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教材 > 《中小学国学经典教程》之五:  信

《中小学国学经典教程》之五:  信

字号:T|T

 

 

编审委员会主席:  冯燊均
编审委员会副主席:鲍俊萍

 

主编:陈杰思 毛勇                        


“信”即真实、真诚、诚信。孔子讲“民无信不立”,孟子讲“朋友有信”,《中庸》讲“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在当代社会,诚信是确保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精神。诚信建立在仁义的基础上,《中庸》讲:“诚者,择善而固执者”,以仁立诚,以义立信。当诚信原则同仁义相冲突时,就要“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诚信是仁义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诚信,仁义就变成假仁假义。倡导“信”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待人真诚、做事认真、诚实守信的民族品格。
目 录
第一课 信的定义 ……………………………(01)
第二课 信的价值 ……………………………(09)
第三课 信与忠 ………………………………(20)
第四课 信与仁 ………………………………(27)
第五课 言必信 ………………………………(38)
第六课 取信于人……………………………(47)
第七课 诚信交友……………………………(56)
第八课 真心实意……………………………(66)
第九课 言行一致……………………………(73)
第十课 慎独…………………………………(82)
· ·
第一课 信的定义
[经典]
1、信为“真实”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第三十八章)
译:有大志向的人处身于淳厚之中,不处身于轻薄之中;处身于实在之中,不处身于虚妄之中。
所谓“信”者,是个真实无妄底道理。([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讲礼记序说》)
译:“信”就是真实,是没有任何欺诈和虚假的道理。
· ·
2、信为“不欺诈、不虚伪”
忠者,忠实;信者,诚信,不诈伪。([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六《年谱·答苏宰书》)
译文:忠便是忠实;信就是诚信,没有欺诈和作假之心。
[例证]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
· ·
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问题]
1
、小明答应和小林星期六到动物园去玩,可是小林生病了,于是小林打电话给小林道歉,小林说:
· ·
“没关系,你好好养病,回头我来看你。”从动物园回来后,小明马上到医院看望了小林。
小雨不小心把墨水洒到了同桌小飞的书上,小飞碰巧出去了,于是小雨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没事一样。一会儿,小飞回来了。他问:“我的书上怎么会有墨水?”小雨说:“可能是你的钢笔漏墨了吧?”
看完这两则小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2
、想一想,写一写。你将如何树立自己在老师、同学或家人中的信誉?
· ·
[体会]
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托着浪花越来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
· ·
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 ·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指导]
《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
· ·
解:从“人”,从“言”。意谓人言为信,因言乃心声,凡人说话要落实才能见得人,故信之本义作“诚”解,即笃实不自欺亦不欺人。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 ·
第二课 信的价值
[经典]
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荀子·不苟》)
译:天地无比伟大,如果不真实,就不能变化出万物。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中庸》第二十五章)
译:真实原则,贯穿着事物的始终,离开了真实,万物即不存在。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
· 1 0·
译:到达极高的诚实境界,而不能感动人,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不真诚,就想感动他人,也是不可能的。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中庸》第二十五章)
译:诚,并不是仅仅成就自己就行了,还要用来促成万物的完善。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译:孔子说:“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知道他应该怎么办了。”
道者,德之本也;仁者,德之出也;义者,德之理也;忠者,德之厚也;信者,德之固也。([汉] 贾谊《新书》卷八《道徳说》)
译:道是道德的根本,仁爱使内在道德展现出来,正义是道德的标准,忠使道德变得更加深厚,诚信使道德修养保持不变。(出:表现)
· 11 ·
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赏也。([宋]吉天保《孙子集注》卷之一《计篇》)
译:诚信,就是使人相信赏罚分明。
[例证]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
· 12 ·
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黄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两黄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问题]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
· 13 ·
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1
.运输公司的老板选择了这位维修店店主,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2
.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平时的日常生活,说说
· 14 ·
诚信给你带来的喜悦。
[体会]
信用铺出来的路
一位东北的朋友带了十万元钱到深圳后,接了一笔铺地砖的生意。签完合同,对方汕头老板一看,这个合同绝对是亏损,不可能赚钱。所以这位老板就交代他的工程监督部属下说:“一定要好好盯着这个人,他很有可能偷工减料。”工程做完了,却没有发现任何偷工减料的地方。汕头老板心想,这个人做生意怎么高明到这种地步,明明是亏的,赚了钱我都看不出来,觉得他很高深莫测,就问这位朋友说:“你这个工程赚钱了吗?”朋友回答:“没有。”汕头老板接着问:“你是做完才知道没赚钱,还是签了合同就知道?”朋友说:“签完合同我就知道不赚钱。”老板
· 15 ·
很惊讶地问:“那你知道不赚钱,还把它做完?”他接着说:“因为已经签了合同,所以我必须信守承诺,把它做完。”老板问他:“你亏了多少钱? ”“我的成本十万块都亏完了。”这位汕头老板就对他说:“今天晚上我请你吃饭。”结果晚上他把公司所有下属分公司的主管都找来一起吃饭,席间交代他们说:“以后我们铺地砖的生意都交给这位朋友做就好,不要找别人。 ”这位朋友因为诚信使他的事业兴旺起来,现在发展得很好。他所铺的地砖都很漂亮,当人们走在他铺的地砖上时,内心觉得很踏实,因为这是用信用铺出来的。
[指导]
惟诚实才可以做大事。诚实是社会上必须遵循
· 16 ·
的准则。要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事业上有所建树,诚实是必不可少的。失去了诚信就等于失去了机会和信任。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从小要做一个诚信的孩子,每件事说到就要做到,言而有信。
有的人往往急于求成,在想要快速获得利润的欲望驱动下,往往会做出犯法的事情来。人生还是要走正道,我们要对道德有信心,遵从圣贤教诲来做人,后福自会无穷。因为“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 17 ·
教师评价:
【活动天地】
一、排练小品《考试以后》、《借铅笔》在班上演出。
1、小品《考试》
小松在英语考试中偷看同桌,考完试后取得了90多分的成绩,正得意洋洋的往家里走,刚巧碰上同桌。同桌问他问什么这么高兴,他说:“我英语考试得了90多分。”同桌不相信,平时读书不认真,考是怎么可能可以拿到90多分呢?小松得意地跟她说:“实不相瞒,我是偷看你的卷子才考出90多分的。”同桌说:“偷看别人的卷子是不诚实的行为,你以为这样做就可以学到知识吗?其实你还是什么都
· 18 ·
不懂。”
2、小品《借铅笔》
小青上课时借了同桌的铅笔写字,后来同桌找她还笔,她很喜欢同桌的铅笔就不想还给同桌,就找借口一天拖一天。又一次,她又忘了带笔回学校,又向同桌借,这一次同桌不愿意借给她了。她再问其他同学借,其他同学也不愿意借给她。
二、看小品后讨论、交流诚信的重要。
三、 收集关于诚信的格言在班上比赛朗读。
· 19 ·
第三课 信与忠
[经典]
诚信之谓尽,尽之谓敬,敬尽然后可以事神。([汉]郑玄《纂图互注礼记》卷之十四《祭法第二十三》)
译:诚信就是付出所有,没有保留,此即“尽”。“尽”也就是恭敬与尊重,只有恭敬与尊重才可以事奉神明。
尽物之谓信,施于物者必以实欤!则必以实施于物者,亦无不尽矣!其所谓表里内外者,盖惟其存于己者必尽,则其施于物也必实。在己自尽之谓忠,推是忠而行之之谓信。([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一《书(问答)·答董叔重》)
· 2 0·
译:穷尽(自己的力)作用于事物便是“信”,能作用于事物的一定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要能实实在在做事,就不能有任何保留和虚假。所谓表里内外如一,就是尽自己之心,实在做事。能自觉地尽心尽力便是“忠”,依照“忠”去做事便是“信”。(盖:大概。)
[例证]
季札挂剑
周朝时吴国有位公子名叫季札,一次奉命出使鲁国,路过徐国,徐国的国君很喜欢季札身上配挂的宝剑,却没有说出口,季札心里知道,可是宝剑是使者身份的象征不能随便给人。等季札出使回国,经过徐国时才知徐国国君已死,他便把宝
· 21 ·
剑挂在徐国国君的坟墓上,他的随从说:“徐国国君已死,你何必再把宝剑给他呢?”季札说:“我的心早就想宝剑赠与他,怎么可以因为他死了就违背诺言呢?”
[问题]
1
、季札第一次为什么不把宝剑给人呢?
2
、徐国国君已死,为什么季札还要把宝剑给他呢?
[体会]
四川中学教师范美忠在5.12地震发生的那一
· 22 ·
刻,他自己率先跑出教室,不顾学生安危逃生。他在文中这样解释自己的思想:“先人后己和牺牲是一种选择,但不是美德!”“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在范跑跑冲出教室的那一刻,距都江堰百里之遥的绵竹汉旺镇,51岁的谭千秋也带着学生冲出教室。只不过,在看到隔壁教室中仍然有学生滞留时,他再度冲了进去。数小时后,当救援人员挪开一块断裂的预制板时,他们看到了一个头发花白、后脑内凹的汉子,趴在一张已被砸得变形了的课桌上,而课桌下,是4个已经昏迷、尚有生命迹象的学生。
· 23 ·
请根据上面材料,谈谈你的体会看法?
[指导]
自古以来,圣贤一再地教诲我们,高迈的志节往往是表现于内心之中。就像季札,他并没有因为徐君的过世,而违背做人应有的诚信,何况他的允诺只是生发于内心之中。这种“信”到极处的行为,令后人无比地崇敬与感动,可谓“大信不约”。
一个人成败的根源,源于我们内心的诚与敬。如果连讲话应有的信用都做不到,那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样的事情,能够成就得了。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没有信用,就好像车子无法走动一样。《中庸》云:“不诚无物。”如果缺乏真诚的心,与应有的信义,那任何的事业都很难成就。
在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中,虽然季札内心想要
· 24 ·
将剑送给徐君,但是他并没有言语上的承诺,更何况当时徐君已经过世了。然而他仍然信守着内心的诺言,不惜舍去千金难买的宝剑,将它挂在树上,怅然而去。并且说道:“始吾已心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在这落落而言、掷地有声的三言两语中,信义的精神,确已传扬万古而不朽。
· 25 ·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 26 ·
第四课 信与仁
[经典]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荀子·不苟》)
译:君子修身养性最好莫过于诚信。达到诚信没有其他办法,只能是恪守着仁爱,实行正义。诚心恪守仁爱,就能显现出行为来,显现出行为来就能达到神妙的境界,达到神妙的境界就能感化万民;诚心推行正义,办事就有条理,有条理就能明智,明智就能变通。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
· 27 ·
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第二十章)
译:诚,是天道;做到诚,是人道。天道之诚,不勉强就能适中,不思索就能获得,从从容容就能符合正道,这是圣人的境界。做到诚的人,就是指选择善道而坚持实行它的人。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第二十章)
译:自己达到诚信有一定的方法:不明确善道,就是自己不诚了。真诚,是天道;做到真诚,是为人之道。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二十二章)
译:只有天下至诚的圣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善良本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善良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他人的善良本性;能够充分发挥他人的善良本
· 28 ·
性,就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辅助天地化育万物;可以辅助天地化育万物,就能同天地并列为三了。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译:有道德的君子,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行动不一定事事都有成果,唯一要坚持的就是符合正义。
信者,不负其心;义者,不虚设其事。(《古列女传·楚昭约姬》)
译:诚信的人不会做自己内心惭愧的事;正义的人做事不会流于表面。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
译: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这叫做人为的教育。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会做到真诚。
· 29 ·
[例证]
孔子撤销盟约
话说孔子曾在陈国居住了三年,正逢晋、楚争霸,轮番攻打陈国,而且吴国也不时攻打陈国,于是孔子便离开陈国去卫国。在经过一个叫“蒲地”的地方时被当地人扣留。孔子有个叫公良孺的弟子很威武能干,决心与蒲地人拼命。蒲地人也不想把事情搞大,就对孔子说,只要你不去卫国,我们就放你出去。孔子答应了,并与蒲地人订立了不去卫国的盟约。订
· 3 0·
约后蒲地人依约放孔子一行从东门出去。可是,孔子出了东门之后就背弃约定直奔卫国而去。子贡对此感到大惑不解,问:先生您是一个非常讲诚信的人,怎么可以违背盟约呢?孔子就说,这你就不懂了,盟约在被胁迫的情况下订立,我们当然也不必遵守。孔子就这样“单方撤销了盟约”,一行人心安理得地去了卫国。
[问题]
1
、你认为孔子失信了吗,为什么?
2
、有一位身患绝症的病人,被医生判了死刑时,他的父母、爱人、子女以及所有的亲人,都不会直接地告诉他:“生命已无法挽救”之类的话,而是说他的病不严重。谈谈你的看法。
· 31 ·
3
、举一个诚信和仁义发生冲突的例子,并通过这个例子说明这个道理:仁义高于诚信,当诚信与仁义发生冲突时,只能选择仁义而暂时舍弃诚信。
[体会]
母亲的八个谎
1、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
——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2、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用周日休息时间去县郊农村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们补钙。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孩子们吃鱼的时候,母亲就
· 32 ·
在一旁啃鱼骨头,用舌头舔鱼骨头上的肉渍。男孩心疼,就把自己碗里的鱼夹到母亲碗里,请母亲吃鱼。母亲不吃,母亲又用筷子把鱼夹回男孩的碗里。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吃鱼!
——母亲撒的第二个谎
3、上初中了,为了缴够男孩和哥姐的学费,当缝纫工的母亲就去居委会领些火柴盒拿回家来,晚上糊了挣点分分钱补点家用。
有个冬天,男孩半夜醒来,看到母亲还躬着身子在油灯下糊火柴盒。男孩说,母亲,睡了吧,明早您还要上班呢。母亲笑笑,说,孩子,
· 33 ·
快睡吧,我不困!
——母亲撒的第三个谎
4、高考那年,母亲请了假天天站在考点门口为参加高考的男孩助阵。时逢盛夏,烈日当头,固执的母亲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母亲迎上去递过一杯用罐头瓶泡好的浓茶叮嘱孩子喝了,茶亦浓,情更浓。望着母亲干裂的嘴唇和满头的汗珠,男孩将手中的罐头瓶反递过去请母亲喝。母亲说,孩子,快喝吧,我不渴!
——母亲撒的四个谎
5、父亲病逝之后,母亲又当爹又当娘,靠着自己在缝纫社里那点微薄收入含辛茹苦拉扯着几个孩子,供他们念书,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胡同路口电线杆下修表的李叔叔知道后,大事小事就找岔过来打个帮手,搬搬煤,挑挑水,送些钱粮来帮补男孩的家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左邻右舍对此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劝母亲再嫁,何必苦了自己。然而母亲多年来却守身如玉,始终不嫁,别人再劝,母亲也断
· 34 ·
然不听,母亲说,我不爱!
——母亲撒的五个谎
6、男孩和她的哥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下了岗的母亲就在附近农贸市场摆了个小摊维持生活。身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知道后就常常寄钱回来补贴母亲,母亲坚决不要,并将钱退了回去。母亲说,我有钱!
——母亲撒的六个谎
7、男孩留校任教两年,后又考取了美国一所名牌大学的博士生,毕业后留在美国一家科研机构工作,待遇相当丰厚,条件好了,身在异国的男孩想把母亲接来享享清福却被老人回绝了。母亲说,我不习惯!
——母亲撒的七个谎
8、晚年,母亲患了胃癌,住进了医院,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男孩乘飞机赶回来时,术后的母亲已是奄奄一息了。母亲老了,望着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
· 35 ·
的母亲,男孩悲痛欲绝,潸然泪下。母亲却说,孩子,别哭,我不疼。
——母亲撒的八个谎
读了这个故事谈谈你的体会与感想。
[指导]
当小信违背大义时,就要失去小信而维护大义。当小信与大义的根本利益一致时,就要注重小信,维护小信,促进小信的发展,随着小信的数量增加,当达到一定的范围界线时,就会发生质的飞跃,成为大义。
如果一个人只注重小信而不考虑大义,实乃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失去方向的信,只能是不分好坏的“好人”。
大义是个总体目标,小信是达到总体目标的一个个里程碑,在里程碑中要加以分析,区别利弊,审时度势,要去掉相反方向的标引,确立正确的方向的标识,就会达到大义的彼岸。
· 36 ·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 活动天地]
请同学们分为两组以《讲诚信和善意的谎言 》为主题开一场辩论会。
· 37 ·
第五课 言必信
[经典]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第六十三章)
译:轻易许诺,必定很少有信用;多做容易的事,必定会遭遇许多困难。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
译:真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真实。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译:言语一定要真实,行为一定要坚决。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易·文言传》)
· 38 ·
译:君子提高道德,建立功业。忠于职守,取信于民,这是为了增进道德;言论树立真实的原则,这是为了建立功业。
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春秋穀梁传》卷五《僖公第五》)
译: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说话。如果人不能说话,那凭什么成为人呢?话之所以是话,那是因为有诚信。如果说话没有诚信,那凭什么说话呢?诚信之所以是诚信,是因为有道的存在。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不苟》)
译:说话常常失信,行为常常违背正道,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去干,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小人了。
无验而言之为妄。([汉]扬雄《法言·问神》)
译:没有经过验证而说出来的话,是虚妄的。
· 39 ·
实者,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浮伪之习。(《曾国藩全集·日记一》咸丰十年九月二十四日)
译:诚实,是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做空洞无益的事,不谈论过于高深的道理,这样就可以稍微纠正天下轻浮虚伪的习气。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清]李毓秀《弟子规》)
译: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可以永远行得通吗?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 ,凡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另外,奸邪巧辩的言语,脏不雅的词句及无赖之徒通俗的口气,都要切实戒除掉。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事非宜 勿轻诺 茍轻诺 进退错([清]李毓秀《弟子规》)
译: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 ,不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不轻易传播出去,觉得事情
· 4 0·
不恰当,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
[例证]
曾参杀猪
曾子之妻有一天要去市场,因为孩子哭闹着要跟去,曾子之妻随口说了一句:“等我回来就杀猪炖肉给你吃。”孩子听了之后就不再哭闹。等曾子之妻从市场回来后看到曾子准备杀猪,便马上阻止说:“我是哄小孩的,你怎么认真起
· 41 ·
来?”曾子答:“当大人怎能说谎?这样怎能教育小孩,既然说到就要做到!”便动手把猪杀了。
[问题]
1
、对于自己办不到的事或者不正当的事,为什么不能轻易承诺?
2
、你周遭的人是否说到做到?或是不守信用?
3
、有一个放羊的小孩子三次喊“狼来了”,令很多大人跑来要帮他赶走狼,结果都是假的,都是小孩子玩的游戏。但是,当第四次狼真的来了的时候,小孩子再喊狼来了,大家就都不再相信了!小孩子与羊就都给狼吃掉了。
想一想:当你答应了别人的事情是不是全力以
· 42 ·
赴去做了?你是不是一个说话算话的人呢?
[体会]
三次逃票
在德国,有一位中国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毕业以后,他去德国的大公司寻找工作。第一家公司拒绝了他,第二家公司拒绝了他,第三家公司还是拒绝了他。他一连找了20多家大公司,结果没有一家肯接收他。他想:凭自己的博士文凭和优异成绩,找一家公司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但是,谁也没想到,他找的一家小公司还是拒绝了他。这位中国留学生愤怒了!他对那家小公司的老板说:“请您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要拒绝我?”那位老板说:“对不起,先生。我们从网上找到了一份关于您的记录。记录显示,您在德国留学期间乘坐公共汽车,曾
· 43 ·
经逃过三次票。”中国留学生吃惊地说:“逃三次票算得了什么?难道我的博士文凭还抵不过三次逃票吗?”德国老板郑重地说:“是的!先生。我们知道您不缺文凭、不缺知识、不缺能力,但我们认为您缺了一样东西!正是您缺的这样东西,让我们德国人不敢聘用您。”
听了这个真实的故事有些什么想法。
· 44 ·
[指导]
言而有信,诚实做人
“言而有信”是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应有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也一直崇尚这一美德。然而,近些年,这个传统却很难得到传承。
古人云:“人无信,不可交”。对朋友要以诚相待,记住自己的许诺,言而有信,行而有果。如果一个公司不信守合同,就会丧失信誉,其它公司不敢和它做生意,这个公司就很难发展。如果不能以真诚之心对待朋友,就不可能建立真诚的友谊。
其实,要做到“言而有信”主要把握三点,一是
· 45 ·
出言要慎;二是努力信守;三是讲究道德。出言要慎,是承诺时要考虑可行性,谨慎承诺方可兑现;努力信守,讲的是已经承诺就要不惜代价去维护承诺,做到承诺;讲究道德,就是要人不做坑、蒙、拐、骗之事。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第六课 取信于人
[经典]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大学》)
译: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
· 47 ·
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资治通鉴》卷二
译:诚信,是君主治国的一大法宝。国家要依靠人民来保卫,人民则要依靠诚信来保障。没有诚信就无法指挥人民,没有人民就无法守住国家,所以古代的帝王不会欺骗世人,建立霸业的人不会欺骗自己的邻居。会治国的人不会欺骗他的人民,会持家的人不会欺骗他的亲人。而那些不会治国,不会持家的人刚好相反。他们欺骗自己的邻国,欺骗百姓,甚至欺骗自己的兄弟、父亲和孩子,以至于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最后导致失败。(药:医治。)
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译:如果丧失了人民的信任,国家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 48 ·
[例证]
李世民诚实执政
历代以来,中国的统治者都拥有无穷无尽的小聪明,并以此在人前炫耀,很少有人想到诚实执政,坦白对人。结果当政者用诡计驭使部属,部属也依样画葫芦用诡计蒙蔽首脑。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真正能做到诚实执政的唯一人选只有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在任时,对臣僚敞开胸怀,不行欺诈之术,臣僚也尽忠职守,不搞欺瞒哄骗的传统官场伎俩。在即位之初,李世民曾花大力气整顿吏治,下决心要在官场根治贪污受贿的不治之症。为了侦查那些暗中受贿和将来有可能受贿的贪官污吏,李世民令亲信暗中向各部官员行贿,结果
· 49 ·
还真查处了几个贪官。李世民在得意之余把他的谋略告诉一位隋朝遗臣,没想到这位大臣当场泼了他一瓢冷水。他说陛下平时总告戒臣民要诚信待人,可陛下自己却先行欺诈之术,上梁不正下梁歪,臣民会一样用欺诈的手段报答你。李世民不但没发怒,反而认为大臣的话有很深的智慧,便欣然接受了这句逆耳的忠言。还有一次,李世民下令年龄虽不满十八岁,但体格健壮的男子也要应征入伍,大臣魏征拒绝在诏书上签字(注意这是李世民最为智慧的杰作,他的命令没有分管大臣的签字就没有法律效力,除李世民外,没有哪个皇帝会主动限制自己的无限权力),李世民解释说:“这是奸民逃避兵役,故意少报年龄。”魏征回答说:“陛下常说我以诚信待天下,要人民不可诈欺;可你却先失去诚信。陛下不以诚信待人,所以先疑心人民诈欺。”李世民深以为然,并立即收回成命。
[问题]
继三鹿婴幼儿奶粉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之后,
· 5 0·
伊利、蒙牛、圣元、雅士利等22家知名品牌乳产品也被检测出存在问题。通览“三鹿奶粉”等事件中企业的表现,有见利忘义的冲动,有明知故犯的侥幸,就是没有起码的道德良知约束。使消费者对国内众多知名品牌奶制品产生了质疑,引发了人们对企业信用和企业经营者道德良知的讨论。这种行为重创了奶制品行业,更重创了社会的诚信机制,也在国外造成了负面影响。
1
、分析出现毒奶粉事件的原因及其影响,并请你谈谈如何才能杜绝此类现象。
· 51 ·
2
、谈谈品牌与诚信的关系?
[体会]
烽火戏诸侯
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
· 52 ·
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幽王会身死国亡,而秦国日益强大?你从中领悟到什么道理?
[指导]
诚信是为政之基
《左传》云:“信,国之宝也。”指出诚信是治国的
· 53 ·
根本法宝。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宁肯“去兵”、“去食”,也要坚持保留“民信”。因为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如果人民不信任统治者,国家朝政根本立不住脚。因此,统治者必须“取信于民”,正如王安石所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评价]
自我评价:
· 54 ·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 活动天地】
在学校开展一次“ 无人监考,诚信考试 ”活动
活动时间:月考或期中考试时
活动内容:
1.宣读诚信承诺书
2.签诚信协议
3.参加诚信考试
4.“做诚信学子,建诚信校园”主题征文活动
5.总结表彰
· 55 ·
第七课 诚信交友
[经典]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译:和朋友交往,说话要守信用。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译:我每天总是再三反省自己:给人家办事尽心尽力了吗?与朋友交往不讲信用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日:每日。省:反省。)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 56 ·
译: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见多识广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奉承的朋友、谗媚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是有害的。”(谅:诚实。便辟:即便嬖,善于逢迎献媚的人。便佞:用花言巧语逢迎人。)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清]李毓秀《弟子规》)
译:听见 别人说我的过错就生气,称赞我就高兴,这样不好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真诚有益的朋友就不敢和我们在一起。如果听到别人称赞我先自我反省,生怕自己没有这些优点 ,只是空有虚名;当听到别人批评我的过错时,心里却欢喜接受,那么正直诚实的人就越喜欢和我们亲近。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论语》)
译:孔子说:“狂妄而不直率,幼稚而怒老实,无能又不讲信用,这种人我是不会结识的。”
· 57 ·
[例证]
管鲍之交
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后来鲍叔服事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管仲被录用以
· 58 ·
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问题]
1
、 小芳和小洁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有一天小芳答应给小洁看她新买的《十万个为什么》,可小芳又担心她的书弄脏弄坏,一直没有拿给小洁,如果
· 59 ·
你是小洁,你还会选择小芳这样的朋友吗,你如何帮助她?
2
、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会遇到很多朋友,你是怎么选择朋友的呢?
3
、按照孔子提供的标准,分析一下你身边的朋友,哪些是益友?哪些是损友?
· 6 0·
[体会]
1.从前有一个穷人,他没有粮食吃,就向他的朋友借了十斗米,还另借了一些种子。经过他的苦苦哀求,他的朋友勉强借给了他。那穷人高兴极了。到了第二年,经过他的辛勤耕耘,终于有了收获,然后,他就担着粮食到朋友家去了,并道了一声“谢谢”,朋友握住他的手说:“你真是个讲诚信的人!”两人高兴地笑了。
2.宋庆龄就是一个很讲信用的人,有一次,宋庆龄和同学约好下午六点到老师家里拜访,回到家后,宋庆龄吃完晚饭,爸爸就说:“你叔今天过生日,邀请全家人过去。”宋庆
· 61 ·
龄听后很高兴,但一想到和同学的约定,马上就拒绝了,早早地来到约定地点等待同学。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天空下起了雨,她仍旧站在那里等待,可是仍不见那位同学的身影,宋庆龄回到家浑身湿透了,看见爸妈早已从叔叔那里回来了。第二天,宋庆龄照样到学校上课,也没有因为那天晚上的事和那位同学闹矛盾。
[指导]
交友之道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对我们的影响之大,所以必须了解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损友。“交友之道”有哪些?如何才能得到真正值得交往的朋友?
孔子认为,有益自己的朋友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
友直: 直,指的是正直。这种朋友为人真诚,坦荡,刚正不阿,有一种朗朗人格,没有一丝谄媚之色。
· 62 ·
他的人格可以影响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也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果决。
友谅: 友谅《说文解字》说:“谅,信也。”信,就是诚实。这种朋友为人诚恳,不作伪。与这样的朋友交往,我们内心是妥帖的,安稳的,我们的精神能得到一种净化和升华。
友多闻: 这种朋友见闻广博,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知识面宽。当你在一些问题上感到犹豫彷徨,难以决断时,不妨到朋友那里,也许他广博的见闻可以帮助你作出选择。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拥有了一本厚厚的百科辞典,我们总能从他的经验里面,得到对自己有益的借鉴。
孔子还认为,损害自己的朋友有三种: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友便辟:这种朋友指的是专门喜欢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友便辟”和“友直”正好相反,这种人毫无正直诚实之心,没有是非原则。他们的原则就是让你高兴,以便从中得利。
友善柔:这种人是典型的“两面派”。他们当着你的面,永远是和颜悦色,满面春风,恭维你,奉承
· 63 ·
你,就是孔子说的“巧言令色”。但是,在背后呢,会传播谣言,恶意诽谤。这种人虚假伪善,与“谅”所指的诚信坦荡正好相反。他们是真正的小人,是那种心理阴暗的人。
友便佞:便佞,指的就是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就是老百姓说的“光会耍嘴皮子”的人。这种人生就一副伶牙俐齿,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没有他不懂得的道理,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气势逼人,不由得人不相信。可实际上呢,除了一张好嘴,别的什么也没有。这种人又和上面讲的“多闻”有鲜明的区别,就是没有真才实学。便佞之人就是巧舌如簧却腹内空空的人。
当然,在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有了一定的变化,有真才实学的人,如果口才太过于笨拙,不善于表达自己,也会给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带来一些障碍。
但是,如果只会言语,没有真功夫,那种危害比前者要可怕得多。
交友有三个原则:待于君子有三,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不要抢说话),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要有话不说),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没眼色,不要闭眼说
· 64 ·
话),过犹不及。
好朋友从不做过份的事,用一种快乐的心让我们做坦荡快乐的人。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就是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 65 ·
第八课 真心实意
[经典]
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工夫。([明]王守仁《传习录》上)
译:我们今天用功,就是要使为善的心真真切切。此心真真切切,见到善即向往,有过即改正,这才是真真切切的功夫。
2、行与心应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渔父》)
译:真诚在内心,就会从外表的神情表现出来,所以要推崇真诚。
· 66 ·
意欲温清,意欲奉养者,所谓意也,而未可谓之诚意。必实行其温清奉养之意,务求自慊而无自欺,然后谓之诚意。([明]王守仁《传习录》中)
译:想要父母冬暖夏凉,想好好奉养父母,这都是意,不可把它叫做诚意。必须是实际去把让父母冬暖夏凉、好好奉养父母的心意实现了,务必达到自我喜悦而不自欺,然后才叫做诚意。
[例证]
王莽沽名钓誉
汉元帝时,皇后王政君有个侄子,名叫王莽。这个人很注意伪装自己,对母亲克尽孝道,对寡嫂孤侄尽心照料,在长辈面前礼貌有加,这都为他赢得了很高的声望。
当时大将军王凤生病,王莽侍奉他,亲口为他尝药,一连几个月,蓬头垢面,睡觉都不脱衣服。王莽曾私下买下了一个婢女,兄弟中有人听说了,王莽自己开脱,说:“后将军朱博没有儿子,我听说这女子的
· 67 ·
面相可以生儿子,所以为朱将军买下她。”当天就把婢女送给朱博。王莽的母亲生病,公卿列侯都让夫人去探望,王莽妻子出来迎接,衣裙不拖到地上,穿着布围裙,看见她的人,都以为是奴婢,问了之后,才知是王莽夫人。王莽就是这样虚伪做作,以此博取声誉。
元帝死后,王莽利用外戚的身份把持朝政,又以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增加官僚俸禄,优待元老故臣,招揽天下名士;百姓受灾,他献田出钱救济灾民,自己则节衣缩食,不动荤腥;他还减轻刑罚,保护妇女。天下各色人等异口同声地为他歌功颂德。
眼见时机成熟,王莽一把撕下伪装,于公元八年正式篡位,当了新朝皇帝。(《汉书·王莽传》)
· 68 ·
[问题]
1
、你如何看待王莽的这种行为?
2
、列举你身边发生的虚伪的现象,并分析其危害。
3
、在009 年9 月13 日:4 0-11 :0举行的补考考试中,测勘072 班付阳同学违反考试规定,在考试过程中携带纸条抄袭。你怎么看待考试作弊的行为?如果你发现同学作弊,你会怎么办?
· 69 ·
[体会]
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应该从王顺友身上学习什么品质?
· 7 0·
[指导]
孔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装饰,对宰予又能指责什么呢?”孔子接着说:“以前我对待别人是听其言而信其行;现在我对待别人是听其言而观其行,就是从宰予这里改变的。”这里孔子显然是批评宰予的不刻苦。听其言而观其行,适合于所有的人。对于真正的君子,言行一致,自然真金不怕火炼,永远不会失去本色;对于花言巧语之徒,只怕言行很难统一,即使说得再天花乱坠,狐狸的尾巴也终究掩藏不住。
一个人要取得众人的信任,就要真心实意,言而有信,就要言必信,行必果。
[评价]
自我评价:
· 71 ·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活动天地】
中国向来被称为礼义之邦,而诚信正是“礼义”的最重要的内涵之一。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华夏文明长河中,诚信精神日积月累,演绎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形成深厚的文化蕴藏。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诚信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请同学们每人收集一篇感人的诚信故事,在班会课上开展一次讲诚信故事比赛。
· 72 ·
第九课 言行一致
[经典]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译:君子以所说的超过所做的为可耻。(耻:以……为耻。)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译:听他所说的话,还要看他怎么做。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荀子·大略》)
译:嘴上能够说的,就能身体力行,这是“国宝”。嘴巴不善言辞,却能身体力行,这是“国器”。嘴巴善于言辞,却不能身体力行,这是“国用”。嘴巴上说好
· 73 ·
的,行为上却是恶的,这是“国妖”。治国者应当敬重“国宝”,爱护“国器”,任用“国用”,除去“国妖”。
君子言必可行也,然后言之;行必可言也,然后行之。([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译:君子所说的话一定是能够做到的,然后才说;君子所做的事一定是可以告诉他人的,然后才做。
言行相符,始终如一。([南朝·梁]简文帝《与刘孝仪令》)
译:言与行相符合,始终一致。
[例证]
郭 亭 候
东汉郭伋,是茂陵(今陕西兴丰)人,在并州(今山西省)做刺使,对待百姓们素来广结恩德,言出必行。有一次,他准备到管辖的西河郡(今山西离石)
· 74 ·
去巡视,有几百个小孩子,每人骑了一根竹竿做的“马”,在道路上迎着郭伋,欢送他,问他什么日子才能回来,郭伋就计算了一下,把回来的日子告诉了他们。郭伋巡视得很顺利,比预定告诉小孩们的日子早回来了一天。郭伋恐怕失了信,就在离城里还有一段距离的野亭里住了一宿,等到了第二天才进城,那些孩子们果然都在路上欢迎郭伋的归来。光武帝刘秀称赞他是个贤良太守,后来郭伋活到了八十六岁才去世。郭伋做到了童叟无欺,信之至极!
言行不一的樵夫
一只狐狸为躲避猎人们追赶而逃窜,却恰巧遇见了一个樵夫,它请求樵夫让他躲藏起来,樵夫叫狐狸去他的小屋里躲着。
一会儿,许多猎人赶来,向樵夫打听狐狸的下落,他嘴里一边大声说不知道,又一边做手势,告诉他们狐狸躲藏的地方。猎人们相信了他的话,但并没留意他的手势。狐狸见猎人们都走远了,便从小屋出来,什么都没说就走了。
· 75 ·
樵夫责备狐狸,说自己救了他一命,他却一点谢意都不表示。
狐狸回答说:“如果你的手势与你的语言是一致的,我就该好好地感谢你了。”
这个樵夫言行不一,表面上说要保护狐狸,暗地里却出卖狐狸,但是出卖没有成功,而且还受到了狐狸的指责,樵夫是咎由自取。
像樵夫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在别人面前呈现多面性,善与恶会因不同的刺激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现。
一个人和你初见面时,表面上非常热情,但是你一定要高度警觉,他的内心可能在盘算如何在你的身上获取利益。他也可能会出于自身的利益,暗地里出卖你。
· 76 ·
[问题]
1
、郭伋可不可以先回到城中家里,第二天再出城见小孩子?为什么?
2
、“家长的话孩子只会口头答应,却从来不去做!”“孩子学会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是沈阳首批进入社区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们遇见最多的问题。你如何评价这件事?结合《弟子规-信》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到言行一致?
3
、有一位留学新加坡的中国留学生准备乘飞机回国时,在机场被阻,原因是他借的一本书没有归还。请你分析这个事例?并列举使自己更诚实的改进计划。
· 77 ·
[体会]
颜琛知耻苦读书
孔子很喜欢一个叫颜琛的弟子,因为他非常聪明,悟性极高。颜琛也很尊敬孔子,经常向孔子请教问题。一天,颜琛又拿了一本书来找孔子,走到房门口时听见孔子正与东门长老聊天。
东门长老说:“总听您夸颜琛聪明,我想他将来会很有出息吧?”
孔子叹了口气回答:“他的确得很聪明,可惜
· 78 ·
不肯下苦功夫读书,我从没指望他能有什么大成就啊!”
颜琛听到这话,脸“腾”地一下红了,转身跑回宿舍,留下一张字条“三年后再见”,然后打起行李就回家了。到家后,他一头扎进书房用起功来,心里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让老师看看,我到底有没有出息。
转眼就是一年。一天,颜琛的妻子跑过来说:“来客人啦!”颜琛生气地说:“不是说过谁也不见吗?”妻子说:“是尊敬的孔老先生啊!”颜琛不为所动,“就说我不在家。”妻子只好按他的话回复了孔子。
第二年年底,孔子又来了,颜琛仍然拒不接见。孔子微笑着告辞了。很快三年期满。这天还没等妻子开口,颜琛就问:“是老师来了吗?我去迎接。”说完兴冲冲地迎到门外。原来东门长老也一起来了。
孔子考查了颜琛的学问,只听他对答如流。颜琛说:“三年前我听到了您们的谈话,正是这些话激励着我努力上进。”孔子哈哈大笑:“我见你聪明,有志气,只是不爱独立思考,才跟长老定下这条计策啊。”
· 79 ·
我们要学习颜琛的什么优秀品质?写一篇读后感。
[指导]
《论语》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说: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先实行所说的,然后再说。”说白了,就是先把事情做好了再说。看起来是简单的一句话,细细品味一番,道理很深刻。在现实生活中,先做后说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是说得多、做得少,也有不少人言行不一,还有的人夸夸其谈,光说不做。 其实,“先行其言后从之”这句话,倒像为人处世的一副良药,能够医治“言过其实、只说不做”的病。在此,奉劝有此“疾病”的人,不妨好好读一读孔子回答子贡的这句话。品味个中滋味,也许会对你有点帮助,给你带来一些好处。
· 8 0·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 81 ·
第十课 慎独
[经典]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传第六章)
译:所谓心意真诚是指,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厌恶恶臭气味,就如爱好美色,这就叫做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必须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非常谨慎。……这就叫内心有真实的意念,就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所以君子必定在独处的时候非常谨慎。(恶恶臭:第一“恶”字是动词,第二“恶”字修饰“臭”,表示很臭。谦:通“慊”,心安理得的样子。)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
· 82 ·
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第一章)
译:道,是不能片刻离开的;如果是可以离开,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会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也会畏惧。再隐蔽的东西也没有不被发现的,再细微的东西也没有不显露出来的,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非常谨慎。
[例证]
杨震拒金
后汉时杨震四次调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到郡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时,过去他曾推荐的荆州秀
· 83 ·
才王密正在做昌邑的县令。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给杨震 。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这么晚了,没有人能知道这件事。”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
许衡不食梨
元朝时,许衡曾经跟很多人一起逃难,经过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由于行走长远路途,天气又热,喉干口渴,同行的人发现道路附近有一棵梨树,树上结满了梨子,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摘梨来解渴,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在树下,连动也不动,大家觉得很奇怪,有人便问许衡说:“你怎么不去摘梨来吃呢?”许衡回答说:“那梨树不是我的,我怎么可以随便去摘来吃呢?”那人说:“现在时局这么乱,大家都各自逃难,这棵梨树,恐怕早已没有主人了,何必介意呢?”许衡说;“纵然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别人丢失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如果不
· 84 ·
合乎道义也不能接受。”
平日凡遇丧葬婚嫁时,许衡一定遵照风俗礼仪办理,全乡人士,都受感化,乡里求学的风气,逐渐盛大。乡内的果树每当果实成熟,掉落在地上,乡里小孩从那边经过也不看一眼,乡民都这样教导子弟,不要有贪取的心理。许衡的德行传遍天下,元世祖闻知,要任用许衡为宰相,但是许衡不慕荣利,以病辞谢。
许衡去世后,四方人士都来聚集灵前痛哭,也有远从数千里外赶来拜祭痛哭在墓下的。皇上特赐谥号为“文正”。
· 85 ·
[问题]
1
、杨震与许衡的共同精神品质是什么?他们的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2
、有的同学说:“上网时姓名都是假的,所以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想骂人就骂人,反正别人不知道我是谁。”你如何评价这件事?
3
、如何做到“慎独”,谈谈你的看法,并写出来。
· 86 ·
[体会]
羊续悬鱼
据《后汉书·羊续传》载:羊续,后汉泰山平阳(今山东泰安)人,为官清廉奉法。
羊续虽然历任庐江、南阳两郡太守多年,但从不请托爱贿、以权谋私。他到南阳郡上任不久,他属下的一位府丞给羊续送来一条白河鲤鱼。羊续拒收,推让再三,这位府丞执意要太守收下。当这位府丞走后,羊续将这条大鲤鱼挂在屋外的柱子上,风吹日
· 87 ·
晒,成为鱼干。后来,这位府丞又送来一条更大的白河鲤鱼。羊续把他带到屋外的柱子前,指着柱上悬挂的鱼干说:“你上次送的鱼还挂着,已成了鱼干,请你一起都拿回去吧。”这位府丞甚感羞愧,悄悄地把鱼取走了。
此事传开后,南阳郡百姓无不称赞,敬称其为“悬鱼太守”,也再无人敢给羊续送礼了。明朝于谦有感此事曾赋诗曰:“剩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内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下,闲阅床头几卷书。”
君子慎独
一天早上,美国销售专家乔·吉拉德, 躺在床上睡觉时突然跳起来,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给约好的
· 88 ·
客户打电话。他讲话的时候,好像客户就在他对面一样,在电话这边非常恭敬地点头称是。通完电话后,他才把衣服领带脱掉,仍旧回到床上睡觉去了。他的太太看到后,瞪大眼睛问他:“你是不是发疯了?怎么为打一个电话还要‘全副武装’?”而他却对太太说:“当我穿得很正式的时候,我的内心对客户会非常的尊重,对方一定会在电话那边感受到我对他的恭敬心,这样会加深客户跟我之间的友情。”
读了上面的故事,谈谈你的感想。
[指导]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所谓“慎独”就是在人前人后都表里如一,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更能抵制诱惑,洁身自好。这是种多么高尚的品格啊。它不仅称得上是传统美德中的精髓,也可以作为现代人所必需的良好素质之一。学生阶段,是你长身体长知识的
· 89 ·
重要阶段,也是你们学习做人的关键期。以谁为榜样,以谁为楷模?有句古话答得妙:鸟随鸾凤飞腾远,人随贤德品自高。
[评价]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 9 0·
【活动天地】
学习吟诵诗歌
吟诵,是人类最早的歌唱。郭沫若的定义是:无乐谱的自由唱。吟诵调子不同于歌曲,不同于戏曲。它是介于诵读与歌唱之间的一种形式,既可以用于古典诗词,也可用于古典散文、骈文。

(本书由香港冯燊均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出版发行,转载请注明出处)


· 91 ·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