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6年下半年一等奖肖霞(云南大学)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6年下半年一等奖肖霞(云南大学)

字号:T|T

1、仁坛 十、培育良知 455#

每个人都具有良知的品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的发展自己的良知,并展现自己的良知。良知是仁的体现,我们应培育良知。但什么是良知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如何定义良知。“人做不是底事,心却不安。此是良知”。([宋]朱熹《续近思录》卷五)  在此我们可以看出朱子所说的良知就是人做了不对的事,心里会感到不安。“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也”。([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六《大学问》)  天命的纯粹性在于至善,至善的本性在于内心光明不沉暗,至善乃德之本性,这便是王守仁所说的良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良知是心灵的追求,是至善的展现,是人的德性。我们培训良知首先应从自己的心灵开始,只有自己才能认识自己的心灵。其次是从行为上培育自己的良知,为了使自己的心灵明照,我们应该做对的事,不做对不起他人的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正是这个道理。心灵与行为的合二为一才能培育我的良知,使我们朝着至善靠近,尽可能的成为有德性之人。

2、义坛  二、仁显为义 94

对于义,大多数人就会立马想到义气,但忽视了义也是仁的显现,义中包含着仁,仁中彰显着义 “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礼记?礼运》)仁,是义的根本,是和顺的本体,一个人的身上展现了仁和义,他将受人尊重。这种尊重是人由内到外品质的展现,是人之德性之魅力。这也是纯粹的使人受到尊重的一种方法,无须阿谀奉承,无须物质奉承。这也让我们明白,要具有仁和义的好品质,做好自己,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除此之外,义的可贵之处,在于有实际行动,而行动的可贵之处,在于礼。“所贵于立义者,贵其有行也。所贵于有行者,贵其行礼也”。(《礼记?聘义》) 也就是说,我们有了义的品质之外,还需把其运用于行动之中,在行动中,要行其礼,使其礼彰显义和行,义中涵仁。

3、礼坛  二、礼的原则 544#

礼的原则有真诚、简易、克己、适度、和谐五种。我们先了解一下礼的第一个原则:真诚。每个人都予生具有一颗真诚之心,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不乏具有真诚,真诚是礼的展现,真诚的人可以与他人和谐相处。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在此,我们可以看到礼的第二个原则:简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礼,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与其铺张浪费,不如真正展现自己的内心。礼的第三个原则:克己。克己在于克制自己,只有克制自己的一些欲望,遵守礼仪规范,我们才会走进仁道,仁是由我们自己的内心去挖掘的,从内心克制自己的言行,正如孔子所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礼的第四个原则:适度 。“礼者,中也,过则为伪不可谓之礼”。([宋]郭雍《郭氏传家易说》卷四《下经》) 也就是说礼是中庸所讲的适度,过头或不及便不再是礼了。礼的最后一个原则是和谐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礼的运用,和谐最为重要,礼和和谐是相辅相成的,礼运用于和谐之中,和谐也要受到礼的约束,只有礼和和谐相结合才能使事物更好的发展,才能展现更好的德性。

4、智谈 六、学习目的 374#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为何而学呢?我们可以为了增长知识而学,这种学习所获得增长不是物质或其他所能取代的。“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可见,学习可以使我们受益。我们可以为了养成品性而学习。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义理所向往的是培养品德,讲学习,我们所忧虑的是我们不能改掉自身不好的品行,人没有一尘不变的本性,我们通过学习就能养成好的习性。我们可以为了遵行正道而学习。学习可以培养我们正义的德性,让我们寻求道义,圣化我们的心灵。正如朱子所言,“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宋]朱熹《白鹿洞书院联》

5、信坛 五、信:主题题解 216#

题解:“信”即真实、真诚、诚信。我们要做到信,就要真实、真诚、诚信。在此我们可以看到信和真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讲信的时候,一定要真,真的言行可以让我们无疑虑的信。正如孔子所说的“民无信不立”,孟子所讲的“朋友有信”,《中庸》所言说的“唯天下至诚为能化”。除此之外,信也讲仁义,信是以仁义为根基的,正如《中庸》所讲:“诚者,择善而固执者”,以仁义立诚。因此,我们要做到“信”的精神,这样可以养成待人真诚、做事认真的好的品行。

6、信坛 三、信与众德 217#

信,乃诚信,诚信是人应具有的品质和德性,诚信与德性有着息息相漆的联系。信与众德的关系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与忠尽物之谓信,施于物者必以实欤!则必以实施于物者,亦无不尽矣!其所谓表里内外者,盖惟其存于己者必尽,则其施于物也必实。在己自尽之谓忠,推是忠而行之之谓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一《书(问答)?答董叔重》)在此,朱子讲事物尽自己之力便是信,信是实实在在的作用于事物,实实在在的做事不能有任何的保留和虚假,内外如一,尽自己的心做事就是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实实在在的“信”中可以展现出尽心尽力的“忠”。2、信与仁。荀子曾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荀子?不苟》)也就是说君子修养心性莫过于诚,而达到诚信只有坚守仁爱,实行正义。诚心坚守仁爱就能使仁爱得以显现,诚心实行仁义就能使仁义更具义理,从而使自己更明智。3、信与义。在生活中,信与义是不可分的。有诚信的人不会做问心无愧的事,正义的人不会做虚假的事。正如信者,不负其心;义者,不虚设其事。([汉]刘向《古列女传》卷五《节义传?楚昭越姬》)信与义是实行正义之标准,我们应该以“信之人,行之义”的标准来要求自己。4、信与智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第二十一章)中庸讲天性是由诚信开始,才能明白事理;教化是由诚心到明白事理。由此,我们可以明白诚心和事理是相互转化的。信与众德的内在联系让我们明白了,天道是从内心去感受,要做到诚的人,就选择善道而坚持实行它,尽可能的充分发挥自己的善良本性去感悟他人,让我们成为有德性之人。

7、忠坛 四、忠于正道 208#

对于忠的对象,大多数人都认为其对象是人,但却忽视了我可以忠于正道。“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人可以弘扬大道,但不是大道弘扬人,我们应坚守仁道,努力实行仁道,不能谦让仁道。有德性的人根据大道修心养性,要手段正确获得自己想要的,并安心地坚守它,这样心态才平和,修养才会高深,才会运用自如。正如“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家语?在厄》)也就是说,君子要修养自身,树立高尚的品德,不会因为穷困而改变气节。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具备高尚的品质,因为品质高尚的人不顺从世俗偏见,他的行为只为顺从大道。正如“人无心合道,道无心合人”。([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十) 人不用心灵与大道相契合,大道也不会去契合人。由此我可以看出,忠于正道,需要从心灵的本质上忠于正道,并以修心养性为前提。

8、孝坛 五、遵循正道 88#

在这个任性的时代,很多人在父母面前都表现为“为我独尊”,却忽视了在父母面前,我们应该谦卑的和父母交流,应该尊敬他们,孝敬他们,就算与父母的意见不一致时,也要尊重父母,并且不要违背父母,要为父母任劳任怨。这才是孝之正道。正如孔子所言,“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 同时,“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汉]郑玄《纂图互注礼记》卷八《郊特牲第十一》) 也就是说,父母有过错的时候,我们应该以谦和的语气、怡悦的表情、柔和的声音和父母交流。倘若父母不听,我们也要尊敬父母、孝敬父母,并等父母愉悦之后再劝说他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遵循孝之正道。

9、廉坛 六、专注善念 62#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善念,但很少有人专注善念,专注乃是主一,是“将心念集中,专注于一点”,把多种意识转化为一种意识,使各种纷乏意乱的意识慢慢止息,并将这种意识专注于自己的善念上,把守善念,并使善念永恒化。正如“摄心一处,便是功德丛林,散虑片时,即名烦恼罗刹”。([宋]延寿《宗镜录》卷三十八)我们只有将心聚集一处,才能产生更多的功德,我们的心只要不聚集一处,散乱片刻,我们就会产生烦恼,进入罗刹魔境。王守仁曾说,“ 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就算我们专注万物,但我们的内心没有专注天理,也不算主一。这里所说的天理乃是善念,只有我们专注内心的善念,才能主一,才能靠近廉之德性,才不会被烦恼所扰乱心境。

10、毅坛 九、超越生死 122#

对于生,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活着,对于死,很多人都恐惧、害怕死亡,但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我们只有正确认识生与死,才能不恐惧的活着,才能正确认识生死,正如庄子所言,“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庄子?知北游》)又如“化者,复归于无形也;不化者,与天地俱生也”。(《淮南子?精神》)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死,就是从有形返回到无形;而不死,说的是精神与天地共生。万物是统一的,他们把美好的事物当作神奇,他们把自己丑恶的事物当作臭腐;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成臭腐,生与死是相互转化的。同时死与生,是天地之间的永恒真理,畏惧死亡的人不会因为苟且得以避免死亡,贪生的人也不会因为难以苟且而活着。生转化为死,死转化为生,就像草木中的花朵,开了又谢,谢了又开,才有趣味。因此,我们不应畏惧生死,应该超越生死,用好的心灵面对死亡。

11、和坛 九、心灵清静 399#

在这个喧闹的社会,每个人的内心都在追寻着属于自己的清静。为了让我们的心灵清静,我们应该清除心灵的毒素。正如,“心意识之障道,甚于毒蛇猛虎。……毒蛇猛虎尚可回避,而心意识直是无尔回避处”。(《大慧语录》卷二十)正道是心灵清静之场所,心的意识阻碍了正道,胜过毒蛇猛虎。毒蛇猛虎犹如身体沾惹了尘埃只在浅层,还可以躲避、清除,而对心的意识的阻碍是没有回避之处。所以,我们应当时时安定自己的心灵,为心灵清除障碍。又如,“不知敬如何持?曰:只是要收敛此心,莫令走失而已。今人精神自不曾定,读书安得精专。凡看山看水,风惊草动,此心便自走失,视听便自眩惑,此何以为学”。(《朱子语类》卷一一八)我们应该收敛自己的心,不要让它走失。只有收敛自己的内心,人们的精神才能安定,读书才会精专。因此,我们要为心灵寻求清静之所,只有心灵处于清静之中,善性才会显现,才能接近正道。正如荀子所言,“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荀子?解蔽》)人们只有用清静的心才能认识正道,才能接纳天下之至善。

评价意见:作者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后阐述自己的观点,思考较为深刻。也结合个人体会理解前人思想,这一点值得赞赏。然而,有些内容有待商榷,学习当更加深入与扩展。

建议:一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