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子的“观”看中国式先知
中南神学院 郑晓芳
老子留下五千言,后人为之倾倒为之折服者不计其数,研究者著书立说可谓汗牛充栋。中国学术界的研究者常将他视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者。也有人将他誉为道家的宗师,道教的教主。如果从另外一个视角——宗教神秘体验去看老子,将《道德经》中的诸多不可思议的描述看成是他在神秘体验中的启示,或许可将老子称之为中国式的先知。
在中国的诸多文献典籍中,最能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相媲美并融合的莫过于老子的《道德经》。“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 [1]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出版的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两种新的译本问世。又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在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中,《道德经》排名第二,仅次于《圣经》。将老子的《道德经》与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圣经》进行比较,会不难发现,老子所揭示的真谛与圣经中的众先知所得的默示具有惊人的一致性,这或许也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普遍启示。“大自然本有的神圣光芒被人的精神意志折射内向,成为人的神圣光芒。”[2]由此观之,老子具有西方先知的同等角色。譬如:许多人认为中国古人无“罪”观,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不像西方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人类从始祖亚当开始,都带有原罪。然而老子就提出:“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有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六十二章)[3]人们也多认为中国古代是泛神的信仰,缺乏对独一神的认识。老子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为天下贞。”(三十九章)[4]很明显,老子通过类比的方式,提出独一神的重要性。基督教最重要的信仰追求是对永生的盼望,老子对于永生的描述有“道乃久,没身不殆。”(十六章)[5]希伯来先知记载天地万物为上帝所造。老子虽没有这种细致的描述,但他有“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二十九章)[6]表明他清楚的知道天下是神的工具,故人不可任意妄为,这也是他强调无为的原由所在。与此同时,他也强调人的重要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二十五章)[7]这种将人纳入到与道、天、地一样尊贵的地位。基督教圣经具有同样的表述:“正如父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以他们也在我们里面。”(约翰福音十七23)[8]《圣经》是希伯来先知从上帝的到的启示,老子《道德经》的能有相似的道理的表述,不能不让我们去从先知的视角来挖掘发现整理老子这位中国式先知的奇特与辉煌。
老子在《道德经》中,开篇便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9]这里清楚告诉人们,一切可以言说的,都不是真正的道,一切可以定义的名,也不是真正的名。这种对人语言局限性的透彻领悟,非先知式洞察力,不可有此表达。“人的语言、观念、逻辑在试图捕捉住这真理时,只会全然崩解,因为它们不过是人创造用以表达有限世界的诸象,因而原则性地将这奥秘摒于其外。”[10]或许就是因为晓悟到人的语言具有表述的局限性,老子更善于用“观”来表达。故道德经中充满了老子善观的独特魅力!尽管他的“观”仍然是模糊的,与希伯来先知得到上帝的直接启示具有不同,但他超越普通人感官知觉而得到的独特洞见,同样可以将他纳入先知之列而成为中国式先知。《韦伯氏大学词典》将“先知”定义为∶宣讲神圣启示的人;有着比普通人更深的属灵与道德洞察力的人;预言未来事件的人;某一事业或教义或团体的有效的领导者或代言人。[11] 《现代汉语词典》将先知定义为∶1,对人类或国家的大事了解得较早的人。2,犹太教、基督教称预言者。[12]而对先知一词作出明确界定的莫过于希伯来圣经。在希伯来旧约圣经中,指示先知的名词共有三个1,Nabi,译作先知;2,Rohe;3,Hozeh,后两个词字异而义同,在思高译本里译作“先见者” 、“先见”等,这两字的意义,在语言学上并没有什么困难,两字都含有观看或静视的意义。[13]中国古人也清楚了解这种被上天赋予特殊职能者。《庄子·天下篇》中有:“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14]因此,老子在表述他的先知之见时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15]老子这种如实表达自己感受的真诚,实在是一位先知式人物所特有的素质体现。今天的神学家仍然呼吁:“神学必须弃‘理性言说表述一切’的骄妄,接受神学乃言说那不可言说的言说。”[16]
老子作为观者,他的“观”源于何处?诸多中国学者习惯于从理性的社会学角度去审视探究。“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中形成。”[17]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起源观。古人没有今天人的诸多思域忌讳,他们有自己的求知方式,即寻求与上天神灵的沟通。《庄子.天下篇》中有:“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如何与神明居,一直是早期哲人共同的理想追求。柏拉图在《国家篇》中说:“我们的论证表明,每一个人的灵魂确实具有认识真理的能力和看见真理的器官。正像一个人为了让眼睛看到光明而不是黑暗,就必须扭转整个身体一样,整个的灵魂也必须转离这个变化的世界,直至他的眼睛能够从正面完全观看实在,观看我们所称之为善的至为明亮者。”[18]我们用今天的理性至上已无法领会其中的奥义,但宗教却是保存人与神同居的最好体验方式。基督教的教堂中大多有一句话“以马内利”,其含义就是神与人同在。老子生活于楚地,楚文化的重要来源与崇巫相关联。据史记记载,楚国有一个曾以巫为世官的家族,叫观氏,观射父被视为楚国的国宝。观射父答楚昭王的一段话,“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国语.楚语下)充分体现巫觋具有之异能。观射父是从周逃难到楚,而为楚视为国宝。也是深谙周礼者。老子的学问阅历绝不亚于观射父。故老子能够成为体悟道者,自不为怪诞。“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七章)[19]如何实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不是通过人的感知器官去认识世界,而是用他独特的属灵能力参透万事万物。通过感知器官反倒让自己陷入迷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十二章)[20]所谓见多识广,在老子那里,则完全相反。所以,老子得到的不是普通人的感知感觉,而是一个属灵伟人的独特领悟。《道德经》中的诸多描述是老子在特殊的神秘体验中所观所见的记录。
老子习惯于描述他的“观”:“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一章)[21]“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十六章)[22]“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四十七章)[23]所以,他更近似于先见者或先见。道教的庙宇称“观”,实在也是对老子善于“观”的美妙传承。人不论肤色、种族、国籍如何不同,本性却是相同的。故在宗教生活的表现上,常会表现出奇妙的一致性。如举手祈祷、叩头跪拜、献香奉祭、讴歌奏乐、迎神游行等,都可以在不同宗教中找到相似的表现形式。这些或可视为普遍启示之一种,也表明人类在文明开启之源的宗教感悟上具有共通性。老子“观”的最多的便是道。有人做过统计,在老子一书中,“道”字前后出现了73次。[24]老子对道的描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像,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十四章)[25]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二十五章) [26] “道”是世界的本源,是宇宙和人类社会的主宰,具有宇宙本体的意义。道不是用感官可以感受得到的实存,没有具体的形象可以比拟描述,它超越了人类有形感官的直觉作用,只能归之于惚恍之中。
老子的“观”不同于一般人的“观”,老子是用一种特殊的灵修方式来体察道的规律——“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十六章)[27]任何一种宗教要与他所信仰的神灵相沟通,都必须达到一种精神静寂的超越状态。“虚静是神学的基本功夫,在虚静中聆听,让神的道发声。”[28]老子以虚极、静笃的方式,来达到与道的相遇,他得到了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的特殊洞见。《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9]这是中国古人对于善观者的描述。圣经中有:“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道书一9)[30]万物都是在不断地循环往复。如果不是先知式的观察,绝对不会有如此的深刻表达。
正因为他与道相交,所以他能用道观看万事万物,故在老子那里,所有事物都具有对立面的统一:美与丑、难与易、长与短、高于下、前与后、有与无、祸与福、强与弱、刚与柔、多与少、实与虚、智与愚等,都是对立的统一,相反而又相成。根据圣经创世记中的记载:起初上帝创造天地,上帝全看为是好的。人类在伊甸园中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变得有了人类的智慧,开始辨别善恶,将这个世界分为二元对立的了。这种称之朴素的辩证法,恰恰是对道生万物的真谛的最好诠释。只有看到任何事物都可以实现统一,才不需要兵刃相见,才能够实现“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31]人们批判这种小国寡民,殊不知这正是生活在喧嚣尘世中的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看似原始古朴,殊不知也有甘味、美服、安居、乐俗在其中。每个人自得其乐,各取所需。伊甸园中的亚当夏娃也莫过于此啊!
先知最重要的职责在与教训同时代的人。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
诸多说教,无不是对那个时代人的谆谆教导。上至君王,下至百姓,无不用心说理,用情告诫。或许我们的学者不愿意接受老子具有宗教性,但研究者依然发现,“老子哲学深刻性的表现之一,便是他从哲学的高度批判力传统的宗法礼制和文化。老子的这种批判精神与态度,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批判者。”站在时代的高度,以批判的精神与态度面向时代,这是老子哲学的出发点。老子崇尚阴柔之美,有人曾认为这是一种阴谋之术。实在是谬莫大焉!这是他对道的运行法则的特别看见。只有将此与圣经中记载的上帝的救赎之道相比较,才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之所在。他有:“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十章)[32] 、“骨若筋柔而握固” (五十五章)[33]、圣经中记载耶稣说:“我是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马可福音十15)[34]“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3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十三章) 、[36] “人之生也柔软,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七十六章)[37]早在《吕氏春秋·不二篇》中就有:“老聃贵柔”[38]之论;当代也有学者认为:“老子崇尚阴柔绝不是偶然的,它是老子思想继承上古文化的女性崇拜的体现。”[39]如果超越这种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相信老子有自己的超越意识,那么就会发现,他对阴柔的崇尚实际是对宇宙规律的道破。老子揭示的宇宙真谛: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许多人不理解上帝救赎人类为什么要让自己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用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凄惨悲壮来实现。难道不能用更好的方式吗?——基督教所信仰的耶稣基督,就是典型的以柔弱胜刚强。他是神,却降生在马槽,生于贫寒的木匠之家,成长在小城拿撒勒,连他的同乡都瞧不起他,将他驱逐出去。他以顺服的死在十字架来实现上帝的救赎计划,拆毁神与人隔断的墙,完成对人类的救赎。这种典型的柔弱者胜刚强。不是神不能,而这就是上帝对人类救赎的计划, “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 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超乎万名之上的名。”[40]上帝用出身卑微的耶稣基督来实现对人类的救赎,正是这种柔弱胜刚强原理的经典运用,也是宇宙间的救恩之道。由此可见,老子早在希伯来先知兴起的时期,在东方成为一个揭示上帝“道”的伟大先知,故早年传教士翻译圣经中的希腊语“逻各斯”(logos)一词时,选用了老子的“道”作为对应,而有“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翰福音一1)[41]的经典之言。
中国的神秘文化不仅是一种大众文化和俗文化,而且在上层文化、精英文化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在中国传统学术里,它也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中国历代的达官贵人、学术大师对神秘文化都充满了热情。我们在一些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或学者的传记里,往往会看到这样的文字:“少好秘学,天文、算历、阴阳、占候,无不毕综。”[42]就连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张衡这样的人,其宇宙观都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的色彩,他也认为并非一切事物都能作理性的解释,更何况一般的中国人了。总之,神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只是在唯物主义之上的影响下,今天的我们不愿从形而上的视角去加以重视罢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读书界和学术界还未能有效地、成系统地和有计划地来接触和深入了解神秘主义。这对于我们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创新都是不利的,对于我们以合适的方式应对一个全球化、网络化和现代化的时代也是不利的。”[43]
中华文化要在全世界得到弘扬,就必须与世界文化相契合。以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世界文化,其最核心的便是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早期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在于他们能够将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利玛窦对中国的四书五经有着超乎多数中国人的熟悉与了解,所以他能成功的将中国的福音大门打开,而且将基督教文化传播到士大夫阶层。今天我们要向世界宣杨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何尝不也应该与基督教文化巷结合,当然你首先必须了解基督教文化。共产主义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作为犹太人,犹太人所信奉的旧约圣经中的人间天国无不为共产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些至今人能震撼人心的语录思想,也无不与基督教的耶稣的牺牲精神相融合。
今天的我们,只有结合东西方古老的智慧,探索人类未来的新途径,才是东西文化融合实现的最高目标。
[1]李约瑟《中国科学史》第二卷第178页,科学出版社,1990
[2] 余达心《聆听:神学言说的开端》第116页,台湾,校园书房, 2008
[3]朱之谦《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
[4]朱之谦《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
[5] 同上
[6] 同上
[7] 同上
[8] 《圣经·新约》,上海,基督教全国两会出版,2009
9 朱之谦《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
10 余达心《聆听:神学言说的开端》第161页,台湾,校园书房, 2008
11 Merriam- 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Springdield:10th edition,1993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124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13 思高圣经学会编着《圣经词典》第214页,1983
[13] 思高圣经学会编着《圣经词典》第214页,1983
[14] 郎擎霄《庄子学案》第242页,天津古籍书店,1990
[15]朱之谦《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
[16]余达心《聆听:神学言说的开端》第160页,台湾,校园书房, 2008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分册,第26页
[18] F.M.Comford,The Republic of Plato,518B-D, Oxford,1941
[19]朱之谦《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
[20]朱之谦《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
[22] 同上
[23] 同上
[24]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第13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25]朱之谦《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
[26] 同上
[27] 同上
[28]余达心《聆听:神学言说的开端》第161页,台湾,校园书房, 2008
[29] 徐子宏《周易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30]和合本 《圣经·旧约》,上海,基督教全国两会出版,2009
[31]朱之谦《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
[32]朱之谦《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
33同上
34《圣经·新约》,上海,基督教全国两会出版,2009
35朱之谦《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
36同上
37同上
38杨坚 《吕氏春秋·淮南子》第150页,湖南 ,岳麓书社 ,1989
39张智彦《老子与中国文化》第115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40和合本 《圣经·新约》,上海,基督教全国两会出版,2009
[43]张祥龙《感受大海的潮汐》——《西方神秘主义哲学经典》系列总序, 2000
- 上一篇:孔子大道哲学位格品质体系略论
- 下一篇:老子“功遂身退”的行政养生智慧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