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教材 > 《中小学国学经典教程》之六:  忠

《中小学国学经典教程》之六:  忠

字号:T|T

 

    

编审委员会主席:  冯燊均
编审委员会副主席:鲍俊萍

             

 

主编:陈杰思 毛勇


在中国古代,“忠”具有尽心尽力、忠贞不贰、坚守正道等含义。在现代社会,“忠”就是指忠诚精神、奉献精神、爱国精神、敬业精神。忠的对象是国家、民族,是正义事业,而不是有权势的个人。爱国精神是指热爱祖国的人民、土地、文化,并为之奉献的精神,是当代中国需要大力倡导的精神。在历史上,有荀子的“苟利社稷,不求富贵”,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精忠报国”,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忠”的精神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违背道义的愚忠,对有权势的个人的绝对服从,个人崇拜等等,这些现象必须根据仁、义、智、毅的原则进行纠正。倡导“忠”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忠于祖国、敬业奉献的民族品格。
目 录
第一课 忠的内涵………………………………(01)
第二课 忠于祖国………………………………(09)
第三课 忠于人民………………………………(19)
第四课 人能弘道………………………………(29)
第五课 忠于正道………………………………(39)
第六课 践行正道………………………………(47)
第七课 忠于职守………………………………(57)
第八课 互尽忠诚………………………………(65)
· ·
第一课 忠的内涵
热爱祖国并且奉献终身,执着于正义事业并且尽心尽力地完成,朋友、夫妻之间在正道的基础上互尽忠诚。
[经典]
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天无私,四时行;地无私,万物生;人无私,大亨贞。忠也者,一其心之谓矣。为国之本,何莫由忠。(《忠经·天地神明章》)
译:忠,就是坚持中道,极为公正,无所偏私。上天无偏私,四季交替运行;大地无偏私,万物蓬勃生长;人无偏私,大吉大利。忠,就是专心一意。国家的根本,就在于忠。(亨:通达。)
忠,敬也,尽心曰忠。([汉]许慎《说文解字》)
· ·
译:忠就是慎重,尽心尽力就是忠。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译:勤恳谨慎,尽心尽力,直到死才会停止。
忠,是要尽自家这个心。(《朱子语类》卷六)
译:忠,就是要自己尽心尽力。
诚心以为人谋谓之忠。([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学而》)
译:真心真意为别人谋划,就叫忠。
[例证]
比干死争
殷朝的末代皇帝,名字叫受辛。因为他十分残忍,所以大家送他一个谥号,叫做纣。那时候纣王的叔父名叫比干。比干在纣王的身边做着丞相。他看
· ·
见纣王整天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他叹气着说,皇上暴虐得这个样子,倘若我不去劝谏,那就是不忠了。为了怕死,不敢说真话,那就是不勇敢了,不配做一个忠臣。皇上有了过失,作为臣子的就应该去劝谏。不采用我的劝谏的话,那我就是死也要去力争,这才是忠到极点的。皇上有了过失,做臣子的不用死去力争,那么怎么对得起先皇,怎么对得起国家、百姓。于是比干就到纣王那儿去强谏。纣王生气地说:“我听说圣人的心上有七个窍,不知你的心上有没有?”就把比干的肚子剖开来看。后来周武王带领了诸侯讨伐纣王,灭了殷朝。周武王修建比干的坟墓,以此纪念他,歌颂他的忠诚。
· ·
[问题]
1
、比干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去强谏纣王,这体现他的什么精神?
2
、顺从君主的恶行,抗拒君主的恶行,哪一种是真正的忠?
[体会]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相传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和三子。孤竹国国君在世时,想立叔齐为王位的继
· ·
承人。他死后叔齐要把王位让给长兄伯夷。伯夷说:“你当国君是父亲的遗命,怎么可以随便改动呢?”于是伯夷逃走了。叔齐仍不肯当国君,也逃走了。百姓就推孤竹国君的二儿子继承了王位。  
伯夷、叔齐兄弟之所以让国,是因为他们对商纣王当时的暴政不满,不愿与之合作。他们隐居渤海之滨,等待清平之世的到来。后来听说周族在西方强盛起来,周文王是位有道德的人,兄弟二人便长途跋涉来到周的都邑岐山。此时,周文王已死,武王即位。武王见到商朝政局败乱便征前去讨伐。当周武王带着装有其父亲周文王的棺材,挥军伐纣时,伯夷拦住武王的马头进谏说:“父亲死了不埋葬,却发动
· ·
起战争,这叫做孝吗?身为商的臣子却要弑杀君主,这叫做仁吗?”周围的人要杀伯夷、叔齐,被统军大臣姜尚制止了。  
周武王灭商后,成了天下的宗主。伯夷、叔齐却以自己归顺西周而感到羞耻。为了表示气节,他们不再吃西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今山西永济西),以山上的野菜为食。周武王派人请他们出山,并答应天下相让,他们仍拒绝出山仕周。后来,一位山中妇人对他们说:“你们仗义不食周朝的米,可是你们采食的这些野菜也是周朝的呀!”妇人的话提醒了他们,于是他们就连野菜也不吃了。到了第七天,快要饿死的时候,他们唱了一首歌,歌辞大意是:“登上那首阳山哪,采集野菜充饥。西周用残暴代替残暴啊,还不知错在自己。神农、舜、禹的时代忽然隐没了,我们的归宿在哪里?哎呀,我们快死去了,商朝的命运已经衰息。”于是他们饿死在首阳山脚下。
读了上面的故事,谈谈你对伯夷、叔齐和比干的看法,三人有何异同之处?
· ·
[指导]
“忠”字由“中”和“心”这两部分组成。忠字里面的“中”字在最初是上下不出头的,口表示的是范围,一竖在口里面,意思是上下左右都不超出这个范围。它的下面是一个心字,合起来就是人的心思完全在这个范围内,也就是一心一意、没有二心。
什么是没有二心?就是心中已经被别的事情装满了,没有了为自己盘算的地方,也就是没有了私心。所以《左传》说:“无私,忠也。”(《左传。成公九年》)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这样说:“心系于一个中下面,叫做忠;要是寄于两个中,那就叫做患。”
· ·
小篆:忠,从中,从心;本义作‘敬’解,见《说文》,古以不懈于心为敬;必尽心任事始能不懈于位;故忠从心。又以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为正直之德,故从中声。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 ·
第二课 忠于祖国
热爱祖国的土地并加以保护,热爱祖国的人民并为之奉献,热爱祖国的文化并努力弘扬。
[经典]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译:身处困境而不忘记国家,这是忠。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译:为了解救国家危难而英勇捐躯,对待死就像是回家一样。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宋]苏洵《管仲论》)
· 1 0·
译:贤者不为自己将死而悲伤,而为国家的衰败而忧虑。
一寸赤心惟报国。([宋]陆游《剑南诗稿·江北庄取米》)
译:一颗赤诚之心只为了报效祖国。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译:原本就知道死了万事一场空,只是伤心未能见到祖国统一。等到王朝的军队向北收复中原之日,在家中祭祀时不要忘记告诉你的父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人生自古以来有谁不会死呢,要留下一片忠诚之心照耀史册。(汗青:史册。)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清] 顾炎武《日知录》)
· 11 ·
译:风声、雨声、读书声,每一种声音要用耳倾听;家事,国事,天下事,每一件事情都要用心关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译:天下的兴盛或衰亡,普通人都有责任。(匹夫:普通人。)
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清]陈璧《客丘瑞之聚星楼楼壁有万允康父母顾瑞木社友诗有感吊之用顾原韵愁字》)
译:一片丹心只想着要报效国家,在史册上留下千秋英名,远胜于封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译:如果有利于国家,就要奉献生命,岂能避免灾难而趋向安乐?
· 12 ·
[例证]
文天祥的故事
文天祥是南宋后期杰出的民族英雄、军事家、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南宋末年,元军大举进攻中原,直逼南宋都城临安。1275年,时任赣州(今江西赣州)知州的文天祥为响应朝廷“勤王”的号召,散尽家资招兵买马,数月内组织了上万人的义军,以“正义在我,谋无不立;人多势众,自能成功”的信心和勇气,投身于抗击元军入侵的战斗之中。
1278年,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兵败五坡岭,当即吞服冰片,自杀未果,却在昏迷中被俘,被押往厓山。
张弘范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张
· 13 ·
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
文天祥被押解到大都,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揖不跪。忽必烈以宰相之职作为诱饵,妄图使文天祥投降,但遭文天祥严厉拒绝。忽必烈只好问他:
“那你究竟要什么?”文天祥回答:
“我是大宋的宰相。国家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不当久生。”元世祖又问:“那你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回答:“但愿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被押解到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什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什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出了方向,文天祥面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文天祥死时年仅47岁。 
· 14 ·
[问题]
四名刚刚大学毕业的青年人,为抵制制作美化侵略战争的电脑游戏软件,愤然向外资公司提交辞职申请。不久,又有七名员工提出辞呈。他们说:“这件事伤害了我们的民族感情,我们别无选择。”其中一名大学生说:“在外资公司工作,既是一种待遇,更是一种考验。我们中国人应该懂得哪些事应该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的。”
1
、作为外企员工,他们遇到了什么考验?
2
、作为外企员工,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3
、作为一名外企员工,怎样做才是对民族和国家负责?
· 15 ·
[体会]
读下面的历史典故,谈你的体会。
丽姬害死太子申生,过了五年,晋献公就去世了。丽姬终于如愿以偿,她生的儿子奚齐继位。晋国的大臣和百姓不服,他们知道申生是冤枉的。
晋国大夫里克打算杀掉奚齐,去见大夫荀息。荀息是奚齐的师傅,晋献公临死前把奚齐托付给他,命他辅佐儿子。里克是来试探他的态度的。
里克说:“申生和几位公子的党羽想杀掉奚齐,您什么态度?”
荀息想都没想,就说:“国君刚死,就杀掉他的孤儿,我只有一死罢了,绝不会听从他们的!”
里克说:“您死了,但仍然救不了奚齐,这又何苦呢?”
荀息说:“国君在世时,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
· 16 ·
臣子侍奉君主应该遵循怎样的准则?我回答他两个字。”他顿了顿,瞧着里克加重语气说,“忠贞。”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国君问:‘什么叫忠贞?’我说:‘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只要力所能及,没有不去做的,就叫做忠;埋葬死者,奉养生者,面对死者问心无愧,面对生者也不感到悔恨的,就叫做贞。’”
后来晋国陷于内乱,荀息无力回天,便自尽殉国了。
· 17 ·
[指导]
忠就是报效国家。对于怎样报效国家,《忠经》讲的比较具体:“报效国家的途径有四条,第一叫做举荐人才;第二叫做出谋划策;第三叫做为国立功;第四叫做为国兴利。人才是国家的骨干,谋略是国家的规划,立功者是将领,兴利者创造的是财富。这四种报国方式,只有具备了忠的精神才能完成好。”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 18 ·
教师评价:
【活动天地】
“知我中华民族节活动”——培养民族自豪感。悠久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我们结合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和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纪念活动,增强我是中国人,过中国节的爱国情感。在活动中,同学们要通过查阅、交流不同节日的由来和习俗,朗诵与节日有关的诗词歌赋,召开主题班会,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从而实现我们的教育活动初衷:从生活细节中去振兴中华文化,从不知不觉中传播着中华文化的种子。
· 19 ·
第三课 忠于人民
[经典]
上思利民,忠也。(《左传·桓公六年》)
译:居于高位,考虑如何做有利于人民,这就是忠。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译:公共的利益,知道了就一定要去做,这是忠。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译:长长叹息,掩面而泣,为人民的多灾多难而感到哀伤。
· 2 0·
能遗其身,然后能无私。去私,然后能至公;至公,然后以天下为心矣。([隋]王通《中说·魏相》)
译:能够抛开自身私利,然后就能无私。除去私心,然后就能达到公平;达到公平,然后就会心怀天下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去为大家忧虑,在天下人享受安乐之后才去享受安乐。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译:不以自己的私利作为利益去追求,而应当使天下人都获得利益;不以自己的害处作为害处去回避,而应当使天下人都消除灾害。
· 21 ·
[例证]
屈原的故事
屈原,生活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
战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鉴于当时形势,屈原主张改良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
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
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
· 22 ·
偏僻的地方。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没有屈服。他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决不随波逐流。拿起笔抒写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指斥“群小”误国,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最伟大、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他的作品为“楚辞”。代表作是《离骚》,这是屈原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诗中叙述了诗人为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所遭受的打击和迫害,深
· 23 ·
刻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对人民和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
屈原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所受的摧残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个打渔的隐者,隐者见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劝他“不要拘泥”、“随和一些”,和权贵们同流合污。屈原道:“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公元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
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端午节那天,人们仍要在江河里划龙舟,把粽子系上五彩丝线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可见诗人的作品和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精神是永存的了!
· 24 ·
[问题]
1
、屈原离我们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岁月了,但是人们每年的端午节都会纪念他。讨论一下,他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千古名句,和同学一起讨论,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 25 ·
[体会]
范仲淹与算命先生
宋朝名宰相范仲淹,童年的时候遇到一位算命的老先生,他问算命先生:“你看我将来能不能做宰相?”
算命先生就笑他:“你年纪轻轻,过分自负!”
范仲淹把话题一转,说:“你再看看,我能不能做医生?”
算命先生觉得很奇怪,怎么一下从做宰相掉到做医
· 26 ·
生,就问他:“这是什么意思?”
范仲淹说:“唯有宰相跟医生能够救人。”
算命先生送他一句话:“你有这种心,真宰相也。”
后来,他果然做了宰相。由此可知,范仲淹从小立志是以救天下为己任,所以勤奋好学,目标不是为自己,是为帮助社会、国家,帮助世人离苦得乐。
范仲淹为什么要做医生和宰相,谈谈你的体会?
[指导]
忠的意义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要尽心尽力去做事。曾子每天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意思是说:“替人做事,能够不尽心尽力吗?”所以服务国家,能尽心尽力的就叫做忠了。第二种就是直的意思,按照心中所想的,诚实的去做事,去说话,不欺
· 27 ·
骗别人,也叫忠。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的责任;作为朋友,忠诚,互助,互谅,我们义不容辞;对于陌生人,虽然萍水相逢,扶危济困是美德;作为普通公民,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该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忠心不二,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 28 ·
教师评价:
· 29 ·
第四课 人能弘道
[经典]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第四十一章)
译:上等人闻知大道,努力去实行;中等人闻知大道,半信半疑;下等人闻知大道,哈哈大笑。不被下等人嘲笑,那就不是大道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译:季康子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回答说:“政,就是端正的意思。您带头端正起来,谁敢不端正?”
· 3 0·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译:人能够弘扬大道,而不是大道弘扬人。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译:坚守仁道,即使是面对老师,也不能谦让。
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家语·在厄》)
译:君子修养自身,树立高尚的品德,不会因为穷困而改变节操。
[例证]
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派使者对安陵君说:“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施加恩惠,以大换小,这非常好。但是我从先王那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着它,不敢换掉。”秦王很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秦国。
· 31 ·
秦王对唐雎说:“我拿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安陵君不答应我,这是为什么?秦国消灭了韩国和
· 32 ·
魏国,只有安陵君凭着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那是因为我认为他是忠厚长者,所以没有把他放在心上。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希望同安陵君交换,他却违抗我,不是看不起我吗?”唐雎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手里继承了封地并保有它,即使一千里也是不敢换掉的,何况只是五百里?”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可听说过天子的发怒吗?”唐雎说:“我没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伏尸一百万,流血一千里!”唐雎说:“大王听说过平民的发怒吗?”秦王说:“平民的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拿脑袋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庸人的发怒,不是士人的发怒。当专诸刺杀王僚时,慧星遮盖了月亮;聂政刺杀韩傀时,白虹穿过了太阳;要离刺杀庆忌时,苍鹰在宫殿上扑击。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士人,满腔的怒气还没有发泄出来,预兆就从天而降,加上我就是四个人了。所以士人要发怒,两具尸首就要倒下,五步之内鲜血四溅,天下人穿白戴孝,今天就要这样了。”说着便拔出剑站了起来。
秦王脸色大变,挺起身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
· 33 ·
生坐下!何至于这样呢?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是安陵凭着五十里土地安然无事,只是因为有先生在啊。”
[问题]
1
、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2
、李雯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他深深的感受到,出租车是城市流动的风景,于是他向全市的出租车司机发出“文明在的士,美化在城市”的倡议。
一位市民向环保部门举报某化工厂在夜间偷偷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
九年级4 班的部分同学利用双休日在市民广场举办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公益宣传活动。
这些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吗?为什么?
他们的做法会产生什么社会影响?
· 34 ·
[体会]
在厄不穷
孔子被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接连七天不能烧火做饭,用野菜做的汤里面连一个米粒也没有,脸色显得有些疲惫,但是,仍然在屋里抚琴唱歌。
弟子颜渊正在择野菜,但听到子路、子贡一起说着话:“老师两次被从鲁国驱逐出来,隐退到了卫国,后来到宋国讲学,又被人砍倒了大树,差一点丢了性命。还曾经在匡地遭受困顿,现在又被围困在这里了。要杀害咱们老师的人竟然没有
· 35 ·
罪过,欺凌咱们老师的也没有人来禁止。可是,咱们的老师还是抚琴唱歌,君子难道就这样不把羞耻当回事吗?”言下之意,对孔子的做法有些不理解,甚至有些不满。
颜渊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就进去对孔子说。孔子把琴推到一边,长叹了一声说:“仲由(子路)和端木赐(子贡),都是看问题看得太短浅了。你去把他们叫进来,我跟他们说说。”
子路和子贡进来了。子路有些愤愤不平地说:“像我们这样在天下传道,却遭受这样的困境,可以说就是走投无路了!”
孔子说:“怎么能这么说呢?君子能够通达道义就叫做‘通(左右逢源)’,不能通达道义才叫做‘穷(走投无路)’。现在,我孔丘虽然在这样的乱世之中遇到忧患,但是,这是因为坚持仁义之道所致。如果因为遇到忧患就放弃仁义之道,还能算君子吗?既然有君子之道,就不能说是走投无路啊。”
子路和子贡认真地听着,两人互相用眼睛余光扫了对方一下。颜渊默默地听着。
孔子接着说:“既然要推行君子之道,就要在心
· 36 ·
中永远坚持道义,无论遇到任何情况都不违背道义,就要坚持道德原则,即使遇到灾难也不失去道德原则。你们看到那些松树和柏树了吗?无论天气多么寒冷,霜雪多么凌厉,都是常青不谢。现在我们在陈蔡之间遇到了阻碍,从而可以考验自己是否能坚持住道德仁义,这是一种幸运啊。”
说完,孔子又把琴拿过来,继续抚琴,唱起歌来。子路高兴地拿起盾牌随着节拍跳起舞来。
子贡感慨地说:“原来我真的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啊!有道义才能上薄云天,有修养才能承载一切啊!”
颜渊早已把孔子的话牢牢记在心上,琢磨着如何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之中去。
[指导]
忠于正道,从小处看来,我认为是一个人要坚持内心为人处事的准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孟子说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 37 ·
不能屈”,又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忠于正道,就是要面对诱惑的时候不动摇,面对困境的时候不退缩,面对压迫不平的时候勇于反抗。只有做到以上几点了,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 38 ·
【活动天地】
讲古今名人故事 诉爱国爱民情怀
爱国爱民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通过古今名人的范例,让学生理解爱国爱民的含义,知道爱国爱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教育学生继承发扬爱国爱民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情感。
3、树立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大志,并能为实现志愿而勤奋学习,努力奋斗。
4、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爱国爱民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而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做得到的:要紧的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活动准备:
课前学生分组收集、整理爱国爱民方面的故事和古诗文名句。
· 39 ·
第五课 忠于正道
[经典]
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荀子·臣道篇》)
译:顺从君主的命令而做有利于君主的事,这叫做顺;顺从君主的命令而做不利于君主的事,这叫做谄;违背君主的命令而做有利于君主的事,就叫做忠;违背君主的命令而做不利于君主的事,就叫做篡。
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荀子·臣道》)
译:不考虑给君主带来的是光荣还是耻辱,不考
· 4 0·
虑给国家带来的是利还是害,苟且偷生,靠拿俸禄养活自己,这就叫国贼。
国家昏乱,所为不道,然而敢犯主之严颜,面言主之过失,不辞其诛,身死国安,不悔所行,如此者,直臣也。([汉]刘向《说苑·臣术》)
译:国家昏乱,不走正道,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敢于直犯君主的面子,当面陈述君主的过失,不怕诛杀,自己死了,国家得以安宁,不后悔自己的所做所为,这样的人,就是正直的大臣。
违上顺道谓之忠臣,违道顺上谓之谀臣。([汉]荀悦《申鉴·杂言上》)
译:违背君王,顺从正道,就叫忠臣;违背正道,顺从君王,就是谀臣。
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 41 ·
故我之出而仕,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译:天下之大,并非是由一个人就能治理好的,而是由众多的人员来分别治理。所以,我出来做官,是为天下,并非是为君主;是为亿万人民,而不是为一家一姓。
[例证]
何汤守门
何汤,字仲弓,东汉豫章(南昌)人,早年师从大名士桓荣。在四百名学生中,他是高才生,桓荣十分器重他,后来做了把守宫门的官。
有一天,光武皇帝微服私访,因路途较远,一直到深夜才赶路回宫。当时,何汤正守卫开阳门,无论皇帝的随从们怎样磨破嘴皮,他都坚决不开宫门,认为过时开门,违反宫中禁令。不得已皇上只得改从中东门宫。知情人都以为何汤就要大祸临头了。没想到第二天早上,皇帝却赐何汤一顿早餐,而中东门
· 42 ·
的守卫却被夺去了俸禄。
建武十八年夏天,久旱不雨,禾稼生烟,众公卿大臣皆便装徒步到城外祈雨,唯洛阳令乘坐着华丽的车子,罩着伞盖从城门外出。何汤率领门卫当即扣留了车辆,还逮捕了洛阳令。皇帝下诏,撤了洛阳令的职务,提升何汤为虎贲中郎将。
问题]
1 、光武皇帝为什么没有处罚何汤?
2
.今天轮到小杨所在的小组打扫卫生,因为想着马上要去参加学校篮球比赛,他草草地扫了地。把垃圾堆在一边就走了。你对他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你觉得他尽心尽力了吗?
[体会]
齐国的国君齐庄公做人不检点,竟然与权臣崔杼(zhù)的妻子姜氏私通,崔杼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一天,崔杼声称有病,没有去上朝。第二天,齐
· 44 ·
庄公就来到崔杼家,说是探望病人,其实他真正想见到的是姜氏。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等待他的不是柔情蜜意的美人,而是如狼似虎的武士,崔杼早已经安排好了,就等着齐庄公自投罗网。
武士一拥而上,杀死了齐庄公。
齐国的太史在史册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一行字,“齐崔杼弑其君光”(臣子杀死自己的国君叫弑,光是齐庄公的名字)。崔杼大怒,杀掉了太史。接任太史职务的是他的弟弟,在史册上写的还是这句话,结果又被杀了头。他们的弟弟——第三个太史来了,仍然如实记下这件事,崔杼又把他杀了。第四个太史也就是他们的小弟弟早早地等在一边,崔杼问他打算怎么写,他答道:“齐崔杼弑其君光。”一个字都不会变。崔杼没辙了,只好听之任之。
· 45 ·
这时,另一位史家南史氏带着一捆竹简正往齐国赶呢,如果第四个太史也被杀掉的话,他就顶上去。
[指导]
“先做人,再做事。”意思是人要立得住,事业才能有成。什么叫人能立得住,看看这几位太史就清楚了。太史是负责记录和编修历史的官员,在强权、暴力和死亡面前,他们奋不顾身,前赴后继,决不屈服妥协,保持了做人的气节,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
· 46 ·
做到忠于事实,忠于事业,我们也才能有这样一部真实可信的历史。
人们之所以能够忠于事业,能够竭尽全力地帮助别人,就在于他对事业、对他人抱着一颗赤诚之心,所以,忠与诚是分不开的,忠又称为忠诚。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 47 ·
第六课 践行正道
[经典]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以求索。([战国·楚]屈原《离骚》)
译:道路漫长啊,我将到处探索。(曼曼:即漫漫,长远的样子。修:长。)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战国·楚]屈原《离骚》)
译:如果是我心中所祟尚的,即使是为之而死,也不后悔。(余:我。九:表示多次。)
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淮南子·诠言训》)
译:君子践行正义,小人搞歪风邪气。
· 48 ·
大德之人不随世俗,所行独从于道。(《老子》第二十一章《河上公注》)
译:品质高尚的人不顺从世俗偏见,他的行为只顺从大道。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怎么能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够开心欢笑呢。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唐]韩愈《伯夷颂》)
译:士人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符合正义就行了,不管别人怎样评论。
忠邪不可以并立,善恶不可以同道。([唐]柳宗元《为裴令公举裴冕表》)
译:忠与奸不可能同时存在,善良与丑恶不可能同一条道路。
· 49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译:(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但不被污泥所染;它沐浴于清水之中,却朴实无华。(濯:洗。清涟:清澈的水流。)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逆顺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宋]谢枋得《与李养吾书》)
译:大丈夫做事,考虑是非得失,而不考虑利害得失;考虑正当与否,而不考虑成败;考虑千秋万代,而不顾及短暂一生。
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宋]文天祥《言志》)
译:为维护大道献身,不苟且偷生,大道光明,照耀千秋万代。
· 5 0·
[例证]
梁漱溟:匹夫不可夺志
1974年,在政协学习小组批林批孔会上,梁漱溟开门见山地说:“我只批林,不批孔。今天我们应当如何来评论孔子?我的观点,做人不能讲违心的话。批孔是从批林引起的,我看不出林彪与孔子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不批孔。”
梁漱溟的话使政协学习组炸开了锅,批林批孔在政协立即调整为批林批孔捎带批梁漱溟。到9月底,批梁运动鸣锣收兵,组织者觉得梁漱溟该老实了,问他可有感想。梁漱溟一字一句地回答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
· 51 ·
志。”组织者感到受了嘲弄,勒令梁对此作出解释。他意味深长地说:“我认为,孔子本身不是宗教,也不要人信仰他,他只要人相信自己的理性。我也只是相信自己的理性,而不轻易去相信别的什么。别的人可能对我有启发,但也还只是启发我的理性,归根结底,我还是按我的理性而言而动。因为一定要我说话,再三问我,我才说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的老话。‘匹夫’就是独人一个,无权无势。他的最后一着只是坚信自己的志,什么都可以夺掉,但这个志,没法夺掉,就是把这个人消灭掉,也无法夺掉!”梁漱溟在给友人的信中谈及此事时,说:“我以拒不批孔,政治上受到孤立。但我的态度是独立思考和表里如一,无所畏惧,一切听其自然。”
[问题]
1
. 很多同学会跟着别人起哄去打架闹事,事后老师问他为什么要打架,他们往往会说,是某某某叫我去,我就去了。请你评价这种行为。
· 52 ·
2
. 当我们看到有垃圾丢在我们的座位上时,往往都会再把垃圾丢到别人的座位上,心想,这又不是我的垃圾,也是别人丢过来的,这样做对吗?
3
、是不是很多人都在做的事就是对的事?
[体会]
苏武牧羊
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朝皇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
· 53 ·
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棒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后来他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指导]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的这一叹,跨越了千年,在后世人心中荡起了不断地回音。
· 55 ·
非独屈原,我们从来都不乏为民请命为民谋利益的人。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他们都以一颗赤诚的爱民之心,为百姓散发自己的光热,也因此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 56 ·
【活动天地】
以“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为主题在班级举办一场演讲比赛。
· 57 ·
第七课 忠于职守
君与臣、上级与下级、官与民,都应履行自己的职责。
[经典]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译:鲁定公问道:“君主差使臣子,臣子为君主做事,该怎么样呢?”孔子说:“君主要按一定的礼义来差使臣子,臣子要按忠诚的原则来为君主做事。” (如何之:即该怎么办? 以:介词。)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论语·宪问》)
译:子路问怎样侍奉君主。孔子道:“不要欺骗
· 58 ·
他,而可以冒犯他。”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周易·系辞下》)
译:君子与上面的人结交,不奉承讨好;与下面的人结交,不轻慢、高傲。(渎:亵渎。)
[例证]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据《曲阜县志》记载:“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于鲁”。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
· 59 ·
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归而制礼作乐。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
· 6 0·
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把。”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为了避嫌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于天下大治。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示对周公的无比尊重。
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作为最高典范,儒家的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 61 ·
[问题]
1
、周公值得你尊敬吗?为什么?举一种职业为例,说说自己对“忠于职守”做人之道的理解。
2
、你如何看待成王的做法?
3
、成王与周公做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了吗?为什么?
[体会]
春秋时期,楚庄王的茅门之法规定:“群臣、大
· 62 ·
夫、诸公子进入朝廷,马蹄踏到屋檐下滴水的地方,执法官就要砍断他的车辕,杀掉他的车夫。”
太子乘车进入宫室,马蹄踏到了屋檐下滴水的地方,结果执法官廷理砍断了他的车辕,杀掉他的车夫。太子大怒,进去见到楚庄王哭诉:“请替我杀了执法官。”楚王说:“法令,是用来敬守宗庙、尊崇国家的东西。因此,能够设立法令、遵从法令、尊敬国家的人,是朝廷重要的臣子,怎么可以杀害呢?那些违背法律、废弃命令、不尊敬国家的人,做的是臣子侵犯君主的事情。臣子侵犯君主,君主就会失去威严;处于下位的与处于上位的较劲,上位就会受到威胁,一旦威严失去,君位遭到威胁,国家也就守不住了,到时候我拿什么留给子孙?”
于是,太子转身跑了,离开居住的房屋在外面露宿三天,面朝北方拜了又拜,请求楚王处以自己死罪。
 
[指导]
人们常说忠于职守,其实要做到忠于职守,最要紧的就是严格执行包括法令和政令在内的命令。在这里,忠完全体现在严格上,所谓严,就是一切按尺度、规矩办事,绝不私自放宽尺度,更不能加进营私的内容,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绝不卖人情,不通融,不打折扣,不特殊对待。 
忠于职守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美德.医生要救死扶伤,教师要教书育人,军人要保卫国家,工人要优质高产,农民要种好田地,学生要学好功课……正是因为千千万万的人忠于职守,经济才能发展,祖国才会飞黄腾达!  
我们青少年从小就要培养忠于职守的美德。从认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做起,从遵守校规校纪做起,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马马虎虎、敷衍塞责,做一个责任性强的好少年。
· 64 ·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 65 ·
第八课 互尽忠诚
朋友、夫妻之间在正道的基础上互尽忠诚之义务。
[经典]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译:君子以文章来结交朋友,以朋友辅助仁德。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译:君子团结一致却不互相勾结,小人结党营私却不能团结。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译: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做好事,不帮助别
· 66 ·
人做坏事。小人则恰恰相反。”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下》)
译:不倚仗自己年龄大,不倚仗自己地位尊,不倚仗彼此有姻亲关系而去结交朋友。结交朋友,是因对方的品德而去结交的,不可以有所倚仗。(挟:倚仗。)
责善,朋友之道也。(《孟子·离娄下》)
译:以善相责,这是朋友相处之道。(责:要求。)
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译:指责我而且指责得对的人,是我的老师;赞扬我而且赞扬得当的人,是我的朋友;奉承我的人,是我的敌人。(非我:指责我。是我:赞扬我。)
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礼记·表记》)
· 67 ·
译:君子的交往像水一样平淡,小人的交往像酒一样甘甜;君子平淡却能办成事,小人甘甜却会坏事。(接:接触。醴:甜酒。)
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战国策·楚策》)
译:以钱财结交的,钱财费尽则交情就会断绝;以美色结交的,容颜衰老了爱情就会产生变化。(华落:即花落,比喻容颜衰落。渝:改变。)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史记·汲郑列传赞》)
译:一个死了一个活着,才知交情如何;一个贫穷一个富有,才看得出交往的势态;一个高贵一个低贱,才看得出交情有多少。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卷二十六《宋弘传》)
译:不可忘记贫贱时结交的朋友,不可抛弃患难
· 68 ·
与共的妻子。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隋]王通《文中子?礼乐》)
译:以权势结交的,权势丧失了交情就断绝;以私利结交的,好处没有了就会散离。(倾:倒。穷:尽。)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宋]欧阳修《朋党论》)
译:君子和君子由于志同道合而结成朋友,小人和小人为了谋取共同的私利而结成朋友。
[例证]
春秋时期,楚国与晋国在鄢陵这个地方交战。楚军战败,楚王受伤。当时,战斗正要开始,楚军主帅子反突然口渴想喝水,童仆阳谷连忙送上黍米酒。子反呵斥道:“去,拿走,战场上哪能喝酒!”阳谷说:“不是酒,是水。”子反说:“还不赶快拿下去!”阳谷又说:“真的不是酒。”子反接过来喝了。他这个人
· 69 ·
平日嗜酒如命,喝起来就止不住,结果仗还没打起来,主帅先醉倒了。
战斗结束后,楚王为后面的战事想跟子反商量,派人来叫他,子反借口心痛推辞不去。楚王亲自来看他,刚一走进子反的军帐,就闻到一股浓重的酒味,子反的酒还没醒呢,楚王转身就离去了。楚王说:“今天这一仗,我受了伤,所依靠的就是子反了,但他醉成这个样子,看来他已经忘记了国家,根本不爱楚国的将士。我们与晋军没有办法再打下去了。”于是下令收兵。回去后,楚王杀了子反,并将他的尸体示众。
· 7 0·
[问题]
1
、阳谷送上酒,并不是想把子反灌醉,而是对主人尽忠心,为什么却害得子反丢了性命?
2
、为什么说对国家的忠要高于对个人的忠?
[体会]
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俞瑞,字伯牙,战国时的音乐家,曾担任晋国的外交官。
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
· 71 ·
他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
· 72 ·
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听了俞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俞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
· 74 ·
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指导]
对于忠诚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忠诚是指对国家忠心,对人民负责,对朋友可靠。忠诚也是对人生事业的一种执着态度。忠诚是一种品质, 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忠诚于事业的人,
· 75 ·
才会最终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还记得前中国足球队主教练米卢的那句名言吗:态度决定一切!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 76 ·
【活动天地】
感恩伴我成长活动
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感恩更是一种责任。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勤奋学习,真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我们就会明白事理更快地成长,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未来。
开展一次感恩座谈会,同时写一份感谢信,感谢国家、学校、老师、同学、父母、及所有为我付出的人和物。

(本书由香港冯燊均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出版发行,转载请注明出处)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