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23年下半年二等奖张正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23年下半年二等奖张正

字号:T|T

学校:湖北大学

学院:哲学学院

专业、年级:哲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

姓名:张正

学号:202221115010028

仁坛:四、仁的对象 609楼

夫子认为“仁者爱人”,“仁”最直接的内涵就是“爱人”。因此仁的对象和仁的本质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仁爱并不同于“博爱”和“兼爱”,是一种有差别的爱,是一种推己及人的爱,而不是无差别的爱。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我们应该从爱己、爱父母、爱兄弟姐妹,扩展到爱万物,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递进过程。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却口口声声说“爱天下人”。那么这个“爱”在我们的心里就难免会觉得有些虚伪。孟子也进一步强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我们践行仁道,最先要保证的,就是我们要“爱人”。

 

仁坛:十、培育良知 576楼

良知这一概念由孟子提出。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良知”指人不依赖于环境、教育而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不学”表示其有先验性,“不虑”表示其用直觉性。阳明继承了这种思想并进行发展,提出“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良知是主体本有的,因此能够自然发用。并且,阳明说“心是知的本体”,又说“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他主张“心即是理”,他的这些思想,把天理、本性、本心三者贯通,使本心直接成为天理的具体表现和发生之源。”

阳明晚年曾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致良知也是阳明先生认可的学术宗旨。

阳明晚年明确提出“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他以致良知来解释“致知”。他说:“致者,至也……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他把“致”训为“至”,“至”有极点之意,也有趋向极点的运动之意,致知表现为一个过程。因此,“致良知”可以概括为三个要点:扩充、至极、实行。一方面,人的良知在生活中会有自然的发用,但这不是全体,只有从这些发用处下功夫,扩充至极,良知本体才能全体呈露,充塞流行,否则如果私欲障蔽,就不能全体呈露。另一方面,致良知思想还有一个基本意义即依良知而行,这是阳明更强调的一面,并且能和其“知行合一”说衔接。他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著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这就是要把良知所知实实在在地去付诸实行,这才是“天下之达道”,而不能“把作一种光景玩弄。”正因为“致”有行的含义,因此阳明认为此说可以体现“知行合一”的精神,因此也称致良知的学说是“即吾所谓知行合一”。

 

仁坛:八、践行仁道 531楼

践行仁道应该分为“忠恕”和“由己”两个方面。

“忠恕”实践仁道的方法,是孔子一直坚持的根本原则。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所谓“忠”,朱子说:“尽己之谓忠”。也就是自己是真心诚意、尽力地去为他人做事,不欺骗自己和他人,即所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天,己欲达而达人。”所谓“恕”,朱子说:“推己之谓恕”。人都有共同的好恶,因此要将心比心,基于自己的意念,去推测揣摩他人的意念。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和“恕”合起来就叫忠恕之道,在《大学》中也叫“絮矩之道”。忠恕就是仁道的一体两面,是仁的实际运用。“尽己”和“推己”其实是难以分开的,我们只有真正尽己了,才能推己。

“为仁由己”也是孔子提出的思想,体现了儒家的基本精神。

它有两个方面的意思。首先,孔子强调为仁必须基于自己内心的自觉,一定是我想要去成就仁德并亲自去实践,体现了人的主动性。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成就仁德要依靠自己,而不能由别人例子来替自己做)其次,“为仁”这件事完全是自我可以决定,人有完善道德与成就道德的可能性,这体现了人在道德方面的自由。子日:“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想要成就仁德,仁德就开始显现了。仁德其实不是很遥远的事情,人只要有自觉,只要自身想去做一个有仁德的人,这种念头本身就是“仁”的体现了,努力去做道德的事情,那就是在实现仁德了。总之,“仁”就是人的自主性、主动性、自由的体现,仁者就是那些充分实现了自身主动性的人。

港台新儒家曾用西方哲学家康德与儒家进行对比。他们认为孔子“为仁由己”体现了康德的“自律”。如果不涉及康德“自律”背后的一套理论预设,仅看“自律”这个词,我们会发现确实和儒家精神很接近。道德是自觉自愿的,并且是自己能够决定的,而不受外在的因素所决定。这种思想,在孟子那里还发展成为“仁义内在”和“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的思想。

 

义坛:十、舍利取义 611楼

义利之辩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哲学问题,不同思想家们对两者的关系提出了各自不同。儒家并不反对个人追求正当的利,只是否定追求过当的利(存天理,灭人欲)。

孔子曾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认为对待义利的态度能体现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君子明晓道义,能够根据道义来行事,小人则只关注利益,根据利益来活动。而孔子主张“见利思义”,遇到有利的事情,要根据道义作为行动的标准,体现了以义制利的思想。他还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表现了以义为上的精神。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义利观。面对梁惠王时,孟子直言“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他认为国家应该奉行道义,才可能会有真利;奉行利益,反而最终会丧失利益。当然,他并非把道义作为利益的手段,道义本身就是目的,利益只是自然的结果,在个人层面,孟子明确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认为人应该追求道义甚至不惜牺牲。这也体现了他义重于利的思想。董仲舒进一步凸显了义利之间的对立。他说:“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强调了道义是行动的唯一的根据,君子应践行道义而不计较结果的好坏。这一思想也为宋明理学家所继承。程顾说:“凡有利心,便不可”,强调修身必须完全排除欲利之心,朱子把义利关联于天理人欲,揭示了两者的根源:“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他也坚决主张修义去利。陆王心学虽然批判程朱理学,但在此问题上则与程朱立场一致,陆九渊教人首先在“辨志”,而“辨志”的内容就是“义利之辨”,他认为只有出于义的动机才是善的,而只有确立此志,才能修身成圣。

 

礼坛:二、礼的原则 672楼

    关于仁与礼的关系。一方面,孔子强调我们主动去遵循礼乐制度或伦理规范的重要性,所以要讲“克己复礼为仁”,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另一方面;孔子也强调,我们的内心要有真情实感,有自觉、自愿、自律的道德意识,不是别人逼我去做好事,也不是做做样子而已。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没有仁德,拥有礼仪、雅乐又怎样呢。礼本身是体现仁的载体,礼仪制度也需要一些器具或用品,但孔子明确反对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他认为内心的真情实感比外在形式更加重要。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礼仪,与其奢侈,不如俭约;丧葬,与其办得周全,不如充分表达哀情。这表明了仁比礼更重要,礼的意义取决于仁。

 

仁坛:一、仁的定义 1069楼

“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也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仁”作为最高道德原则、最高精神境界和价值理想,在不同层次有不同价值表现。“仁”既是对人本质的把握也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既是一种社会的伦理法则,也标志一种理想的人格,既是一种治并不是体事物,也还不是抽象的国安邦之道,也表现为一种理想社会的观念。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上古时期中华文明的集大成者。一方面,他继承了西周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第一次系统发展出个人修身与理想人格的伦理学体系,延续并重建了三代以来的“道”的传统。另一方面,他综合总结了春秋以来的有关思想,不仅完成了整理编撰“六经”等重要文献的工作,而且以“六经”为教材在民间讲学授徒,培养士人与君子,开启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学”的传统。中国其后两千五百多年中的文明形态与学术主流,都是以孔子为源头逐渐汇聚而成。

 

孝坛:二、尊敬父母 769楼

    在儒家的仁爱体系之中,孝是行仁道最首先要做的事。“孝悌”观念在《论语》中是“爱人”的第一顺位,也是“为仁之本”。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实现“仁德”的根本,一个有孝心、尊敬长辈的人,很少会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为仁”,在程朱理学以前往往解释为“是仁”,即孝悌是仁的根本。到了程朱那里,他们认为仁是天理,是最根本的。他们把“为仁”解释为“行仁”,认为“孝悌”是行仁道的根本。人的仁性本身是孝悌可能的根据,在道德实践中孝悌是完成仁道的基本下手处。

 

和坛:三、天人合一 283楼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着重探讨的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

中国的天人关系最早体现在早期原始宗教中,此时人们认为天是绝对的权威,而人则完全受到天的支配,西周初,周公提出“以德配天”取代“以祖配天”,认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自由和努力,修德来上合天道,反映了人文意识的觉醒。

孔子继承了三代对天的理解,提出了“天命”的观念,在他思想中,天虽然仍隐含有人格神的意味,但更多是自然义和道德义,也即认为天是自然的秩序,同时也是道德的终极来源.此后《中庸》发展了孔子性与天道的思想,提出了“天命之谓性”,孟子也主张人的内在德性是“天之所予”,《易传》则强调人要效法天道,他们都表明了人性或人道与天道的紧密关系,也肯定了人能够通过修身合乎天道,甚至参赞化育。

老子和庄子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也相似,老子认为“天法道,道法自然”,天的运作本身就体现了道,人效法天也即效法道,人、天、道最终是统一的,庄子也认为人有天生的自然之性,他虽然常常在概念上把“天”和“人”对立起来,但其实批判的是人背离天道的妄为,因此老庄都强调“无为”,正是要求顺应天道.在此意义上,也是主张天人合一,此外,墨子提倡人要服从天志,也在另一种意义上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

西汉的董仲舒,发展了一套天人感应论的思想,他提出人副天数,认为人是天所生,因此上类于天,包括形体躯干和情感意志都是对天的模仿。而天人之间又存在者同类相动的关系,天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宋明理学家继承了先秦儒学的天人观,也普遍强调天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在宇宙论上,他们论证人来源于天,如周敦颐《太极图说》即提出的由太极到人和万物的生化过程,在本体论上,他们论证人性本身即是天理,如程朱所讲的“性即理”;在修身或境界论上,他们也主张应该法天、尊天、事天,如张载《西铭》描绘的境界,即体现了一种孝天事天的观念此外,道教也普遍强调人的修身养心要效法自然天道,才能长生成仙,这样一种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主流。

 

和坛:十、孔颜之乐 410楼

    “孔颜乐处”是周敦颐提出的境界追求。孔子赞赏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周敦颐由此提出了“寻孔颜乐处”的思想。他说:“天地间有至贵至富可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他认为天地之间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这比物质的富贵更加宝贵。当人拥有了这种精神境界之后,自然会觉得物质享受不那么重要了。因此,“孔颜乐处”不是某种感性对象引起的感性愉悦,而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超越了人生利害而达到内在幸福和愉快。周敦颐提出“寻孔颜乐处”的思想,为一般知识分子指出了一个精神发展的新方向,对后世理学(特别是心学)影响深远。

 

和坛:一、和谐原理 398楼

     和谐并不指没有不同的意见而带来的天下大“同”,而是不同却能和。

“和”“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和”指不同事物、不同要素的和合与统一,“同”指相同东西的简单相加。西周末的史伯最先把“和”与“同”区别开来。《国语》记载,周太史史伯对桓公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史伯认为,多样性的统一能够创生出新的事物,如果都是完全相同就不可能有新的创造。用另一种东西来会和这种东西,就叫做和,由此人与万物就能得以生长和繁衍;如果是简单的同一的相加,就不会产生新的东西。因此先王用土与金木水火相和合,由此成就了万物。史伯的目的是奉劝周王室多听不同的声音,不要抛弃“和”而专门喜欢同一,强调“兼听则明”。春秋后期齐国政治家晏婴也主张去同职和。他强调要在过与不及之间保持中道,力图达成政治上的“平”。晏子指出:“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另一方面,他把“清浊、小大、疾徐、刚柔”等相反之物的相济称之为“和”,进一步强调“和与同异”。人世间需要各种力量的并存共处,以他平他,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这种思想,也影响了后来的孔子。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是春秋这种和同观在人际关系上的一种运用。子思进一步发展了孔子所提出的中庸思想,对和做了更为深刻的理论阐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的思想可以看做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

 

仁坛:五、仁的价值 727楼

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仁”倡导一种道德个人主义,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确立为基本的道德原则,强调一种在移情式理解基础之上的人际互爱。“仁”是孔子匡时济世之良方,其教育目标是要培养“仁人君子”,既具有“仁者爱人”“泛爱众”的人格情操,同时又具有为实现“天下归仁”而奋斗的殉道精神。“仁是一种人生修为之方法,要求君子须以诚信待人,以恭敬律己,同时还必须摆脱物欲的束缚。孔子的仁学反映了孔子对我国古代文明人文主义精神的高度把握和良性提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信坛:三、信与众德

    这里可以借用韩愈对于人性的看法。

对于性的善恶,韩愈不赞成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也不赞成扬雄的善恶相混,认为他们都是指着眼于三品中的某一品,而忽视了其他品。他提出性有三品,分为上、中、下三个“品级”,其内涵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五德。上品人纯善无恶,以一德为主而兼有四德;下品人恶而无善,违反一德也背离四德;中品人则一德不足或有违,四德混杂。相应于三品的性有三品的情,具体表现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情绪。上品情七情发无不中节,下品情发多过与不及,中品情发则有过与不及但可努力合于中道。这些论述也体现了《中庸》的思想的影响。韩愈这种性情的三品也是对应着孔子说的“上智与下愚”的,因此韩愈认为上下二品之性是不移的:“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中品之性才是可以改变的。韩愈的人性论仍然不脱以气论性的旧式人性论的窠臼,但是他的贡献在于,强调人性的内容是仁义礼智信。虽然宋明理学家对韩愈人性论整体持批判态度,但却指出其以仁义礼智信为性的内容,是有见于道的。

 

礼坛:二、礼的原则 673楼

    我们除了从孔子对礼的阐述中得出礼的原则,也可以从阳明的思想中看出礼的原则。阳明进而指出道德法则不在道德行为对象之中,他举例说:“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这些道德意识都是内心产生的,如果认为理存在于外在事物上,就犯了“义外”的问题。而对于事父事君的一些具体仪节规范,他并没有否认,而是认为这些规范,也即“礼”,其意义本来是伦理精神的外在表现,如果这些仪节本身异化为目的,忘记了首先必须是真实道德情感的表现方式,就本末倒置了。因此他提出“只是有个头脑。”认为学者最重要的是培养真实的道德感情与道德观念,礼仪节目要出自此心才有意义。阳明因此说:“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此心纯乎天理,其发动就能自然合于“理”,也自然能够在具体情况中选择恰当的合“礼”行为方式。因此他要求学者“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中华义理总坛:国学的核心学科 240楼

说到对于义理的解释,那么自然绕不开一本中国文化的经典——《易传》。

《易传》是解释《易经》的著作,起到辅翼《易经》的功能,也被称为“十翼”。其中包括《蒙》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七种,共十篇。相比于《易经》保留的卜筮的色彩,《易传》则是一部纯粹阐发哲理的书,它奠定了儒家的宇宙论的框架,揭示了具有儒家精神特色的天道观、宇宙观,为后世中国人理解世界和宇宙提供了基本的思维方式。有一种说法是,有了《易传》的出现,《易经》才从一本卜筮之书,变成了哲学之书。

 

 

中华义理总坛:一、中华十大义理 581楼

讲到中国的义理哲学,那自然和易学是分不开的。但是易学在民间大多与算卦挂钩。算卦的是象数易学,而易传之后,易经哲学就更多的偏向于义理易学。象数易学和义理易学是易学思想的两种表述方式。象数易学认为卦爻象系统在易学发展的历史中产生得最早,是更接近于圣人之义的表述方式。故对卦爻象系统的把握,就等于对卦爻象所蕴含的圣人微言大义的领悟。义理易学对易学思想的表述,采取的是对意义的直接表达,而反对采取将“意义”“还原”为“象数”,再将“象数”对等于“义理”的“还原”法,而是强调对意义世界的直接表达。象数易学秉承先秦易学卜筮思想的传统,认为只有通过象数系统这一途径来把握圣人之义,这其实和他们的历史思维是分不开的。而义理易学则以把握圣人之义为目的,一旦象数系统不利于意义的解释,可以将象数系统抛开。义理易学强调对意义世界的直接领悟和表述。“象数”与“义理”从不同的思维维度对易学思想进行相应的表述。象数学从象数的角度,将易学放置在历史维度下,根据《周易》一书的成书过程,肯定了“象数”表述方式的有效性。而义理易学派则立足于“意义”至上论,使“意义世界”成为超越性的存在,成为所有表述的终极追求目的,并立足于主体自我理论构建,用“六经注我”的方式,给予易学思想表述的最大自由空间,凸显了“意义世界”的至高无上性。易学的发展史,就是“象数”和“义理”两种表述方式的不断交锋和不断融合的历史。

 

评语:笔者从儒家各个角度出发,深入阐述了儒家传统文化精神,合理利用文本进行阐述,逻辑清晰,将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孝等进行合理阐发,最后结合《易传》进行论述,体会中华文化关键所在,希望能更深入解读国学经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