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華義理經典教育工程研討會主席致词
各位老師、各位來賓:
本基金會成立以來,與國內眾多國學文化團體合作,共同服務于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事業。在青島這座人傑地靈的城市,產生一大批致力弘揚國學的人士。我們與青島明珠國學專修學校、青島國學研究會聯合舉辦第四屆中華義理經典教育工程研討會,期望進一步推動青島以至全國的國學教育。在此,我代表基金會同仁熱列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經典教育專家、老師,並祝會議好戲得圓滿成功。
中華義理經典教育工程已開展數年之久,取得一定的成就。本基金會資助的辦學點已達四十多個,各位老師在本地積極推動經典教育,探索經典教育的內容、方法、經驗。本基金會出版的《中小學國學經典教程》,分成《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毅》、《和》十部,現已出齊,分配給各位老師。《中小學國學經典教程》是中國第一套系統全面的國學經典教程。每本教程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在同一主題之下彙聚歷代經典語句,按一定的邏輯結構編排出來,並以古代和現代的生命踐行為例證,引導學習者正確地理解,指導學習者踐行。在昆明舉辦的第三屆中華義理經典教育工程會議,收到與會代表的論文很多,有四十多萬字,編成《中華義理》第二輯出版,許多文章反映了經典教育的最新探索成果。
中華義理經典教育工程研討會的宗旨是進行國學經典的學術研究與國學教育的經驗交流。本次會議以“經典與力行”為題,表明經典並不是僅僅存在於書本上的文字,而是可以作為當今中國人的行為指導,可以作為當今中國人的精神生活資源,可以作為當今中國人的道德準則。只要經典真實進入中國人民的精神生活之中,以生命作為經典的載體,經典就是活的,就具有了生命力。
許多地方在宣導兒童讀經時,單純採取死記硬背的辦法,沒有引導學習者正確理解經典,沒有結合現實人生思考經典的內容,也就無法虛心接受經典的教誨,仿佛經典是古代的東西,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這種教育方式是落後的,沒有理解與接受,沒有將經典的智慧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之中,也就談不上力行。如果讀了經典之後,自己沒有改變,沒有將經典運用於生命實踐中,經典教育的意義就喪失了。
經典承載了永恆的生命之道。經典的智慧,在古代能夠運用,在現代也能夠運用。經典教育應當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關注現實,引導學生以經典的智慧觀察現實,思考如何在現實生活中運用經典。我們既強調對經典的理解,也強調對經典的背記。如果一個人只理解而不背記,經典在他的頭腦中只會留下淺浮的、模糊的印象。當一個人背記了大量的經典語句並進行充分的理解、思考、體悟,眾多經典語句在頭腦和心靈中相互聯繫、相互印證、相互補充,就能形成很完整的意義結構。
學習經典,必須以經世致用為目的。清儒李慈銘曰:“遊藝本乎志道,致用原於通經,兩漢之間,儒者治經,皆以經世,若以禹貢治水,春秋折獄,詩三百五篇當諫書,六經之文,無一字不可發於政,見於事。”(李慈銘《紹興東胡書院通藝堂記》)經典語句並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歷代聖賢在自己的生命實踐中的認識和體悟。只有我們首先背記了這些經典語句,當我們面對與聖賢相類似的境遇時,聖賢的教導就會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為我們的思考與行為提供具體的指導。在聖賢經典智慧指導下發生的行為,才有可能是道德的、文明的行為。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力行離不開經典。如果力行不按照經典中聖賢的教導去做,這種力行就是盲目的、錯亂的,甚至是有害的。文革中紅衛兵也在“力行”,但他們的“力行”是反聖賢的“力行”,而不是在聖賢的教導之下的“力行”,因而給國家、民族帶來很大危害。這種深刻的歷史教訓,我們一定要吸取。
中華義理經典教育工程推行多年,已探索出獨特的經典教育模式。我們既重視經典的誦讀背記,也重視經典的理解體悟;我們既重視國學經典的研究與闡釋,也注重將在經典指導下的力行與運用。希望大家繼續努力,不斷完善經典教育模式。
祝各位身體健康,事業發達!
馮燊均國學基金會主席 馮燊均
201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