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义理 > 浅谈国学与道德的关系

浅谈国学与道德的关系

字号:T|T
浅谈国学与道德的关系
曾秀斌
 
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国学,也越来越多的学者在专题研究国学。至于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因其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的基础上的,与一定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紧密相关联,故也一并被列为研究探讨的范畴。本文试从国学和道德的概念定义及形成内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国学与道德的概念定义
(一)国学的概念定义。
所谓国学,顾名思义即指“一国所固有之学术”。 “国学”一词,最初是在清末才出现。20世纪初,我国处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相区别,国人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梁启超、章太炎等学者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国学的概念,指的是“相对于西方学术的本国传统学术”,主要内容是小学,包括训诂、文字、音韵,还有经学,包括经史子集。章太炎提出国学的三个主体部分,就是“义理、考据和辞章”。按照这一普遍认同并固定下来的定义,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二)道德的概念定义。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我国“道德”一词,最先出现在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最初的“道”与“德”是分开的,“道”是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荀子·劝学》中“道”与“德”二字始连用,“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道德,即包含道德规范,也包含个人品性修养之义。而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种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整个社会生产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因此,人类的道德观念也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对于实质意义上的人,其生存和发展必定是以社会为前提。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都要对他人及社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有些行为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发展,给他人带来了幸福和安宁,也有些行为引起了别人的痛苦和不幸,更有些行为甚至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动荡和灾难。因而,人类社会为了适当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自觉对自己的行为加以必要的约束,并引导人的行为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而自发地形成一定的约定俗成的共同规范和行为准则,这就是道德。
二、国学与道德的内涵
(一)国学的内涵。
学术界普遍认为,若果把国学以学科来分,可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若以思想来分,则可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若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国学大师章太炎在《国学讲演录》中,则把国学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著名学者章祖安曾提出“国学的根基是小学、章句之学”的观点。相对于西学,国学乃我国之独有,深究国学的本名原意,原指国家学府,如古代的太学、国子监。单纯指学科的国学,乃独指经、史、子、集部的语言文字经典训诂学问。自西学东渐、文化分流转型以来,为区别于西学,时人把我国的“六艺、五术”“诸子百家”统统称之为“国学”。
(二)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就是社会性。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除了极个别隐居于深山的类似于野人的与世隔绝的人之外。离开了社会,人们不仅无法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活动,而且也无法取得赖于生存的生活资料。
道德包含着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客观方面,指一定的社会关系对社会成员的客观要求,包括道德关系道德理想、道德标准、道德原则和规范等等。它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为政治道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等等。道德的主观方面,包括道德行为或道德活动主体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等。这方面的内容构成了道德原则和规范,它要求转化为个人道德的实践,实现这个转化过程,需要通过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提高个人对道德理想和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从而逐渐形成个人的道德信念、道德习惯和道德风格。
道德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共同性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阶级性。道德是维护一定的社会和集团利益的行为准则,它在阶级社会里,带有阶级性。道德的阶级性,不仅表现为同一社会形态里有不同阶级的道德,而且还表现为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各个阶级的道德也不相同。二是共同性。道德的共同性指同一社会的不同阶级,甚至不同社会的不同阶级的道德之间,由于相似或相同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着某些相似或相同的特性。道德的共同性不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 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三、国学与道德的关系
由于国学是我国固有的学术,又是以儒学位主体的,而中国道德从上古发展而来,孔子整理六经,依据自古以来国人所遵循的道德,进一步升华和系统地归纳了中国传统道德,形成了系统的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有逐渐成为中国社会道德的基本思想来源。故而可见其与道德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国学与道德是辩证统一的,既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又互相依存,相辅相成。
(一)道德是国学体系的思想意识根源。
道德在无阶级的原始共产社会时期就产生了,它作为维护社会秩序和调整人们关系的行为准则而存在。也即是从道德产生那一刻开始,它就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在指引人们于社会生产和活动中逐步形成诸子百家的学说。孔子整理六经,思想源出于原有的道德规范,逐步形成了儒家思想。儒家的经典《论语》中记述的圣贤语录,无不紧紧围绕传统的道德思想。略举一二为例,诸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等等,皆源自传统道德。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儒家思想核心,是人的最基本道德品质。
《道德经》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指出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 。这一思想观点也正是来源于传统道德的思想观点。
庄子在《养生主》中所提出的“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亦是基于传统道德而提出来的思想见解。
韩非所著的《解老》、《喻老》更是从法术家角度言“道德”之意。另一法家代表人商鞅辅秦实施变法所采取的“立木赏金”措施,亦是通过重树传统道德的政府形象以取信于民的做法。
孟子的“性本善”、“人皆可以为舜尧”观点,更是提出道德修养的重要。
墨子以“兼爱交利”作为其思想的核心和精髓,一切以实现“兼相爱,交相利”的理想社会为目的,为形成完整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代史学宗师司马迁写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更是基于公正、客观等传统美德之上的。
继诸子百家学说之后,历代统治者基本上都是倡导和遵循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美德,故历代所流传下来的文化、政治、历史专著等,其思想根源无不本于传统道德。
综上所述,诸子百家学说的思想内涵,无不源自于上古以来的一种传统美德,都或多或少对道德予以体现。
(二)国学是道德精神的载体。
国学范畴所包含的诸子百家著作、经史子集等著作,其精神内涵无不在体现中国传统道德的精神。可以说,当初的著作者在创作这些国学著作时,都是紧紧围绕中国传统道德的精神实质而进行的。而这些国学著作在流传中,无论对讲授者还是学习者,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传统道德教育。包括各个时期作为提倡国学的统治者,也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受到一次很好的传统道德教育。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广大人民群众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规则,它必须依赖和借助于属于国学范畴的各种著作,才得以保存下来,流传下来。
虽然道德也可以看成一种传统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习以为常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俗。虽然它比起一般社会舆论来要相对稳定,简单明了,易于掌握,在道德评价中先声夺人,是人们感到它是一种生活常规,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把人们的行为纳入一定的生活轨道,但它要形成和存在,总是和民族文化、社会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它离不开各家学派的理论专著。由此可见,国学是道德的载体。
(三)道德和传统文化艺术又是相互联系的。
文化艺术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再现或反映,它在内容上要涉及到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道德的关系。道德问题经常成为文学艺术作品的中心内容,在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有不少以道德为题材的优秀作品。由于艺术所具有的感染力,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包括道德意识的影响极大,好的艺术作品,一般都有扬善抑恶的作用。从价值方面来说,善与美是统一的,善的都是美的,而不少美的也是善的。
总之,国学与道德是密切联系的辩证统一体。离开了国学便无从谈中国的传统道德;离开了中国传统道德则无从谈国学。
 
 
参考文献:
1、《于丹〈论语〉心得》,于丹著,中华书局出版;
2、《八圣贤书·老子传世作品精选》,杨勇注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史记》(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司马迁著,岳麓书社出版;
4、章祖安《再说慎言国学大师》;
5、《墨子·尚贤下·墨子间诂》,孙诒让著,中华书局出版;
6、《国学丛考》,林家骊选编;
7、章太炎《国学讲演录》;
8、《梁启超文集》,梁启超著,花城文艺出版社出版;
9、南柯舟《国学热中谈国学》;
10、《现代汉语辞海》,刘振铎主编,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
11、《新编诸子集成·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出版;
12、《经史百家简编》,曾国藩选编,梅季译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