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21年下半年三等奖 贾玉娜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21年下半年三等奖 贾玉娜

字号:T|T

青岛大学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2019级

姓名:贾玉娜

学号:2019201051

联系方式:15166035215

 

 

 

 

 

1、仁坛、三、989

“仁”这一字是孔子立家成说的根本所在,关于仁的内涵,随着儒家学派的发展逐渐地丰富。《论语》中多次出现过“仁”,多达100多次。如《论语·学而》中的“巧言令色,鲜矣仁 ”,《八》中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里仁》里的“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公冶长》里的“雍也,仁而不腻”;《述而》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等,无一不涉及“仁”,其中有提到“仁”的地位、作用,也有简单地给仁下了一个定义。

结合儒家在《大学》、《中庸》里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我们可以从君、臣、民三个角度、从内、外两个方向探讨“仁”的定义。从君的角度来说,“仁”意味着仁政、远离暴政,意味着“亲民”。从臣的角度来说,“仁”便是对君主要忠心、要时刻劝诫;对百姓要关爱。“爱民如子”这个词便可以很清晰地反映出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为君者、为官者要做到视百姓为自己的孩子,要以仁爱的态度对待他们。几千年之后的范仲淹更是发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振聋发聩之声。

2、义坛、十、560

义和利的关系,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都有阐述,并且是儒家核心的一个争论点。最著名的当属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详细的辩论了义和利的关系。人人都想要义利双全,但是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我们必须做出抉择。

当下,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亦不乏这样的选择。南京胖哥街头见义勇为,却因身中数刀丧失了自己的排泄系统。这便是他个人的抉择。当看到别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南京胖哥选择挺身而出。而不是退缩不前,在这种处于两三秒的快速决定中,彰显的是他为人善良的本心。

3、义坛、十三、134

谋取公利,当然不可取。无论是《弟子规》中的“有余力,则学文”还是《论语·子张》中的“学而优则仕”都涉及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官本位传统。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结合当下国家反腐倡廉的大背景,如果一个公职人员贪图公利,挪用公款,导致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失,那他将不配成为一个公职人员,不配站在这样一个高度。除了谋取公利,尸位素餐也是不可取的。

4、智坛、二、425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可用“ 仁”字概括,儒家思想的“ 仁爱观”主张“ 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一语,最早出自《论语·颜渊》 ,后来,孟子在继承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又对此有了更深层次的见解,在《 孟子·离娄下》中强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结合当下的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来看,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有关中国传统道德的国学课程,积极宣传,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并督促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将道德理论转化为道德行动,最终外化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要端正态度,明白并非只有在未成年的时候才需要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 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从“ 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的个人层面做起,使之成为一生的价值追求。

5、信坛、二、975

儒家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即认为这种品质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如“人无信不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等句子多次提到信的重要意义。对内,信是修身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对外,是维持一段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结合我自己的个人生活,我深切感受到“信”的重要性。其一,在个人修身诚信方面。“信”是做人修身必备的品德,它是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将个人的“信”视为车上的輗和軏,一旦缺失将会寸步难行,无立足之地。他又说:“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认为人如果愚昧无知,有不讲诚信,表面上看上去诚恳,而内心却不讲信用,其结果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身行事的。这边是强有力的佐证;其二,社会诚信方面。首先,“信”表现在祭祀方式上。对待先祖、神灵的敬畏和真诚态度,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孔子的诚信思想深受以前诚信思想的影响。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卫灵公》)可见孔子在参加祭祀礼仪时,心怀敬畏,诚惶诚恐。在祭祀之前必先斋戒沐浴,“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孔子在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这些基本准则,在今天也有着巨大的意义,无论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现代会进程中都是占据重要地位的。

6、忠坛、一、553

关于“忠”的内涵,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君、臣、民。从君的维度来看,为了让王权更加稳固、私人化,他们宣扬“天人合一”,将自己视为上天意志的代表,君王只忠于天,是天和民之间沟通的中介;从臣的维度来看,“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子要忠于君主,恪尽职守;从民的维度来看,百姓要忠于君主,而臣子便是百姓和君主的中介。臣子扮演上传下达的角色。百姓要做的便是在国家政策下,实现繁荣富足。

结合我自己的一些感悟,小时候,我对《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不在刘备死后将刘禅弄下皇位,自己取而代之并不是很理解。以诸葛亮的才能和智慧,想必他会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君主,带领蜀国走向强盛,指日可待,但他却选择了接受刘备的脱骨,继续当丞相,尽心辅佐幼小的君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看来,诸葛亮身上闪烁的是“忠”的光辉色彩。正是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赏识之情,为了履行为人臣子的义务和责任,他选择了坚守,与蜀汉命运共进退,终于成为毛宗岗所说的“古今来贤相中第一人”。

在如今社会主义社会里,“忠”的内涵悄然随之发展。如高中时期经常在网上看到的“快闪”活动便是每个平凡的人向祖国表达爱意的方式。记得看过的在一个大广场里有人手举国旗,有人脸上画着红旗的样子,有人身穿红衣,相同的是大家都放声歌唱,都饱含对祖国的爱意。

7、孝坛、一、700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中国历来便很重视孝,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试问一个人如果不爱他的父母,他又能爱谁呢?还能指望他会爱国家、爱社会吗?鲁迅先生百年以前曾写过《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文中详细分析了父母之爱是怎样的,孩子的成长是怎样的。著名教育家在《什么是教育》中曾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其实爱人的能力也是。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时,他最先对世界的认知便来自他的父母,在父母言传身教中,他慢慢地懂得了社会生存法则,慢慢地产生了父母终究会老去的意识。在这样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孝”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孝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家庭和睦,可以维系亲情,可以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成为可能。

结合实际情况的话,众所周知,中国人一向信奉“养儿防老”的观念。这一点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在自然界也是,当下一代具备了基本的生存能力,上一代大多会选择远离,而中国便不是这样。父母之所以相信养孩子可以养老,其中是“孝”这个纽带在发挥作用。

比如之前很有名的一个公益广告,讲的便是妈妈给儿子洗完脚后,又给自己的妈妈洗脚,儿子看到后,跌跌撞撞地打水去给妈妈洗脚。这一则公益广告体现的便是“孝”的光辉。

8、廉坛、十二、584

儒家学者之所以如此重视“廉”,是因为儒家重视德政,而廉是德政一个重要范畴。“廉”的社会价值。儒家认为,“廉为政本”、“廉为官宝”。儒家一贯强调“民为邦本”。中国古代有着优良的“民本主义传统”,尤其以孟子的贵民思想最为鲜明。孔子曾明确提出“修己以安百姓”的爱民思想,要求为政者关心百姓的“食、丧、祭”等基本生活问题,这样才能“得众”。孟子的民本思想更为系统,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要求统治者从“得民心”出发,以期“保民而王”。荀子的“民本思想”则具有独到之处,他说:“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导部分,具有非常丰富的廉洁文化思想。不仅在为人修养的问题上,提出如何处理“义”与“利”的关系、要有羞耻之心等要求,而且在为政者方面提出了官德、气节等要求。

同样《论语》也是将“廉”作为一个基本点来阐述的,和“学而优则仕”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是当学子成功成为官员之后,除了尽忠职守,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清正廉洁。如孔子曾说过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廉洁思想一直为中国封建社会历代思想家所继承和发扬,尽管中国封建社会无法根除吏治的腐败,但是中国古代社会积累下来的廉洁思想中所包含的合理内核仍是值得我们当前廉洁文化建设借鉴的

这个可以和当下的反腐倡廉背景联系在一起。习近平主席上台后,下定决心整治官场上的歪风邪气,以敢打“打老虎”、也不放过“小苍蝇”的毅力和决心,无论是党外还是党内,在各行各业掀起一股廉洁之风。

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来看,廉不仅仅存在于官场之中,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如“光盘行动”,提倡大家把饭都吃干净,杜绝浪费,时刻谨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9、毅坛、十一、179

曾子曾经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毅力是一个君子的必备要素。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宣扬仁政,即使不被各国认可,仍坚持不懈。晚年仍然坚守自己的准则,著书立说,造福后代。这便是毅力与决心使孔子度过了一个个难关。《论语》与其说是一部儒史,不如说是一部知行史。夫子所知行,乃是知行合一,古人言的少,因由所承诺重,一失信,义必轻于人。因此古人不轻易承诺,只是一番埋头苦作,而夫子之情怀,所携一性徒众,周游列国,见人世哀凉,时人愚钝,为政者轻民重权,为人者轻义重利,礼乐崩坏,是以不得已而为之。周游之艰难,行途之所见,万般皆在其言语中。

一直以来很喜欢《滕王阁序》里的一段话——“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即使身处低谷,仍不放弃往上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有关云长刮骨疗毒之决绝。语及此,任重而道远,倒影层层叠叠起伏,倘知智慧未有穷尽,人世之途亦无退路,放下归期,携目入书识之涯,士,不可以不弘毅。

“士”指的便是文人、知识分子或者进入政治体制的士人。自古以来,知识分子总能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凝聚起向上向善的正气。迈步新时代,知识分子承载着新期待,唯有怀抱“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激发学有所长、术有专攻的自身优势,不断提振精气神、成就新作为。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做公益事业的人,那些乐于助人的人,那些不惧严寒,直接跳水救人的人,他们都有着极大的勇气和毅力,都是平凡的英雄。

10、和坛、十一、235

儒家很讲究“和”,君子一定要做到“和”。如出自《论语·子路》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是在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和是基础,不同是原则君子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能坚守内心操守,如重义轻利,重视承诺,敢于说真话,能够打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一般情况。“和而不同”贯穿于中国历史和思想史的整个发展过程。“和而不同”意味着多元、共存,即多样性意义上的平等共处。历史上的儒释道虽然有过冲突与矛盾,但总体上仍然和睦相处,“和而不同”是三家思想的共同主张。“和而不同”的思想也体现于历朝历代的内外交往实践中,起到了“休战和平”的作用。“和而不同”“交而遂通”,并非个人提出来的文化口号,而是无数中国人“百死千难”提炼出来的交往准则。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正因如此,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繁荣发展,都可以以史为鉴。

儒释道“和而不同”,并不意味着“老死不相往来”,相反,“和而不同”的源流在于“和实生物”“交而遂通”。“和实生物”“交而遂通”意味着,万物的多元,恰恰要求接纳与欣赏;只有接纳与欣赏,才能进一步成就万物的延续与发展。如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种开放精神便是孔子秉持和而不同观念的佐证。

在现实生活中,在与人交往时,我们也要做到随和,但并不代表没有原则;在国际上,我们国家很早便掌握了这一精髓,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便是“和”的巧妙运用。

11、礼坛、一、667

儒家很重视“克己复礼”的规范,认为它是达到仁的方法。即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这里的“克”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克制”的意思,也有“战胜”的意思。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在这里,“礼”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这就把“克己复礼”的内涵大大扩展了。“克己复礼为仁”的命题把“仁”和“礼”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是对于“仁”的思想还是对于“礼”的实践,都是一种重要的发展。“仁”与“礼”的有机结合,“礼”因“仁”而具有了内在的道德依据和生命力,免于流为僵化空洞的形式和弄虚作假,“仁”也因“礼”而更具实践性,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空间。我认为,以“仁”为“礼”的内在依据,以“礼”为“仁”的外在表现,将内在的“仁”与外在的“礼”统一起来,是孔子“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的精义所在,也是孔子论“仁”“礼”关系的关键所在。

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西周以来赖以维护贵族宗法制度和社会等级秩序的周礼经历了数百年的时局变换,已不免流于僵化的形式,其社会功用已大大地衰减。孔子大力倡导“克己复礼”,是要借助于“礼”这一套曾经行之有效的制度和规范,注入以新的生命力,用这种振兴了的、与时俱进了的新“礼”来解决严峻的现实问题。

结合现实生活的话,礼的精神无处不在。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并没有了像古代那样严格的礼仪规范,但是公交车上的“孕妇、老人专座”、“女士优先”、“老人和儿童优先”都是礼的反映。当然,这是最基本的礼,深层次的还有人际交往中的人情世故,过年拜年,这些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风俗习惯,正是礼发展变化数千年的折射。

12、忠坛、三、163

在古代,关于君和民的关系,儒家多有阐述,如《荀子》中的“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意思是说:统治者像是一条船,而广大的民众犹如河水,水既可以把船载负起来,也可以将船淹没掉。

君民关系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政治关系。儒家民本思想的最高成就是认为君的设立是为了民生的需要,君要服务于民。儒家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不仅是一种统治的权术,它已上升为一种治国安邦的社会理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古代中国,政治体制始终是君权至上的,虽然无数的事实一再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但现实生活中“民权”经常被忽视,甚至遭践踏,封建集权体制自身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只有体制之外的文化批判观念,起着某种扼制作用。                                                             

而忠于人民便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体现。除了臣子要忠于人民以外,君主也不例外。唯有这样,方能长治久安。结合历史经验来看,唐明皇执政后期只知贪图享乐、沉迷美色,忽视底层人民的境遇,继而给了安禄山等人作乱的机会,安史之乱爆发,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加速了唐朝的衰落。除此之外,黄巢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李自成起义哪个不是君主和百姓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

在当下,我们国家实行社会主义,人民当家做主,真正地站了起来,历经改革开放,实现富起来,现在我们追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让百姓强起来。

13、智坛、八、223

孟子提出“养浩然之气”,将仁和智联系在一起。孟子所塑造的仁智勇统一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因其具有现实的具体操作规范一经形成便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两千多年来,在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的感染下,历代有识之士学习、领悟和实践,从而长期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人格修养和自我塑造,培养了中华族一代又一代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优秀人才。“大丈夫”是孟子歌颂的具有仁智的完美人格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孟子一生都在躬身实践着这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孟子“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闪烁着不可磨灭的思想光辉。

结合现实生活来看的话,仁智统一相当于“两条腿走路”,仁是内在的修身准则,可能不显山不露水,而智则是外向的,是具有进攻性和表现性的。两者之间的区别正如《论语·雍也》中提到的“仁者乐山”,大意是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同时,两者又是统一的,他们都是君子的基本素养,作为五常的组成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

14、孝坛、二、701

“孝”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9处,谈到“亲”但与“孝”密切相关的有5处,虽没有出现“孝”或“亲”,但与“孝”有关的有8处,其中18处出自孔子之口,两处为曾子引孔子语,这些内容涉及《论语》20章中的10章,由此可见“孝”在《论语》中的地位,在《孟子》一书中,“孝”字共出现多次,涉及到孝的概念近50处之多,由此可见“孝”的地位。钱穆曾经指出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

孝是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孔子也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梯”,就是说小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口要敬爱兄长,“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可见孝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有赡养父母、敬爱父母、让父母安必、终身对父母孝敬。《论语》中多次提到的安葬礼节问题也被孔子认为是孝道的一种,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不仅要照顾父母,尊敬父母,还要让父母身私愉悦。具体说来,就是子女要恪守本分,不做违法乱纪的事,不

做不仁不义的事,免得父母因为你犯了错而整天提也、吊胆。

《孝经》有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关于尊敬父母,《弟子规》中便有明确的阐述。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等等,这些句子都是教导刚刚启蒙的孩子该如何孝顺自己的父母。关于孝顺,争议比较大的一点是,“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有人直到今天仍将这句话奉为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有人认为该与时俱进,重新审视“不远游”的内涵。在当下这个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早已和古代车马慢的日子相距甚远,如果还是一味地恪守不合时宜的规矩,无疑为自己带上了沉重的枷锁。其实,最重要的是那一份孝心,和距离、形式都没有关系。

15、孝坛、十、236

孝的价值主要用于维护以血缘宗法为核心的社会秩序,忠的价值主要用于维护以等级特权为核心的政治秩序。由于孝和忠的价值对维护传统中国的社会政治秩序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它们一直被儒家等主流意识形态和历代统治阶级奉为至高无上的伦理规范。集中论述孝和忠两个传统核心价值的经典文献被奉为“经”,成为历代士子的必读典籍,这就是分别编纂于秦汉之际的《孝经》和东汉时期仿《孝经》而作的《忠经》。

进而言之,“孝”主要用以规范基于血缘宗法之上的社会秩序,它更多属于“家”和“私”的 领域;而“忠”则主要用来规范基于等级权力之上的政治秩序,它更多属于“国”和“公”的领域。正像公与私的关系一样,一方面政治秩序与社会秩序未必相互矛盾,两者可以相互契合;另一方面公与私、国与家毕竟处于两个领域,性质上必定有其矛盾和冲突之处。与此相一致,忠与孝也有其内在的矛盾,难免会相互冲突,即古人所谓的“忠孝难两全”。实际上忠孝是一体的,不过是针对不同维度而言的。忠的话,更强调为人臣子的身份,对象是君主;孝德话,更强调为人子的身份,对象是父母。两者是紧密联系的。正是在家能够孝顺父母,在朝堂上做官才能像侍奉父亲那样侍奉君主。

今天来说的话,忠孝一体的内涵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在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爱父母和爱国家是统一的,爱祖国和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

 

 

评价:行文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了解颇深。在主题阐述中,作者不仅对经典句段进行了原意解释,还结合了当代社会现象进行发挥,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建议:三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