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秀梅
班级:商英18-1
学号:201805004801
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院
孝坛:何为孝道?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何为孝道?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在我看来,确实如此,上“老”下“子”构成“孝”,子女真正善事、陪伴父母,才可谓之孝。
孝坛:孝道之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的孝道自古以来便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其基本内涵我们可以概况为“奉养、敬亲、侍疾、立身、谏诤、善终”六个词。顾名思义,“奉养”就是供养、赡养父母。孝顺父母之始,必定是满足父母物质之需,优先保障父母的物质生活是行孝道的前提。“敬亲”,就是要尊敬和关爱父母,如果仅仅在物质上供养他们,和养犬马没有区别。正如孔子曰:“今者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次要“侍疾”,在父母体弱多病之时,我们仍要对父母不离不弃,悉心照料。“立身”,就是独立自身,一生要有所成就。不枉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让自己碌碌无为。“谏诤”,则是在父母有不义之举时,子女不但不能顺从,还要及时劝谏和制止,并让父母改正,不能让其陷於不义。最后要“善终”,人固有一死,“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在给父母行丧礼时,子女要尽各种应尽的礼仪。
孝坛:孝,不分朝夕
我们都熟识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却忘了他的另一重身份——孝顺之子。他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马桶,没有一朝一夕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是对他的真实写照。凡事要坚持,尽孝也是如此,它不是一时兴起,也不分朝夕。不论白天黑夜,不论春夏秋冬,只要我们力所能及,都要孝敬父母、关爱父母。在中华民族这个古老的文明礼仪之邦,事亲行孝,本就是一项重要而伟大的事业。
孝坛:及时尽孝,越早越好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无疑是行孝时的最大悲哀。而这样的悲剧却常常在生活中上演,一对父子便是缩影。
儿子一直生活在父亲的对立面,他们日常的交流方式都是唇枪舌剑,幼年如此,长大依旧,成家亦然,他一直习惯于这种针锋相对的生活,并从中找到了一丝丝叛逆的快感……直到有一天,他回到家后准备与父亲用冷语相击,不料家中无人,原来他父亲生病住院了。于是他匆忙赶到医院,只见父亲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一身的疲惫和满脸的憔悴,再无平日的精神抖擞,当他得知父亲癌症晚期的消息后,他更是感觉天都塌了。他坐在父亲的身旁,父亲艰难地挤出了“我孙女……好……吗”五个字,他一边点头一边热泪盈眶,“等您的病好了,就可以回家看她了!”
父亲似乎感受到了希望,自那以后,他的胃口有所变好,气色仿佛也红润了些。然而好景不长,几天后,父亲的病情反而恶化了。自从孙女出生后,父亲便一直想着见她。儿子想道,这一生他都在和父亲对抗,他最后的这个愿望一定要帮他实现。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带着自己只有两个月的女儿径直跑向了父亲的重症监护室,父亲得知孙女来了,显得异常激动,却极力要求儿子把孙女带走。儿子不肯,但他哭了,父亲也哭了,最后带着泪水和病痛离开了人世。
听到这样的悲剧你泪目了吗?你忍心让它重演吗?
孝坛:孝,从我做起
鲁迅曾说过,“不孝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人。”一个不懂得感恩和孝敬父母的人,本就是有缺陷的人。孝敬父母,不需要惊天动地,也不需要功成名就后用一沓沓人民币供养,而要体现在生活点滴中:逢节过年时的一声问候; 生日时的一顿简单的饭菜;晚饭后的一次陪同散步;睡前给他们洗洗脚、捶捶背;闲暇之余陪他们看一次戏剧。父母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是理所应当,然而他们却为了我们而倾其所有。我们不能嫌弃这份无私的爱,反而要倍加珍惜,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有一种孝顺叫陪伴。常回家看看,离父母再近一些,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父母的爱,更多的是父母舒心的笑。行动起来吧,从自身做起,感恩和孝敬自己的父母,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终身遗憾。
廉坛:廉之内涵及要求
说到“廉”字,我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廉正、廉洁的字眼,这也是对“廉”的一种简略的理解。我国也有学者深入剖析过其内涵,并分为廉正、廉朴、廉节、廉制四个要素,主体主要是政府及官员。廉正,就是在处理政务时要做到清正廉明,不贪污,不受贿,不枉法。廉朴,就是不能压榨人民,取之于民者少而用之于民者多,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廉节,就是在参与管理活动和处理公共事务之时,要遵守勤政俭朴、大公无私的高尚品德与节操。廉制,即有关廉政的制度。廉政,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呼吁之上,制定相关的制度与处理办法更有利于鞭策政府及官员将其化为实际行动。
廉坛:两袖清风行政事,以身作则为后人
自古中华不乏清正廉洁之官臣,明朝名臣于谦的清廉自守亦是令人传颂。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都买了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也赠予了他。但他不但没有接受,反而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但他真的只是害怕百姓话他的长短吗?很显然不是,而是因为他居官清廉,心系民生。像他这样廉政为民的官员还有很多,比如,不私一钱的明朝知府杨继宗,一贫如洗的南宋大臣张浚,棒打送礼的南朝中书通事舍人顾协……为的就是以身作则,为后人树立良好的榜样。
廉坛:大国总理,廉洁奉公
1953年,周恩来总理进北京后,出于接见外宾和出席会议的需要,第一次做了衣服:一套青色粗呢毛料中山服、一套蓝卡其布夹衣和一套灰色平纹布中山装,在有进口优质面料的情况下,他仍坚决用中国料子。此后,这几件衣服便一直穿到了1963年,然而,10年来衣服始终整洁、挺括。其中当然有奥妙。周总理有两只袖套,办公时必定套在胳膊上,这样就保护臂肘不会磨损得太快。然而,他一天工作长达十七八个小时,天长日久仍不免磨损磨破,于是,便送去“红都”请裁缝织补。衣服虽然旧了,会客时将衣服熨烫一遍,穿出来仍然英姿飒爽,再加上他潇洒大度的仪容举止,丝毫无损大国总理的风度。周总理廉洁奉公,严以律己,新中国成立后始终保持战争年代那种艰苦朴素躬行节俭的作风,实在是令人钦佩不已。
廉坛:耶鲁村官秦玥飞
“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代收获的时节。”这是感动中国人物节目给予“最美村官”秦玥飞的颁奖词,也是对他的廉洁奉公的高尚品格的最美诠释。他是耶鲁大学的高材生,毕业时他毅然选择回国到农村服务,他衣着简约,生活朴实,与当地人民同吃苦、共患难,至今已有多个年头。为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去到农村、服务农村,他号召耶鲁中国同学共同发起了“黑土麦田公益”项目,鼓励和招募优秀毕业生到国家级贫困县从事精准扶贫和创业创新项目。他永远是我们心目中的最美村官,也是政府及官员应该学习的榜样。
廉坛:功在勤政,威在律己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官员应当以忠于国,为众服务。然而在廉政建设之路上,难免存在奸佞之臣,总有一部分官员会贪污腐败,生怕百姓过上富足美满的生活,不断地剥削、压榨人民。可谓是“贪者逆取,不顾非义而不厌;廉者顺取,得之分内而常愧。”如果先人看到现今贪官污吏的腐败状,不论是明朝名臣于谦,还是大国总理周恩来,亦或是其他的诸多清官,都会痛心疾首。功在勤政,威在律己。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这正是天下官员们所应该懂得和不懈追求的。
信坛:无信则不立
信,乃诚实不欺骗,信任不怀疑。诚信之信是说话算数和信守然诺,诚信是一种社会约束,是现代人必须而且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品格,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更是社会革新进步的驱动力。人无信不立、企无信不振、国无信不兴。诚信,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内容,可见真诚守信品格之重要性。
信坛:信言不在美,在守
曾子每日“三省”,其中有“一省”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人终其一生,都离不开朋友,我们既需要他人做朋友,也需要做他人的朋友,为了更好地维护友谊,我们同样应该反思曾子的这个问题。正所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与朋友之交,不需要甜言蜜语。在平日里,待朋友真诚,不故意隐瞒,不欺骗,是信;按时达成与朋友的每一个小小的约定,是信;不因他人的流言蜚语而怀疑、排斥自己的朋友,也是信。即便朋友真的犯了错,我们也不能丧失自己的判断,人云亦云,而是要帮朋友改正错误。友谊似帆,“信”如桨只有彼此守之,友谊之船才能行的更远。
信坛:诚信的奖励
面对近在咫尺却又不属于自己的利益,你会怎么做?近日在网上看到的一则小故事堪称典范。美国一位名叫Alexa的女士在网上买平板,她只付了一台的钱,商家却误发了五台给她。于是她写信给商家,商家为表扬她的诚实,决定让她留下多发的四台平板送给有需要的人。这就是诚信的奖励。面对利益,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的境界。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信坛: 考试中的诚信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便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晏殊14岁时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凑巧的是,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他毫不费力气地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侥幸,相反,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在复试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于是皇帝让他当场作文,结果他创作杰出,再次得到皇帝的褒奖。他这般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的人,正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人无信不立”,作为学生,诚信考试是最基础也是必须的,不论自身实力如何,都要诚实守信,这不仅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信坛: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诚即诚实,信即守信。人们只有树立起真诚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只有真诚守信的人,才能结交到真正的朋友,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只有真诚守信的商人,才能把生意做红火和长久;只有真诚踏实的建筑师,才能搭建起稳固高大的楼宇……我们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应当且必须具备真诚无欺的道德素养、实事求是的态度作风以及信守然诺的行为品质,永远向伟大领袖毛主席学习,做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评价:作者的发帖体现了其对中华义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如果能够继续拓展深入学习,在今后的论述中做到有理有据会更加完备。可以不仅简单用例子来阐发,而且还应结合经典深入探究。
建议: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