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2010年下半年三等奖  孙晓萌

2010年下半年三等奖  孙晓萌

字号:T|T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发帖
学校:青岛大学
学院:师范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20092
姓名:孙晓萌
学号:200940903065
联系方式:15966947962
 
⒈仁坛 七 84   【原创】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和智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谁也不能将它们单独拿出来做学问。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只有既讲仁又讲智,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只有充满智慧的“仁”才是“大仁”,才是我们真心向往的仁;反言之,倘若一味讲智慧,做些投机取巧的事却没有仁爱之心,那便是苟且之人。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做到“仁且智”“仁智统一”才能养成君子之德。
⒉孝坛 一 273 【原创】
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将永远传承的美德,是每个中国人内心不变的精神支柱。观孔子对“孝”的看法——“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孝顺父母不是只有“养”这么简单,只有做到让父母快乐、尊严的活在世上,才可以说是合格的孝顺,才能让自己的爱意传递到父母的心里,才能报得三春晖。
⒊义坛 十二 87【原创】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中这句话让我感受颇深。
人非圣贤,难免见利眼开,但是我们在培养浩然之气的时候,要做的就是克服这种贪婪的欲望,看见利首先想的不是据为己有,而是想想义,想想君子之德,这样就能更好的处理利与义的矛盾关系,就可以逐渐养成“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的高层次高人格。
⒋礼坛 一 270 【原创】
一直对“礼”有错误的理解,认为礼就是指礼仪规范,其实不然,这样定义礼显得十分狭隘,实际上礼是指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的行为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
不得不说的是,礼在现代社会仍然是举足轻重的,假如我们的社会缺少道德规范,那就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要继承发扬礼仪文化,让中国这一礼仪之邦的名字永葆长存。
 
⒌智坛 五 114 【原创】
凭空臆测,绝对肯定,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这是孔子坚决杜绝的,我觉得受益匪浅,真理是通过实践得出的,绝不是凭空臆测就能得出;世界上也不存在绝对肯定的事,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质疑的精神,有了疑问才能推动发展;对于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就更是做人的大忌了。
 
⒍信坛 二 343 【原创】
如果只讲仁、义、礼、智,而不讲信,缺乏信,那么它们都会变为虚伪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不信无物”,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美德,人不信则不立,所以只有在信的基础上才能体现一个人真正的价值与作用,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人。
 
⒎忠坛 二 290 【原创】
忠于祖国就是爱国的一种体现,忠于祖国人民的表现好比文天祥、好比岳飞,他们都是用自己的鲜血祭奠了自己对祖国的忠贞,我们是平凡的小人物,做不到也没机会留取丹心照汗青,但是我们要以自己的德行的培养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来报答祖国,真正的做到一寸赤心惟报国!
⒏廉坛 二 140【原创】
君子之交谈如水。一个把名缰利锁看得太重的人,注定是不快乐的,只有知足才能常乐。人有七宗罪,都是由欲望引发的,为了避免在贪婪的路上越行越远,我们得懂得节制欲望,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甘于寂寞,不一味的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
 
⒐毅坛 一 119 【原创】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是王安石的名句,借游山玩水之谈来表达自己的对志向的坚定。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当你吃尽他人不能吃的苦之后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才能看到他人看不到的风景,才会发现,立志坚定才是你行进的推动力。
⒑和坛 二 339 【原创】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贴切的说出了人和在社会中的重大作用,人和体现在整个社会也叫“和谐”,我国正在大规模的构建和谐社会,为的就是让人们生活的更有尊严、更美好,我们也须构建和谐自我,和谐人际关系,实现大同社会。
 
⒒忠坛 一 207 【原创】
忠诚是美好的品德,但是矫枉过正,一味的抬高标准,就会变成愚忠,这种人往往会变得没有自我,唯一的信仰都依靠在别人身上,就会适得其反,造成不良的效果。“忠”作为一个道德规范它是指自己内心中一种真诚地对人对事的态度,以及由此去诚实地为他人谋事作事的行为,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
 
⒓孝坛 十 96 【原创】
人人都说“忠孝难以两全”,我却不这么认为。我国古代不乏“以孝治天下”的例子,孝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支持人们不断地发展自己,倘若一个人连孝都不能遵守,就是所谓的连人格都失去了,还怎么能算得上是人,他即使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也不能为他人、为国家做什么,这样的人只能看得见自己,他们的忠与私利相比不值一提,可见,忠孝必须两全。为人讲究忠孝一体,养浩然之气,成君子之德。
 
⒔智坛 三 102 【原创】
所谓“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习就怕没有疑问,有了疑问才能有方向解决疑问,同时推进事物的发展与进步。善于批评,首先要有明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在这个基础上,然后进行批评,需要注意的是,批判并不代表着一拥而上,胡搅蛮缠,批判的精神是崇高的,进步的,而不是扯着僵死的教条不放,这样才能推动旧事物的灭亡与新事物的产生。
 
⒕义坛 四 158 【原创】
孟子阐述了一个重要的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义是人生不可磨灭的重要品格,义能够帮我们维持和谐规范的社会秩序,能联系精神情感的纽带,进一步推进大同社会的构建。
 
⒖仁坛 四 180 【原创】
仁者爱仁,仁的对象是广泛的。首先,我们必须爱自己,也就是自尊自爱,这是一种自我要求的标准,能够起到监督促进的作用。同时,我们还要爱亲人,爱身边的人,爱祖国,给需要的人赠与爱,这样才能推仁及人,这就要求我们付出比常人多的努力,让我们坚信仁爱的力量,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评语:
该帖子在基本上都能围绕经典中一个核心内容或一个中心观点加以展开,有论有叙,观点明确。但有些地方论述不足,还可以深入和展开,而有些则离过于空疏。
建议:三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