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十大义理
学校:云南财经大学
学院:物流与管理工程学院
班级:资评22-1
姓名:徐瑗苓
学号:202205005329
手机号:18213429490
指导教师:任秀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后蕴含着中国千年的思想和文化底蕴。学习文化过程中,中华十大义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其分别为“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现时代提出对思想政治的更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这使越来越多人接触并了解中华十大义理、中国传统思想和道德,促进儒家道德观的培养,提高精神素养,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家国发展。
仁坛
仁坛、一、1042 “人则仁义”作为儒家仁学思想是基本价值观,“仁”是支撑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如孟子所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来源于人的本心,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仁的品质便来源于人生来具有的善中。“喜人之有福”与“恶人之有祸”显示了儒学“克己复礼”的概念,入学要求为公忘私的大局观将个人发展上升到人格理想层面。克己是为了行仁义,从而使自己成为君子。孔子最早提出“仁者爱人”一思想,是为了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礼崩乐坏,他想通过被扬弃的周礼来重新统一人们的行为,以结束子杀父、臣弑君的局面。孔子以氏族血缘的视角把心理情感原则作为周礼的依据,打破了夏商时期浓重的宗教观念,同时也为中国哲学中的人文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仁坛、九、310 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类似于王安石在《老子注辑本》中所写的:“惟其无我,然后不失己;非惟不失己,而又不失人。不知无我而常至于有我,则不惟失己。”禹为治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此之为仁;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之为仁;顾方舟临危受难,不惜冒风险亲试饮,怀国之重托,由是作非凡功,此之为仁。仁乃以国任为己任,以时潮流为岐,以民之求为务,上下求索,砥砺向前。欲为仁,则以国家时之标体,“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同时我们要服从群体利益至上性的最高原则,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人与群体也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的自由。”在生活中,我们既要抛弃自我中心主义,发挥“仁”的作用,又要正确看待自我意志,摆正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仁坛、七、269 先秦儒家遵循“以德为本”、“仁智合一”的道德理想人格培养模式。儒家坚持天人合一、天道合于德性人道的天人观,这反映在智德观上就是仁智合一,建立“仁且智”的理想人格。“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因三者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功用,所以孔子也一生致力于追求“智、仁、勇”三者的统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就说明广泛地获取知识,培养“智”,并坚守志向、就与自身有关的问题去从近处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四德”,智位于四德之末,可见孟子认为智属于仁、义、礼,智也是实现仁、义、礼的途径和手段。如当今的医患关系就需要将仁与智相统一,医乃“仁”者,儒学中称医学为“仁术”,儒家对医生的道德修养提出了“一存人心”、“二通儒道”的要求,医患关系不仅仅是一种人际关系,还是一种社会关系,理想中的医患关系是以诚信为基础的平等、尊重、信任、合作,以“德”为本、仁智合一的道德理想对今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重要意义。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仁”,以“仁”为核心发展“智”,是当今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仁坛、十、556 对于今日而言,中国日渐建立起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这一现状离不开孔子千百年前“仁”的思想,其对我们道德的教化作用已经变成每个中国人的道德规范,。至今我国已经有八大救助机构及其他不计其数的救助机构为生活困难的人提供生活上的支持,“仁则荣,不仁则辱”,要知荣辱,致良知。这表述了儒学关于人生价值实现的评判标准,又体现儒学所提倡的人生境界的终极含义。在儒学兴起的时代,正处于我国社会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社会变革的时代,因为社会经济地位的局限,人们往往从经济的、政治的、物质利益的角度认识和理解“荣”与“辱”。如奴隶主阶级,把他们的身份、特权、拥有奴隶的多少看作衡量名望和荣誉的主要尺度;如封建贵族,把等级、权势和门第看作尊严和荣誉的象征。对于他们而言,当失去了身份、特权、等级、权势、门第就是耻辱。但儒学思想却从这样的时代中脱颖而出。一个品行高尚的人并非因为具有高官厚禄,相应,贫贱冻馁、饱受穷困也不是判断又给人道德低下的标准。尊卑、荣辱关键取决于一个人道德修养境界的高低,取决于品行的优劣,取决于人行为所表现出的善恶,正因如此,“君子未必富贵,小人未必贫贱”。
仁坛、八、494 人与自然的发展需要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就是人类发展时体现的仁爱。过去人类为了发展而对自然进行破坏,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这与孔子的“爱物”原则相违背,今天我国制定生态环保法律的文化资源,启发了我们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节约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现在所推行的绿色发展观也受到了国际的认可和重视,相反,对于某些违反国际公约、不顾各国反对依然向海中排放污水的国家则受到了来自各个国家的谴责。
仁坛、三、923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需“仁”,“仁”代表父母与子女之间、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爱。人口数量的增加在无形中加大了年轻一辈的竞争压力,也使很多家长陷入对子女未来的焦虑中,为孩子报名各种兴趣班、参加国内国外的比赛等。近期小学生在医院边输液边写作业的情况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的人认为孩子课业紧张,应以学业为主;有点人认为孩子这种行为有违常理,且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有害。事实上父母在孩子患病情况下仍坚持让孩子做作业,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打算,但也忽略了孩子长期心理和身心健康,这难免忽略了“仁”,忽略了儿童的整体发展。国家提出“双减”政策也是为了保持教育中的仁爱,使各省学校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信坛
信坛、一、629 《说文解字》中写道:“信,诚也。”历史中不断出现将“诚”与“信”连用的情况,其义为诚实不妄、恪守信用,这也与“言必行,行必果”的思想相契合。“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鞁,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中以车为喻,说明人若失去了诚信,就像大车小车失去了车前的横木一样。《礼记》中所述:“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这阐明了诚实待人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董仲舒在总结孔孟儒家思想时,将“信”与“仁、义、礼、智”四者并列,使其成为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之一。孔子认为诚信是一个人安心立命的基础,是处理人际道德关系的重要道德原则,人缺少了“信”必然寸步难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则认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在社会实践中,人的道德修养应该不断完善,以诚信为基本准则约束自己、时刻反省自己。
信坛、二、1037 今日的中国,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国人更加重视诚信了,是国家为人民作出了最好的示范。中国是《巴黎协定》的缔约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重要承诺,2022年中国碳排放量下降8%,我国的碳排放日趋减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指日可待。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已经深深根植于每个国人心中,人们更喜欢接触守信诚实之人、远离虚伪背信之人。孔子强调:“主忠信,毋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诚信是维系人们交往关系和基本社会关系的链条。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所展现出的“以信为本”的美德,应该倡导和遵从诚信原则,信守承诺,不欺诈、不虚伪、不掩饰,建立融洽和谐、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
信坛、二、1036 信是治国为政的重要前提,政治统治的巩固与否在于是否取信于民。“信,国之宝也”,信作为一种为政之道,其在治国安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孔子强调“为政以德”的思想,非常重视诚信在为政方面的作用。作为继承发展孔孟思想的荀子在书中写道:“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从而说明了他认为诚信在治国理政中拥有重要地位。现代政治中儒家的诚信观同样受用,今国家正加强以“诚信”为中心的行政道德教育,使得各层行政工作人员认识到“诚信”品德对个人的重要意义,还促进行政工作人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诚实守信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在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诚信”原则是建立和平友好、平等互利国际关系新格局的道德杠杆,有的国家为了自身利益,不惜背信弃义、抛弃承诺,这也使世界都更加深入认识了中华民族的诚信美德。
信坛、二、1036 自2015年11月1日起,我国将考试作弊纳入刑法,这也表现了国家对诚信教育的重视。不仅如此,各学校都加强诚信教育,社会的诚信之风逐步建立起来。当代大学生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和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了自身思想觉悟,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我国大学生总体的诚信状况很好,但仍需继续加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正面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并利用社会上诚信缺失的现象以警戒人们。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一课堂,对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有深刻的影响,父母应该努力给子女营造了一个诚信的环境,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国家加强诚信教育为的不仅是塑造公平的考试机制,更重要的是将诚信的种子深深埋在人们心中,培养诚信精神,实现诚信的价值。
信坛、四、717 “慎独”作为信的行为之一,是儒家“入德之方”,是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其根源于西周初年的忧患意识。它不同于对原始宗教对鬼神的敬畏,而是一种以自己力量来突破天命的责任感,从而产生了忧患意识。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试图重建大同世界就是具有忧患精神的体现。儒家后学在《大学》中阐述了“慎独”的范畴,将“慎独”作为正信诚意的重要方法,以告诫人们谨小慎微。“慎独”实际为内心的专注、专一,将“仁、义、礼、智、信”统一于内心,专心而不被五官感受所影响。“慎独”还要求人不以恶小而为之,通过自身反省做到真正地向善守道,以诚信为导引方可“从心所欲不逾矩”。
孝坛
孝坛、十一、462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出现臣弑君、子杀父的乱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荡然无存,此后孔子便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孔子在家庭伦理方面着重阐述“孝”的概念,“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体现出他十分重视孝悌,强调培养人们具有孝悌的品德是最基本的,“孝”与“忠”是统一的,孝于宗族长辈就是忠于国家朝廷。若一国内人人讲求孝道,那么国家必定会减少很多犯上、作乱的事情,从而变得更加和谐稳定。“忠”“孝”二字让我想到历史上的岳飞母子:岳飞母亲深明大义,教导儿子精忠报国,岳飞也对自己的母亲很孝顺。他母亲留在黄河以北,他就派人去寻找,历经十八次反复,将自己的母亲从被敌人占领的故乡接出来。当他成为战区统帅时,仍侍母至孝。母亲去世后,岳飞三天不吃不喝,他曾说:“若内不克尽事亲之道,外岂复有爱主之忠?”
孝坛、二、733 在甲骨文中,孝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一个老字,表示老人,下部为“子”表现一个年轻人,字型上就是一个年轻人背负着一个老人。其中可以看出“孝”所体现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许慎在《说文》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宋代朱熹在《论语集句》中也认为孝是“善事父母”之谓,随着封建社会发展后系统地构成为“三纲五常”,并逐渐遭到异化,孝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反映了人的天性,让年迈的父母有所依托,也有助于维系正常的家庭关系,但在另一方面孝扭曲了人性,成为戴在子女头上的桎梏,由此,提倡正确的孝道尤为重要。
孝坛、二、745 董仲舒作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学者,提出了“三纲五常”的伦理思想,“三纲”和“五常”都是“天”的意志体现,三纲的主从关系是绝对不可改变的。在董仲舒的思想中,孝是服务于忠的,而忠和孝最终都是为了加强封建集权统治而服务的。时至今日,“孝”仍是众人追求的美德之一,而过去有关“孝”的理念却有部分不适用于当代,如《二十四孝图》现虽成列在博物馆之中,但鲁迅先生明确的在《朝花夕拾》中体现其中部分故事缺乏真实性,且包含封建制度的压迫和对真实孝道的扭曲。过去传统社会中所倡导的孝道是单向维度的“孝”长辈具有一元主导的倾向,对任何事件具有强制性、权威性,儿女则缺少合理的尊重和理解,两代处于不平等的状态。这种单向的孝道无疑与当代社会主导的平等尊重社会理念相冲突。倡导代际平衡理念是现代孝文化伦理体系的前提,惟有基于这样的前提才能构建出真正契合时代精神的代际伦理体系。我们进行孝行的同时也要注重思考的过程,直面传统孝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冲突,不固步自封、立足自我,并借鉴合理成熟经验,守正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
孝坛、十、256 “孝”不仅是指家庭伦理,也是一个社会、政治范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社会只需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如丑恶现象频频发生的不法分子,其家庭教育多半是脆弱的;相反,一些乐善好施、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往往是家庭教育成功的结晶,当今社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庭孝道的缺失,国家建立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对养老行业进行扶持、加强基层养老服务建设等。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新的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国传统的孝道伦理也出现了新发展趋势,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重,社会也正不断给予老年人关爱、解决养老问题,中华民族始终牢记忠国爱民、敬老孝亲的古训,我们应使之发扬光大,建立起更高、更博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结语
中华十大义理、一、566 中华十大义理是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其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才使我们在今天得以继续推进和学习儒家思想的可能。中华十大义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而构建起来的,千百年来濡染着中国历代精英的精神世界,使其自强不息,使其心怀天下,使其以苍生为念,使其先公而后私。一个接受了儒家思想教育的人,有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政治信仰,有卫国卫民、勇敢献身的政治理念,有清正廉洁、为民谋福的政治操守,有宽容大度、实现和谐的政治愿景。中华十大义理的学习推动了个人的精神建设、国家的文化建设,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评语:笔者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信、孝角度出发,通过一定的文本解读与阐述,立足新时代社会环境,将古今结合起来进行论述,具有新意。逻辑清晰,语言严密,有着自己的独特思考,有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