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张轶西开设课程汇报
尊敬的冯燊均主席:
现将青岛张轶西本学期开设课程汇报如下:
1)开设课程的名称:1. 儒家教育思想,2. 国学概要(选讲)。
2)课程开设的所在学校、学生人数:课程由青岛市国学学会、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以及四方社区教育中心联合开设,授课对象主要是社区群众及中小学学生。听讲学生人数达1000余人。
3)本学期课时量统计 :本学期课时量共计98课时
表一
教 学 内 容 |
讲课时数 |
第一章 儒家思想与智慧启蒙 |
10 |
第二章 儒家励志教育 |
8 |
第三章 儒家学习指导,含口才、行文及交际能力 |
10 |
第四章 儒家人格教育 |
8 |
第五章 儒家情感教育,含亲情与孝道教育 |
14 |
合 计 |
50 |
表二
教 学 内 容 |
讲课时数 |
第一章 国学定义与回顾 |
8 |
第二章 六经 |
16 |
第三章 先秦诸子 |
12 |
第四章 两汉今古文之争 |
12 |
合 计 |
48 |
4)教学经验的总结:国学在21世纪应该有前瞻的眼光,而不是一味怀旧,更不是走回头路。我们可以在国学经典中挖掘适应当代需求的积极因子,努力打造新世纪的国学课程,以崭新的面貌融入全球化的潮流。 国学教育之于现代人,关键是真性的找回,要在危机的面前反思并有建树。当下国学教育的痼疾是教育者素质太低,缺乏国学教育的经典精神与崇高信仰,很多时候,国学教育只是作秀而已,并没有教育者以生命为代价维护国学的纯洁。所以,首先需要体制的解放,释放更多的自由空间,不要试图用政治驯化来拘禁灵魂;其次就是加强培训,要着力提高现有国学教育者的国学素养,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国学素养,要在人文关照、经典精神与信仰奠定方面狠下功夫。
国学应该普及,但首要任务是深度挖掘,在国学内涵下功夫。 我们主张国学的心灵支撑,也希望在意识形态得一助力,让那些精神世界的浪人有归宿。国学是一种文化根性的传达,是民族自信的寻找,也是基因的遗传,在斩断太久之后需要复兴他的生命。国学基本层面在于认知,在于思维开放,我们在当下迷失的不仅仅是信仰,还有生命的营养,在血液中流淌的气质与儒雅。不是一挥而就,而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5)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估: 目前学员已经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基本上理解并力行经典文句,学员素质得到提高。
6)学生的反映与评价:学员对任课教师教学质量反映良好,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深受欢迎。
7)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国学教育还有不够深入,有些问题还存在争议。教学方法还需改进,普及范围有待扩大。
总结人:张轶西
2011-2-24
青岛国学学会
- 上一篇:2010年下半年中华义理经典教育上课总结
- 下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专题》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