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8年下半年一等奖 王阳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8年下半年一等奖 王阳

字号:T|T

墨子兼爱思想的价值

武汉科技大学18级哲学研究生

 王阳

 

摘要:

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论文首先从产生墨子思想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当时的政治经济等等社会环境对墨子思想产生的推动作用,然后具体讨论了墨子的兼爱观念,墨子的兼爱和孔子的仁爱有很多不同,墨子的兼爱更加注重不同阶级之间的平等性,而孔子是强调了等级差别。墨子作为千年前的伟人,他的兼爱思想流传至今,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

墨子;兼爱;非攻;孔子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Mozi's thought of fraternal love. Firstly,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era of Mozi though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the social economy and so on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n discusses Mozi's concept of fraternity. There is a lot of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ove of Mozi and the benevolence of Confucius. The love of Mozi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equality between different classes, and Confucius emphasizes the difference in rank. As a great man thousands of years ago, Mozi’s thoughts have been passed down to the present day and have important modern values.

Keywords: Mozi; both love; non-attack;Confucius

 

近些年来,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的如火如荼,国学热的掀起让更多的人把目光聚焦在诸子百家兴起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不断,为提升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各种思想进行碰撞,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的孔子周游六国,游说君王采用自己的仁政;道家的老子,在周王室内乱之后隐居自然总结出道家精髓;墨子奔走一生,摩顶放踵,宣传自己的墨家兼爱精神……相比之下,墨家作为当时两大显学之一,墨家思想在后世发展不断的衰弱,没有成为主流思想,但墨子的精神具体划时代的意义,他的兼爱思想影响着中国几千年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墨子思想背景

1.1、政治经济

时势造英雄,墨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政治经济都是出于快速变革阶段。在政治上,周平王迁都洛阳之后,对各诸侯国的控制力减弱,诸侯势力崛起,纷纷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建立政治中心,并训练自己的军队,对外进行扩张相互争夺土地和财富。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破坏了以往的诸侯分封制,打破了原有的秩序。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瓦解了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应运而生,各地开始兴起各类变法运动,企图壮大自己的国力。同时为避免周天子的悲剧,防止大权旁落,君主集权制也不断的发展。

中国是大陆国家,历来依靠农业来维持生存,所以土地是影响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在经济上,周朝及以前都是青铜为主的生产工具,青铜质地较脆,不利于开拓土地,所以总的经济水平没有很大的上升,社会处于稳定的状态。在春秋时期,铁器得到了使用,成为新的生产工具,铁器更为坚硬,各诸侯国使用铁器开拓土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另外牛耕的使用也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快速变革导致了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剥削方式转化为力役,租税也不断增加,个体户生产普遍化,私人工商阶层发展壮大,和官僚工商形成一种抗衡的力量。原始的奴隶制经济逐渐瓦解,新的封建经济随之产生。

总的来说,当时的政治经济处于一个快速变革的阶段,各个阶层都发出不同的声音,想在乱世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墨子的思想也在这片土壤中应运而生。

1.2、社会文化

诸子百家的学说,大部分都属于君王学的一种入世哲学,都是在探讨人际关系和人事,为君王提供自己的治政理念,寻找治国理政的最佳方案,使国家兴旺,天下太平。所以这一时期的思想家是站在自己所支持的阶层,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特别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士”往往都采取宽容的政策,允许学术自由。这就为“士”著书立说、发表个人的意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大大促进了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例如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仁政,法家的商鞅等人在秦国得到重用。较为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促使诸子兴学创说并得到良好的发展。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墨子代表了劳苦的下层群众,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

墨子所处的时期主要是孔子年老之时以及辞世之后,当时的儒家学说已经不再像原来一样,作为儒家思想的信奉者,很多人已经不再是有知识和礼仪的知识分子,只是一群曲解儒家精髓的人。他们只注重形式上的礼仪,没有在精神上真正继承儒家思想,不注重繁琐礼仪的内在含义。所以墨子也是反对儒家文化的第一人,他站在社会下层群众的角度上,提出很多与儒家思想相反的观念,例如他质疑传统典制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并力求简化。这一点和孔子是完全不一样的。

1.3、个人经历

墨家作为诸子百家中唯一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流派,这和墨子的出生是有密切联系的。《史记》中对墨子的生平没有做太多的描述,但可以根据《墨子》对一书来了解有关墨翟的历史真相。墨子的先祖是殷商王室——他是宋国君主宋襄公的哥哥目夷的后代,但到了墨子这一辈早已是一介平民。《墨子》中提到: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可看出,墨子是出生平民阶层,小生产者的代表,熟悉各类手工工艺,精通战争的布道家。在《墨子﹒公输》中记载:楚国雇佣机械发明家公输般,发明了攻城的武器将攻打宋国,而墨子只身前往楚国,在楚王面前演示用以防御楚国进攻的武器,公输般的九种攻城机械都被墨子的防御武器抵挡住。可以看出墨子精通工艺。墨子作为中下层阶级的代表,他熟知底层劳动者的辛苦,所以他主张兼爱平等与利民的思想。墨子步行天下周游列国,他曾师从于儒家,学习孔子的儒学,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所以后来墨子提出的孝、爱、信等等都是从儒家学说中继承过来的,并融入自己的观点,做出全新的解释。

二、兼爱思想的内容

2.1、兼爱思想的内容

儒家和墨家作为当时的两大显学,在思想上有很大的不同。

墨子认为:“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政焉”,他分别从:鬼神、丧葬、声乐和宿命论来反对孔子思想。墨子作为下层群众的代表,主张一切从简,敬鬼神知天命。但墨子对孔子的中心思想—仁义,并没有持否定态度,墨子认为,仁义都是兼爱的表现。墨子的十项思想主张为: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在这十项主张中,兼爱是最核心的思想,其他思想都是对兼爱的延伸。

孔子的仁者爱人主要是针对当时已经崩坏社会主张恢复周礼,社会秩序在等级制度下井井有条。但墨子的兼爱和孔子的仁爱有所不同,他反对孔子那种有差别的爱,主张兼爱,即最普遍的爱,强调普遍性和平等性。在《墨子》一书中并没有对兼爱给出明确的解释,但从《兼爱》中可以获得相关的信息:“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视人之国若其国,视人之家若其家,视人之身若其身”“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这几句话和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调对他人的爱。但是墨子的兼爱是有个前提的,首先要爱自己,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国家,才能如同爱自己、爱自己家、爱自己亲人,爱自己的国家一样去爱别人,别人的家,别人的亲人,别人的国家。总的来说,墨子的兼爱思想在本质上是无差别的,但是在时间和逻辑上有先后顺序。

2.2、后期墨家思想的发展

后期墨家继承了墨子的思想,也对他的兼爱做出新的阐释。后期墨家认为:兼爱最大的特色是具有包容性。在《小取》篇中,对兼爱的解释是:人要爱一切人,才算爱人,而不爱人,则不需要不爱一切人。这个是和骑马完全相反的,人不需要骑所有的马才算骑马,只要骑几匹马,就是会骑马了。至于不骑马的人,则是没有骑过任何一匹马才算数的。这是爱人和骑马不一样的地方。爱人待“周”爱世人,乘马则不必待周乘万马。如果一个人仅仅爱几个人,就不能算是兼爱,但如果一个人对其他人造成伤害,这就已经说明他不爱人。

三、兼爱思想的特征

3.1、实践性

《墨子﹒公孟》中提出:“口言之,身必行之”,墨家讲究身体力行,是中国难得的实践主义者。墨子主张推动社会和平,他也为和平事业奔走一生。如之前所提到墨子奔走十天十夜去劝服楚王和公输般,为宋国免去一场战争,也是为墨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另外,墨子的追随者也都是来自游侠。周朝末期王室权力瓦解,很多旧的军事家丧失原有的财富和地位,散落各地,只求有人雇佣,以便维持生计,这群人被称为游侠,在《史记》中的游侠列传中对游侠有这样的描述:“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所以墨家是由这种有很强行动力的群体所组成,是一个严密的军事组织。在《淮南子》中的《泰族训》篇中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汤蹈刃,死不旋踵”,他们对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让每个成员都不惧危险,视死如归,这深刻的体现了墨家精神。

3.2、辩证性

墨家作为当时盛行的哲学流派,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墨子也被列宁誉为“古代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很多思想都是属于辩证法的观点。例如墨子是主张和平,弘扬兼爱。但这个兼爱的对象是有所区分的,并不是对所有人都采取兼爱的政策。对于穷苦的百姓,需要心怀关爱;另外墨子对于恶人,是强烈的指责,甚至不惜用武力来解决。所以墨子强调兼爱非攻,但是也认为应该对不义的战争进行反击。另外,墨子的“兼爱”“交利”也是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做出了清楚的阐释。墨子的“兼爱”和“交利”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在他看来如果我爱人利人,那么别人就会爱我利我,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充满爱和利。“兼爱”是从整体出发,强调范围的广和数量的多,而“交利”则是着重于个人,注重与人交往的性质,这是从部分出发。墨子的这一段描述,很清晰的说明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既要整体把握,也要看重部分,两者缺一不可。墨子的辩证思想是中国哲学思想上非常精彩的一部分,他也被人称为“中国的赫拉克利特”,对中国传统哲学有重要的意义。

3.3、超前性

墨子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人民还是处于水深火热当中。而墨子代表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利益,强烈要求改变原来低下的政治地位,也体现出了当时的底层人民渴望被解放的愿望。但这种思想也是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墨子主张用伦理道德来调和社会的矛盾,但他并没有看到社会矛盾的根源。所以他反对奴隶制的等级歧视,但是他并不反对这种等级制。所以墨子对社会的思考,没有触及到根本,只是力图从表面上来维持社会的秩序,这也就注定了墨子的思想不能真正解决社会问题。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所谓人类之爱,自从人类分化成阶级以后,就没有过统一的爱”,说明人类是很难推己及人的爱他人。而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就是强调人类的无差别的爱,这是阶级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但要想达到“兼爱”的理想状态,墨子认为主要是依靠王公贵族的个人推崇,没有主张从下到上的斗争,缺乏改变命运的革命精神,所以“兼爱”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很难形成的。墨子理想中的社会状态和共产主义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在现代,我们离共产主义社会还相差甚远,更何况是几千年前的中国。所以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具有空想性和超前性,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性,这点是难以达到的。

四、墨子“兼爱”思想的现代意义

4.1、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墨子思想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前的文化精髓,他的“兼爱非攻”等思想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内心深处,对中国人民的性格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现代所提倡的勤俭节约,以和为贵等等都可以从墨子那里找到思想源头。墨子的兼爱思想是打破了传统的阶级之分,认为人人平等的享受权利,反对因私欲而伤害他人的利益,企图建立一个友好和谐的社会。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以爱好和平而立于世界,这些优秀的民族品质都是在几千年前思想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养成的。另外,墨子思想在现代也和马克思主义进行融合,使之更加符合社会主义需要。所以墨家思想具有积极的现代意义,有利于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2、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外来文化的入侵。资本主义的一些道德观念随之改变了新生群体的价值观,例如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近些年来,关于社会不良风气的新闻层出不穷,例如某节目女嘉宾曾说:宁愿坐在宝马上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该观点竟一度受到吹捧,可见拜金主义在年轻群体中影响深远。新生群体作为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如果这些社会风气问题不能及时改进,这非常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进度。所以将积极宣传墨子思想,有利于推动社会的的道德建设。

4.3、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激烈的国家竞争,不仅要在国家综合国力上占有突出优势,在文化软实力上也不能放松。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我们要具备文化领域的安全意识。同时,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中国作为延续千年的大国,有很多传统的思想精髓,这些都是珍贵的财富。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唤醒传统思想的影响力。墨子的兼爱思想,不仅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也有利于处理国际事务,推动世界和平秩序的建立。所以墨子思想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帮助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

4.4、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是指物质生活也是指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以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不仅要着重于物质资料的生产,也要关注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是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推陈出新。近些年来,人们对墨子的关注越来越多,不仅从学术角度来丰满墨子这个人物形象,也从中探索关于墨子的旅游资源,让更多人了解这位时代的伟人,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主要参考文献

墨子:《墨子》

孙诒让:《墨子閒诂》,中华书局1986 年版。

伍非百:《中国古名家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版。

梁启超:《墨子学案》,中华书局1936 年版。

梁启超:《墨经校释》,中华书局1941 年版。

罗根泽编著:《古史辨》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版。

谭戒甫:《墨辩发微》,中华书局1964 年版。

高亨:《墨经校诠》,科学出版社1958 年版。

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简注》,中华书局1958 年版。

沈有鼎:《墨经的逻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年版。

方孝博:《墨经中的数学和物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年版。

陈孟麟:《墨辩逻辑学》,齐鲁书社1983 年版。

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57 年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

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 年版。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年版。

 

评价:作者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能够很好地引经据典。本篇文章从产生墨子思想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当时的政治经济等等社会环境对墨子思想产生的推动作用,然后具体讨论了墨子的兼爱观念、内容以及特征,并指出墨子的兼爱和孔子的仁爱的不同之处。可见,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

建议:一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