现既定目标的保证,又是取得更大成功的起点。假如当初李渊听了隋炀帝的话,怒火中烧马上与之理论或采取兵变,很可能会因为准备不足,时机不成熟而失败。一旦失败,则永无机会从头再来。我们这里讲的忍,是一种等待,为图大业等待时机成熟,忍之有道。这种忍,不是性格软弱,忍气吞声,而是高明人的一种策略,是为人处世的上上之策。
 
智坛:认识你自己                                             (楼主)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刻着一句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认为哲学的目的就是认识自己的心灵,即“自知”。看来己知实在难做。迷茫的城市生活、迷茫的人们,许多时候人们无法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内心的空虚总是纠缠着自己。
看来知人是一种聪明,但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而自己知道自己才是一种大智慧。人们总是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因为怕自己不够聪明,而很少有人能够担心自己不了解自己。人们都已经忘记了,其实在自己的人生中,自己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信坛:诚信美德                                              (楼主)
 
中国人常讲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言,也正是这句话的具体延伸解读。
 
孔子所讲的信义,在现实生活中也很有意义。如今,人们都知道诚信应是一种社会的公德,人类得以生存发展到现在,人类的文明之所以这样高度发达,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诚信,如果丧失了诸如诚信之类的基本社会公德,我们这个世界将是一个什么样子?真的让人难以想象。诚信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优良品德,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诚信是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诚信,人人都需要诚信。
 
忠坛:学会宽容                                            (楼主)
宽容可以消除无心人对你造成伤害后的紧张,可以很快消除你们之间的不愉快,还能显出你博大的胸怀。宽容是对怀有恶意者最有效的回击,如果遇到故意伤害你的人,宽容对方则体现出一种境界,因为你博大的心胸会让对方无地自容。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以理解他人作为基础,站在客观的角度给他人评价,这样就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自己所没有的长处和优点,也能使自己对对方的不足给予善意的充分理解。
忠坛:热爱自己的工作                                        (楼主)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孔子借回答子张的问题,指出各级官吏身居其位,就要勤政爱民,以仁德的规定要求自己,忠实的执行君主之令,要确实努力,这样才能做一个好官。
在现代社会,有些人从事某种工作,未必处于对它的热爱,只是聊以为生,谋名谋利而已,这种人是不会“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的,他并没有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工作只是他满足私欲的工具或平台。也有一些人所从事的工作,倒与个人的爱好无关,但往往因为陷入单位复杂的人际关系,对工作的热爱和忠诚被彻底消解。
居之无倦,首先就的有敬业精神,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进去,兢兢业业的工作,让自己的工作既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又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孝坛:打个电话回家                                          (楼主)
在我们年幼时,父母不厌其烦的照顾我们的起居饮食,耐心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辛苦工作给我们创造尽可能好的学习环境,为我们的一切操碎了心。在父母的呵护之下,我们健康的成长,而父母则逐渐老去。
昨天是母亲节,晚上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听着妈妈在电话里爽朗的笑声,我心里的感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母亲含辛茹苦把我养大、供我上学,而我只是打了个电话而已,父母对子女的要求真的太低了,农村的那句俗话“娘想儿想断肠,儿想娘扁担长”,此话是一点也不假,希望远游在外的人有时间随时回去看看父母,至少能打个电话,以为你的一个电话能让父母高兴很长时间。
毅坛:学与练,才能有门道                                      (楼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说:“学习而且经常复习实践,不是很愉快吗?”所谓学习,说白了就是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东西包括知识、经验、风格和技能等。人在学习时为什么感到快乐呢那是因为你感到学到了别人成功的东西,经过你的体悟和实践之后,也会给你带来成功的结果。能够带来成功的学习能不快乐吗?从这也能看出,成功的方法是在快乐的学习中得到的。
有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颇具哲理的至理名言:“人和其他动物的不同点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事实上,他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终生学习,不停地使自己变成一个“人”,不断地实现自己的潜能寻求走向完美的理想道路。
忠坛:你自己不想干的事,不要推给别人                       (楼主)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向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后世提到孔子教学的精神,每每说及儒家忠恕之道。后人研究它所包括的内容,恕道就是推己及人,替自己想,也替人家想。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要客观地看待,想到我所要的,也是人家想要的。这八个字的修养,要做到很难很难。“忠恕之道”可以说是孔子的发明,可以把它看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这样,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
简单地说,忠恕之道就是眼里有他人,心里也要为别人着想。这世界必不是我一个人生活在其中,这世界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人,他们和我一样,我生活,也要让别人生活。
 孝坛:孝道,是做人的根本                                 (楼主)
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只有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的人,才能够在外对国家尽忠;那些对父母不孝的人,既缺乏仁爱之心,也不可能对国家尽忠。因此,观察一个人的品质如何,重点要看他能否对父母尽孝,这是一个重要标准。                    
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丰富,以及人们对有房、有车、好工作的一味追求和攀比,使得人们一心在外在的物质追求中忙忙碌碌,为了赚钱,可以不管不问父母。为了挣钱,可以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回家看望父母。他们不知道,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子女们能《常回家看看》。现在随着空巢老人的增多,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对父母应多尽一份孝心,不管再怎么忙,都要抽空回去看看父母。
信坛:坚守诚信,让人放心才会放手。                         (楼主)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即,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什么行走呢?” 孔子以輗和軏对车子的重要性来喻指诚信对人的重要性,可见在他眼中,诚信是何等的重要!车因为有了輗和軏,才能够滚滚向前;人只有*诚信,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不论是为官、为民,还是为长、为幼、为师、为友,诚信两个字都是做人的根本。
所谓人无信不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人们对人性的要求始终没有改变。现在是网络时代,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里,人们相距遥远,互不认识,为了减少网络上的谩骂恶搞、虚假消息和色情暴力,诚信就显得更为重要。有些人在网上交友,在网上征婚,如果缺少诚信,必将造成许多悲剧。还有最近频频出现的“地沟油”、“瘦肉精”、“老酸奶”、“毒胶囊”等事件,使得社会的诚信亮起了红灯。制度是他律,诚信则是自律。没有诚信做基础,制度所规定的红线,是挡不住违规者的。在现代商品社会,在社会经济条件下,诚信显得弥足珍贵。别人对你放心,才会放手给你施展抱负的天空。
 
评语:
作者侧重于对经典精神的自身理解和体会,并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体现出作者“学、思、行”三者合而为一的经典学习取向。态度认真、语言流畅、论述清晰、有感而发。
建议:一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