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中遇见《楚辞》
桂林学院语言文学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913000074刘晶晶(女)
你从历史中款款走来,走进文化古籍的深处,走进炎黄子孙的血脉,在巫术之风熏陶的荆楚大地,你以生命的吟唱,传诵不朽的诗篇。你用浪漫的纽带,上天入地,发问宇宙,脚踏故土,心怀家国,独行一叶扁舟,你的风骨,高山仰止。中华大地上,遇见了你,你的名字,叫《楚辞》。
你诞生于两千年前,一代文人志士,用诗歌为利剑,向天长啸,安放灵魂的栖息之所,在你的笔端,我仿佛看见了他,屈原。
楚国,是一片充盈着传奇色彩的国度,那里,巫风盛行,重岩叠嶂,地域的磨练,使屈原,生而坚毅,不忘故土。此刻的屈原,游走于江边湖畔,烟水茫茫中,荡舟沙洲,采那高洁的卷葹草……
岁月悠悠,汨罗河江畔送走一代又一代船上的人,船上人一直在奔跑,一个人一缕魂,永远留于此,千年前汨罗江的平常一日,屈原背负丧国之痛,河畔的一花一木未曾令他留恋,河畔的鸟鸣虫啼,未曾让他驻足,在绝境中,他走向生命的尽头,从此,河中常在呐喊,无声的呐喊。
古韵悠悠,在中国传统文化古籍里,寻觅风雨中飘摇的孤魂,《楚辞》中一代名士屈原,一世的绝唱,他以心为纸,以墨为路,勾勒出精神世界的“香草美人”。叹兮,信念犹存,屈原仙逝,赞兮,终其一生,守望誓言,哀兮,奸臣当道,国破家亡。生命的至高境界,莫过于此。
旅途悠悠,坚守道义之路,屈原以梦为马,小人的诽谤,统治者的猜忌,他愈挫愈勇,不问寒暑春秋,用人生的誓言编织《楚辞》的赞歌,在漫漫征途中,以不羁的才华,铸就文化殿堂,许多人忘了来时路,他却演绎超然的神话,在青史中灿烁古今。
在《楚辞》中,“遂古之初,谁传之道”向天叩问,追问宇宙本源,穷尽一生都在求索,“深固难徙,更壹志兮”,脚踏故土,笔墨镌刻大地的芳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始终满怀世间黎民的悲悯情怀,可谓从未间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身逢社会泛起的浊流中,却以超凡的姿态秉持信念,竹简的字里行间,你不仅仰望苍穹,还脚踏实地与先贤对话,在古人智慧中寻找天下之道,“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便是你的信仰,深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不仅仅是你对世界的求知之路,更是华夏子孙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探寻之路,斗转星移,必定“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曦同光”。
《楚辞》,在荆楚大地上奏响乐章,在宇宙间驰骋,在橘林中穿梭,在芳草里遨游,在江畔中飘行,在一叶中寻秋,为后世点缀了千里画廊。
品一杯香茗,窗扉风铃摇曳,阅一部古籍,珍藏那份生命的感动,平淡日子里有了诗意的远方,古往今来,文脉未曾停留,点滴中邂逅《楚辞》悠悠,拾起古人的结晶,给现今中国人如此多的思想的启迪,似新时代的巨轮持续远航。
“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楚辞》穿透两千年的时空,感谢千年后于墨香中遇见了《楚辞》,聆听回味于经典的时代密码,领悟神州的大地上,中国人延续的文化华章,叩响古人吟诵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的家国情怀。墨香依旧,翻开古籍,溯浪漫主义之源,品古人用生命写成的诗章,笔下的橘树必定蔚然成林,心中的香草必定弥漫九州。
川流不息的历史游轮,向未来驶去,《楚辞》墨香不散,深意不尽,在赤县神州挥洒出心中的情怀,点滴中深藏传统时空的文化之美。千年前的文人志士,用生命追随家国信念,直抵新时代的中国,千年后的中国人延续着无尽的古韵,不息,不息……
地址: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雁中路3号桂林学院语言文学学院
邮编:541006
评价:作者以《楚辞》作为中心线索展开,多角度的写出对《楚辞》的赞美,逻辑清晰,论据有力,文章使用大量修辞手法,使之看上去优美生动。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建议: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