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姓名:孙敏
学号:201440100084
联系方式:17854226797
[1].智坛 九 224
学问必须是能知能行,而且是正确的知,正确的行,才算是学问。能知不能行,固然是与蛀书虫没什么区别了,所行都是不正确的,那于人于事于社会都是没有裨益的,要想做到正确的知,正确的行,就要把求得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实验起来。如果一个人读书如果不能付诸实践,纵然学富五车也只是个书呆子,做起事来还是个糊涂虫。正是“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
叔本华曾说过“写在纸上的思想,不过是印在砂上的行路人的足迹,人们虽然可以因他而明知道前人所取之道路,但行路人为行路和观望前面什么风景起见,是必须使用他自己的眼睛”,书上所记载的“真理”和“人生”终归多是书上的,我们要自己去判断,去理解,去怀疑。一切书籍都是参考品,思想方面也是如此,文章词句风格也是如此,我们不能一味得相信书本,要敢于疑古,也要敢于疑今。胡适曾说“我们读古人的书,一方面要知道古人聪明到怎样,一方面也要知道古人傻到怎样”,这都是我们很好的教训。我们最好的导师是人生,是自然,不能迷信书本,要多观察人生,多体验自然。有时候,我们常是先读了书,后来验证了事实,惊叹前人的深思明辨,于是豁然贯通,有了自己的见解。
[2].智坛 十 31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我们谁都知道,脱口而出,但这句话我们却不怎么去实践过。我们经常抱怨自己文笔不好,没有才华,但我们既不去练习文笔,也不去阅读书籍增加自己的内涵,只是站在那里羡慕别人的好文笔,抱怨自己的拙力,何谈进步呢?
从小学开始老师就对我们讲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眼到”要求我们看书不仅仅是一句一句的看过去,而且书中的字都要认清,口到要求我们遇到精彩的文章或诗歌应该要背下来,念书能使我们懂得其文法的结构和其他关系。心到就是要懂得每一句每一字的意思。“手到”就是要求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要随时做记录,可以抄录备忘,可以提要,可以记录心得,也可以参考诸书而融会贯通,作有系统的文章。胡适曾说过“我们平常所吸收进来的思想,无论是听来的或者是看来的,不过是脑子里有一点好或坏的模糊而又零碎的东西罢了。倘若费一番功夫,把他芟除的芟除,整理的整理,综合起来作成答记,然后那经过整理和综合的思想,就永久留在脑中,于是这思想,就属于自己的了”
读书的理想境界应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读书的理想方法应是“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读书的理想心态应是“为学作事,忌求近功;求近功,则自画气沮,渊源莫极”。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努力向这些方向靠拢,踏踏实实地努力成为一个又精又博的读书人。
[3].智坛 十 31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对写作是有很大裨益的,在思想上,我们可以从书中懂得世间各方面的真理、人生各样的真相,在技巧上,我们可以从古今各大家的文章上学得他的词句的美丽和风格的韵味。
读书要多看我们喜欢看的书,多看值得多的书,同时我们应有属于自己的系统的读书方法。读书的时候要注重书的选择,思考一下这本书的内容是否为我所需要,值得读的书千万册,人的心智是有限的,我们要尽量多读书,读好书。读书的时候给自己限定一个期限,在一定时间内读完。读书的时候,决定是要精读这本书还是要略读这本书。读完书以后,书中的内容应了然于心,必要的时候可以借助图表帮助自己记忆,同时要摘录书中要点,自己也可以作评论,作感想。读书要专心,“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不能一会看这个,一会看那个,徒耗时间,一无所得。读书不能半途而废,要有毅力,不能忽作忽辍。读书不能死读书,要勤于反省,多加考证,要思学合一。另一方面,我们应懂得一些文学原理,懂得一些文学评论的方法,进行细嚼慢咽的读书法,这是进行精读时的方法。
除了自己所学的专门学门,别的方面的学问知识也很重要,又专又博才是一个读书人要努力的方向。多读其他方面的书,才能有实在的见识,知识的根基才会牢固。读一些伦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生物学,天文学等方方面面的书籍,懂一些天、地、人、物的历史和现状,这样才会知识牢固有根基。
[4].礼坛 一 576
《诗经》中收集了大量表达宴燕合好、宗子维城的“君明臣贤”的诗篇。这些诗篇在极力宣扬一个“和乐且湛”的新时代的同时,也体现出对宗法秩序下的礼乐精神的歌唱,体现出对礼乐保障下稳定与和谐的社会状况的肯定。在大小《雅》中,有三分之一的诗篇都是对天子“圣明”的歌颂,要求宗族内的人们在“乐”的熏陶下、在“礼”的规范中继承先王的一些优良品质。在不断出现的祭祀、农事、燕礼、乡饮酒礼或是聘礼等这些仪式上,君臣大义、兄弟人伦不断地被吟咏歌唱,并使其慢慢形成一种深入人心的伦理纲常。在现在看来,这些宴饮诗歌就是使人们内睦九族、外尊贤德、上以惠下、下以敬上的必要形式和政治手段。
虽然西周末年,礼崩乐坏,几百年的“礼乐文化”也不会在瞬间消失。宴饮场合中君臣、兄弟、父子、朋友之间的“礼”的行为、祭祀仪式中对祖先“圣德”的崇敬,都以一种内在的精神沉淀在了当时人们的思想中,成了一种自然的道德规范。这些精神上的力量不仅对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先民们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更重要的是,为后世“内仁外礼”的儒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宾之初筵》这首讽刺统治者饮酒无度、失礼败德的诗中,诗的创作者已经明确主张以“道德”为基础的大宗小宗、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如果突破了“礼”的维度,必视为“败德”行为。由此可以看出,伦理道德是礼在思想层面的升华,礼就是行为的标杆。
[5].礼坛 四 437
《礼记 · 曲礼》言:“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蘖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礼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管是夫妻之间、父子之间、长幼之间还是父母之间,都需要礼来维持正常的伦常秩序。古代周公制礼作乐,就是为了让天下人都有一个正确的标准,明确是非善恶。空无子曾讲过“不知礼,无以立”,正是这个道理。人与人之间相处正是因为有了礼,才能和睦欢喜。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与人之间的礼节都被疏忽了,许多正确的礼节反而遭到人们的摈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6].礼坛 四 438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尊老爱幼,容貌端庄,做到九思九容,在生活中践行美好的礼仪,那么我们就可以一直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了。《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经典学习中礼的规范一篇细致地教导我们在生活中应如何遵守礼仪,如何妥帖行事。这里的礼就跟家教有关了,有时候我们讲一个人有没有家教,就是在讲他懂不懂礼,是不是一个有礼的人。一个人不懂礼,他的素养一定不会高。学礼成为一个有礼的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个人从小就践行礼,而长辈也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有意识得学礼、行礼,成为一个有礼的人。
表面的礼节规范不是礼最重要的,内在的恭敬谦虚之心才是礼最重要的东西。如果你内心不怀着恭敬谦虚之心行事生活,那么你对人就不会有恭敬谦虚之心,而礼不仅仅是对自己,也是对待其他人的行为,如果一个人没有恭敬谦虚之心,怎么能够以礼待人,也许他可以假装守礼一时,但他不可能一世都假装有礼。
[7].仁坛 四 440
陈淳在《北溪字义》中说:“仁是此心生理全体,常生生不息。故其端绪方从心中萌动发出来,自是恻然有隐,由恻隐而充及到那物上,遂成爱。故仁乃是爱之根,而恻隐則根之萌芽而爱又萌芽之长茂已成者也。观此,则仁者爱之理,爱者仁之用,自可见得脉络相关处矣。”爱在仁中萌发,孔子认为“仁,爱人也”,但孔子眼中的“仁”不只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他由“爱人”推己及人,即可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所倡导的不是盲目的爱,而是一步步成熟的爱人,这也正是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甚至是对这个世界的负责,正如韩愈《原道》所说:“博爱之谓仁”。“自爱,仁之至也”,修身成己可谓是仁所追求的境界了,仁本于心,是自我人格升华的实践,仁的实践体现了人类对于生命的爱,而凭借这种爱的力量,人类得以构建良好的生命环境,从而使得生命得以在理想的生命状态中存在成长,正是“长者能博爱,天下寄其身”。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由此可见仁包含了极为广阔的概念,只有经过很长时间的诚心自我修炼,才可能达到达到“仁”的境界。
[8].仁坛 四 441
我在学习《诗经》的过程中,就能强烈地感受到“仁”的精神的存在。《诗经》中本身所蕴涵的“关怀民生”思想就是“仁”的精神的体现,不管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婚恋诗,还是表达兄弟之义、孝子之情其他人伦关系的诗篇,以及各种批判暴政,渴望仁政的诗篇,都可以体现《诗经》对“仁”的追求。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不能否认,《诗经》对孔子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并促使他对其不断地研究整理,并形成自己对《诗经》的独到见解。《诗经》的力量与智慧对其“仁”的思想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孔子曾说“温柔敦厚,诗教也”,通过学习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诗经》,我们同样也可以感受到“仁”的精神力量,促进和谐人际关系和理想人格的形成,创造人类社会有序进步的环境。
[9].和坛 三 207
先秦儒学“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当今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具有较深的契合度,对于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现实环境问题的解决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先秦儒学“天人合一”思想倡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关系,主张人类与大自然不是敌人而是朋友,人类应该尊重和关爱自然,与地球上的所有生灵平等和谐相处,善待世间一切生灵,这样才能与大自然和平长久的和谐共存。《易经》上讲,“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礼记·礼运》中也说:“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
可以看出,先秦儒学中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实际上就是倡导人们遵循自然规律,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办事,即寻求天道和人道的和谐,追求自然规律和道德法则的内在统一。孔子对天、地、人的关系也有深入的论述,《哀公问》记载:“孔子对曰:‘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也。大道者,所以变化而凝成万物也。’” 这里所谓的大道,就是指大自然的法则。世间万物,都是依据大自然的法则而生成发展的。人类必须顺自然,遵法则,才能长久地生存发展。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先秦儒学“天人合一”的思想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是有深刻的契合之处的,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不破坏自然规律,按照大自然的法则办事,只有这样,才能求得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和谐共存。
[10].和坛 二 677
“和为贵”的思想为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达到人与人的和谐,提供了重要依据。就人与人的相处而言,“和为贵”倡导人们之间应该保持良好的关系,个人的行为要温和,对别人讲话要和气,对待他人要友好和善,和睦相处。从国际方面来看,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和”是全局性的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平的价值,使“和为贵”的思想成为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让世界人民充分认识到和谐相处才是共生共荣之道,战争与冲突带来的只能是悲剧和苦难,只有在和平与稳定的国际大环境下,各国才能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人民也才能安居乐业。坚持“和为贵”的思想,为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促成睦邻友好的国际局面,共建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提供了重要依据。
“和而不同”的价值观为当代社会求同存异原则提供了哲学之源。“和而不同”倡导的是一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达成社会思想共识的局面。在和谐社会中,这种多元共识就表现为各个阶层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基础上达成的一种相互的承认、尊重、理解和宽容,在国际社会上,“和而不同”的价值观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哲学之源,有利于解决国际社会各方的激烈对立与冲突,从而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11].廉坛 五 32
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不能持“无心忘之”的态度,必须修身以敬,以“正心待之”。儒家的道德修养是身心整体的一体体悟,德性的流贯在身心整体上的体现,我们应将以身心合一为理想境界,要做到知行合一,内修外修并重,实实在在的身体力行使道德修养深刻,内达于心的内心体验使道德修养更加坚定,最终才能趋向于道德上的理想境界。
“正心待之,则先事而迎,忘则涉乎去念,助则近乎留情。故圣人心如鉴,所以异于释氏心也。”在追求道德完善的过程中,内在的体悟觉悟固然重要,但经验层面的实施、践行更加重要。《中庸》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践行孝悌忠信的伦理纲常,应“无时不然”,不可须臾离也,如果有时践行有时不践行,那么达不到修身克己的目的了。
[12].孝坛 六 126
《礼记》说“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祭祀可以增强人们的孝心和对长者的思念。祭祀这种形式体现孝文化的深刻内涵。周王朝“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统治观念,其中极为重要的就是以孝治国。孝是维系宗法制度、礼乐制度的纽带。孝道文化的发展已经超越家庭的层次,进一步演变为对祖先的尊崇和对天地的祈祷,保佑万民福祉和国家安宁。《诗经·大雅》中的祭祀诗很好地展现了周王朝对祖先的尊敬与对孝的推崇。《大雅·既醉》是一首祭祀武王的诗,“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孝子的孝心真诚不枯竭,全家永远都能得到福祉。诗中用“孝”来称赞君子,把“孝”作为君王应该具有的美德。通过《诗经》中有关孝道的诗篇,我们对先秦时代的孝道也有了深切的感受。虽然当今社会与先秦社会已经有了很大不同,但父母养育呵护子女、子女照顾爱护父母的亲情以及追求伦理幸福的内涵永远不会改变。我们学习古代的孝道文化,并不是要照搬其伦理道德,而是古文今用,弘扬当今的孝道文化,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
[13].孝坛 一 602
美国有位传教士曾经说过“如果不牢记孝道乃中国人之家族的、社会的、宗教的,乃至政治生活之根据的事实,你便始终无法理解中国与中国人的真相”,的确如此,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中华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孝文化,正如黑格尔所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孝这一伦理道德最早产生并兴盛于周代,经过孔子、孟子等儒家学者的阐发,孝的内涵进一步扩大,汉代提出“以孝治天下”的观念,随后的历代统治者也都极力推崇和圣化孝道,历代百姓也将孝作为伦理道德之首时刻践行着。“孝”随着历史的推进,形成广泛而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并且日益深入人心,成为中国人永恒的伦理道德规范。其中《诗经》以鲜明生动的形象和动人心腑的艺术魅力宣扬着孝的观念,孔子曾叹曰“于《蓼莪》见孝子之思养也;于《楚茨》见孝子之思祭也”。《小雅·蓼莪》诗中 “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 “哀哀父母! 生我劳瘁”,告诫人们必须懂得报答父母的恩情,不要 “子欲养而亲不待”,而诗中对于父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赡养父母,既孝敬父母,既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也是人类社会应尽的义务。懂得父母的恩情,这是儿女最基本的孝道。
[14].毅坛 六 94
“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枯寂。惟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放荡的人会流入猖狂不羁,收敛的人会流入枯寂空虚。只有善于操持身心的人,将主动权操持在自己的手中,才能该放便放,该收便收。在我看来,“善操身心者”与内心强大的人是同一类人,遭遇挫折时情绪平稳,遭遇挫折后能够较快地从消极情绪中恢复过来,无所畏有所敬,“众人誉之而不加劝,众人毁之而不加沮”。内心强大也好,“善操身心”也好,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不停地阅读来自别人的经验来修正自己的人生,我是依靠这个成长的,但经验永远只是参考,我们会遇到挫折,会失败,会失望,经验不是万能的,善于调节自己,善于管理自己,才能更好地向前走。
[15].忠坛 一 455
看到忠字,想起《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豫让,那个说“士为知己者死”的豫让,“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他“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结果被赵襄子发现。襄子说,“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于是把豫让放了。后豫让“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准备伺机刺杀赵襄子。友人曾问豫让为什么不假意投靠赵襄子,豫让说:“既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豫让还曾说:“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豫让可谓是无双国士,自刎一节慷慨悲歌,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