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翼堂义塾2010年下半年教学总结
尊敬的冯燊均主席:
2010年下半年,燕翼堂义塾第二批的学子们大都已经上初中了,没有时间来义塾读经了,所以我们开始招收第三批学子。原计划招收二十名,结果一下子来了三十五名,我们照例先给学子们教学《弟子规》,然后这学期还教学了《大学》的全部和《中庸》的一部分。每逢双休日,我们的小院总是书声琅琅,其乐融融,总会吸引巷子里的行人驻足倾听。
这一批学子,从幼儿园小班到小学六年级的都有,学习《弟子规》时,因为内容都是三个字一句,挺上口的,而且也浅显易懂,加上家长们的配合,学子们的年龄大小对接受能力的影响不是特别大,可到教学《大学》、《中庸》的时候,差别就很明显了。教得快一点吧,小学子明显觉得太费力,他们有的还不能认字呀,教得慢一点吧,大学子可又觉得明显“吃不饱”,我们又不想让一个学子“掉队”,这可怎么办?一些家长告诉我,孩子们要是在义塾里读熟的内容,回去家里也特别好加强,好巩固,如果耽误一两节课或是在义塾没读好的,回去以后再怎么费力,效果也不尽人意。我考虑再三,想出一个不是法子的法子:结对子,就是读的好的一个大同学手把手教一个小同学,这样既调动了大同学的积极性,充满了当小老师的愉悦,也让小同学能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当天所教授的课。
有一个叫冯玉泉的孩子,五岁多一点,刚上幼儿园,幼儿园一节课的时间二十五分钟他都不能坚持,到我们这儿这么长的时间就更不用说了。刚来的时候,每节课他都要淘气好几次,不是把这个同学推一下,就是把那个同学的书抢走,而且坐没坐姿,站没站相,抵触很大。没办法,我只好把他调到讲台上跟我一起来坐,可他还是对着同学们做鬼脸,我忽然想到,或许给他安排点事做他就不淘了吧。我说:“玉泉,不如这样吧,你来当老师给同学们领读吧。”他说:“我不会呀?”我说:“老师教你,好不好?”就这样,我给他教一遍,他给同学们领读一遍,他有一些字不认识,就得非常非常用心才能领读好,他的声音很清脆,很洪亮,他领读得很起劲,同学们也读得很卖力,还别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了呢。从那以后,他特别喜欢来义塾读经,每次都是第一个来,还要和我交流呢,听他妈妈说,去幼儿园也很听话了。总之,孩子们在接受经典教育的同时,都在慢慢起着变化的。
2010年10月11日,我们请来了一尊两米多高的孔子铜像,举行了揭像仪式,三十多名学子齐声诵读《弟子规》全篇,清脆的童音悦耳动听,流利的诵读如行云流水,饱满的情绪令人振奋,博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掌声。
和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一起,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不亦乐乎?
燕翼堂义塾张艳娥敬呈
2011年2月23日
- 上一篇:开展诵读《中华义理经典》活动总结
- 下一篇:榆林教学组2010年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