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一:楼主陈思杰 标题:和坛 [经典学习]一、和谐原理
发表楼层:349
帖子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原理,我认为就是和合之道,人需与天地合,人需与时合。
《周易》中讲: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意思说,大人与天地的道德相合,与日月的光明相合,与四季运行的时序相合,与鬼神福善祸淫的吉凶相合。所以,人需与天时相合,在不同的时候做与之适时的事,这样才可称为“大人”。如果人能够与时合,与天地合,那人便能够讲“礼乐”。因为《礼记·乐记》中讲“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礼乐虽然是外在的规范,但是礼乐是来自于或者说能够呈现出天地间和谐与秩序。礼求顺,乐求和;礼从外现,乐从心发。礼从差异有秩序的角度让人保持不同,使人明白差异,能互相尊重。乐从和同的角度,使人相互感通,能够彼此亲近。人不过于礼,也不过于乐,便能够保持内心平和少欲自然而然便能与时合、与天地合。保持和合,故能和谐处之于世。
帖子二:楼主陈思杰 标题:礼坛 [经典学习]一、礼的精神
发表楼层:100
帖子内容:
《说文解字》云“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在这里礼好像只是指在祭祀时所能起到的作用。而在“周公制礼作乐”这里,礼指的应该是一套制度体系或者文化。到后来,礼应是成为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文化体系,如《礼记》一书的内容就涉及到历史、法律、道德、祭祀、历法等诸多方面。
礼能够实现人外在的修身,从而使人达到美好的境界。首先,礼与仁为本。《论语·八佾》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内心没有仁,就算人去遵守礼仪也不会实现礼本身的意义。人遵守礼仪,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才能更好地固守内心的义理——仁。其次,礼与天相合。礼反映了天地之间的秩序,人与天合,从而人之礼也能与天合,那礼便能呈现天地的大美,人也能呈现出大美。最后,礼教能使人在自己已有的品性上或收敛或增益,从而使自身的品性能够成就和合一体之象,实现完满。虽然在现实中我们不能达到完满,但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自身能够生活在礼的世界中,便能够打开自身之小我的闭塞,走向澄明,从而使人生更为广阔、更有意义。
帖子三:楼主陈思杰 标题:仁坛 [经典学习]十、培育良知
发表楼层:496
帖子内容:
良知为何?王阳明说:“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良知即是天理”、“良知即是真诚恻怛”、“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王守仁说:“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思是良知之发用。”因此,良知是人心最灵明的一点,能明是非的。良知是心的灵明昭觉,唯有这点良知,人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因而要“致良知”。
如何“致良知”?首先,涵养内心。心是无善无恶的,心能达到自性平等。心宏量广大,能超越一切,若心发出的情绪能够得其序,那心自然而然便能诚明广亮。其次,去思考反思。“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最后,“存天理,灭人欲”,时刻端正自身。时刻去了知当下的自己,关照自己的内心,将内心中的欲望层层剥除,使心呈现出光亮,这样自身的生命才会产生能量。王守仁说:“君子之戒慎恐惧,惟恐其昭明灵觉者或有所昏昧放逸,流于非僻邪妄而失其本体之正耳。戒慎恐惧之功无时或间,则天理常存,而其昭明灵觉之本体,无所亏蔽……。”
帖子四:楼主陈思杰 标题:中华义理总坛 中华义理:国学的核心学科
发表楼层:214
帖子内容:
在上述的论述中一开始便讲到:“国学的核心学科有三门:即中华义理、中华文学、中华历史。其中,中华义理长期以来被忽视了。”何为义理?上文讲到:“张载在《经学理窟》中说:‘义理之学,亦须深沉方有得,非浅易轻浮之可得也。’从传统的意义上说,义理即是传统文化经典的内在意义,是文化经典承载的精神内涵。义理主要存在于中华文化经典中,也表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贤人圣人之理义非它,在乎典章制度者是也。’总而言之,义理就是经学、子学、玄学、理学、心学等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思想与精神。”
也许许多人至今还会问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我想我们所拥有的哲学非西方所谓的哲学,只是两者共属于哲学的范畴下,有相同但更是有差别的。我们的义理中包含着许多能给人体悟、丰富人的内在精神、塑造人自身修养的思想,这些思想或许看起来只是教会人一些东西不能将之归为哲学,但是这些都是与人的生活、生存息息相关的,是来自于人的生活中的,与人最为接近的,并且正因如此,所以“百姓日用而不知”,虽然我们时刻都有所经历却不认识它本身的意义,这些义理是处在不断地自我展现、不断地流动中,窥探它、走进它,你会发现广阔的天地。虽然现在我们不能将其完全、透彻的理解,但是去认识、去学习,我们能从中找到我们的生存,找到我们能为之“安身立命”的地方。
中国哲学或说中国的义理之学,我们对它们的把握,不能以西方的哲学方式去把握。因为中国文化中的思想是圆融、流动的,若用分离的、概念化、分析化的方式研究中国的哲学、义理,这样不仅会使自己“身在山中,云深雾绕,不知所向”,不能全体把握,得到的也只会是支离、破碎的思想。中国的义理之学是深刻、丰富、宽广的,我们要去学习、了解它,这也会使我们有所悟、有所得。哲学、义理之学的所用,不是外在于我们的,而是与我们的生命相关的,认识到它们或许不能带给我们利益,却能使我们的生命能在流转变化间展开得更为开阔明亮,使之充满活力。所以,倡导学习国学,这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种知识而学习,更是为了汲取我们自身的生命之用。
帖子五:楼主陈思杰 标题:毅坛 [经典学习]一、立志坚定
发表楼层:291
帖子内容:
王勃讲:“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句话读来总让我内心充满力量,我在我的生活中给过自己许多目标,有的达成了,有的失败了,有的甚至还没去实践,想到这些的时候心情总会无限沮丧。但正如王勃所说的不论如何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志向。我想,一旦选择了便要学会去坚持,或许中途,我会因路旁有太漂亮的花而驻足,会因一些诱惑而停滞不前,但是我依旧会继续往前走。我所走过的不好的路,我就把它当作给我的一种锻炼。因为就算走错了路,但是至少我还强壮了我的腿。
对于自己的志向要坚定,所以不管逆境也好,顺境也罢;不管自己是不是有所作为,还是无所成就也罢。我想我只要保持我所想要坚持的,我能走的路还无限宽广,自会有属于我的一番风景。朱熹说:“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万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所做的还远远不够,并且我也不能做到物理皆尽,但是我秉持着这颗努力向上的心,虽会有所偏离,但我能得之我所想要的。人们常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想有所行动必有所回应,坚定心志,专注于自己该做的事情便足矣。
帖子六:楼主陈思杰 标题:廉坛 [经典学习]八、谦逊
发表楼层:254
帖子内容:
《中庸》中讲:“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生命中所藏的智慧是丰富的,三千威仪、三百礼仪,我们的胆不敢不小,要保持谦虚有礼。低头的麦穗,不是懦弱无力,而是在不断增长自己的果实。内心保持空,才能接受更多,若是有所收获便沾沾自喜,到处炫耀,那不会有太大的长进。正如老子所说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内心保持谦逊且恭敬,才能有所得。因为知自己的不足,才能奋发向上;因为知自己有所欠缺,才会谨慎小心做事;因为知自己还有待去学习,才会发现有所该去学的。
谦逊之道,正如中庸之道。时刻能保持精一的意志,对于自己不足的会去改善,太过时会有所收敛,是一种能随时制宜,能达到一种动态、灵活的平衡,而不至于使自己僵化、固定。
帖子七:楼主陈思杰 标题:孝坛 [经典学习]十、忠孝一体
发表楼层:219
帖子内容:
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要孝,对自己的国家要忠。孟子说的:“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国之根本在于国中的家,而家的根本在于个人的修养。一个人自身修养如果够好,那么他所在的家庭的家风也不会很差,良好的家风能像美好的种子,不断生长,这样社会上的风气便会足够好,国家里也能充满着美好。
忠孝是一体的,孝是个人的小爱,忠是个人的大爱,若能做好孝顺,才会做好忠诚。古诗言:“人禀天地正气,原为万物之灵。家齐然后国治,正己始可修身。圣贤千言万语,无非纲纪人伦。竭力孝养父母,劬劳恩似深海。”
个人的生命是在当下的各种关系中展开、显现的,在这些关系中也能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个人的修养、价值。所以修养自身,不仅仅在于自己的修身养性上,还应在对待他人、国家的态度、涵养上。修养足够了,不仅体现在自己的学识上,更体现在自己的行为上,知行合一才是真正地有所领悟和把握。
帖子八:楼主陈思杰 标题:忠坛 [经典学习]四、忠于正道
发表楼层:230
帖子内容:
邵雍说:“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秉承天命是人之本性,这样才能行走在道上。秉持天之正道,才能得到“生生之德”,《周易》中讲:“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而“生生之谓易”,易有三义:简易、不易、变易。简易,“大道至简”,能使人的内心保持虚空,不断地进行自我超越,超越自己的不足;不易,使人的内心保持真与常,有自己的志向、理想,能够活成自己想成为的人,所谓“为人由己”;变易,使人的内心保持灵知,能保持活力,不断去实践。这三种简单说来就是儒家所说的“仁、知、勇”,仁,是人之本,是人之所追求的;知,是智慧,是不断地积累、积淀,能够超越自身;勇,能不畏于困难,不断行动,不断去作为。忠于正道,才会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才能使自身变得越来越好。
帖子九:楼主陈思杰 标题:信坛 [经典学习]一、信的定义
发表楼层:543
帖子内容:
信,不仅有真实、不欺诈、不虚伪的意思,还有佛教中“信心”之内涵。
“信”还有信心的意思。佛教著作《信心铭》中提出了“信心不二”、“不二信心”的观点。“不二信心”是说万法皆空,要有不二法门的信心;“信心不二”,是指参禅的人如若没有坚定的信心,便不能达到证悟的彼岸。信心之“心”,是建立在万法空的基础上,故而能够具足一切,包含广大。《信心铭》中讲道:“宗非促延,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虚不毕。”《信心铭》中还讲到:“能随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元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心与境平等一体,生命的境界是广大的,不要局限于某处。简单地可以理解为,信心即心之所信、所念如若发生一种转换,便能达到另一种状态。生命是在不停地流动之中的,我们不能执着于生命中的某种状态,如不沉溺与喜乐中,也不陷于苦痛中让自己无法自拔。
帖子十:楼主陈思杰 标题:智坛 [经典学习]十、学习之道
发表楼层:351
帖子内容:
学习之道,除了上面说到的因材施教、博专统一、虚心求教、温故知新、循序渐进等等之外,我觉得还有一点是“学之以时”,《论语·学而》开篇写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论语集释》中讲到:《学记》云“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是也。既必须时,故《内则》云“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八年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学书计,十三年学乐、诵诗、舞勺,十五年成童舞象。”并是就身中为时也。二就年中为时者,夫学随时气则受业易入。故《王制》云“春夏学诗、乐,秋冬学书、礼”是也。春夏是阳,阳体轻清;诗、乐是声,声亦轻清;轻清时学轻清之业则为易入也。三就日中为时者,前身中、年中二时,而所学并日日修习不暂废也。故《学记》云“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是也。这些经典中都讲出了学之以时的重要性。故而,学习还应与时学之。按时以学,在不同的年龄学不同的东西,在不同的时间学不同的知识,然后并不断学习、积累,方能有所精进。
帖子十一:楼主陈思杰 标题:礼坛 [经典学习]四、礼的规范
发表楼层:489
帖子内容:
《论语·颜渊》中讲:“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礼是一种规范,是实践仁的一种功夫。它让人克制私欲,用礼来节制自身。内心蕴涵仁 ,所行才能顺适礼仪。《老子》中则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道。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初读老子的话,觉得老子是在否定礼的,但是我觉得老子只是不赞同过于强调仁义礼的,因为过于强调仁义礼会戕害人的自然本性。
礼,不但能规范人的行为。礼还有大用,礼可用于治世。礼,规定了不同的规范,使人明白自己和别人的有所不同,如在人的身份上便有所不同,因而见到长辈时要懂得差异保持尊重,不随意对待之,从而呈现出秩序性,在社会中起到协调的作用。
礼,看似是外在的规范,其实更是对内心的涵养。荀子《礼论》中讲:“孰知夫出死要节之所养生也?孰知夫费用之所以养财也?孰知夫恭敬辞让所以养安也?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礼,不是彻底抹杀人的欲望,而是节制过多的欲望,养育欲望,让其内心保持中和。
帖子十二:楼主陈思杰 标题:义坛 [经典学习]六、义利相依
发表楼层:197
帖子内容:
墨子讲:“兼相爱,交相利。”关怀别人如同关怀自己一般,相互给予对方利益。在这里的利不是私利,而是公利。义利相依,是因为讲道德时不能离开利。离开利谈道德不是真正的道德,为何这样说?因为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利。如忠可以说是要利君,孝可以说是要利亲,功可以说是要利民等等。带有利的道德不一定不是道德,只要利适度就好。因为如果是不讲利的道德,那是离开人的日常生活来说的,缺乏生命力的。叶适讲:“古人以利与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义光明……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耳。”“一个人不在乎利,他也不在乎义”这话听起来似乎表达得有点绝对,但我觉得一个人怠慢了自己利,那他也会去怠慢其他人的利。义还能用来权衡利,让人们在抉择之时,用义来衡量何种利能取,何种利应弃之。
帖子十三:楼主陈思杰 标题:和坛 [经典学习]七、文以载道
发表楼层:99
帖子内容:
在《王畿集》之《龙溪先生文集序》中讲到:“文,言之精也;言,心之声也。神明乎吾心,其溢而为精光,自不可掩,谓之文。文与道非有二也。昔者夫子尝以文自任矣,曰:‘文不在兹乎!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可见,文能载道。文将道表达出来,语言能将心之所想说出来,而文是言之精简表达。这里的“道—文—言”就如同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所说的“意—象—言”的关系,“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道得之于心,写之于文,以言说之;有道,故能能有文、有言;从文、从言亦可看出作者心中之道。正如有意,故而能生象、生言,忘言、忘象后还能得意。
帖子十四:楼主陈思杰 标题:智坛 [经典学习]九、知行合一
发表楼层:272
帖子内容:
知行应当合一。王阳明讲:“知者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圣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朱熹也说:格物与致知,“只是一本,无两样功夫也。”
若只是一味地去致知,不去行动,那么是无法对天理或者良知进行正确的体认的。王阳明讲:“人须在世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若一心只是好静,而遇事便乱,那不是真正的静。
知行是不能分开的。如王阳明所说:“又如知痛,必己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己自寒;知饥必己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没有亲身经历如何能真正地知呢?就像生活中,我们对于自己没有真正经历的事,都不能说出真正的体悟。我们去安慰别人时,更多的只是陪伴,因为没有真正地经历过,就算在怎么感同身受,语言表达出的更显得苍白无力。
帖子十五:楼主陈思杰 标题:智坛 [经典学习]六、学习目的
发表楼层:405
帖子内容:
学习的目的是在于让我们不断成长,正如上文所说的能够“增长知识、养成品性、遵行正道、培养能力。”杨绛说:“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读书、学习能让人得到成长,可是能得到多少成长,靠的是自身的努力。
学习需要持守的功夫,需要积累的过程,读书、学习能让人明理、关照自身,从而使自身得到成长。学习,学习到周围事物中所蕴含的与天理所呈现的一致的完整、和谐、包含秩序的那部分东西,然后我们可以关照自身内心,抛出杂欲,时刻消除,保持这个状态,心自然而然能明亮广阔。
总之,正如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能让人得到成长、得到快乐,故为何不以书为伴。古人常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多读书,多学习,你的世界会更为宽广。
评价意见:作者以人为立足点,结合自身实际、社会问题阐述观点。文章情深意切,感动人心。望今后继续学习,拓深思考深度。
建议: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