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典教育 > 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 传承文化命脉

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 传承文化命脉

字号:T|T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传承文化命脉
——我的校本课程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水川学区张守海
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和人性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愈弥新。今天的少年儿童只有站在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宝座上汲取传统文化的滋养,才能更实际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振兴中华的现代化,也才能更好地传承千古圣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祖训——仁、义、智、信、忠、孝、廉、毅、和,此中华十大义理乃天理大义,她是三江源的圣洁之水,是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真正的“生命一号”,更是每一个人在成就自己的事业中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须遵循的宝典。故在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国学经典诵读教育作为一项校本课程加以开发研究,在自己所执教的班级加以实施,如今,大多数学生爱学、乐学,并且生命质量得到了升华,焕发出了昂然生机。
为何要将国学经典诵读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去开发研究?我认为校本课程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是给教师教材选择上的自由,使之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使其所学能在学生中更好地展现。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本身就是一次与时俱进的创新教育。一个教育工作者,他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而如古人所说,“传道、授业、解惑”,由此可见,“传道”是第一位的,道在于明德。因此,教师不仅仅是经师,而更肩负着人师的重任。在近四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先后任教于高中、初中语文,近几年又任教于小学语文,我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农村中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整体为何低下,始终找不到答案。曾几次到小学校观察了解。有时发现学校里“静”的令人惊奇,我的潜意识里闪出一个词,书声琅琅去了哪里?小学语文课本里每一篇课文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现在的小学生是在念书还是在看书?此后这一幕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假如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我该怎么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01年8月张乾栋经典导读工作室自费邀请国学传播第一人、台湾王财贵教授来白银做了《文化与儿童潜能开发——教儿童读经》专题报告会,听众反响强烈。传承文化命脉,13岁之前必须教给孩子全部学问,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震撼了我的心灵。原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失去了儿童时期是语言直觉能力、记忆能力发展最快和最佳的时期。“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应该利用国学经典这股源头活水,让儿童充分感知世界,充分阅读国学经典,特别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儒学是中华民族的国魂,更要重于背诵,把那些最好的营养先装在肚子里,然后在生命的历程中,自然会像牛羊那样反刍吸收,成就生命质量。因此在孩子们记忆的黄金时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丰富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使孩子们在与圣贤大师的对话中,耳濡目染接受精神洗礼,得到心灵的滋养、灵性的启迪、感悟、积淀、升华美好的情感,在诵读中形成有利于未来发展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对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自强自立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都起着重要作用,故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是铸造终身生命发展的必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丰富,自然会将优美的经典渗透在血液里,深入到骨髓中,这种人文情怀和人性美的种子定会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儿童时期受到过的真、善、美的熏陶和感动的心灵,永远是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同时,人文情怀和人性美本身就是提高语文能力不可分割的智慧支撑点,它能使人看问题多一个角度,多一分智慧,多一分豁达,多一分敏感,多一分正气,多一分悲天悯人的情怀。
 基于以上认识,我开始广为传播国学经典,并利用假期曾免费办国学诵读班,指导幼儿园的老师教儿童读经。近几年由中学转到小学任教,在莺鸽湾小学自己执教的班级安排的校本课中,并制定了国学经典诵读教育的实施理念及内容和具体方法,开始教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孝经》、《论语》等,所有国学经典诵读本均由白银市国学会免费提供给学生,人手一册。每节课诵读一百字左右,集体读30遍,分男、女组循环各读30遍,然后个别抽查长是有感情的朗诵,让同学们分享读书的快乐,大多数学生当堂就能背诵,并会默写。另每天早读20分钟,诵读50字左右,学生逐渐感受到了书香的温馨,并乐在其中,真是书声琅琅香飘校园。且各科学业不但未受影响而成绩不断提升,内在素质逐渐增强,并得到学校和家长的好评。有一位家长曾动情地给我说:“我的孩子真是遇上了贵人啊!”
几年来,我所执教的五、六年级的孩子们,大多会背诵和默写《三字经》、《弟子规》、《孝经》、《论语》、《四书选萃》以及唐诗宋词数百首。同时每学期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古诗文诵读比赛、读书交流会、红色经典故事会、向同学介绍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我看《百家讲坛》、书香伴我度假期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教育孩子们用压岁钱买自己喜欢的书,少吃零食和不吃垃圾食品,攒下钱来买好书,这一活动尤其得到家长的拥护和好评,更提升了孩子们好读书、读好书、说好话、做好人、行好事的良好品行。比如: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给灾区捐款时,我执教的五年级是全校捐款最多的班。其实,国学经典诵读教育,就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和谐教育、人性美的教育。再者,经典诵读教育是积淀校园文化的根本途径,对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经典教育就是要给人以文化的丰富、精神的陶冶、智慧的启迪、大爱的情怀,就是要给人带来终身发展的幸福。
国学经典诵读教育虽有成效,但举步维艰。一方面是国学这块阵地有识之士还嫌太少,缺乏足够广泛的社会支持,但主要原因在于基层教育当政者对经典诵读教育存有顾虑特别是存有偏见。经典诵读教育要在小学全面普及,让“四书五经”走进课堂,能否得到官方的支持是关键因素。
让我们用自己的生命激活经典,用经典的力量还我们生命一副本来的模样,让国学经典常驻国人心中。
一步步用青春的躯体丈量千古励志之路,真真切切体会“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痛定思痛问前哲,正道沧桑谁省得”。道不远人,道在中华十大义理之中。今天的经典诵读教育工程就是要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传统美德,培养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造就新一代的大儒,铸造国人全新的生命再次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珠峰”。
 
 
通讯地址: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水川学区
张守海
邮编:730912
电话:13884288981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