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义理 > 儒家仁爱思想与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

儒家仁爱思想与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

字号:T|T

儒家仁爱思想与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

韩星

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是“仁”,从孔孟到程朱的历代大儒,都把仁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准则,成为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宗旨和根本,是人们立身处世、为政治国的指南和规范,是中华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古代,“仁”的内涵非常丰富,“仁”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统摄着一切美好的德性。谢无量《中国哲学史》列举了47个德目,重要的如诚、敬、恕、忠、孝、爱、知、勇、恭、宽、信、惠、慈、亲、善、温、良、俭、让、中、庸、恒、和、友、顺、礼、齐、庄、肃、悌、刚、毅、贞、谅、质、正、义等,认为这些德目都体现了仁。“仁”字在《论语》中出现109次,孔子对“仁”从不同方面和角度作了全面深入的阐释。“仁”的基本内涵就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论语•颜渊》)儒家的仁爱是在承认亲疏远近、尊卑贵贱等级基础上的“等差之爱”,所以具有同心圆式的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层层扩展的特点。

一、仁者自爱,身心和谐

仁者自爱”出于荀子•子道篇》:

 

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

 

子路进入,孔子说:“智者应该怎样做,仁者应该怎样做呢?子路回答说:智者要能够使别人了解自己,仁者要能够使别人爱自己。孔子说:“你可以称为士了。子贡进入。孔子又问:“智者应该怎样做,仁者应该怎样做呢?子贡回答说:智者知道别人,仁者爱护别人。孔子说:你可以称为士君子(比的标准高,比君子又略低一点)了。颜渊进来,孔子又问:颜渊,智者应该怎样做,仁者应该怎样做呢?颜渊回答说:智者做到自知,仁者做到自爱。孔子说:你可以称为贤明君子了。

类似记载又见《孔子家语·三恕篇》。我们分析孔子对子路、子贡、颜渊三位弟子问同样的问题回答不一样所下的不同的判词就会明白,孔子把知人爱人,看得比为人所知和为人所爱重要;把自知和自爱,又看得比知人和爱人重要。作为一种道德实践,仁者爱人的基本精神与价值取向在于为他人而奉献自我。然而, 对仁道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对为他爱人向度的单纯强调之上,则仁道就可能陷入一种对行动者自身缺乏积极价值关怀意涵的片面的自我否定。于是,仁者爱人爱人也就必然趋于苍白、僵硬,或者出于外在道德规范的强制约束,或者出于行动者的刻意、造作,而缺失由内而生的植根于行动者生命本源的内驱力。因而,作为对儒家仁道伦理的全面理解,在为他的深处还体认到为己,这就是颜渊所说的仁者自爱[①]。儒家的仁爱是要从自爱开始,以自爱为起点。一个不知自爱的人,即使爱人,也可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当然,人不能以仅仅满足或停留在自爱,甚至以自爱为中心,而应该不断扩展仁爱的境界,提升仁爱的层次。

自爱既是对肉体的自爱,更是对道德人格的自爱。在儒家典籍中,对生命的珍爱就是重视生命的价值,如《尚书》云:正德、利用、厚生。《易传·系辞上》更谓:天地之大德曰生。意思是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孔子的学生子路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答:“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显然,孔子重而不深究,他把关注的重心始终放在现实人生上。

孟子承认”“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且谓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懂天命的人不会站立在就要倾塌的墙下面。(《孟子·尽心上》)孟子还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下》)把个人为家庭、国家、天下的根本的道理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荀子更谓: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荀子·正名》)人们都是喜生恶死的。儒家认为敬养父母以保全身体为前提,《礼记·祭义》篇说: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因为子女的身体为父母所生,因此子女的身体为父母“遗体——遗留下来的身体。《孝经·开宗明义》篇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孟子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孟子·离娄上》)保全身体以至发肤,是孝行的起码要求,是最初步的践行孝道。敬养父母以保全身体为前提,如果毁伤身体,自身残疾,就不能尽到敬奉父母的责任;即使身体健全,但品行不端,名声有损,也是尽不敬养父母的职责的。因此,全身是事亲的前提,而全身又是为了更好的敬养父母,实现孝道。见,儒家非常重视现实生命的价值,包含了肉体生命(身)和道德生命(心)。

儒家认为人的身与心是浑然一体的,言身必言心,言心必言身,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也不是二元对立。仁与身心有密切关系。郭店楚简中的“仁”字,都写作上“身”下“心”的“ ”;而最新公布的上博简中的“仁”字,大多数与郭店楚简中的“仁”字上“身”下“心”的写法一样。有学者认为“ ”字“从身、心”是《荀子·子道》、《孔子家语·三恕》中所记载的颜回“仁者自爱”。如果将“身”字所从之“身”、“心”互相融和、互相贯注来看,“ ”已形成了与“身”、“心”二字字义,已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别一意”:“爱自身”或“自爱”[②]。成中英先生也从哲学上论证了仁与身、心的密切关系:“实际上仁是人性的核心,没有仁,人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人。仁作为能力的美德和行为的愿望由个人尽心尽力地实现,因此它便与心和身都有了联系,并且在形成一个理想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行为的过程中,将身心联在了一起。”[③]

儒家注重通过加强自我的修养追求心与身的和谐,认为这是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前提。孔子提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要求他的学生待人以忠心,接物以诚信,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不自欺也不欺人,不欺心也不欺天。孔子的学生,被后世尊奉为“宗圣”的曾子也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帮别人出谋和做事都要尽心尽力,和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老师的传授要时常温习,这样才能很好地修身养性。《孟子·公孙丑上》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而求诸己而已矣。”孟子说:仁者(的行为)就如同射箭一样,射箭手先要端正自己的身体,然后再放箭。如果射不中,一不要埋怨胜过自己的人,二要反过来找自己的问题。《孟子·离娄上》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能以礼应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效果,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会归向你了。说的都是“仁爱”应反求诸己,正己正人,推己及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从我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也即“仁者自爱”之“仁”。

后儒对“仁者自爱”身心也不断有所发挥,汉代的杨雄在《法言·君子》中说:“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未有不自爱敬而人爱敬之者也。”人必须先自爱,而后别人才会爱他;人必须先自敬,而后别人才会敬他。自爱是仁的极致,自敬是礼的极致。世界上没有不自爱、自敬,而能够被别人爱和敬的人。这句话强调人必须先自爱,而后别人才会对他有所爱;强调人一定要先自尊,然后才能被他人所尊敬。自爱是最高标准的仁,自敬是最高标准的礼。只有自尊自爱的人,才懂得关爱他人。这句话强调了人要自尊自爱。自尊自爱是关爱他人的必要前提。一个自暴自弃的人,不会对他人产生友好行为。丧失了自信心和责任感的人,也常常对别人采取损害的行为。

北宋张载说:“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正蒙·中正》)如果能够像爱自己那样爱别人,那么,可以说完全达到了仁人的精神境界。王安石在《荀卿》一文中也说:“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说自爱是仁的开始,由此可以推广到对别人的爱。明代吕坤的《呻吟语》还提出了“自爱自全之道”:“饥寒痛痒,此我独觉,虽父母不能代也。衰老病死,此我独当,虽妻子不能代也。自爱自全之道,不自留心,将谁赖我?”这话讲的至真至切。人生在世,有许多痛苦。痛苦最终要靠自己承受!别人没有办法替代。人生在世,最终要衰老死亡,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要承当的,别人没有办法帮忙。所以,要懂得自我珍爱,自我保全之道,自己不留心照顾自己,谁来帮你呢?

自爱不是自恋,是自律、自尊、自强。一方面,依推己及人的原则,一个人如果不知自爱,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如何能够爱人呢?自爱与爱人是相通的。另一方面,自爱不仅是自己对自己的事情,它也要在人—我关系中实现,即有被他人尊重的要求。一个人如不自爱又何来他人爱己的需求呢?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爱人,没有注意到自爱。没有自爱作为基础,爱人也是悬空的。

自爱追求身心和谐,健康长寿。孔子认为,具有仁德,身心和谐的人会活得长寿。《论语·雍也》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仁者乐山,为什么仁者乐山?《尚书大传·略说》曰:子张曰:仁者何乐于山也?孔子曰:夫山者,屺然高,屺然高则何乐焉?夫山,草木生焉,鸟兽蕃焉,财用殖焉,生财用而无私为,四方皆伐焉,每无私予焉,出云风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飨,此仁者之所以乐于山者也(《韩诗外传卷三》、《说苑杂言篇》文并略同。)屺:本意是没有草木的山,这指很高的山。朱熹《论语集注》:“乐,喜好也。……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动静以体言,乐寿以效言也。动而不括故乐,静而有常故寿。程子曰:非体仁知之深者,不能如此形容之。”《十三经注疏》引正义曰:“‘仁者乐山’者,言仁者之性好乐如山之安固,自然不动,而万物生焉。……‘仁者静’者,言仁者本无贪欲,故静。……‘仁者寿’者,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在今天看来,一个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仁者,怀有仁爱之心,胸怀宽广,心平气和,身体健康,这样就能够长寿。仁者所具有的这些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对于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是养生的基础,是长寿的秘诀。《礼记·中庸》引孔子的话说:故大德……必得其寿。这不仅是对道德高尚的人的一种赞扬,而且也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依据。

仁者寿的观点在后儒那里得到持续充分的诠释。西汉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认为仁人没有贪欲,内心清净平和而中正,因而多寿。显然,这是从养生学的角度对仁者寿做了诠释。东汉儒家荀悦在所著《申鉴》中说:或问:仁者寿,何谓也?曰:仁者内不伤性,外不伤物,上不违天,下不违人,处正居中,形神以和,故咎征不至而休嘉集之,寿之术也。也就是说,仁者既不伤害自己的身心,也不伤害他人他物;既不违背自然规律,也不违背伦理道德,这就是长寿之术。北宋大儒司马光在诠释仁者寿时说:儒家曰:智者乐,仁者寿。盖言知夫中和者,无入而不自得,能无乐乎!守夫中和者,清明在躬,志气如神,能无寿乎!在这里,司马光把仁者诠释为守夫中和者以中和为节的君子,要求以中和为人处事,并认为这样就能够长寿。明代吕坤《呻吟语》卷三《养生》也说:仁者寿,生理完也。什么叫生理完也?现代研究表明,人类正常的生命极限在150岁。现在人们的实际寿命所以远低于此,是由于生活方式不当或者心理状态失衡而造成的自我伤害,使生命机理得不到完善的缘故。一个仁者身心和谐,各方面具备了有利于生命延续的全部积极因素,当然更有益于益寿延年了。

但是,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儒家在特殊的情境下还敢于牺牲自己,成就道义。当面临生死与仁义、生死与名节之间的重大抉择时,儒家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赴死。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当“仁”与“身”发生矛盾,不能兼得时,孔子又提出了杀身成仁的观点。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钱穆的诠释可谓得儒学真义:“生必有死,死非孔门论学所重。孔门论学所重在如何生,苟知如何生,自知如何死。知有不该求生时,自知有不避杀身时。杀身成仁,亦不惜死枉生。所重仍在如何生。”[④]明末王夫之认为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尚书引义·大诰》)人生因行义而可贵,也可为义舍去生命,是对孟子舍生取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也就是肉体的自爱是要服从于人格的自爱的。换句话说,也就是以完善道德人格的自爱以取代出于人的本能的生命自保的自爱

二、孝悌之道,家庭和谐

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人、二。”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释曰: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也认为仁是人与人的关系,并且首先是亲属关系。礼记·经解》:“上下相亲谓之仁。”亲善首先是对自己的亲人,故“行仁”首先就是在家庭行孝悌之道。所以,儒家仁爱的非常重视爱亲人,即血缘亲情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主张处理一切人伦关系,都要从孝悌做起。《论语•学而》载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把孝悌作为人生道德实践的开端,强调其基础性和重要性。孝悌也是实现“仁”的根本。《论语·学而》载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朱注:“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为仁以孝弟为本。”孝悌是仁民爱物的根本。表明“爱人”要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开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他还什么仁爱之心呢?所以,“孝道”乃为道德伦理的根本与基础。惟有能行孝悌者,才能去爱他人,因此,孝悌为仁爱之根本。

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他认为:“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礼记·中庸》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里的亲亲,包括爱自己的父母,也包括爱其他的亲属,仁爱当从侍奉双亲开始。

儒家孝道思想以《孝经》为代表,将对亲人的孝看成是沟通天地万物的基本人伦道德,是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的,《孝经·开宗明义》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一点在汉代以后发展为以孝治天下,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孝经·圣治章》又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假如有人不爱自己的父母,而去爱别人,那就叫悖德;不敬自己父母而去敬别人,那就叫悖礼。这话是符合道德逻辑的,怎么能够相信一个人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能亲爱,就能真心实意地热爱他人?仁爱思想是从家庭血缘亲情引申出来的,一个人只有首先爱自己的亲人,才会去爱他人。离开了亲情之爱,仁者之爱就成为无根之萍,无本之末。即使有这样的爱,那要么是虚伪的,要么是由功利需要引起的索取式的爱。正如盖楼房一样,不先盖第一层怎么能够盖第二、第三……层呢?所以,儒家认为,爱人要从要自己的亲人开始,然后推而广之去爱别人。

那么,如何做到孝呢?一是合礼。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生前死后都能以礼待之,便是孝。二是真情实感。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即就是说,赡养父母要有敬重的感情,不然,与对待犬马就没有分别了。在孔子看来,对父母长辈是否有敬爱之情,甚至是人与犬马等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作为一种价值信念,在孔子这里被赋予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意义。

孝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家庭和谐。《论语先进》篇记孔子赞扬闵子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意思是人不说离间他与父母及兄弟关系的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闵子骞的母亲是继母,经常虐待闵子骞。受继母虐待而别人不说离间他们关系的话,是因为闵子骞特别孝顺,顺从父亲和继母而无怨言,所以外人无话可说。故事是这样:闵子骞兄弟共二人,母亲死后,他们的父亲又娶了一个继母,继母又生了两个孩子。有一次闵子骞给他的父亲驾马,缰绳从手里掉下来,他父亲很生气,拿鞭子打他,结果衣服一下子破了,露出了芦花。握着他的手,发觉他的手冻得冰冷,父亲明白了。父亲回去后,把继母生的孩子叫来,握住他的手,手是温暖的,穿的衣也很厚。于是就生气地对妻子说:我娶你的原因,是为了我的孩子,现在你欺骗我,让我的孩子受寒,你走吧,不要再留在我家。闵子骞上前说:如果母亲留在了我家,就只有我一个孩子受寒;如果母亲离我们而去,四个孩子就都会受寒啊。他的父亲默不作声,然而继母也后悔了。闵子骞被称为,就是因为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而这一点正是家庭和谐的反映。悌道的基本原则是“兄友弟恭”,即兄长要关心爱护自己的弟妹,而为弟妹者要尊敬顺从兄长。“友”的含义有友好、友善、友爱、关心、爱护,是兄对弟而言的道德要求。而弟对兄而言的道德要求是“悌”。“悌”又作“弟”,其义是恭、顺从等,“悌”就是要敬爱兄长。兄弟关系在传统家庭中最容易发生矛盾,兄弟之间共患难易,共富贵难,往往会为了争权夺利而兄弟阋于墙,乃至干戈相见。历代皇廷上兄弟之间为争夺皇位而互相残杀的事情屡见不鲜,所以传统的教育从小就注意处理好兄弟关系的悌道。兄弟之间讲究,自然也有助于家庭和谐。

三、泛爱济众,人与人和谐

《说文解字》所谓“仁,亲也。从人、二。”清代文学家段玉裁注释:“亲者,密至也。从人二,相人偶也。言尔我亲密之词。独则无偶,偶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这是说,从字源看,是用以称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范畴。只要有两个人,他们之间就构成一种社会关系;要想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要相互亲爱、亲近。所以,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一种准则。

孔子将亲情之爱推广开来,《论语·学而》孔子说:“泛爱众,而亲仁。”《论语•颜渊》中孔子答樊迟问仁的“爱人”,邢昺疏:“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者,言此泛爱济众,是仁道也。《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也就是说,爱人要扩展到对社会大众的仁爱情怀和博施济众的仁爱实践。

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雍也》);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孔子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彼此诚恳相待、互相谅解,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其中前者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后者是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统而言之,忠恕就是仁的应有之义,是现实仁的具体途径。析而言之,忠和恕又有所不同。忠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个人与他人与集体发生利害冲突时,要克制自己,甚至于舍己利人。为此,孔子再强调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每一个人通过克己复礼成为仁人,那么普天之下就会真正实现仁爱和谐。

后儒以忠恕之道为“絜矩之道”,如《中庸》:“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也正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孟子发挥孔子说:“强恕而行,求仁莫近”(《孟子·尽心上》),朱熹注云:“强,勉强也。恕,推己以及人也。”是说只要努力地按照忠恕之道去做,凡事推己及人,就离仁道不远了。《大学》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系矩之道。”这里“絜矩”,据朱熹注:“絜,度也。矩,所以为方也。”就是说,“絜”指一种度量,“矩”是制作方形的量器。“絜矩”即引导、示范之意。若厌恶上级做事行为不正,那么你就不要再用这种行为去对付你的下级;若厌恶下级有办事不正的庸俗行为,那么你就不要再用这种行为去应付上级;若厌恶我的前任有办事不正行为,那么就不要再用前任的行为来对付以后的人;若厌恶在我之后上任的人有不正行为,那么就千万不要再用后任人的错误行为去对付以前的人;若厌恶我右边人的做事行为不正,那么就千万不能用右边人的行为来对付左边的人;同理,若厌恶我左边人的做事行为不正,也千万不能用左边人的行为来对付右边的人。综上所述,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自己所厌恶的事,就不要再强加给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是从否定方面,即不应该做什么,来强调忠恕之道的。而无论从肯定方面还是否定方面都是以自己作为标准以达到爱己爱人,以仁道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孔子还以自己的生命实践诠释了为人处世要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载: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国,都必定得知那个国家的政治情况。是他自己求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而获得的。如果要说这就是求的话,夫子的求大概和别一般人是不同的吧?” 温、良、恭、俭、让是孔子的修养和风范,所以每到一国就能够取得国君的信任和尊敬,那些执政者对他没有什么疑虑,而是愿意主动地介绍本国的政治情况,希望听到他的指点。这就是说,温、良、恭、俭、让是一个人道德修养内修的外见,言行举止,态度风范,都植根于内在心性的修养,需要长期的积淀和修行。这样内外打成一片,合内外之道,就能够使人信任、敬爱,乐于与你交接,你就能获得人们的信任、支持和帮助,从而事半功倍。

孔子仁爱还强调宽容。孔子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喜爱一个人的时候,希望他活得很好,讨厌的时候,希望他死,既要他生,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啊!这说明宽容是仁爱的应有之义,有宽容之心的人就能够与各种人都和谐相处。孔子还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对世界上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要以血缘亲情的方式来对待,这在今天对于处理世界上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的关系,增进和谐世界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孟子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心中有仁,就能爱人,能爱人,别人也能爱戴你;心中有了礼,能尊敬别人,别人也就能尊敬你。爱戴和尊敬都是相互的,儒家教导人们要对他人友爱、尊重,要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孟子还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敬爱自己的父母,也要敬爱别人的父母;爱护自己的孩子,也要爱护别人家的孩子。人不要把自己的爱局限在狭隘的天地,不要太自私。《礼记·礼运篇》以孔子的话表达了大道推行的大同社会的理想状况,说那个时候“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们不只是亲爱自己的亲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而是使老年人都有人尊敬奉养,成年人发挥自己的作用,小孩子有人抚养,矜寡孤独废疾的人都有人供养。这就是“天下归仁”的大同世界。

总之儒家认为通过仁爱,最终会达成一种和谐的人与人关系,这就是中国人非常推崇的仁爱和谐。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奉行仁爱原则,与人为善,注重于他人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

四、万物一体,人与自然和谐

儒家还把仁爱之心推向天地万物,主张推人及物,在爱人的基础上,将爱心进一步向外推展,将仁爱精神和情感贯注于无限广大的自然万物,用爱心将人与自然联结为一体,达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爱人的同时爱万物,珍惜世界上每一个生命的存在,儒家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是在人伦道德的基础上扩展的结果,就是今天所谓的生态伦理学。《尚书·武成》反对“暴殓天物”,指任意残害各种生物。孔子虽然没有把“仁爱”推及物的明确论述,但他对自然界的生命充满了怜悯之情。《论语·述而》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就充分体现了孔子爱物及取物有节的思想。《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孔子之守狗死,谓子贡曰:“路马死,则藏之以帷,狗則藏之以盖,汝往埋之。吾闻弊帏不弃,为埋马也;弊盖不弃,为埋狗也。今吾贫无盖,于其封也与之席,无使其首陷于土也。”孔子对死了狗马都要把它们包裹了埋葬起来,显示了对动物的悯爱之情。《孔子家语·礼运》引用了孔子的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思想,“故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是说古代的圣人能够把天下当成一家,把中国境内的人都看成象自己一个人一样。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认为对待别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推人及于万物,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按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解释,“物”是指“禽兽草木”,“爱”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爱物”即是爱惜草木禽兽,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好自然环境。“爱物”是由亲亲、仁民推衍而来的,一个人只有亲爱自己的亲人时,才有可能推及他人,去仁爱百姓;只有当仁爱百姓时,才有可能珍爱万物。孟子将爱的不同层次区分为亲爱、仁爱、珍爱,且成为一种递推式的不同形式的关系,但三者并非截然对立。爱虽然有亲疏、有差等,但这种差等只是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按血亲的差异性区别对待,并因而呈现出亲爱、仁爱、珍爱等不同形式,他们都是人类对自身、对生命关怀的不同情感体现,一如本文前面所论仁爱以亲亲为起点,又没有局限于亲亲,而是推己及人,推己及物,这完全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自然体现和表达。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追求人与天地万物冥合为一的境界,启发了宋儒提出“仁者与天地万物王一体”的命题。孟子还提出“君子远庖厨”:齐宣王看见被赶去祭祀的牛的可怜兮兮之样子就动了恻隐之心,命令用一只羊去代替它;对此,孟子认为齐宣王不让那头牛被送去作祭祀之用,是出于一种仁爱之心,但是齐宣王这样做是“见牛未见羊”,不知道以羊代替牛去做“牺牲”时羊也是极其痛苦的。所以,孟子说:“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认为,从礼仪的需要讲,宰杀牛羊作为祭品是必须的,但是真正的君子对有生命的东西,看到它们活着,便会不忍心再看到它们死去;而听到它们的悲鸣或哀叫,便更不会忍心再去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远离残害生命的厨房,正是源于“仁爱生命”这一善良而美好的心肠。

汉代董仲舒进一步将孔子的“仁者爱人”引申到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爱护,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说:“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春秋繁露·仁义法》)真心实意地爱护子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没有不爱护的。不爱护,怎么足以称得上呢?他在《春秋繁露·离合根》中又强调了这一爱物思想。他说:泛爱群生,不以喜怒赏罚,所以为仁也。广泛地爱护一切生物,不以自己喜怒来随意赏罚,才能表现出仁爱来。这样就把仁爱的道德范畴从人扩展到鸟兽鱼虫,表现了儒家泛爱生灵的博大胸怀。

北宋张载《西铭》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人是我们的同胞,万物是我们的朋友,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以仁爱精神为基础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爱人能够使社会生态得到平衡,爱物则造成自然生态的平衡,把先秦儒家的仁爱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不过,宋儒的仁爱思想核心精神还是儒家的血缘亲情为基础的,张载的“民胞物与”就是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的发展

此后,程朱理学、阳明心学对“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之说加以进一步详化深化。二程说:“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二程遗书》卷二上初学者先要懂得仁。所谓仁者,是指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属己,自与己不相干。如手足之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人之功用。”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是说有仁德的人能够把天地万物看成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有生命力的整体,把天地万物看成是自己的生命的一部分,故能爱人爱物,如同爱己。朱熹在《仁说》篇说,对传统儒家“仁爱”思想又有所发展,开创了以“生物之心”释“仁”的新方向。他说:“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已矣。”(《朱子文集》卷六十七)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集》卷三十六),王阳明认为:“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王阳明:《传习录》中)“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这里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实际上是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总之儒家以“仁爱”为中心,呼吁人们将“仁爱”一层层扩展及于万物,要悯恤自然万物、爱护自然万物、要培养起“仁民爱物”的生态道德情怀。

明代吕坤在《呻吟语·谈道》中说:“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便是肫肫其仁,天下一家滋味。然须推及鸟兽,又推及草木,方充得尽。若父子兄弟间便有各自立达、争先求胜的念头,更那顾得别个。”这里引用孔子《论语·雍也》中“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名句,把忠恕之道从人类扩大到禽兽、草木。强调人与人以忠恕之道对待,处理好人类内部的伦理关系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顾及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这符合儒家以人为本,推人及物的基本思路。

结语

儒家思想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更是一门在此基础上如何处理家庭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下学上达、合内外之道的博大精深的学问。通过儒家对仁爱于和谐关系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儒家的仁爱思想是由自我为起点扩展到宇宙万物的,对此,朱熹强调,“一事之仁,也是仁;仁及一家,也是仁;仁及一国,也是仁;仁及天下,也是仁。”(《朱子语类》卷三十三)。仁爱可以从一事推广到万事,从一家推广到万家,从一国推广到天下,以实现天下归仁的理想境界。颜元在《颜元集·存性编》中概括说:

 

    性之未发则仁,既发则恻隐顺其自然而出。父母则爱之,次有兄弟,又次有夫妻、       

子孙则爱之,又次有宗族、戚党、乡里、朋友则爱之。其爱兄弟、夫妻、子孙,视父母

有别矣,爱宗族、戚党、乡里,视兄弟、夫妻、子孙又有别矣,至于爱百姓又别,爱鸟

兽、草木又别矣。此乃天地间自然有此伦类,自然有此仁,自然有此差等,不由人造作,

不由人意见。推之义、礼、智,无不皆然,故曰“浑天地间一性善也”,故曰“无性外

之物也”。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在性善论的前提下,认为人的本性就是仁,仁的自然流露就是爱。这种爱是有层次的,是从父母,到兄弟,再到夫妻、子孙,再到宗族、亲戚、乡邻、朋友,再到百姓,再到鸟兽草木层层扩展的。作者强调这一层层扩展的爱的次第就是宇宙自然的秩序,不是人为造作的,也不由人的主观意志来决定。因此,人类必须遵循这样的爱的次第,爱的正确、爱的准确,不要误爱。还要把这样的爱与义、礼、智配合起来,确立人类合情合理的伦理道德秩序,以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儒家的仁爱思想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我们今天常常说的人的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几个方面的内容。

继承发扬儒家的仁爱精神,就是要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以这种仁爱及其所体现的道德原则培养人们同情他人、关心他人和爱护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热爱、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意识,以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

 

 

作者:韩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儒学、儒教等。

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邮编:100872  

联系电话:010-62515614  13511087238     电子信箱:lthanxing@163.com

 



[①]王楷:《仁者自爱——儒家传统的道德生命观及其哲学基础》,《子研究》2012年05

[②]高华平:《“仁者爱人”与“仁者自爱”——对新出楚简“ ”字形义的思想史解读》,方勇主编:《诸子学刊》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③]成中英:《从康德、海德格尔到孔子》,《成中英文集》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8-99页。

[④]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402页。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