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传播"忠恕之道",有利于实现世界和平
易中天问答诸子百家之十九 相信无尽的力量 易中天 从“亲亲之爱”出发,就可以“让世界充满爱” 问:前面你说,以德育人,不妨多读儒家,但不能“全盘接受”,只能“抽象继承”。那么请问,儒家的思想当中,真有可以抽象继承的东西吗? 答:有啊,仁爱就是。 问:仁爱,是孔子的思想吧? 答:主要是孔子的思想,也有孟子的补充和贡献。因为儒家所谓仁爱,实际上包含三个内容,即亲亲之爱、忠恕之道、恻隐之心。其中,亲亲之爱是基础,忠恕之道是方法,恻隐之心是底线。前两个,是孔子提出来的;后一个,则是孟子的补充。 问:什么叫“亲亲之爱”? 答:基本定义,就是爱自己的亲人。在这里,第一个“亲”字,是动词,亲爱的意思。第二个“亲”字,是名词,亲人的意思。亲人当中,首先是父母,叫“双亲”;其次则是兄弟。亲爱父母,叫“孝”。亲爱兄弟,叫“悌”。孔子认为,这两种爱,但凡是人就会有,不需要教育,也不需要证明,可谓仁爱的天然基础,所以孟子说“亲亲,仁也”。 问:爱父母,爱兄弟,就是“亲亲之爱”,就是“仁”吗? 答:没这么简单。严格地说,还应该推而广之,泛而化之,才是完整意义上的“亲亲之爱”,也才是完整意义上的“仁爱”。 问:怎么推广,怎么泛化? 答:第一步是顺序延伸,对等相爱。比方说“孝”。孝的本义,是敬爱父母。你看孔子说“孝”,什么“父母在,不远游”,什么“三年无改于父之道”,都是这个意思。对父母既然应该敬爱,那么,父母的父母呢?也该。这就爱到了祖父母。祖父母的父母呢?也该。这又爱到了曾祖父母。总之,从孝敬父母出发,所有的长辈都爱了,这就是“顺序延伸”。 问:对等相爱呢? 答:就是子女应该爱父母,父母也应该爱子女。 问:是这样吗?儒家的主张,不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吗? 答:你说“三纲五常”啊?对不起,那是后世儒家的主张,不是先秦儒家的主张。先秦儒家,无论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没有提出过这种“不平等条约”。相反,在他们看来,人与人之间,虽然“不平等”,却又必须“对等”。 问:什么叫“不平等而对等”? 答:这一点前面其实讲过(请参看《从君权到民权》),就是对所有相对的双方,比如君臣、父子、夫妻,都必须同时提出道德要求,没有谁可以不受道德约束,也没有谁可以不承担道德义务。这就是“对等”。但是,君臣、父子、夫妻,他们的地位是不一样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卑者(臣、子、妻)地位低,权利少,义务多,因此又是“不平等”。 问:对等,又怎么样呢? 答:子女应该爱父母,父母也必须爱子女。父母的爱,叫做“慈”,即“慈爱”。 问:子女要“孝”,父母要“慈”? 答:对,合起来就叫“孝慈”。 问:父母既然应该慈爱子女,则子女的子女(孙子女)等等,也都该“顺序延伸”地爱下去。这样一来,从慈爱子女出发,所有的晚辈也都得到了爱,是吧? 答:正是。孝向上,慈向下,所有的长辈和晚辈都有份,这就是纵向的爱。 问:横向的呢? 答:悌啊!友爱兄弟,就是“悌”。亲兄弟该友爱,亲兄弟以外的其他兄弟,比如堂兄弟、表兄弟、族兄弟,以及可以看作兄弟的朋友、同事、老乡,是不是也该友爱?你友爱他们,他们是不是也会友爱你?按照对等原则,当然会,也应该。 问:明白了。这样一来,前后左右,也都有了爱。 答:正确!这就是孔子的高明之处。孝,是纵向的,自下而上。悌,是横向的,由此及彼。有了这一纵一横的两种爱,就可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让世界充满爱”了。 问:怎么做? 答: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或者用孟子的话说,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将“亲亲之爱”推广和泛化的第二步。 问:第二步和第一步又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步是“延伸”,比如从亲兄弟延伸到族兄弟。第二步是“类比”,即只要是老人,就待之以“孝”;只要是小孩,就待之以“慈”。有没有血缘或者亲戚关系,不再成为问题。这样一来,就可以将“亲亲之爱”发扬光大,由亲人(父母兄弟)而亲属(血缘关系)、由亲属而亲戚(婚姻关系)、由亲戚而亲友(朋友关系),以及一切沾亲带故甚至毫不相干者。结果是什么呢?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问:这也是孔子说的吗? 答: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但可以代表孔子理想和主张。 问:这个主张确实不错,问题是做得到吗? 答:孔子认为做得到,因为他还有实行的方法。 传播和推行“忠恕之道”,将有利于实现世界和平 问:孔子实行仁爱的方法是什么? 答:忠恕之道。 问:什么叫“忠恕之道”? 答: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希望站得住,也让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行得通,也让别人行得通”。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愿意的,也不强加于人”。 问:好像也是两面? 答:对!孝悌是一纵一横,忠恕是一正一反。忠,是积极之仁;恕,是消极之仁。 问:恕不如忠? 答:不!消极决不意味着不好。相反,消极的仁(恕)比积极的仁(忠)更重要。孔子自己,更看重的也是“恕”。 问:是这样吗? 答:是的。子贡曾经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受用、一贯到底(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也就是恕(其恕乎),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 问:孔子为什么会这样说? 答:因为他主张“忠”、主张“仁”,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每个人的幸福,包括自己以外的别人。正是为了也让别人幸福,这才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不对? 问:对呀,有问题吗? 答:有两个问题。第一,作为普通人,未必都有能力让别人立,让别人达。如果“心有余而力不足”,又该怎样实行仁爱呢?第二,作为普通人,也许大都希望立,希望达。但是,万一别人无此愿望,我们却非得要他立,要他达,岂非“己之所欲,强加于人”? 问:恕,就没有这两个问题吗? 答:没有。第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谁都做得到;第二,彼所不欲勿施于我,谁都同意。恕,是不是更靠得住?而且在我看来,不但更可靠,也更伟大。 问:此话怎讲? 答:因为“恕道”中隐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对他人的尊重。我是人,你也是人,大家都是人。所以,我作为人不愿意的,也决不强加于其他同样是人的对象。这就是人道主义,是一种原始的、朴素的人道主义。而且,正因为它原始、朴素,反倒越来越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比方说,联合国大厦里,镌刻的就是这句话。1993年世界宗教领袖大会提出的“黄金规则”,也有这句话。 问:什么是“黄金规则”? 答:就是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的“相处之道”。它包括两条,第一是“把人当人”,第二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条加起来,其实就是“仁”。 问:为什么就是“仁”呢? 答:因为“仁”这个字的本义,就是“人其人”,也就是“把人当人”。正因为“把人当人”,这才不能把自己不愿意的强加于人。由此可见,孔子,应该说是属于全世界、全人类的;而广泛地传播和推行“忠恕之道”,则必将有利于实现世界和平。 问:同意。不过,孔子的“忠恕之道”,难道就一点问题没有? 答:有。至少有些事情,孔夫子似乎并没有说得很清楚。比方说,按照“恕道”,自己不愿意的,也应该“勿施于人”。那么,自己很愿意的呢?可不可以“施之于人”? 问:这个好像可以吧?如果不可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讲不通。 答:没错。但如果只要是“己之所欲”,就可以随随便便任意地“施之于人”,那么,“恕道”中隐含的对他人的尊重,就会荡然无存,也与“仁爱”的初衷背道而驰。 问:为什么? 答:因为仁爱的初衷,是让别人幸福;而别人实际上得到的,却是“强制”和“被迫”。请问,他会感到幸福吗? 问:可是,我们是一番好意。给他的,也是好东西呀! 答:好不好,是你的判断,不是他的感受。你喜欢的,别人不一定喜欢。你想要的,别人不一定想要。比方说,大闸蟹,是许多人爱得要命的,我就不喜欢。如果你把你这个“己之所欲”,硬要施之于我,我不难受吗? 问:那应该怎么办? 答:我想吃大闸蟹,你就给。我不想,你别硬来。同样,如果别人明确希望你帮他立,帮他达,你又有此条件,那就可以也应该帮他立,帮他达。这就是“忠”。如果别人没这个意思,那么对不起,己之甚欲,也勿施于人。这才是完全、彻底也更重要的“恕”。 问:历史上有这种说法吗? 答:没有,但庄子有这个意思,我们以后再说。 有“恻隐之心”做底线,就能建立完整的道德体系 问:孔子的“忠恕之道”,还有问题吗? 答:有。表面上看,实行“忠恕之道”并不难,至少“恕道”不难。其实不然。比方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不愿意被杀的,其他生命也一样。因此,按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我们就不能杀人,甚至不能杀动物,对不对? 问:对呀! 答:那么请问,敌人杀不杀,罪犯杀不杀,食用动物杀不杀? 问:能够不杀,就不杀吧?杀则不仁啊! 答:不能不杀呢?比方说,一个杀人狂,疯狂连续作案。你不当场将其击毙,他会杀更多的人,岂非更加不仁? 问:那你说怎么办? 答:可杀可不杀,坚决不杀。不得不杀,也不可“虐杀”。对敌人,对罪犯,对食用动物,都如此。比方说,我国现在还没有废除死刑,多数人也还很难做到完全素食。但在执行死刑的时候,可以采取比较人道的方式。“游街示众”之类的事,就不要搞。屠宰食用动物,也应该尽量减少它们的痛苦。“活吃猴脑”之类的菜,就不要弄。这样,我们才能保住自己的“仁爱之心”,使自己成为一个“仁者”。 问:这也是儒家的主张? 答:应该说儒家有这个思想之源,这就是孟子的“恻隐之心”。 问:什么是“恻隐之心”? 答:简单地说,就是“不忍之心”。孟子曾经对齐宣王说,有一天,大王把一头原本要宰杀的牛放了,换成一只羊,有这事吗?齐宣王说,有。孟子问,大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齐宣王说,我实在不忍心看它哆哆嗦嗦的样子,毫无罪过却要去死!孟子说,要讲“无罪而就死地”,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齐宣王说,寡人也讲不清是怎么回事,看来只好让老百姓说寡人小气了。孟子说,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大王只看见了牛,没看见羊。看见羊,大王也会不忍心的。这种“不忍之心”,就是“仁”啊(是乃仁术也)!有这份爱心,就能够实行王道、一统天下呀(是心足以王矣)! 问: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 答:说明三点。第一,仁,首先是“不忍之心”,即不忍心看见别人无缘无故地受到伤害。这种“不忍之心”不但会加之于人,还会加之于动物,比如牛、羊。 问:第二呢? 答:第二,这个“不忍之心”或“恻隐之心”,乃是道德的基础和底线。 问:为什么这样说? 答:因为人们为了生存,总难免会做一些“不忍之事”,比如屠宰食用动物什么的。毛泽东也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既然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只做好事,不做坏事,那我们凭什么判断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呢?孟子认为,就看他有没有“不忍之心”。只要有这份“心”,那他就有希望成为“仁者”。所以,孟子并没有要齐宣王把那只羊也放了,反倒一再肯定“是心足矣”。可见这是底线,也是希望所在。 问:第三呢? 答:第三,有“不忍之心”或“恻隐之心”做底线,我们就能建立起完整的道德体系,甚至建立一个道德的社会。 问:有这么重要的意义吗? 答:有啊!请问,齐宣王为什么要放了那头牛? 问:因为他不忍心看那牛哆哆嗦嗦地,毫无罪过却要去死! 答:一头牛哆哆嗦嗦“无罪而就死地”,与齐宣王又有什么关系呢? 问:好像也没什么关系。 答: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关系,却顿起“不忍之心”,这就只有一种解释,即齐宣王想到了自己。在那一瞬间,他想到如果自己也像这头牛那样,无缘无故地被人冤杀,却又百口莫辩、孤立无援,会怎么样?肯定是死不瞑目。所以,他下令放了那牛。 问:齐宣王真有这样的心理活动吗? 答:应该有,不过很可能并不自觉,也没想那么多,只是在一瞬间近乎本能地觉得于心不忍。但这就正是“恻隐之心”了。因为所谓“恻隐之心”,其实就是同情心和怜悯心。 问:明白了。有此同情和怜悯,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正是。因为所谓“恕道”,其实就是把他人看作自己,把对象看作自我,自己不愿意悲痛忧伤,也不忍心让别人悲痛忧伤。因此,一个人,只要有了“不忍之心”,就证明他有一种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心理能力。 问:那又怎么样? 答:有这个能力,就能由此及彼,推己及人,由对某件事、某个人的“不忍”,推广为对全世界、全人类的“不忍”,进而推广为普天之下的“仁爱”。 问:真能做到吗? 答:能。因为在孟子看来,恻隐之心是每个人都有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比方说,一个婴儿眼看就要掉到井里去了,任何人都会上前去救(请参看《爱,有没有商量》)。所以,只要把这种人人都有的“不忍之心”,推广到所有的事情上去,就能实现<,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仁爱”(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这可是一种“无尽的力量”。 问:哈,相信无尽的力量? 答:对,那是真爱永在。 易中天,厦门大学教授。 (题签:吴瑾)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