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腊梅
专业:会计学
班级:会计18-2
学号:201805005042
电话号码:18088468218
QQ邮箱:201205005042@qq.com
信坛:言为心声
就“信”字来说,一个站立的人说出的话,应该是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反映自己真实想法,发自内心的语言。《弟子规》有言:“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意在教育告诫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诚实可信的人格品性。信在中国儒家思想中是“五常”之一,是一个人立身之本。
信坛:立信为本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历史上从个人到群体,立信而成功或名垂青史的例子很多,古时候就有“曾子杀猪”、“商鞅立木”的故事,又有徽商历经明朝至清朝三百年长盛的商营例证。“以史为鉴可明得失”。今天,我们民族强盛,祖国繁荣。生逢好时代,我们更要立信为本,做一个有思想、不轻言、一诺千金的人,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履信守诚的能力,从个人到社会,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也传承国学精华。谨记:“言为心声”!
信坛:信之意
心中信守诚信,方能宁静安心,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信所存,义之所存也!曾子杀猪可谓是老生常谈之事,但“信”的美德精髓在五千年的文化中传承下来依然熠熠生辉,为后世发扬。信者必有义,有“信”之人,与人相处使人实在,诚信,是人生最好的底牌, 我国将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在个人层面的第一个准则,可见诚信在现代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不可或缺,信之风气,如春风化雨,净化社会不良风气,也净化着人们的心灵。人是社会的个体,人无信 不立, 业无信不兴,人要守信,守得住道德底线,中国人历来讲求一诺千金,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上,对我国和其他国家在多边和双边经贸协议,国际协约对我们政府,市场主体的各种行为都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
信坛:诗书立业,孝悌做人
一直以来,中华民族都保持着信的传统美德。信,作为儒家提倡的基本的道德标准之一,几千年来,成为了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首先是以相互的信为前提的。中华民族也一直是一个重视信的民族。在《论语》中,古代先贤曾提出,言必行,行必果。也有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德准则。还有着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这样的成语,还有着曾子杀猪、立木为信等典故……这些足以表明信在中华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一直指引着我们前进,做一个有信的人。
孝坛: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孝的文字含义,上边为“老”,下边为“子”,“老”是指老人,老一辈,老一代,“子”,是指子一代,孩子,孙子,子一辈将老一辈承在肩上,挂念在心,用心去爱,即为简单之孝!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予的最佳礼物,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我们一生的最深的羁绊,最深的情感。“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父母子女一场,是今生今世的缘分,不止是目送,“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万事万物, 百善孝为先,具有着浓厚的人生哲理。
孝坛:孝是人之基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排在首位的“孝”自古以来在我们社会的伦理思想、行为规范、思想塑造等方面中都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在我国古代社会,孔融让梨、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仲由百里负米、董永卖身葬父等流传千古的行孝故事无不提现着“孝”。在日常生活中,“孝”也无处不在——爸妈下班后,迎上去说一句“爸妈辛苦了”;远在他市读书,时不时惦记着家人,并与他们保持联系;在家里吃饭,先给爸妈盛饭等等。即使是一些点点滴滴的小细节,也是对“孝”的大大反应。古人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哪件事不是从基本做起。“孝”也同样如此,一人不行孝,何以言“悌”何以提及“忠”再何以讨论“信礼义廉耻”。
孝坛:孝之文化
孝字原为一个孩子扶着老人的手,指尽心尽力照顾老人。经过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孝已经成为其核心精神。《孝经》:“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在孝这个错综复杂的体系中,包含了“孝”、“敬”、“谏”、“全身”、“继志”等等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是“扬弃”,摈弃其不合时宜的部分,继承和发扬其积极成分。
孝: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于今日仍然值得我们借鉴。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外读书,是自己的追求和向往,是父母亲人的付出与自豪,更是个人人生发展的历练和积蓄。我们应该好好读书,努力学习,为将来走出社会打下坚实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不能虚度时日,荒废青春,即为自己的发展,也是让父母放心。孝是一种血脉相通,亲情相携。如果沉迷网络、贪玩好耍,甚至误入歧途,陷入网贷、交友不慎,不仅给自己带来巨大伤害,同时也让父母多为我们操心忧虑,孝便无从谈起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如果我们连自己都管理不好,于父母没有孝敬,便失去了立身之本,如何能为社会、为人民服务呢?
孝坛:孝与感恩的思考
孝与感恩是中华孝道文化的基本元素。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想理解和践行优秀的孝道文化传统,就得从感恩开始,首先要感恩父母亲人,感恩教育帮助过我们的所有人;其次是感恩自然,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生存生活的阳光雨露、五谷珍馐;进而感恩社会,给我们和平与安宁,以及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学习环境。
孝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为家庭成员之一,我们在外读书,要感恩父母亲人的坚持与付出,不读好书、学好本领便是对不起辛劳的父母家人。我们好好学习、爱惜和锻炼身体也是感恩父母的一种方式,何况我们自己还将受益终身呢?放假回家,煮饭、做菜、洗衣服、做卫生,甚至田间劳动,我们都去试试,感受父母家人的辛苦,更加深我们对感恩的理解,更深化亲情的内涵。其实,除了父母,给过我们帮助的人又何止一二?老师、同学,甚至我们素未谋面的很多人,我们都应该从内心里给予感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样的道理,大自然给予人类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得珍惜,得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也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孝坛:孝之行
孝道文化要求我们从个人做,起以家庭父母为基点,首先做到敬养父母、生养后代、推恩及人,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首先要学好本领,学会感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卓有成效,祖国强大繁荣了,社会安定了,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学习生活环境。对比于“华北之大,已经不能安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今天的我们是何等的幸福!
孝坛:动天之德,莫大于孝
毛泽东在谈“忠孝”时提到,不是忠于某一个人、孝与某一个人,也不是宋代之后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孝,不应停留在表面的言行恭顺,真正的孝,是不用说也会做到的,孝敬是一种美德,但是,它不是一种本能,快节奏的生活容易叫人身心疲惫,作为儿女的我们要真心爱父母,尊敬父母,和颜悦色,从内心深处发出微笑,让他们感到快乐幸福。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也不失为一种孝。不独亲其亲、老吾老。许多革命烈士投身革命、牺牲生命,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伟大贡献的父老双亲,是对国家的大孝。今天,我们更要继续为祖国建设、民族强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要带着感恩的心学习生活,塑造孝与感恩的品德。
和坛:和文化
相安,协调,团结,和平,平息是“和”的含义,“和”根植于中华文明的土壤,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蕴含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大智慧,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商人看中利益,但也能和气生财;地利人和是每一场战争必备可少的因素。老人们和蔼可亲,年轻人们心平气和,这样我们大家才能民和丰年。“和”演绎到今天,已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传递出中国“和文化”的核心理念,向世界宣扬了今日中国以和为贵的友好姿态。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和而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治国理念。
和坛:和为贵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和为贵”的观念,自古以来就深入人心,也是现代社会道德观中不可或缺的先进理念。人与人之前,人与社会,人与组织,以及国与国之间和谐相处,和睦发展,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在古代著名的都江堰工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贵和尚中的基本精神,都体现了以和为贵,崇尚中庸,和衷共济,风雨同舟的和的精髓。
和坛:辩证之和意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意思是不能所有的一切都讲究和谐,大事小情都是一团和气;二是不能为和谐本身去追求和谐,为了和谐而突破道德规范去求和谐。在各国追求本国利益时,各国不仅应该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合作中谋共赢,加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互利共赢,追求“和为贵”也是讲究原则的,和谐,对社会稳定、人际关系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和谐而忘记了竞争,不可过于佛系,相似于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当中的哲学理念。在和谐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良性竞争,只有竞争,推动事物向前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社会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实现和谐。
评价:作者引经据典,即有引用也有自己的见解,围绕相关的论述主题一一道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文章论述有条理,逻辑清晰,可见其在学习有下一定的工夫。
建议: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