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2011年下半年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二等奖   周晓明

2011年下半年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二等奖   周晓明

字号:T|T
青岛大学
学院:师范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10级中文系一班
姓名:周晓明
学号:201040903040
联系方式:18765283110
 
 
1、仁坛:经典学习六、众德之本。第107楼:
孔子在这里阐述的仁问题中“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推及到当今反映的社会问题是对我们的华夏子孙在国外的行为的思考。老师时常举我们中国人在国旅游的例子。在国外景区中国人兴奋异常,在景区经常做出一些滑稽让外国人耻笑的行为,而仁要求的不仅仅是外在国内知书达理,在国外更要求我们的行为庄重,宽厚,诚实,慈惠。身为一名中国人,在国内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国外更应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规范我们的行为,能做到这点也就必定要内心“仁”的认识与理解达到一定境界。这也恰恰体现出个人"修身"的要求。
 
2、仁坛:经典学习五、仁的价值,第278楼: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这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理解民对于仁的需要,甚至大于火和水所代表的物质需求,人与人之间为利而死之事常见,而人与人之间存在仁就会和谐。这理论反映在当今社会里比比皆是。比如各种犯罪的动因:抢劫为财,强奸为色,杀人为愤...各种私欲支配着人的行为走向道德的极端进而违背仁,触犯法律,得到惩罚。而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谦逊有礼就会减少摩擦和矛盾,仁爱之行是每个人希望被对待的,相反每个品行仁爱之人亦是曾被以仁对待的人。所以,我们每个人若都行仁施爱,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融洽,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3、仁坛:经典学习五、仁的价值,第279楼:
这是随时辨析解析智慧的人与仁爱之人的不同,实则讨论了仁对人的重要性。智慧明达的人是处于流动状态下的,他能敏锐的洞察事理变化,能因势而动,故而常乐。这种乐是因看清世间万物,无所忧。而仁爱之人是出于稳静状态的,他不因外物而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仅是对自己,对他人也是这样,是一种博爱之心。无所求故而长寿。睿智之人通常是心态乐观之人,行仁爱之礼也会让人修身养性。
 
4、仁坛:经典学习十、培育良知第262楼:
人人都有良知,良知是一个人所具备的本性。古之豪杰义士为此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而良知却当今社会总是外物的局限。谈及现在我们的良知在当今社会却经历这巨大的考验!三鹿奶粉,三氯氰胺,大头娃娃商人的良知被利益弥盖,金钱至上被推崇,良知在丧失,人性在丧失!这么做的后果也必将得到法律的惩罚,社会的谴责。我们审视社会的同时也应该反省自身,俯察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仁义,是否在处理每件事之前都将良知放在第一位。我们所培育自己的良知要想到不只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素养还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礼坛:经典学习五、礼主题题解,第185楼: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当今“礼”,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已经脱离了原先为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服务的本质,而是维系社会良好风气的道德规范。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不再受到“礼”的约束,甚至把儒家等一味地看成是陈腐的,而把西方文明看成是完美无缺的。实际上,我们所鄙弃的只是“礼”中的糟粕,对于儒家文化中占据相当分量的高尚的东西,我们还是要继承并发扬;而在另一个方面,西方的文明也不见得完全像我们所见所闻的那样人性。随着中国的一步步发展,“礼”无与伦比的魅力必将会再度大放异彩,使世界眼中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开放的民族,而中国当然就是一个文明、开放的国度。可以说,中国的形象,将会因为“礼”而更加亮丽,清新。
 
6、礼坛:经典学习四、礼的规范:247楼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7、礼坛:经典学习二、礼的原则:第311楼: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具体的规定。今天,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在适宜。我们要把握好各种仪式的规模,就必须掌握好适度的原则,要使必要的仪矩同现代文明相结合,相关的活动既隆重其事,又不至于华而不实。我们尤其要反对那种借婚丧庆典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反对那种认为仪式越隆重越好,越豪华越合乎礼规的做法。如:当今不少新婚夫妻为使婚礼够排场,摆阔气,互相攀比,搞到债台高筑,造成巨大浪费。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不顾影响,为子女以权谋私,收受大宗贺礼,助长奢靡之风。这既不符合我们优良传统,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民情。
 
8、礼坛:经典学习五、礼: 主题题解:第186楼
古人对仪容仪表是有极高的重视和要求的。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整个生活的内心态度。具有一个优雅的仪表,无论他走到哪里,都给那里带来文明的春风,得到人们的尊敬。毫无疑问,传统礼仪文明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般说来,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这个社会便越和谐、安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教养有素,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多一些愉悦,而国家、社会更多一些有序与文明。从这一点讲,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由于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相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
 
9、孝坛:经典学习十一、孝:主题题解:第194楼:
孝是一种相互关系。父子之间道的传递是人有别于动物而通于天地的特性,是人之所以成为“四大”之一的基本条件。因此,将“孝”作为道的载体,以保证人的精神也就是道的精神代代相传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具体的父子关系、或师生关系乃至任何两代人的关系中考察“孝”就是要考察他们之间传递的通道是不是被很好地维护,他们之间是否存在传递的困难。如果有所谓“代沟”形成,传递的通道即被堵塞,父母的说教无法被儿女接受。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儿女如何“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孝都已经不存在了,那些形式上的奉养和顺从与演戏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无论父母、儿女;老师、学生在参与传承的过程中,不仅要精心维护两代人之间传递的通道,而且要诚心诚意地教、诚心诚意地学,才能被称之为孝。
 
10、孝坛 :经典学习一、赡养父母;第337楼: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这种美德在当前社会转型期,遭遇到了不小的抵触,甚至被一些后生们丢弃。在经济还不发达的农村,遗弃老人的事时有发生,而且这种现象有一定的社会思想做支撑。在农村一些中青年人的心里,不孝敬老人,似乎并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反正我们穷,只能供小的(孩子),无钱养老的(长辈)。针对这样一种状况,笔者要说的是,孝敬老人固然与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有很大关系,但决定因素或者说主要因素还是一个人、一个家庭道德水准的高低。
 
11、孝坛:经典学习七、事之以礼:第53楼:
在现实当中,孝敬老人的人占大多数,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但确有个别后生,老人在世的时候,平常对老人有一搭没一搭,爱理不爱理。生活上不关心,精神上不慰藉,遇到老人有病不积极主动去就医诊治。老人去世了,办丧事却舍得花钱,甚至打肿脸充胖子,大操大办在周围给自己扬名。这种人本质上是自私虚伪的。我们不禁联想到一个问题:什么是孝敬父母?孝敬老人,首先是要赡养好老人,第二位的才是送终,而且要量力而行。把有限的钱和精力不用在老人生前,却用在老人死后,这些人是真心行孝吗?答案都在我们的心里,等到子欲养而亲不直之时什么都晚了,说什么也都没有用。
 
12、信坛:经典学习五、信 主题题解:第120楼:
讲诚信,并不是说说而已,很多人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这大概就是人真而不诚、诚而难信的一种劣根性缘故,他们以利益确定诚信,以自私和贪婪玩弄诚信。在现实社会生活里,我们做人做事什么都不缺,缺的是人心,缺的是诚信,弄得人去寻找诚信的机会和条件。有的人只是要求别人有诚信讲诚信,而自己就很难用诚信来对待他人。在文明发展的今天,更应该体现人事的诚信度,结果却令君大失所望。人总有自己的优劣势、强弱点和长短处,在今天的人事面前,说诚信,怕是有点难度,甚至不知去说。更不会去理解诚信的优劣、强弱和长短。真可谓说是说,做是做,因人而已、因事而已、因玩笑而戏弄诚信。在失缺了道德的人群里,还能听到它的声音,看到它的旗子,总算对一些受骗者有了交待,或许对诚不诚、信不信的人是一种安慰。现实中,可怕的是讲诚信就是去“送死”,讲诚信就得吃亏上当,这个诚信谁还敢讲?目前似乎什么都在发展进步,唯独人的道德品质没有进步,相反在逐渐下滑,而且下滑得令君后怕。因此,讲“信”在当今社会尤为值得重视和宣扬!
 
13、仁坛:经典学习五、仁的价值:第287楼:
“仁”,在现代社会具有广泛的价值。从个体来讲,中国正处在惟利是图的历史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冷酷,“人人为我,我也为我”,道德沦丧之叹随处可闻。儒家思想中的仁、义、忠、信、第孝等观念具有很深的文化认同基础,是强有力的道德感召力量,可以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仁,也有其功用。比如对客户体贴周到,讲信用,这就是仁。是眼光长远的做法。对于国家而言,仁是一种软力量。在国际社会上能够承担责任,言出必行,将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下深厚的政治底蕴。古人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东方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14、智坛:经典学习五、坚持真理:第145楼
坚持真理在古代是“智”的一种体现。有人说实践比坚持真理更重要。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种说法本身就将实践与真理之间的界限混淆。实践,不过是检验理论观念是否是真理的一种活动,它只是方法、手段,而不是、也不能作为标准!为强调实践的作用,我们只能说“实践是检验理论观念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手段或方法”,而不能说“实践是检验理论观念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标准(准则)”,更不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代人们对“真理”的悲观怀疑思想之根源,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怕是不无关系的。很显然,正是这句话造成了人们在思想上对真理本身认识的混乱,因为正是这句话把真理置于了不置可否、不伦不类的荒谬地步。真理就是真理!它是指我们对自然、社会的认识符合于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我们人类今天的辉煌,所凭赖的就是我们所掌握的真理,所以坚持真理就等于要相信科学,就是在实践,也是当今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体现。
 
15、义坛:经典学习七、爱护生命:第404楼:
拥有生命的机会只有一次,我们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还要爱护他人的生命!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愈演愈烈,造成了许多学生的伤亡。媒体曾报道过,某中学学生拉帮结派,勾结社会青年威胁殴打该中学学生,导致了学生的死亡。再看看3.13发生在福建南平某小学的那起惨案,一男子竟穷凶极恶地向手无寸铁的小学生会起屠刀,造成8死5伤,这是多么骇人听闻!当你觉得自己的生命可贵时,请你也想想,别人和你一样平等地享有生民健康权。你没有权力去伤害别人,剥夺别人生存的权利。所以珍惜他人的生命也是每个人的责任。那么,当我们作为旁观者,亲眼目睹别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请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能够很好地履行这个责任。你会怎么做?是落井下石?袖手旁观?还是见义勇为?我相信,在场的各位都是正义的使者,一定会作出自己正确的选择。然而,这里所说的“见义勇为”,并不是头脑一时发热的贸然行动,而是一种有智谋的义举。
 
 
评语:
作者一共选取了15个贴子,该帖子能紧紧围绕儒家哲学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阐述,就整体而言,有论有叙,有典有故,有据有感,论述也清楚,观点明确,逻辑清晰。但有些地方似可更为深入,而有些则可作进一步思考。
建议:二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