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精神家园建设
荆三隆 陈潇
摘要: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它的思想内涵早已深入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思维方式中,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早期儒学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及其著述,通过对儒家修身思想、为人处世哲学、进取精神和宇宙观这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说与探究,其思想核心在于对人生价值的探索,分析其当代价值。儒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对社会平稳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发挥着积极的影响。此外,其思想内涵对于当代人们构建积极向上、和谐乐观的精神家园大有裨益。
关键字:儒学;修身思想;处世哲学;进取精神;宇宙观
儒家学说是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孔子作为儒学创始人,在年少时就对周王朝创立的稳定社会秩序的文明制度,有着深切的感触,对春秋年间动荡不安、礼崩乐坏的社会现象,持有批判态度,从而产生“复礼”的抱负。他积极投身到动乱的社会中,知其不可,但还勉力行之,一生追寻理想,奋斗不息。儒学一经产生,就曾受到道家、墨家的批判,对孔子本人的评价,或褒或贬,一直延续到现代。其实,认真的赞扬和严肃的批判并非是对立的,它们都是儒学发展中的重要动力和思想源泉。每一个时代,都应该具有不同时代意义的儒学,儒家学说应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弃旧迎新。
儒学其实就是人学,对人生与社会富有高度的责任感,以君子情怀为国家建功立业,以治世为国作为人生所追求的目标,充满了对人生、对社会的热爱,批判现实社会,改造个性人生,目的只为让现实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人生更有价值。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它既是历史的,又是现代的,同样也将汇入未来文化潮流中。儒家思想虽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和理想性,其中包含着信仰主义和宗教色彩,但这并不妨碍它与时代相结合。其实,它的内涵与当代“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思想上一脉相承。首先,“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梦想如同我们的信仰一样,唯有满腔的热情和不断的超越精神,才能使之实现。其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儒家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爱国主义,紧密团结一致的精神,自强不息的动力,定会使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
对于儒家学说,我们的任务,就是了解其文化内涵,继承传统,去除糟粕,弘扬其中优秀精华,为社会文明发展、为人们精神家园的和谐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用儒家的修身思想、处世哲学、进取精神、宇宙观,不但可以改造当代人浮躁的心灵、安慰人们受伤的情怀,还可以减轻人们的精神痛苦。本文试就儒家在构建人们精神家园的思想价值的方面,进行探究,以求教于方家。
一、修身思想
儒家十分重视修身养性,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儒家的人学公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足以见得其以修身为本,将修身视为从事其他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儒家以君子人格的陶冶体现其修身思想,对中国人的人格修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表现在诸多方面。
1、孔子关于修身思想的论述及辨析
孔子一生,没有留下任何著述,研究孔子的思想,只能从孔子弟子和后学在他去世后整理的孔子与弟子言行的著作——《论语》进行考辨。《论语》二十篇,涉及修身的论述几乎篇篇都有。如“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①](《论语·学而》)古汉语中的“三”常用来表示“多”的意思,“三省”就说明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人办事是否尽心?与人交往是否守信?说过的话是否经过了反复思考?孔子认为这是每天最重要的必修功课。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每天都战战兢兢,言行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勤勉有加,这样的为人,若还能挑出什么瑕疵,那未免太过苛刻了。
《论语》中涉及修身的内容很多,如:“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②](论语·先问)孔子主张面对人生际遇,不怨天尤人,以踏实的学习态度,迎接挑战。“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③](论语·述而)提出要能自甘清平淡泊,以享生活乐趣。“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信焉,敏则有功,惠则是以使人。”[④](论语·阳货)提倡对人要谦恭、诚信、勤奋,怀利人之心。“君子有三变:望其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⑤](论语·子张)注重树立端正肃穆、和蔼可亲、谨严爽朗的仪态,造就自重有度的君子形象。“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⑥](论语·卫灵公)指出君子应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⑦](八佾)礼乐真正的意义在于正人心,塑造完美的心性,若失去仁爱、亲和的内心,礼乐就是一个无用的空壳。“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⑧](秦伯)面对纷扰的世事和林林总总的人生百态,观察善恶、明辨是非、既要有能发现别人长处的眼光,也应具有体察世态炎凉和形形色色丑恶现象的能力,社会动荡而个人无法改变时,就应避乱于林,处之泰然。“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⑨](为政)对于有限的人生的各个不同的阶段制定目标:少年志于学,青年能自食其力,中年能明辨是非,认识人生的价值,老年不固执且自如应对世事。“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⑩](里仁)一生追求真理,不以食禄论成败,不以地位定贵贱。“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命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⑪(秦伯)要培育君子之才德,为私可以将孤儿托付于他,为公可以临危受命,委以治国重任。“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⑫(卫灵公)能自尊、自重、不与人争强斗胜,善于与人相处但不结党营私。
孔子的修身思想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生活方方面面,衣、食、住、行,皆包含在其中,内容庞杂,博大精深,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
2、孟子修身观的主要论述与诠释
孟子的修身思想主要体现在《孟子》一书中,其特点是注重内修其心、历练其身,且更加贴近社会生活。他在理性客观的观察社会现象后,冷静分析,使主客观、理性与现实趋于和谐统一,以便能够从容面对各种现实生活。
孟子观察到人生的通达和穷苦是社会两种普遍存在的现实状况,而修身则要能够体现在面对不同状况时的正确、冷静对待和理性取舍上。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13](尽心上)身处逆境时,要保持洁身自好;一帆风顺时则要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14](公孙丑下)有的人以拥有金钱而自得,而我却靠仁义和爱心面对人生;还有的人依据他的权势和地位,而我却为真理和正义而奋斗,这样的一生将没有任何遗憾!“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15](告子上)要注意保养和爱护自己的身体。“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16](告子上)认为人的大脑是用来思考的,因此应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就能得到智慧。“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17](公孙丑上)认为没有怜悯、羞耻、礼让、是非之心的人,是没有人格的。孟子将人生修养的内容提升到心理层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18](告天下)提出能肩负重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砺,砥砺心志、历经劳苦、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饱受贫困之苦,使他总不如意,通过一切苦难让他的性格坚定,逐渐增长才干。
3、荀子修身思想的代表性观点
荀子是战国后期的思想家,也是早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修身思想更加系统和完善,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荀子的修身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荀子》一书,专门在第二篇《修身》中阐述其修身理念。由于他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从而更加突出了人生修养的必要性,更加重视人在后天生活实践中的个人修养,因此,也更具有社会现实性。在《荀子·修身》中有: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
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难进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乱曰秏。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刦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之炤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19]
荀子认为,人们对善与不善应采取不同的态度,对于善行,要修身以心存;对于恶行,要内省而自查,善行要珍惜,劣迹要清除。能恰当批评我的人,是我的老师;能确切肯定我的人,是我的朋友;曲意奉承我的人,是害我的贼人。所以指出,有修养的君子隆师亲友、好善不厌,接受劝言引以为戒,这样虽不刻意进取,但仍能取得进步,这是修身以自好,近善远恶的内敛之学。
接着,荀子讲述了善与至善的具体方法。人心向善的规则在于:调气养生,以益寿延年。凡是能调养气血、有毅力、用智慧和深思熟虑来处理事情,则通达无碍,若不遵守礼法,则事必散乱。衣、食、住、行,都要有规则,才能和谐,无规则便会处处生事。仪表和态度,言行举止,有规则才能优雅,无规则便粗俗。因此,提醒人们无规则不成方圆,若没有规则,人就无法生存,办事不会成功,国家也永无宁日。所以,通过修身使品德高尚是公认的善,而修身则必须在礼的制约下完成,即使具体的修养方法也离不开礼和老师。在此强调礼法、规则的重要性。
荀子进一步指出调养气血,修身养性的具体方法是:对于血气方刚的人,要用柔和来调养;对于忧思过度的人,则用单纯加以改良;对于勇猛暴躁的人,要帮助他守规则与随和;对于顺义而为的人,要用节制行为来进行约束;对于心胸狭隘的人,要开阔其胸怀;对于品格低下、反应迟钝、贪图利益的人,则应激发其高尚的志向;对于平庸散漫的人,要用良师益友来改变他;对于懈怠、自暴自弃的人,应指出其要害,帮助他醒悟;对于朴实忠厚的人,要用礼仪音乐开启他的思维。良好品德、修身养性,都是通过知礼法、得良师、用心专一得以实现的。具有良好品德和修养的人,能够在现实社会中轻视富贵权力,转危为安。
4、儒家修身思想的特点及当代价值
儒家的修身思想是主观思维对客观行为和内心活动所进行的能动性思考,表现出高度的理性色彩,是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
首先,儒家修身观认为世界和人生是现实的。在肯定人的七情六欲、富贵、贫穷这些现实状态的基础上,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20](《孟子·尽心上》)用修身以接人待物和面对生社会活。“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21](《论语·卫灵公》)即要以君子的品德,作为言行准则,对人事要合乎礼仪,说话有谦逊的态度,办事讲诚信,慢慢形成高尚的人格。“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22](《孟子·滕文公下》)即在人生得志的时候,要积极参与社会,与别人共同奋斗;在没有机遇、得不到任用、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的时候,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儒家的这种思想情操和品格,受到中国文人的普遍推崇,对于中国社会的思想面貌,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其次,儒家修身观具有明确的目的。其人格公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教人们成为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有道德、有理想的人,成为一个对家庭和社会有所作为、有所建树的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其修身思想包括“内修”和“外治”两方面。其一,“内修”自己的人格修养,正其心,约其行,对身处环境加以审视,用理性与和谐调整心态,从而做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23](《孟子·告子上》)即爱护、保养好自己的身体。这样才能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所作为,有所增益。“内修”是为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4]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做好每一阶段的事情。其二,修身是为了“外治”,即立业、立言、立德,“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是以使人。”[25](《论语·阳货》)即端庄谨慎,便不会受到轻视和侮辱;对人宽容就会得到人们的拥护;取信于人自然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勤奋定然事业有成;给与他人恩惠,就有人愿意跟随。
第三,儒家的修身对象在于人性的“善”、“恶”的造就和改变。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善者,杨善修善之基;恶者,扬善修善之必”。所以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荀子提出“人性本恶”,与孟子的学说,究其本质,在修身以正心上并无二致,正是由于人之初有恶的本性,在后天就更加有必要进行修养教化。儒家看到了人性中的“善根”和“恶源”,所以其修身对象是人性中可以改变和造就的因素。将这些因素充分调动和利用起来,加以塑造,就可以改造人生,改造社会,造就完美人生与和谐社会。
儒家的修身思想,作为历史的产物,虽带有一定的封建制度色彩和历史尘埃,但其所倡导的三省吾身、谦恭勤奋、诚实笃信、和蔼可亲、自重有度、砥砺心志等修身之道,并未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过时,这些优良品质在现代社会中更加弥足珍贵,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人们的精神家园正在逐步土崩瓦解,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使人们道德异化、追求庸俗、内心浮躁,心灵世界丧失了应有的宁静,很少有人停下匆忙的脚步关注和思考修身之道,很少有时间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更不可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此时,强调儒家的修身思想,以建设和谐的精神家园,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当今,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而这恰恰需要从自身的和谐开始做起,奉持儒家修身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优秀的品格、积极的风貌迎接和谐社会的到来。
二、为人处世的哲学理念
儒家重视为人处世方面的和谐,其处世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原因,是由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出的经验,并在这些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为人处世、接人待物的行为规范。其内容包括了儒学的整个学说的各个方面: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温良恭俭让。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政治伦理、道德伦理虽然已经丧失了社会基础,但其中的人文理念、文化特质仍然保存下来,不失其积极意义。在依据儒家经典的基础上,继承其中有价值的文化内涵;在引经释意的基础上,弘扬其优秀的、有生命力的思想内容。儒家的为人处世观,是在丰富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理性的经验总结,包括了诸多方面。
1、君臣关系
先秦时期的君臣关系,达到了“愚忠”和“愚孝”的封建专制时期的伦理程度,所谓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父要子亡,子不能不亡。而儒家在君臣关系上是审时度势的理性选择。孔子认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26](《论语·述而》)即能够得到任用,就充分显示自己的才华;如果不被任用,就隐居起来。这种认识在当今社会,就是若不能被任用,也无妨,山不转水转,只要有真才实学,天涯何处不识君。“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27](《论语·公治长》)即国家政通人和,就应施展才华;国家动荡衰败,就要慎于言行,避祸全身而隐。为人处世要善于审时度势,适应现实。“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28](《论语·卫灵公》)即国家有法度,就出来做官,治理社会;国家动乱,就隐退,埋没自己的本领。在孔子看来,个人的显达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国兴则仁者显,国败则仁者隐。
孟子对于君臣关系处理得更加自如,认为应该直言陈述,或加以评论。“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29](《孟子·公孙丑上》)他认为古之贤者伯夷,不是符合自己理想的君王,就不去侍奉;不是理想的朋友,就不结交。不服务于坏人当朝的朝廷,不同坏人议事。服务于坏人执政的朝廷,或是与坏人议事,就好比穿戴着礼服、礼帽坐在泥路和灰炭之中。推想坏人的心思,就如同与乡俗之人一同站立,其衣帽不整洁,看一眼便想离开,好像怕会被染上脏物一样。虽然各诸侯以好话招揽他,他却从不接受,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不屑于为他们服务。孟子曾对齐宣王直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是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30]并坦言“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徒。”[31](《孟子·离娄下》)认为如果君王将臣属看作自己的手足,臣属则会将君王看作自己的心腹;君王如果把臣属视如狗马,臣属则会看君王如常人;君王如果把臣属看作泥土草芥,那么臣属则会把君王看作强盗仇敌。还指出杀无罪之人,臣属可以辞国而去;百姓无罪而被杀戮,人们就可以迁离以避难。
荀子在君臣之道上,有着为君者师的意味,在《荀子·君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32]且“明王急得其人,而闇王急得其势。急得其人,则身佚而国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不急得其人,而急得其势,则身劳而国乱,功废而名辱,社稷必危。故君人者,劳于索之,而休于使之。”[33]认为只有造成国家动乱的君王,没有本来就动乱的国家;只有治国的人,没有能使国家自行治理的法律。荀子的特点是重人治,强调人的作用。并用明君和昏君来界定君主,是否是明君要看他能否善用人才,认为英明的君王急于得到人才,自身安逸,国家安定,这样的君王功绩大、名声好,上可以称王于天下,下可以称霸于诸侯;而昏庸的君王急于得到权势,身心疲惫,国家混乱,这样的君王功业废除、名声耻辱,国家危机。君王在寻求人才时是劳顿的,而用人才时却是休闲的。荀子对国家治理的思想,是国家治理以人才为本。
2、处世准则——“仁”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仁”从根本上看,是属于以“礼”为中心的政治伦理范畴,是有礼法、有序的社会秩序。但同时,“仁”也具有人伦之间,道德理想境界和谐的关系的范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34](《论语·颜渊》)孔子认为品学兼优的人,用文章广交天下学友,和同仁共同为社会做贡献,为大家服务。“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35](《论语·尧曰》)孔子进一步提出身边虽有亲友,却比不上有仁慈心的人;百姓有错,全是领袖一个人的责任。“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36]“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37](《论语·里仁》)认为邻里之间仁爱是美好的事情,如果选择不与仁慈的人居住在一起,就不是智者。在现实生活中,择邻而居并非易事,但若能与邻里和睦相处,则是很好的事情。并表示无仁爱之心的人难以长期过俭朴的生活,也不会长久地享有安乐。缺乏爱心,就会表现出缺乏责任感,贫时不安,就会有取不义之财的想法,不仅危害他人,也危害自己和家庭。一时得志,便会追求享受,过度挥霍,难免招致祸患而身败名裂。“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8](《论语·雍也》)即认为仁爱的人,自己首先要遵守,才去要求别人遵守;自己做得到的事情,才去要求别人效仿。孔子以“仁”当先的处世观,就是换位思考,这是人与人之间亲密友好相处、保持长久友谊的重要原则。
孟子认为“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凡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39](《孟子·离娄上》)即自己爱别人,但别人不亲近我,就应该反省自身是否以仁爱真诚待人;管理别人,没有管好,就应该反省自己是否具有相应的智慧和能力;以礼待人,却得不到回应,就应该反省自己是否做得恭敬。就是说,行为如果在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时,就应反省自身,自己身正,那么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于他。孟子的处世观十分深刻,充满着理性主义的色彩。其是以仁爱为本,时刻反省自身,自己的言行的仁爱善良,是别人回应与否的根本。这为处世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道德标准,把人性的自我完善,推向一个新的理性高度。孟子树立起的“仁爱”旗帜,呼唤着人间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荀子虽提倡以礼法治理天下,但这与其以仁者之心待人的处世观不相违背。他反复应用曾子所述:“曾子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交往而不见敬者,吾必不长也;临财而不见信者,吾必不信也。三者在身曷怨人!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使其失之己而反诸人,岂不亦迂哉!’”[40](《荀子·法行》)明确指出:共同游学却不能被别人友好相待,那一定是自己对别人不仁爱;与人结交而不被尊重,一定是自己对别人不够尊重;在遇到处理财产问题的事情上,如果得不到别人的信任,那一定是自己失信于人。自己有这三种问题却埋怨他人怎么行!埋怨别人的人缺乏品质,埋怨命运的人缺乏智慧。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却责怪他人,这难道不是迂腐吗?荀子认为如果在为人处世上出了问题,那么毛病一定源于自身。这种认识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借鉴意义。
3、友道思想
儒家十分关注为人处世中的“朋友”关系。孔子的友道思想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亲和、守信、宽恕。
第一,与朋友交往要亲和。“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乐多贤友,益矣。”[41](《论语·季氏》)孔子明确指出: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正直和坦率、能相互体谅、知识渊博的朋友是增益的。与逢迎拍马、曲意奉承、善巧不实的人交朋友,就会有损害。还指出与更多贤达的朋友交往是人生的乐趣。“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42](《论语·公治长》)孔子愿与朋友共同享受车马、裘皮衣物,甚至朋友将自己的物品用坏也毫不遗憾。愉快的事情,与友人同乐;美好的事情,与友人分享,这样就能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孔子渴望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待朋友亲近和睦。
第二,与朋友交往要讲诚信、守信用。“近者悦,远着来。”[43](《论语·子路》)使周围的人心情舒畅,使远方的朋友乐于来往。“与朋友交,言而有信”[44](《论语·学而》)孔子认为要善于处理好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与亲友同事和谐共处,要讲信用,不轻易许诺。在现代商业贸易中,以谋利为目的的交往很多,要讲诚信,才能生意兴隆,财源不断。“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45](《论语·八佾》)对于已经完成的事情不再旧话重提,做过的事情无须劝说,过去了的事情不再追究。
第三,与朋友交往要懂得宽恕。“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46](《论语·微子》)老朋友如果没有大的过失,就要保持友好的关系。对别人不要求全责备,而应宽以待人。“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47](《论语·宪问》)孔子认为,在对待别人的恩德的时候,要用坦诚的态度对待怨恨,以仁德回报仁德。受到别人的恩惠,要牢记在心,适时相报,这对普通人来说,不难做到。但孔子还提出“不念旧恶,怨是用希。”[48](《论语·公治长》)即不计较旧日的怨恨,怨气就会减少,斤斤计较的人,难于与别人相处。并且对他人有着美好的期望,“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49](《论语·述而》)衷心愿人进步,不愿人退步,看到别人纯洁的一面,就不再追究过去。只要人还上进,就有希望,就应该帮助他。“四海之内,皆兄弟也。”[50](《论语·颜渊》)孔子这种广大的胸怀,超越了地域、种族、阶层,充满着理想境界的至仁。
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友道观念,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察人的认识。“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⑪(《孟子·梁惠王下》)指出要准确的考察别人,人们都说好,仍然要认真考察,确信无疑后,才能任用。对人的认识不能道听途说,必须亲自进行实际考察。孟子察人的严谨态度,在今天仍然不失启发。荀子对此,更加理性。“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52](《荀子·修身》)“有师有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无法者,人之大殃也。”[53](《荀子·儒效》)认为能对自己进行正确批评的人,是我的老师;正确赞扬我的人,是我的朋友。有老师和法度的约束,是人生最可贵的,反之,则是人生的灾难。所以,要虚心求教,找到良师益友。一个国家,若持此态度,一定繁荣富强;一个政党,若持此态度,绝对永葆青春;一个人,若持此态度,定能不断进步。
4、家庭观
处理好家庭各方面的关系是儒家为人处世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是喜,一则是惧怕。”[54]就是说,父母的年龄,应该做到心中有数。高寿一方面是好事,但另一方面他们的身体也会更衰弱。为人儿女,应随时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55](《论语·学而》)指出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谨慎诚信,博爱大众,亲近仁义之人。“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交之,三乐也。”[56]“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57](《孟子·尽心上》)孟子指出,父母健在,兄弟团结,是人生一乐;抬头无愧于天,俯首无愧于人,是人生二乐;能培育出优秀的人才,是人生三乐。认为孝敬父母是仁慈,尊敬兄长是懂道理,没有比这更能得到天下的赞同了。荀子重礼,“上天事,下地事,尊先祖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58](《荀子·礼伦》)指出,上敬天,下敬地,尊祖先、父母、君王、师长。尊老爱幼、敬重师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今天,我们更要继承自己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师长,是我们人生前进的引路人,应当尊重;父母,给予我们生命,他们的养育之恩,报答不尽。所以,做好自己的工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父母最大的欣慰。
5、儒家处世哲学的特点与当代价值
儒家的为人处世观,以现实世界为对象,它更是注意个人对人生和社会生活的态度,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其处世思想是建立在政治思想、礼法规范、伦理道德观念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体现在儒家的社会活动中,使处世观表现出明显的封建等级观念。这种观念的前提是长幼尊卑有序,君臣百姓之分,饮食男女之异,这既反映了实际生活的客观区分,也反映了儒家在承认身份区分的基础上的处世观。此外,儒家处世观的范围对象是家庭、乡里、朝政中的血缘亲属、乡亲父老、君臣使节,以此构成行为对象,具有浓厚的世俗伦理形态。
儒家的为人处世观,是一种实践的哲学理念,对现实有一定的超越性,是人们向往的最高理想。虽然具有理想色彩,但其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人们相互猜忌、不肯付出、更不愿相信别人,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陌生,甚至住在同一栋楼里,却互不相识,相互防备。如果能以儒家处世观所倡导的仁爱、亲和、守信、宽恕、孝悌,对待身边的亲人、朋友和同事,必然能使家庭和睦、朋友亲密、能使周围的人际关系和谐。
三、进取精神
儒家自创立之初,就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置于一种双向互动的位置上。因此,儒者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参与社会的过程,或从政、或在野游学,实现其反省自身,改造社会的目的。儒家既批判社会的礼崩乐坏、重君轻民,也提出了建立理想社会的一系列方案。同时,社会的发展也需要统治者能顺应时代潮流,关注民心取向,使国家安定繁荣,人心向上,社会稳定和谐,从而促成了儒家积极参与生活,大量培育人才,呼唤君子品德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永远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投入献身、奋进不息也是社会对理想人格所奏响的进行曲。
1、孔子的献身精神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具有强烈的献身精神,热切渴望真理的态度。“朝闻道,夕死可矣。”[59](《论语·里仁》)表现出他对真理的向往跃然纸上,如果在早晨接受了真理,即使在晚上死去也可以。这种将真理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人,是十分崇高的。“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60]“苟志于仁,无恶也。”[61](《论语·里仁》)认为不愁不被任用,只担心没有本领。不愁没人知道自己,只要认真努力工作,别人终会了解。是金子,总要发光。一心致力于仁爱,就不会作恶。努力向上的人,也不会自甘堕落;不注重自身人格修养,邪恶的欲望就无法遏制。“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62](《论语·子张》)孔子作为一位完全靠自身努力,从底层奋斗的思想家,深知深处下层的艰辛。他指出品学兼优的人不愿总是处于恶劣的环境中。人越是在困境中,就越要小心行事,不能自甘沉沦,应该奋力自强。孔子的进取精神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对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我非生知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63](《论语·述而》)孔子自诩不是天生就有知识的,而是喜好古代的文化,努力学习和探索的结果。“兴于《诗》,立于法,成于乐。”[64](《论语·泰伯》)指出学习《诗经》,能使人思维活跃、善于联想;学习《礼记》,使人能够立身于社会,言行合于礼法;音乐给人以美的感受,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愉悦地面对人生,成就事业。在今天看来,学习诗歌,可以增益思维,激发创造;学习礼法,让人懂得法规与道理;学习音乐,使人的人格完善,热爱生活。这样看来,这三个方面仍是完美人格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儒学的创立,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改造了《诗》、《书》、《礼》、《乐》,继承了《易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办“私学”,作《春秋》,从而创建了儒家思想体系。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立新的文化,也应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
第二,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孔子的一生,极力想在国家的治理上有所建树,他周游列国,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虽“知其不可”,但仍然奋力而为,并没有因为被冷落而减少他对政治的浓烈志趣,开创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忧国忧民思想的先河。“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65](《论语·子路》)是说官员要起表率作用,原谅小的过错,选拔有才干的人。孔子尽管在政治上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却希望官吏能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凡事自己先做到,再要求别人做到,对同事和下属,多看长处,即使有过失也不计较,给人改过的机会,不断提拔有才能的人。儒家对于社会和国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这种可贵的思想源泉,是推动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动力。
第三,忠于理想和奋斗不止的品质。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有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66]“笃信好学,死守善道。”[67]认为有志之士,应该开朗、坚毅,重任在肩,前程远大。要忠于理想,勤学奋斗,为实现自己理想,矢志不渝,誓死不变。不仅如此,孔子在追求理想上还鼓励超越,“当仁,不让于师。”[68](《论语·卫灵公》)对于仁爱的事,即使有师长在前,也要抢先去干。尊师不仅要勤于师,还有志于创新。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胜过自己,以此作为生命、事业的延续。
第四,拒绝平庸,志于建功立业。孔子致力于学,主张日有所进。“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69](《论语·子张》)即每天都要学习新的知识,有所增益,每月都不忘已经学过的知识,这是真正的好学上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70](《论语·阳货》)衣食无忧,凡事不用操心,人生便毫无意义!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在于为社会做出贡献,即便是在艰难中度过了一生,也要活的有价值。“见贤思齐焉,不见贤而内自省也。”[71](《论语·里仁》)时刻向高尚品德的人看齐,对别人所犯的过失要引以为戒,常常自省,严于克己。孔子拒绝平庸,重视个体的积极性、自主能动性和发挥,对于民族精神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孟子和荀子积极的人生态度
孟子、荀子在思想上都继承了孔子积极参与社会,寻求理想的奋斗精神,他们在发扬其思想学说的同时,又分别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孟子积极的进取精神,体现在他傲视权贵、睥睨前古的胆识。“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72](《孟子·滕文公上》)就是说,有所作为的人都会像古代英明的国君那样。孟子亦有令人敬仰的捐躯信念,“志士不忘在沟渠,勇士不忘丧其元。”[73](《孟子·滕文公下》)他的献身意识,让人为之动容。他认为原意为理想奋斗的人,不怕捐躯在山谷、原野,英勇的人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还指出“生亦我所欲,所欲有胜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74](《孟子·告子上》)表示生命是我热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贵的,因而不苟且偷生;死亡是我不愿意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所以在灾难来临时,不要畏惧和逃避。孟子这种为自己的志向百折不挠的奋进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人们。此外,孟子的进取思想还表现在他不断提醒人们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做起。“君子深造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75](《孟子·离娄下》)即德才兼备的人为真理努力探索,使自己自觉行动;这样便能获得知识,使生活得到保障;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办起事情来就能左右逢源。孟子认为君子之所求,在于通过它的言行举止体现出来的仁义、礼仪、诚信和智慧,即“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76](《孟子·尽心上》品德高尚的人其本质,在于即使其理想实现于天下,也不因此而增加,即使穷困隐居,也不因此而减少,这是本性确定了的缘故。君子的本性,在于把仁、义、礼、智植根于心中。由此产生出来的神采,会显现在颜面上,表现在肩背上,反映在身体四肢的行为上。通过这些,便能认识。孟子把君子之德体现在自身的言行举止上,反映出对儒家理想坚定不移的信念,也表现出孟子对于精神超越与现实表现相统一的深刻见解。
荀子重视人的主观意识,强调通过个人的努力,可以改造自身和社会,反映出一种奋发向上的朝气。“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77](《荀子·性恶》)就是说,就是天下所有的人都不理解我,我仍然毫无畏惧地坚持自己正确观点,这可以算得上是最大的勇敢。“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78](《荀子·众效》)认为不学习,就不能得到真理,将金钱和利益看得很重的人是庸俗之人。只有接受教育和增进修养才是健全人格的根本。“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79](《荀子·大略》)指出有才能的人并非天生就有的,只是因为自身不懈努力的追求,也并非是上天赐予的。“有通士者,有公士者,有直士者,有悫士者,有小人者。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物至而应,事起而辨,若是,则可谓通士矣。不下比以暗上,不上同以疾下,分争于中,不以私害之,若是,则可谓公士矣。身之所长,上虽不知,不以悖君,身之所短,上虽不知,不以取赏,长短不饰,以情自竭,若是,则可谓直士矣。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畏法流俗而不敢以其所独甚,若是,则可谓悫士矣。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80](《荀子·不苟》)荀子认为,有通达的人,有公正的人,有耿直的人,有诚笃的人,有小人。对上尊敬君王,对下爱护百姓,事情来了能够应对自如,事情发生后能分析处理,如果能这样做便可以成为通达之士了。不在下面相互勾结,蒙蔽上级,不迎合上级,妒忌下属,在发生纷争时,保持正义,不以私情妨碍公务,这样就可以叫做公正之士了。自己的长处,虽然不被君王知道,亦不因此邀功取赏;长处、短处都不加掩饰,如实反映自己,如果能这样便可称为耿直之士了。平如说话要讲诚信,日常行为要谨慎,不效法流行习俗,也不自以为是,若能这样就可以叫做诚笃之士了。说话无诚信,行为无规范,唯利是图到处扰乱社会,这样的人是小人。荀子通过言行举止定义不同的人,通过个人的所作所为的特征加以判断和界定,重视人在实际社会中的作用,这是更加理性的考量。荀子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展现人生价值的认识,表达了唯有艰苦奋斗、有为进取、不断努力才能通向成功的终点。他还强调人后天努力的重要性,这是荀子进取精神中最可贵的认识,这种自强奋进、生生不息的思想,应该发扬光大。
3、儒家进取精神的特点及当代价值
儒家奋进不息的人生态度和精进不止的思想,反映出对理想和信念的不懈追求,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深刻反省,具有一种催人奋发的精神。儒家的进取精神,在思想观念上具有指导意义,表现在直接面对社会,其出发点是每一个具体的人。其奋进思想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一方面是为社会建功立业,成就君子之名;另一方面是为个人赢得生前生后名,富贵荣华。其次,儒家的发奋观念,还具有政治性,注重把自身的努力与国家利益相协调,注重献身于国家,注重如何处理好国家关系、君臣关系等。因此,具有实用性,还具有普世性。进而,将自身的需求同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相统一,从而更容易被人们和青少年所接受,对人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此外,儒家进取观在实践上,表现在个人的学业、事业、政绩的考量上,其对象包括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其每个领域都可以成为施展自己才华、理想和抱负的舞台,个人奋斗的结果,能够从现实生活中显示出来,具有普遍的社会认同感。
儒家奋进不息和精进不止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形成了炎黄子孙特有的优良品质。这种精神不仅在当今社会不会过时,更是每个时代向前发展的基础,它时刻激励着人们向着目标和梦想奋力前进。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面对各种诱惑和多重选择,往往使很多人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人们虽然怀揣梦想,但在面对挫折时便踌躇不前,遇到困难后就望而却步,有时甚至怀疑自己的选择,最终使梦想变成空想,究其根本,这都是因为人们一份缺少矢志不渝的执着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更缺乏的是一种奋勇向前的精神。以儒家锐意进取的精神为指导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其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坚韧的力量,使得所有中国人凝聚在一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四、宇宙观
这里的宇宙观,指儒家在面对自然、人生、社会时表现出来的基本态度和认识。由于对各种自然现象的思考,产生了对自然客观世界的不同认识。对人生和社会的不同理解,产生出不同的人生观,由此反映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形态各异的人生态度。由于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关系的不同体验,形成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相互认识,并由此确定自己的价值和定位。
1、自然观
儒家学说,本质上以人为本。由于对于自然事物和形态,缺乏探索的热情,因而采取的是一种自然万物接受、和谐相处的态度。这种态度决定了儒家对于自然热爱和保护的亲和方式。
孔子对生命,持有尊重的态度,对自然万物,具有平和、顺性的认识,体现出他珍爱自然的观念。这是基于他积极的人生态度与自然亲近和合的心性相通的缘故。“钓而不纲,弋不射宿。”[81](《论语·述而》)孔子用杆钓鱼,而不用大网将其一网打尽,用箭射飞禽,而不射栖息林间、繁衍后代的鸟类。这体现出人类对于自然的亲和态度,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这种生态思想,既现实又客观,取之于自然,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使自然万物相辅相生,和谐共处。孔子还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82](《论语·雍也》)即智慧的人喜欢流水,仁爱的人留恋高山;智慧的人敏于行,仁爱的人静于思;智者乐观向上,仁者以享天年而得寿。孔子将人的喜好与自然山水相联系,反映出儒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其一,人与自然山水是相通的。智者见清泉流水,便有“逝者如斯夫”感叹,从而惜时如金;仁者见崇山峻岭,便有“而小天下”的感慨,使心胸如山体般宽阔,心志如山峰般高远。其二,仁者、智者的心性与山水一致。山水的宁静伟岸,清澈灵动,是仁者、智者性情的自然展现,山水的一动一静的特征,正与人的敏于行和善于思本质相圆融会通。其三,智者、仁者在观山水时,总抱有希望和憧憬,又加以对人生的思考,自然而然怡然而乐,健康长寿。孔子对自然的体悟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83](《论语·阳货》)即大自然四季更替,万物生生不息,尽管自然不需要显示什么,但万物都在它的法规下变换繁衍。孔子将人生与自然的岁月流逝、四季更替视为一体,因此才将人生如自然一样分为不同的时期和阶段,又为每个阶段制定不同的目标。
孟子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法,表现在“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84](《孟子·梁惠王上》)认为只要适应季节,及时收种,粮食就可以吃不完;不用细密的渔网打捞,鱼鳖也可以吃不完;不滥砍滥林木,木材也用不尽。取之于自然,爱护自然,依赖自然,人类就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种人与自然的“取”与“予”的协调关系,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在今天,人们在很多时候却急功近利,最终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顺天者存,逆天者亡。”[85](孟子·离娄上)告诉人们,要了解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使得人与自然相辅相生,和谐共处,否则就会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祸及自身。此外,孟子还将自然观与他的“人本”思想联系起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86](孟子·公孙丑下)机遇好,不如自然环境好,自然环境有利,比不上人们的团结协作。把自然中的人,提升到理想层面的高度来,充分展现了对人本力量的肯定和对人能够把握自身命运的高度自信。
荀子详尽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的看法集中体现在他的(《荀子·天论》)中:“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87]大自然的一切变好都有一定的规律,不会因为尧是圣人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是暴君就消失,用正确的方法就吉祥,用不正确的方法则会发生灾难。加强农业生产并节约使用,那么上天就不会使人穷困;给养充足且适时活动,上天就不能让人生病;遵循自然法则坚定不移,上天就不会带来灾祸。因此,水灾、旱灾不能使人饥饿,严寒酷暑不能使人患病。自然灾害不能使人遇难。生产荒废且奢侈浪费,上天就不能使人富裕;供给不足而懒惰,上天就不能使人健全;违背自然法则而妄行,上天则不会使人吉祥。因此水灾和旱灾还没来人已经闹饥荒,严寒酷暑还未迫近人已经生病,灾害未到人已经遇难。遇到的天时与社会安定时相同,灾祸却与安定时不同,这不能怨上天,是自然法则使然。因此,能明白自然和人类的区别,就是最明事理的人。这其中包含了五层含义:第一,自然法则的客观性。自然界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不受人事的制约,不因人的善恶和统治者的贤明与否而改变。第二,遵守自然规律,自然就不会加害人类;违背自然法则,必然受到惩罚。第三,“人事”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在风调雨顺的自然环境下,动荡的社会环境也会使人遭殃;同样,即便在灾年,社会安定,人们也可以避免灾难的伤害。表达出“人祸”胜于天灾。第四,明确提出“天人相分”,界定了主客观即自然规律和人事之间的关系,人事的治乱福祸,取决于是否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第五,荀子肯定了“人定胜天”,认为人治可以战胜天灾,人类的凶吉不应该“怨天”,更应该反省自身。荀子的自然观代表了先秦儒学自然观的基本认识,走在了当时时代的前列,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今天人们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环境协调发展,都有着十分有益的借鉴意义。
2、人生观
儒家学说以改造人,成就君子人格为己任,其人生观具体表现在它的人学公式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的人生态度十分明确,以教育为手段,以培养人才服务于社会、使天下归仁、国家礼法有序为目的。“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88](《论语·雍也》)“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89](《论语·泰伯》)孔子认为要成为有道德的学者,不要做没人格的儒生。有人学习知识是为奉献社会,有人学习知识只为个人利益。喜欢争强好胜、不甘于平庸的人是社会动乱之源。人们对于有过失的人不给于帮助,反而攻击他,这也会成为社会动乱的因素。动乱的社会给人民带来灾难,安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孔子主张人应该做到:达、直、察、虑、知、仁、勇。在《论语·颜渊》中讲:“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90]《论语·子罕》中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91]即所谓通达,是质朴正直,勇于承担责任,善于领悟别人话语的意思,观察别人的脸色,对人谦和忍让。通达人情、善解人意的人,人们乐于与之交往。智慧的人不会有疑惑,仁爱之人不会忧愁,勇敢者不会恐惧。智慧者知人达事,向往光明;仁义者播撒爱心,令人充满希望;勇敢者探索追求,积极向上。此外,孔子还在《论语·季氏》中对“益”和“损”做出了界定,“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矫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92]高雅的人生乐趣有三种:以陶醉于美好的音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以广交贤能的朋友为快乐,这会使自己受益;低俗的人生乐趣也有三种:以骄横高傲为快乐,以游荡享乐为快乐,以纵情宴饮为快乐,这会使自己受害。告诉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人们不同的生活情趣。应将明朗、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作为自己的取向,选择有益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孟子的人生观,体现在以天下为己任的实践上,宣传实行仁政,“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93](《孟子·梁惠王上》)只有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不惧外敌。“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94] (《孟子·尽心下》)“仁者无敌。”[95](《孟子·梁惠王上》)明确指出土地、人民、政治是诸侯的三件宝物。若只看重珠宝,贪图享乐,挥霍无度,则灾祸定会殃及其身。并且,靠暴力维护的东西不会长存,只有仁爱之人才能无敌于天下的。在当今社会,唯有用和平、互助和爱心对待一切事物,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社会。“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96](《孟子·公孙丑上》)用志气驾驭感情,情感充溢在人体之中。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才能永葆青春活力。
荀子提出了“人性本恶”的学说,所以他的一生都以改造人性之恶为目标,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突出了人本思想。“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97](《荀子·大略》)即认为要使国家兴旺强盛,就必须重视教育,尊重老师和有专业技能的人。这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观往事,以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98](《荀子·成相》)指出通过考察历史,可以汲取史鉴和引以为戒,还能辨别治理国家的功与过,是与非。“公道达而私门塞,公义明而私事息。”[99](《荀子·君道》)在管理中按章办事、秉公守法,就能够杜绝徇私舞弊、勾心斗角的弊端。荀子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对国家治理指点评说,切中时弊,他的一生以教化人生、培养人才、投身社会为主线。
3、世界观
早期的儒家有明显的天命观念,以唯物为主导,重人事、听天命,轻鬼神,重现实的世界观,有一定的宗教崇拜思想内涵。但这是对自然和社会人生客观和理性的认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客观事实。
孔子在《论语·先进》中说:“未知生,焉知死。”[100]“未能事人,焉能事鬼。”[101]他无法回答人何以生,也无法回答死亡。“上下神祗”,“丘之祷久矣”[102](《论语·述而》)即对天地之神,默祷祈福非于一日。这种观念,在当时社会中是很现实的,因为当时的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是有限的,对于不了解和无法把握的事情,就会采取敬而远之,理性对待,是把握现实的客观选择。《论语·季氏》中说君子有“三畏”,首尊“天命”。“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103](《论语·尧日》)天命,其实说穿了,就是在不可抗拒的自然人生中,在有生必有死的规律中,找到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知”即认知、体验、实践的过程,包含着展示自我,努力发掘自我潜力。所以,孔子的世界观,是现实、理性和客观的。
孟子把人们无法把握的客观事实,归之以天,称之以命。“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104]“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105](《孟子·万章上》)即没有让做却做到了的,是天意;没有让到来的而到来了,是命运。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奈。认为孔子依据礼法进退,能否得到官职,由命运决定。另一方面,孟子认为要“知命”,“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106](《孟子·尽心上》)人在命运面前,首先要认识了命运,然后就可以顺事于天,修身以树立生命的意义,认识自己的价值,为正确的人生理想而奋斗到死,这样的人生就是正命。孟子的生命观,虽具有听天命,重人事的特征,但仍有誓为理想奋斗终身的决心。
荀子对天命,体现在“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⑪(《荀子·天论》)认为天地、自然,有自己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知道了自然与人事的区别,就是至理之人。荀子的世界观,具有高度的理性,他充分认识到了人的主观意识、肯定人在自然中的作用和价值,向“天命”发起质疑。。
4、儒家宇宙观的特点及当代价值
儒家在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上,认为自然形态是客观的,不受人的意识支配,所以,孔子主敬天,孟子主顺天,荀子则更注意认识天的自然之道。儒家对人生认真具体的观察,重视现实社会人的精神和伦理道德的产生、形成,无论“性善”或“性恶”,都注重对人的教化,并充分肯定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才能,主张发挥人的主观性,自我完善,为造就君子人格不懈努力。儒家由于缺乏对人类尚未认知的事物的热情,用理性、现实选择人生,对自然界采用实用的态度来解释、对待,对无限的时空和有限的人生采取了惜时爱命,畏天、畏命的无奈。
儒家的自然观,虽然对大自然缺乏热情的探索,但却采的态度是与自然和谐共处,取之于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其人生观,以天下为己任,以培育人才来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环境以让人们安居乐业为目的。其世界观,虽有着尽人事,听天命的特质,但坚持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以修身树立人生意义,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理想奋斗终身,甚至向“天命”发起质疑。儒家世界观包含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和谐的认识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诸如对大自然的索取过度,致使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诚信危机凸显、人们安于享受,不思进取等等。这些问题的迫切解决,是人心之所向。以儒家自然观为指导,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局面。以儒家人生观为指引,坚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责任感,投身社会,共同努力,为国家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以儒家的世界观为指向,惜生好命,不向命运低头,在有限的生命里,勤奋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为社会做贡献。如果人们都能遵照儒家世界观的和谐思想来做人、做事、做学问,人生终将辉煌,社会将会和谐安定,国家也将繁荣富强。
五、结语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内涵包括修身思想、生态自然观、伦理道德与价值判断理论、论证喻理方法、行为自律思想、处世理念、进取精神、语言观、教育思想与治学态度、宇宙观、理想的思辨等,可谓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演进,儒家思想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其社会功能也在与时俱进,它已渗透到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儒学立志高远,又贴近平实,植根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数千年的积累,时至今日,仍然散发着顽强的生命气息。继承和发扬儒学之精华,可以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指导,为人们身心的修养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本文所阐述的儒家修身思想、为人处世哲学理念、奋斗不息和精进不止的精神,以及宇宙观,都有其当代价值,并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对于当代人们精神家园的构建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儒学虽有自己的特点,但又与人类文明大道相一致。首先,儒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强调国家、民族、社会的利益永远高于个人的利益,以国家和社会的命运为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培养了华夏民族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高度的民族自尊心,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内在凝聚力,一呼百应,团结一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刻准备着。其次,儒家继承了《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表现出积极参与社会、忠于理想、奋斗不止的人生态度,反映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这种精神,鼓舞着炎黄子孙为了振兴中华而奋勇拼搏,不屈服并与外来侵略和邪恶势力,使中华民族奋发自强的精神大大增强。此外,儒学认为人不仅生活在社会中,还生活在自然中,因此,儒家既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关系,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提倡“天人合一”,这对改善人类与自然关系,让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有重要启示。最后,儒学中的修身思想、处世原则,对治愈当代人的道德沦丧、人情冷淡等通病,帮助人们改变观念,调整身心和谐,构建和睦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的精神家园有着重要作用。
儒学致力于使社会更加和谐有序,使发展更加协调均衡,使人类更高尚文明。重温儒家学说,汲取其中的智慧思想,为了社会的前进和个人的幸福都是有益的。我们应继承传统,去除糟粕,吸收精华,让儒学继续散发光和热,继续为社会文明发展、为人们精神家园的和谐建设,提供更多有益的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
1 张岂之.《儒学·理学·实学·新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2 祝瑞开.《儒学与21世纪中国》[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3 韩钟文.《先秦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3.
4 郭齐勇.《儒家伦理争鸣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 任继愈.《儒教问题争论集》[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6 荆三隆.《儒佛道三家名言品鉴》[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
7 荆三隆.《儒释思想比较研究》[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荆三隆;1955年7月生;男;汉族;籍贯:山西运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传统文化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宗教学;已取得主要成果:撰著、合著佛学著作十八部(在台湾再版两部),参撰、参编著述、教材三十余部,发表佛教论文四十余篇。曾先后主持过国家、教育部、省、市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以及教育部教改项目。所在城市:西安。
邮政编码:710071
通讯地址: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352信箱
联系电话:18700966933 029-88203032
电子邮箱:jingsanlong@126.com
陈潇;1988年7月生;女;汉族;籍贯:陕西安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传统文化研究所;研究生;研究方向:宗教学;已取得主要成果:独立发表论文八篇,合作论文两篇(均为第二作者);所在城市:西安。
邮政编码:710071
联系地址: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352信箱
联系电话:13468882657
电子邮箱:xyd880730@163.com
[①] (宋)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49页
[②] 《四书集注》,第170页
[③] 《四书集注》,第102页
[④] 《四书集注》,第192页
[⑤] 《四书集注》,第206页
[⑥] 《四书集注》,第178页
[⑦] 《四书集注》,第64页
[⑧] 《四书集注》,第113页
[⑨] 《四书集注》,第56页
[⑩] 《四书集注》,第74页
[13] 《四书集注》,第371页
[14] 《四书集注》,第259页
[15] 《四书集注》,第354页
[16] 同上
[17] 《四书集注》,第254页
[18] 《四书集注》,第367页
[19] 章诗同:《荀子简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7月第1版,第9-12页
[20] 《四书集注》,第371页
[21] 《四书集注》,第178页
[22] 《四书集注》,第283页
[23] 《四书集注》,第354页
[24] 《四书集注》,第56页
[25] 《四书集注》,第192页
[26] 《四书集注》,第100页
[27] 《四书集注》,第85页
[28] 《四书集注》,第176页
[29] 《四书集注》,第256页
[30] 《四书集注》,第308页
[31] 《四书集注》,第309页
[32] 《荀子简注》,第124页
[33] 同上
[34] 《四书集注》,第150页
[35] 《四书集注》,第211页
[36] 《四书集注》,第72页
[37] 同上
[38] 《四书集注》,第96页
[39] 《四书集注》,第296页
[40] 《荀子简注》,第330页
[41] 《四书集注》,第186页
[42] 《四书集注》,第87页
[43] 《四书集注》,第156页
[44] 《四书集注》,第50页
[45] 《四书集注》,第69页
[46] 《四书集注》,第203页
[47] 《四书集注》,第169页
[48] 《四书集注》,第86页
[49] 《四书集注》,第105页
[50] 《四书集注》,第143页
[52] 《荀子简注》,第9页
[53] 《荀子简注》,第74页
[54] 《四书集注》,第77页
[55] 《四书集注》,第50页
[56] 《四书集注》,第375页
[57] 《四书集注》,第373页
[58] 《荀子简注》,第205页
[59] 《四书集注》,第74页
[60] 《四书集注》,第75页
[61] 《四书集注》,第73页
[62] 《四书集注》,第208页
[63] 《四书集注》,第103页
[64] 《四书集注》,第111页
[65] 《四书集注》,第151页
[66] 《四书集注》,第111页
[67] 《四书集注》,第113页
[68] 《四书集注》,第182页
[69] 《四书集注》,第205页
[70] 《四书集注》,第197页
[71] 《四书集注》,第76页
[72] 《四书集注》,第269页
[73] 《四书集注》,第282页
[74] 《四书集注》,第351页
[75] 《四书集注》,第310页
[76] 《四书集注》,第375页
[77] 《荀子简注》,第267页
[78] 《荀子简注》,第72页
[79] 《荀子简注》,第2页
[80] 《荀子简注》,第22-23页
[81] 《四书集注》,第105页
[82] 《四书集注》,第94页
[83] 《四书集注》,第195页
[84] 《四书集注》,第220页
[85] 《四书集注》,第297页
[86] 《四书集注》,第258页
[87] 《荀子简注》,第176页
[88] 《四书集注》,第92页
[89] 《四书集注》,第112页
[90] 《四书集注》,第148页
[91] 《四书集注》,第123页
[92] 《四书集注》,第186页
[93] 《四书集注》,第224页
[94] 《四书集注》,第394页
[95] 《四书集注》,第223页
[96] 《四书集注》,第246页
[97] 《荀子简注》,第311页
[98] 《荀子简注》,第282页
[99] 《荀子简注》,第130页
[100] 《四书集注》,第134页
[101] 同上
[102] 《四书集注》,第107页
[103] 《四书集注》,第213页
[104] 《四书集注》,第327页
[105] 《四书集注》,第330页
[106] 《四书集注》,第370页
- 上一篇:千载重闻道,儒学铸国魂
- 下一篇:论康有为的《淮南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