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21年上半年三等奖 :李科毅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21年上半年三等奖 :李科毅

字号:T|T

学校:湖北大学

学院:哲学学

专业、年级哲学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

姓名:李科毅

学号:201911120110052

仁坛:一、977

仁的定义:

对于这个问题我进行过研究,通常在教科书里关于仁一般以“爱人”、“克己复礼”、“忠恕”近仁三点为主要内容。但是仁的含义其并没有那么的简单,理由如下:一、仁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是一种品质,孔子对这个概念进行丰富,而且后人将不断对这个哲学范畴进行发展,所以这个词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新的内涵;二、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所提出的理论、范畴都是前概念式的,比较难一言以蔽之,有的词甚至无法进行定义。但是如果仅限于先秦时代来看,仁还是可以提及两句的,如下:

首先,仁这个词很古老,“仁”在先秦的一些典籍(如郭店楚墓出土的文献)中写作“”,直观地可以看到是关于“身”与“心”问题。在《国语》里就有忠、信、仁、义并提,这个词在孔子之前便是一种有关德性的词,孔子之后就具有了丰富的内涵。

第二,仁的根本便是孝,所以亲亲为仁,仁是一种推己及人的爱。

第三,仁是就在我们身边,住的地方,交的朋友都能够体现。“里仁爲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第四,仁是一种品质,其与仁义礼智信并称,是孔子年老后提出的范畴。

第五,仁是一种大爱,仁虽然推己及人,但是本质上也是一种爱,“泛爱众”可以说明。

第六,行仁的对象是士君子,《论语》里面的谈及仁的都是知识分子,“以友辅仁”说明仁需要友来相互体现。

第七,仁是一种政治理想,“克己复礼为仁”表明仁高于礼的,“天下归仁”说明是政治理想,圣是最高的政治理想。

第八,仁是一种修行。“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回长久不离开仁,而其他人做不到,说明是一种修行。

仁并非一个概念,难以一言以蔽之。发展至今,仁以及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内在精神。

 

义坛:六、第225

义利相依:

义利之辩是战国时代最重要的思辨主题,孟子、荀子、墨子、管子、韩非都进行过讨论。每个思想家的主张不同而影响他们对这一对范畴的判断。往往这个问题是伴随着人性论的,孟子主张性善,他就认为仁义比利益更为重要。法家主张性恶论,他们认为人都是出于利益的,因而要用赏罚来控制百姓。荀子、管子比较中立,荀子主张性恶,但是他重礼,礼仪能够限制修养自己的恶性,达到中和的状态。管子是温和的法家,道德法制并重,因此他的观点也会相对比较中和。墨子是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最直接的诉求就是平等,吃饱穿暖,作为没有受过教育的群体而言,利益是最直接也最重要的。根据这些思想家的结论我们对比国际形势来看,欧美人以恶感文化为首,他们认为达尔文主义、丛林法则才是最根本的,所以中国一强大就必然要攻击他们,所以他们才会不停地打压中国的强大。而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只谈利益,就跟资本主义没有区别了。所以义一定要比利重要,这是我们中国独特的品质与文化,中国的发展必然不会走西方人资本主义的道路,能够撑起整个伟大的国度的未来,一定是这个国家古代的文化。从疫情来看,利只能让秩序更混乱,只有义才更构造出独一无二的伟大中华。

 

礼坛:一、第137

礼的精神:

谈及礼每个人可能就会联想到礼仪,握手,鞠躬,这是一种对礼错误的理解,现在所说的礼仪不过是先秦时代的仪,礼又是另一部分。所以礼与仪要分清楚,不然礼的精神就会理解成仪的精神了。中国古代有三本关于礼最重要的著作《周礼》《仪礼》《礼记》,这三本书承载的是中国思想源头最重要的部分。礼的形成已经很难考证,从《论语》里面说的夏礼、殷礼说明这个时候礼已经成型了。孔子认为周礼是最好的,所以他年轻时就主要复礼。加上司马迁对先秦时期的“礼坏乐崩”描述说明,礼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礼又是什么呢?礼在古代就是介于道德与法制之间的东西,如今没有等价它的词,礼包括礼制,礼仪,官职,祭祀,音乐,舞蹈,服饰等,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体现出等级制度,不同爵位,等级的人所用的礼是不同的,也有规范人的作用,所以礼应该是一种文明。当我们谈及古希腊文明时,我们第一反应的是智慧,第二是艺术等,智慧是这个文明的标志。相反,中国也是一样,中国文明最早的时候,礼就代表这中国文明。否则孔子为何说狄夷部落的君王有等于没有呢?这些落后的部落没有发展出礼,礼是那个时代先进的标志,所以礼是先秦古代的文明一点不为过,所谓礼仪之邦真正指的是这一点。礼如今已经消逝了,但是礼的精神还是存在的,中国人见到不同的人都会行礼,这就是一种刻入骨子里的一种礼精神。但是礼经过儒家的发展,其已经汇入了儒士精神,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个代表着我们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神,繁杂的礼仪制度可以消失,但是这份精神我们要用于传承。

 

智坛:十一、第194

主题题解:

“智”包括重视教育的精神、重视文化的精神、理性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反思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等。这是题主所的观点,而我要补充的是,智也应该是一种感性精神。大家可能对于智慧的理解便是理性的、科学性的,感性是后于理性的。这是当今重理轻文的一种误读,提出认为理科生比文科生优秀等观点,实际上智慧具有理性也具有感性一面。在中国全面落后于西方的时候,大家都强调科学,以至于科学掰过头了,科学成为一个金科玉律,而非一个学科。一个学科是可以有错的,不断发展的,而科学一词就表示绝对的真理,不符合科学的就是错的。实际上在西方近代,理性派与经验派争了百年都没有所以然,而康德将两者合一,理性不比感性重要,感性也不比理性低级。科学是研究自然的,如果一些超越自然的对象,必然不符合科学的道理,那就不能用科学去解释,当下不少人就是一种绝对的科学主义。科学、理性有他不合理的一面,感性也是很重要,感性也是一种智慧,如孔子在《论语》里的对话就很平常,但是道理却刻画地很深。科学要重视,但是感性也不能被排除,很多事物是不能用理性去解释的,要主张学科主义而不是科学主义,降低理性的成分。所以当下智性教育要重视感性的培养,如艺术、感觉、情感、美都是很重要的,这类都不能用科学去解释。

 

孝坛:十一、第435

主题题解:

从孔子之后孝理论就开始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曾子是一个大孝子,他对孝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首先要指出如今对孝有着错误的理解,老人倚老卖老,横行霸道,认为自己年纪大就必须被社会所照顾,这是绝对错的。在古代孝是有两重含义的,上对下与下对上两反面,不仅仅只是下对上,所以在封建社会后期出现了很多愚孝,杀子养母等。孝既需要老人对儿女的关爱,也需要儿女对老人的关爱。这是才是真正孝的品德,社会才能真正的和谐。这里我还要谈谈“尊老爱幼”的两者理解,最常见的理解就是中青年作为主体,由他们去尊重老人关爱幼儿。但是应该还有一种解释,幼儿尊老,老爱幼儿的一层理解。

 

廉坛:十三、第41

培养正觉:

所谓正觉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正义感,这种正义感实际上是传统的儒士精神,儒士精神是一种出仕精神,积极向上为国奉献的精神。儒士源于士,士是古代的知识分子阶层,这个阶层最开始由贵族承接,他们属于最低级的贵族,有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很多官职都由这个群体组成,同时他们还可以参与国家大事。由此来看,士在古代就相当于今天的人大代表,是一个国家中坚力量,因此他们都有奉献精神。也就是这样的精神使得他们一定要为国为民,无形之中就培养了正义感。他们是不容忍一些贪腐的事情的,所以在古代很多大臣会死谏,在正义面前自己无能为力,只能以死去面对。这种正义感是传承于孔孟的,孔子提出了修养的主张,孟子从心性角度出发去发展这种主张,特别是他的浩然之气,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之气。这种道德之气要配合道、义,道是正道义是正义,所以正觉所讲究的便是去追求正义,践行正道。

 

仁坛:四、第558

仁的对象:

谈及仁的主体对象的时候可以从经典出发,对这个问题进行理解。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说明仁就在我们身边。在《论语》里,行仁的对象基本就是士君子,这未免要求太高了。然而在孟子那里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并不是说成为圣王,而是指道德品质达到他们的程度。因此可以知道儒家一直提倡的仁,在不断的升华,从知识分子才能修养出来的仁到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所以仁的对象越来越广。只要符合仁的基本要求便成仁,但是至圣则要坚持修行。

对于仁的客体而言,在古代先秦时期,仁是儒家学说的主要主张,因此仁便是作为君主的主要践行主体,而客体便是百姓。所以才有“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说法。但是到了今天,仁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一种对待方式,所以仁的客体应该是我们能接触到的所有人。

 

义坛:八、第146

以义制欲:

义与欲关系让我回想起宋明理学的工夫论。理学一派如朱熹认为,理才是首要的第一本体,这也是人的本性。但是欲望是后天的,这是恶的来源,因此要去欲。合理的饮食欲望是天理,过分的要求美味就是朱熹要灭的“人欲”。所以理学一派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这个“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天理是自然之理,是万物之常理,是事物本来的规律,是社会之秩序,是人的道理、情理。实际上义也应该包含在里面,理学承接儒道二家,孟子的仁学是被他们吸收的。但是理学呈现的是去欲,而非以义制欲。若将义放在高于利益欲望之上,义是能够抑制欲望的。反观孟子的“浩然之气”,这是一种道德之气,充盈自身,让自己能够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

 

智坛:六、第446

学习目的

学习的目的让我立马联想到《大学》的第一句话,这句话也是《大学》的总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可以看到,学习有三个目的,一个是能够彰明自己的德性,在亲近于百姓或者他人,最后要做到至善的程度。但是学习在今天就不仅仅这三个目的,首先我们要摆脱愚昧,不能像印度人认为宗教能治好新冠。第二是要提高自己,如今中国已经是知识性社会,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才能养活自己。第三是要贡献祖国,眼下中国各个方面还很落后于外国,只有青年能专心做科研才能改变这个局面,因而要学习。

历朝历代的学者都很重视学习,如《论语》的第一篇就是关于学习的,《荀子》的第一篇就是《劝学》,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等等,学习是很重要的时期,而且社会在进步,学习应该是永不停止的。

 

毅坛:四、第465

经受磨练: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奋的民族,这跟我们五千年来的磨练有关。从先秦开始中原就饱受四方的少数民族的侵扰,汉唐也是如此,到了宋元时期更甚。这就造就了中国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回馈这种精神的时候孟子出现了,唱响着时代的最响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一句也被历来的大学者、大文豪所推崇,激励着每一位儒士,也激励着我们,遇到艰辛困苦的时候去克服自己,去解决问题。特别经历新冠疫情之后,我们中国人的坚毅完整地体现出了,面对艰难困苦我们要秉承吃苦耐劳的精神。

 

和坛:五、第174

善美合一:

儒家孔子对于美的理解是含有道德成分的,因此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是舜时代的乐曲,舜是尧禅让而得的,这是一种德,因此孔子认为尽善尽美。《武》是武王时代的乐曲,武王通过战争推翻商纣而获得天子之位,孔子认为这是一种僭越道德礼法的行为,是不符合道德的,所以只尽美不尽善。这里能看出孔子的一种反战思维,他的美感看重道德。如今而言,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讲究的是一种心灵美,道德美,这就要求我们去关爱他们,这不是一种艺术上的美,而是一种发自心灵里的美。美善合一,实际上善的成分更为重要,因为没有善作为基础的美,很有可能在另一个角度上是不美的。为了做到美善合一,青年们应该参加更多的公益活动,将自己的爱传播给对方。

 

和坛:六、第67

道与艺:

道与义的关系在先秦时期就被孔子讨论过了,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认为人的成长是要伴随这四者的,从立志于道开始,人开始慢慢成熟,而要经过德、仁的锻炼,最后在艺的身上体现出来。但是这里的道孔子没有指明是什么,可以推测的是使天下归仁的理想。所以道与艺的关系则很明显了,艺必须要有道作为前提,否则人的成长则有可能走向不好的另一端。也正因为这样,需要技艺需要道去把握,能从道的角度去把握一项技艺,其能够获得更深的理解。

 

忠坛:四、第244

忠于正道: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有黑就有白,因此这个世界上肯定会有阴暗的一面,但是我们一定要忠于正道。因为这个世界是由我们构造的,正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而言,正道是由我们构造的,而不是自然存在的。因此而言忠于这条道路是我们势在必行的,每个人都走向光明的一面,那么阴暗的一面将会越来越少。并且我们传统文化所推崇的道德仁义便是要求我们去忠于正义,因此歪门邪道是我们所要遏制的。这也告诉我们不能盲目去前进,要分清黑白正歪,忠于正道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坚守。

 

忠坛:二、第726

忠于祖国: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爱国精神,从楚国屈原跳江到邱少云烧身,都是一种爱国的体现。更甚的是在古代的诗词中表现得等多,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破楼兰终不还。”等。这是由于我们中国从古代开始我们就有一种大一统的思维,因此中国人有很强烈的国家的身份认同,这不同于欧洲各国,他们仅是一种地理或者联盟、联邦的关系,他们没有很强烈的家国情怀。正是因为这份精神,我们中华文明才能够延续5000而不断,而剩下的几个文明古国早就在历史的长河中消逝。对祖国的忠心不仅是一种爱国,更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坚持,爱国精神仅是我国精神文化中的一项,还有仁义礼智信等精神。

 

毅坛:九、第154

超越生死:

庄子的齐物论告诉我们,万物都是齐一的,是没有是非区别的,生死也是如此。事实上,我们作为人,未知生焉知死呢?生死不过是很自然的规律罢了,由此我们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最有价值的事情中,那便是服务于祖国。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没有要去让自己成为什么伟人等,或者去实现伟大的抱负。做好当下每一件事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祖国正是生命的所在,在意这个意义上,生与死就没有什么差别了,这一生没有白跑一趟了。

 

 

评价:从作者的词句间可以看出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怀;再到对于主题的理解上,可以了解到作者对于国学经典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行文中,表现了作者深厚的国学素养。

建议:三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