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学教育 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
——对大学生进行《弟子规》教育的探索
齐永钦
内容提要:作者结合对企事业单位进行国学教育的实践,探讨了对大学生开展国学教育,尤其是《弟子规》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方法、途径,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尝试,对各高校在大学生中开展国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国学教育;《弟子规》;大学生;道德素质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源源不断的大批毕业生走向社会,为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层次人力资源的支持。然而,每年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即使已就业的学生,也时常听到用人单位抱怨其“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甚至连为人处事的基本能力都不会。纵然这些问题的存在与高等教育发展过快,高校师资不足,教育投入不够等客观因素有关。但最主要的乃是我们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伦理道德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品行训练和养成行为的培养,尤其是学校对学生的伦理道德和为人处事基本能力的教育,处于说教层面的过多,而落实在具体行为方式的训练太少。如何破解这一困扰高等教育质量的长期问题,成为众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心结之一。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国学热的兴起,我们在对企业家进行国学教育、对企业团队进行《弟子规》的教育,效果理想。仅仅几天的集中训练,就使企业团队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企业的年轻人经过《弟子规》集训后,尊老爱幼、遵守秩序、谦逊恭让等行为特别受到社会和企业领导的欢迎。致使有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直接提示我们:如果让掌握了现代知识的大学生们,再具有如此的道德素质,肯定大受社会和企业的欢迎。企事业单位领导的这一观点,既为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也对高等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如何将国学教育,尤其是《弟子规》的教育纳入到大学生的培养体系中去?何种方法和途径更为可行有效?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二、对大学生实施《弟子规》教育是可行的
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的延续更替、兴旺发达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影响最大,儒家思想又以道德教育为核心。而《弟子规》正是一本融入儒家精华,将先贤的道德教义具体化的书籍。它把孔子一句德行教育的言论,敷衍成为上千字的修养德行的规范,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侧重于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具体而细致,实践性强,易于具体的组织实施。
重视亲情伦理教育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弟子规》的最大特色,更是《弟子规》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亲情伦理是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存在的基础,是人类传承发展的纽带。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根本,就在于社会亲情伦理的维系和发展。这也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浓浓的人情味和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的事实。今天,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社会亲情伦理的本质属性和巨大作用。可以说,亲情伦理是我们德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功的基础,也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最主要纽带。
先前,曾有一个时期,我们在相当程度上漠视了传统的亲情伦理,使我们的社会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现象,也使我们的社会秩序遭受到了重大的破坏。近几年,随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也渐受重视,亲情伦理的社会道德又有一定程度的回归。中央电视台收视率很高的《第一线》栏目,于2008年3月24日播出了一个题为《迟来的爱》的节目。节目主持人手持一本小册子向我们讲述,2006年4月海南省监狱系统在监狱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一本薄薄的《弟子规》,令许多服刑人员读了以后,浪子回头。我们在节目中看到,许多服刑人员向父母深深鞠躬,为老父亲洗脚,与父母拥抱,挥洒泪水忏悔过错等一系列令人动容的举动;《弟子规》到底靠什么力量让在狱服刑人员发生了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其实正是《弟子规》中重亲情伦理的德育思想感化、触动了服刑人员的心灵。
前一时期,我们组织部分院系的在校大学生开展国学经典学习活动,通过聆听、诵读、感悟、践行等环节,把经典名篇,尤其是《弟子规》的要义落实到每位学生的行动上,并通过故事表演与情景模拟等形式加深理解,通过自省与相互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来规范学生的行为。经过经典名著和《弟子规》的学习,内化了学生的良好情感、心理素质和健康人格,树立了“大爱”观念,实践了对他人的人性关怀,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人生价值观,促进了学生学习成才的自觉性、积极性。其中在一个院系的《大学语文》课中,让老师坚持训练学生学习、诵读《弟子规》,该学院大学生的德行表现深受学校领导和师生的好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近一时期,我们对一些企业组织《弟子规》培训。通过干部培训、全员学习《弟子规》,使员工明白了在家、出外、待人、处事上该如何去做,如何才能与他人更加和谐地相处,使企业的人际关系和风气有了很大好转,劳动生产效率也有了较大地提高。
近几年,随着全球国学热的兴起,全国各地的各级学校、厂矿企业,甚至是政府的领导管理人员纷纷组织学习国学经典,学习和进行《弟子规》的培训。《弟子规》以五千年的民族生存经验为后盾,以社会生活为依托,以亲情爱心为主线,以躬行实践为标的,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品质,是洞启人性的情感教育。正因为《弟子规》既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又贴近社会生活实际,不仅可以修身立命,还可影响他人,和家安国,达到社会成员的平衡与整体和谐。所以,无论对于哪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均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与影响力。 [1]同样,《弟子规》的学习对于大学生的完善人格塑造、诚信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并重的德育思想教育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
当然,作为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的《弟子规》,自然会留有历史的痕迹,良莠并存,如何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深入挖掘其积极内涵,与时俱进,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们认真的研究和总结。但在大学生中开展《弟子规》教育,结合现代文明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是有益的,效果也是显著的。对大学生进行《弟子规》教育是可行的。
三、加强国学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近日,我国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做客“大众讲坛”,提出要加强儒家文化的“教育与社会推广。从基础教育、民间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培养学生,培养一代代青年······。到企业去,到社区去,用儒学与中国文化协助建构企业伦理、职业伦理,提振民间文化。把‘仁爱’的理念与‘仁义礼智信’五常等核心价值在民间再植灵根,恢复中国人对儒学与中国文化的自信与认同。”他特别指出:“中华人文精神,特别是儒家的人文精神,可以救治现代人的危机。” [3]郭齐勇教授的真知烁见,也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了对大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
第一,加强国学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长期以米,中国的高等学校过于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而对于做人做事基本能力的培养不够,尤其是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养成与培养,学校教育引导的力度还不够。中国古代教育以道德教化为先,道德教化主要诉诸于个人的内心修养和日常生活的践行。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广博而深邃,富有很强的哲理性,其道德学说规范并制约着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所谓“仁者爱人”等是传统文化所期许的道德修养的最高精神境界。孔子要求“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要求为人者要尽“孝悌”之道和“忠信”之礼,尽管这些思想有着特定的时代和阶级的内涵,但这种重视教育人们明人伦关系,崇尚和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可借鉴。除以上内容外,可供借鉴的还有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以德治国,修身为本的崇德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人道主义精神等等。正确地介绍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必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二,加强国学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的民族精神在《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外,中华民族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精神;“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士可杀不可辱”,“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都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
第三,加强国学教育有利于消除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今天,相当数量的国人无不为生活而奔波,无不为利益而拼搏。在这种大环境下成长起米的大学生,容易产生见利忘义的意识。容易引发唯利是图、拜金主义、享乐至上等思想。教育者要把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杜会现实紧密结合,深入分析,找出大学生出现思想偏差的症结,从而加以教育引导。要让学生明确“先义后利,义以为上”的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在获取个人利益时,一定要考虑是否符合“取之有道”的原则,提倡“见利忠义”,反对“见利忘义”等等。
近期,结合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我们正与社会国学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对大学毕业生组织开展《弟子规》培训。基本做法是通过企业家俱乐部组织有关企业到各高校招聘大学毕业生;然后,由高校和国学教育机构一起对签约的大学生免费进行《弟子规》的系统培训;经培训的学生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企事业单位给予一定的赞助。这一做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效果比较理想。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大家不断探索,不懈努力,我们的国学教育一定会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陈霓,梁蕖. 论《弟子规》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推广[J]. 科教文汇,2010
(9):155.
[2]王芳. 论《弟子规》的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J]. 高等教
育研究,2010(1):69.
[3]郭齐勇.五伦之情实乃公德之基.齐鲁晚报 2012.5.17,B11.
作者简介
齐永钦,山东轻工业学院文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以企业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科学等领域为研究方向,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领导科学案例选》《领导科学透视》等专著2部,编著教材、参考书10余本。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civilization, improving the moral qua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Qi Yong-qin
Abstract:By combining with the the practice of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studies of educ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civi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ies of educ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civiliz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explored. The important function and measures of “standards for students ”education are discussed. Beneficial exploration and try of “standards for students ”education is carried out.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of studies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educ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civilization; standards for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moral quality
- 上一篇:基于新木桶理论的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初探
- 下一篇:旧日义理与今天认知不应随意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