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20年下半年三等奖 文嘉丽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20年下半年三等奖 文嘉丽

字号:T|T

药与反思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7 201710100010 文嘉丽

 

儒释道三家构成了中国三大传统哲学体系,于我而言,更是精神的良药。大一时,儒家经典《论语》便是我们中文系晨读必备书目,在国学班的素心师影响下,以儒家思想为标准,坚持撰写行思录,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是我每日必做的功课。大二、大三期间,我对儒家的尊崇一直未变。在我的刻板印象中,玄之又玄的佛老思想,意味着虚无缥缈、封建迷信。这也是当代的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佛老思想的理解。而今,我已大四,禅宗却成了我最重要的精神良药。

由避之不及到敬畏的转变,是因为我“病”了。国内流行着一种说法:对中国人而言“佛法是药,儒家犹如粮食,道家如同艺术”。于是,今年暑假在复旦大学哲学院院长王德峰教授的影响下,我略读《坛经》以求“药”。五祖弘忍将衣钵传给六祖慧能时,嘱咐他“将法向南,三年勿弘“。这让我不得不佩服五祖的智慧,当时传扬佛法的条件并不成熟,即使佛法是一味药,当病没有起来时,谁需要这味药?如果不是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深有体悟,又怎会明白这味药的重要性呢?这也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启发:一个生命力长达几千年且不断更新的东西,必有它存在的原因,绝不能道听途说,轻易评判。  

高中时期,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高考,“人定胜天”“天道酬勤”被我们奉若圭臬。现在,受禅宗影响,我相信——不是人定胜天,而是冥冥之中,自有推手。

回首中学时代,我因中考失利,无缘市内高中,无奈转回县城高中,我曾将这视为“流放”。然而,在“流放”的三年里,我却遇到了最好老师,在人生的至暗时刻以前所未有的努力与之对抗,没想到这个转折成就了最好的自己;填报志愿时,我“糊涂”的将省重点广西师范大学填为第一志愿,将211大学广西大学填为第二志愿,后来顺理成章的进入了师大,偶然间收获了无数成长;大二时期,原来与我一向交好的一位舍友,突然与我反目成仇,为了逃离令人压抑的宿舍,我选择顶着炎炎烈日,外出自习,却因这番机缘,在自习时遇见了我大学生涯中最重要的人生导师,改变了我整个大学的轨迹。大学3年里,有大半的时间在跟随老师做童蒙国学课程的创业项目,2年的努力,推广过后成效欠佳,很长一段时间,我十分的焦虑与低落。然而,学习禅宗后,我悟了!不是没有成功,只是缘法未到。过去2年里,我陷入了一种病态,为了学习新兴的商业模式,借鉴同行的经验,我时常以商业的角度分析看待事物,在漫天的商业信息中迷失自己,使得身心都处于处于失和状态,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我都还不具备在商海中奋战的定力和实力。这一切的跌宕,冥冥之中,自有推手,无论我将被推向何方,我相信,这都是主观能动性与宿命合力的结果。

从儒家的出世精神与入世之路的角度来看:当下做的事情,本身就是本身的价值,这件事情本应该做,不是为了另外一个有利于我们的目标的达成,这样的人生将处于不败之地。

可能因为过去极少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所以我一向在意输赢,更觉得输不起。“患得患失”四个字足以用来形容过去的我,似乎我所有的努力,都在为某一个未来的目的做准备。我从未放下过心中的“目标”,去享受和体验当下的生活。当被王德峰老师点醒时,听到“人生将永远处于不败之地”,我顿时泪流满面,这不正是我所希冀的、没有差错的人生吗?重视事情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没有目标的目标,又怎么会失败呢?

2020年注定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从新冠疫情爆发之前,我便开始准备考研。不幸的是,各种杂念、焦虑以及“历史遗留问题”让我每一天都处于怀疑人生的状态,常常陷入无尽的挣扎和思索。因为家庭条件尚可,父母也大力支持考研,所以,为了“另外一个有利于我的目标的达成”,我告诉自己:生活中所有事都要给考研复习让路。然而,心未达澄明之境,则万事皆为尘埃。因为心中有太多的愿望被我刻意“镇压”,遂陷入了坐立不安,复习效果欠佳的死循环。

有一日,读到《顿悟儒道要门论》中记载的一个公案:

有源律师来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师曰:“用功。”

曰:“如何用功?”

师曰:“饿来吃饭,困来即眠。”

:”一切人总是,同师用功否?”

师曰:“不同。”

:”何故不同?”

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

读完这则公案,我顿觉心头一热,全身上下茅塞顿开,我知道自己悟了!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说的就是我呀!这样痛苦的活法不正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吗?人生不是未来,而是呼吸的每一个当下;如若将一切意义和生活的希望寄托未来,那么一切皆空!

孔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和所有人一样,我也曾幻想哪一天突然暴富,从此走上人生的巅峰。20203月至7月,是中国股市最为高亢的时期,也正值我们期末考试。因没能抵制住诱惑,我选择了风险较低的基金,前后投资了近万元,每日的收益在200元左右,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做基金投资。虽然收益不算很多,但终究是一笔横财,投资结果让我无比的兴奋,第一天股市闭市后,利用基金的收益买了一瓶20元左右的咖啡,我永远记得品尝那一瓶拿铁的时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激动,我明白,自己享受的不是拿铁,而是人生前所未有的、独特的成功体验。

后来,股市开始低迷,各路基金都开始下跌,人生中的第一次基金投资最终草草收场:因为自己的及时撤退,本金安全着陆,只是靠运气获得的大部分收益凭实力赔了出去。正如孔子所说,心中无仁之常体,则左右不安,不能长期处于贫困的生活处境中,也不能长期处于富贵的生活处境。回想起自己在期末备考过程中,每天挤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关注基金的走势,每天担惊受怕,到头来,一切的浮华,不过是“镜中月,水中花”,辛苦一场,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在王德峰老师的指点下读完《坛经》,我才明白,我们的无限心,使得我们处在时间中,永远以筹划未来的姿态活着。而我已经习惯于筹划着并不存在的未来——无论是考入名校还是赚取基金收益,因此一直被烦恼和焦虑包围,一刻也不得轻松。

我们无限的心,无法安顿在有限的事物之上,而现实中所有事物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无法在现实中找到可以安顿无限心的地方。

许多同龄人沉迷于偶像明星,将他们视为尊崇的对象和信仰。然而,当人们沉迷于偶像帅气或靓丽的偶像时,爱上的不过是娱乐公司批量生产、精心包装、打造出来的具有人设的完美商品。这些商品因创造的流量待价而沽,没有恋爱和婚姻的自由,无论男女都要时刻为了获取资源而献身,接受娱乐圈的一切潜规则和畸形的价值观。无论人设还是皮囊,一切都如同一场甜蜜的骗局,一切皆空。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新媒体在向我们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被资本所利用,为我们营造一个又一个看似华丽的消费主义陷阱,又有多少人能够禁得住消费主义的洗脑呢?

过去4年时间里,互联网极速发展,从4G发展到了5G,最热门的娱乐休闲软件非抖音莫属。除了工作原因的抖音运营者外,大部分想要通过抖音观看短视频逃避现实世界的人们,在算法和大数据的支撑下,看似有永远刷不完的短视频,而带给我们快感的始终只是有限的十几秒,最终也只是“刷了个寂寞”,使得自己的精神世界越来越空虚。

近年来,在政治领域,不断曝出从省部级高官到基层工作人员贪污腐败的新闻。可笑的是,那些贪污上亿的人,并没有因为资产的增加而停止敛财,因为贪污带来的快感是有限的,人的贪欲是无限的;为了满足自己的无限心,只会加快贪污的脚步。然而,贪污带来的不仅只有财富和快感,还伴随着东窗事发,有钱不敢花的恐惧。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大部分贪官污吏算计一生,最终还是成为了国家财富的“仓库保管员”,锒铛入狱。

社会各方面极速发展的同时,也让我们生出了太多的烦恼,我们被考验的绝对不是知识的多少,而是人生的态度。

反思我大学的4年,因为宿命的安排,其实比身边的朋友经历的太多。这四年里,那些前所未有的挑战,不计成本的勇气,开拓创业、带团队、打造产品、学习新领域新知识、最大限度的向社会迈步,站在曾经仰望过的颁奖台、投资背骗、尝试投资基金,最重要的亲人突然患上心脏病,还有原生家庭带来的难以抹去的伤痛和劣根性所带来的影响,成就了现在的我。我并不后悔做过什么,失去了什么,还有何遗憾,相反,我感到庆幸这一切早早的到来。这一些经历是我21年来最宝贵的财富,是我“顿悟”的资本;而顿悟所带来的人生的态度、生命情感的方向和境界的转变,是我大学4年最大的收获;如何安顿好自己的无限心——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是我未来人生中最大的考题。

放下过往,还有更远的远方。孟子曰: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人这一生不可能无欲无求,凡有所求,必有通向所求的路,依孟子所说,努力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最终能得到什么,都是有命运的安排。前段时间,我下定决心,过好每一个当下,现在每天坚持去健身锻炼,练习瑜伽,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减肥瘦身,但是转念一想,减肥这件事我渴求了近10年,却从来没有成功过,不如放下执念,以强身健体为目标,这样总不至于失败,让自己活那般小心翼翼,其他一切随缘。

佛家有云:“除心不除事”。大致希望我们无心而为。从前,在考研这件事上,我往往过于关注事情的结果,害怕遗漏、担心失败,总想着有多少的竞争对手复习进度有多么超前,所以有些该做的事情到目前为止一件也没有做好。而现在,心态的转变让我所有的焦虑烟消云散,佛家向来讲究业力,也许这是命运对我的另外一番安排。诚然,如果不是过去半年里,焦虑让我陷入无尽的思考,“病”入膏肓,我也难以向禅宗求得这味“心药”。我于去年7月,中途变更目标院校,其中有3门课程是我从未复习过的,这曾让我苦恼不已,并未在上面下功夫。就在昨天研招网传来最新考研信息,我的目标院校的考试科目突然改动,有2门课程被替换掉了,这正是我未复习的2门功课。这又给了我和其他同学重新竞争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说,是我的机缘。既然重新洗牌,不如泰然处之,无心而为,踏踏实实走好该走的每一步,向内而求,至于结果,自然归命运安排。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有偕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牢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我们生活在俗世之中,自然无法与外部世界的保持距离,闭门修行;唯有直面现实,拨开尘世的障眼云烟,才能在心中求得澄明之境。20岁时,我曾意气风发,想要通过努力改变社会;21岁时,大彻大悟,突然明白解决好自己生命内部的麻烦,安放好自己的无限心已是人生最难的修行。20岁时,因母亲的病,我害怕死亡;21岁时,突然明白,生死本无鸿沟,我们需要飞跃的不是生死,而是心中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人生只在呼吸之间,人死另有去处。人生处处皆是修行,21岁,不过是修行的起点,愿我在虚名浮誉的烟灰中老去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当生命的灰烬将熄灭,心跳与呼吸即将停止时,不悔过往;当坟墓里身体腐朽,尘归尘,土归土,生命成为毫无知觉的虚空之后,心有栖息之地。

中国传统哲学博大精深,对今后只会越来越浮躁的社会来说,不失为一剂精神良药。过去对他们的认知,犹如品尝到一滴从苍天古树枝叶间偶然滑落露珠,其影响足以用振聋发聩来形容,日后必将勤读书,多反思。以上浅谈为末学结合4年大学生活的一些感悟,感谢冯燊均先生国学基金会的接收,最后,感谢张葆全老校长、素心老师、刘浈老师的教导,以及王德峰教授的点化!

 

邮编:541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广西师范大学

 

评价:作者以“药”作比。从文章开头的欲扬先抑,到文中结合个人经历、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到最后总结中国哲学这剂精神良药的良好功效,突显了其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学文化的热爱之情。

建议:三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