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典同行 用爱心力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精髓。苏轼曾经说过:“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给我们流传下来许多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诗文,如《论语》、《千字文》、《三字经》、唐诗宋词等。作为启蒙教育,儿童诵读经典,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记忆力、集中注意力,储蓄孩子丰富的语言知识,使其身心平衡发展,自制力和自觉性得以提升;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品质,提升孩子的儒雅、淳静气质。
一、经典之“美”
《现代汉语词典》中“经典”的解释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经典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经过时代的淘汰保存下来的精华,经过五千年历史沉淀,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记录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激励后辈。虽历经沧桑,仍遗存华章,哺育华夏,福及人类。是世界一笔丰厚文化遗产, 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更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国人。
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民族精神、道德规范、审美趣味、创造才能、思维方式和理想追求,并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民族文化是长期积淀的结果,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深厚底蕴。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始终影响着中国人, 这就决定了中国人不可能脱离传统文化的滋养而发展, 中国“国学”的精粹是孩子们可以终生享用的精神财富, 在了解这些知识后,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 这些精神财富会像发酵一样成为他们精神的基石。而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人的心灵教育,古人更是明确提出“蒙童”关键在“养正”。此“正气”就是他们强大而高尚的“人格”。
幼儿启蒙,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时期,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格修养,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自孩子开始能说话以后,家长和老师们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知识学习,教孩子认字、背词、背名著等,而对孩子在游戏、玩耍等活动中的情绪、情感体验,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和方式,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孩子的自信、自强、勤奋、友爱、团结等这些涉及幼儿人格发展的要素大多被忽视了。这种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使得我们的孩子人格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
鉴于国学的底蕴和教学效果,用国学启蒙来培养孩子,将“中国文化传承”和“大脑潜能开发”进行整合,我们依据中国传统文化中行之有效的“经典诵读”方法,从“识字、学文、修身、习艺”等多方面全面培养孩子的素质和能力。在教孩子识字阅读的同时,注重孩子人格的培养,以期帮助孩子们构建强大而高尚的“人格”,从小“德行兼备”。
鉴于国学的底蕴和教学效果,用国学启蒙来培养孩子,将“中国文化传承”和“大脑潜能开发”进行整合,我们依据中国传统文化中行之有效的“经典诵读”方法,从“识字、学文、修身、习艺”等多方面全面培养孩子的素质和能力。在教孩子识字阅读的同时,注重孩子人格的培养,以期帮助孩子们构建强大而高尚的“人格”,从小“德行兼备”。
儿童经典诵读,就是在儿童0-13岁之间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去朗读、背诵、去熏陶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从而达到开启儿童智慧、激发儿童潜能、提升儿童人格和语言学习的目的。诺贝尔得奖者杨振宁、李哲远博士,以及台中师院王财贵教授,都以他们在自身成长经验证明:“把握孩子成长中的关键期,让他们吸收挖掘古圣先贤的智能宝藏、背诵古文,是最明智的选择”。
教育学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有三个“关键期”,分别是2-3岁、6-7岁、11-12岁左右。而2-7岁的年龄正处在学前期。研究表明,学龄前孩子在言语、思维等方面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质变: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第二个质变期,也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同时,0-13岁又是人一生发展最重要的阶段,是人类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将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一旦错过这一人生记忆的黄金期,不管后天怎么努力,也都补不回来。而儿童经典教育,就是抓住儿童身心发展中的这些“关键期”,进行相应的开心启智的教育。
儿童经典诵读教育,主旨就是要让儿童在最关键的幼儿时段,通过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章,使其天赋与潜能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又能达到学习语言、培养情趣以及提升素质、奠定人文底蕴的综合目的,使儿童日益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和乐观坚定。
三、与经典同行
21 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实力是焦点,教育竞争是后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高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的根本和目标。
“至德经典”幼教连锁机构是以经典教育为特色的幼教连锁机构,本着以“经典培源、蒙以养正、开发潜能、奠定根基”为办学理念;以“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为园训;以“给幼儿最好的教育,让幼儿最健康地成长”为目标,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以德治园,重视孩子的德行教育和潜能开发,坚持为幼儿的全面发展负责,为幼儿的终身发展负责。我园开设了国学经典、西方文化经典导读、清华英语、蒙氏数学和国家教委等多门课程。自办园以来,经过不断的教研和实践,有的学科已形成了园本特色。尤其是国学经典教育课程,已由最初的诵读阶段顺利过渡到了经典教育的第三个层面——知行合一(礼仪教育和心智的教育)。《弟子规》有云:“不力行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在幼儿阶段,最关键的不是让孩子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养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我们围绕经典诵读还开设了礼仪教育和美德教育两门课,在诵读的层面上训练孩子的礼仪,培养他们知书达理的好习惯,用中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教育他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和原则,让幼儿从小就知美丑,辩善恶!我们的礼仪教育则是通过环境布置、课堂教学、礼仪情景表演、课后延伸活动评比、家长培训配合等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学习掌握在校、居家、社交、聚餐、行走坐卧等基本礼仪,让幼儿在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别是我们新引进的养正礼仪教育,我们邀请了北京国子监成贤国学馆的礼仪专家来园指导幼儿学习礼仪,通过正坐、高坐、盘腿坐、垂手站、付手站和行拜师礼等等各环节的学习,训练孩子的定力,养孩子的浩然正气和贵气,培养男孩“威严正大”、女孩“温文尊贵”的品质。
作为桂林市传统文化教育的专业幼教机构,我们不仅担负童蒙养正的重大责任,同时也将弘扬传统文化,教化邻里视为己任。除不定期的举行各种公益活动,到定期开展的“善乐”活动,经典教育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无数的欢乐和惊喜,多少冷漠的心灵为学到孝、悌、忠、信而感到温暖,多少矛盾的家庭在经典的教育中变得幸福美满、其乐融融!
“至德经典”幼教机构的教育是成功的,孩子们成长是可喜的,孩子们懂礼、自信、舒展、大方,乐于助人,行为习惯好,学习能力强。特别是在记忆力、定力、学习力、创造力方面表现超强。大量的经典诵读让孩子们轻松认识许多文字,许多孩子经过幼儿园四年的学习可以自己看书、看报。在记忆力方面,孩子们可以轻松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甚至《大学》、《老子》和《论语》,这些经典让幼儿的大脑贮存了大量的信息,建立起了庞大的记忆系统,孩子们的语文智力开启后,加上孩子专注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孩子们表现出来的潜能是非常惊人的。
最重要的是孩子们懂得了要立君子品、要做有德人。通过学习《弟子规》,老师、家长言传身教、知行合一的演绎,教育孩子们要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让孩子们懂得做人最基本的规矩和准则,培养孩子们友爱、谦让、诚信、勤劳和感恩,懂得善恶是非、懂得爱国、爱父母、爱老师、爱自己、爱身边所有的人和物。
三、用爱心力行
孩子的成长永远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呵护和培养,一位能正己化人的好老师能让孩子受益终身!然而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培养真正有德有才的教师才是推动经典教育、利益广大儿童的关键所在。我们自办园初期以来就坚持对教师的培训,从《养正遗规》、《德育故事》的讲学到每年一期大型的《幸福人生讲座》集训,不仅教给老师童蒙的方法和理论,也培养了教师热爱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教师在工作中正真发挥“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作用。让爱与智慧沐浴着每个孩子,让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育要以人为本,以爱育爱,以心灵启迪心灵。教师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曰:“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弟子规》上也讲到“将加人,先问己”,要先正己再去化人。要去要求别人,首先自己要先做到。体现“仁爱”, 实现制度育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是“人仁”、“仁爱”的具体体现。在幼儿管理中, 教师要处处体现尊重幼儿,相信幼儿的理念,用心关爱幼儿的每一步成长。在教学生活时, 老师要怀着对幼儿无私的爱, 用心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中, 在学习活动中, 让幼儿切身感受到“仁爱爱人、诚信守约、谦恭礼让、躬行自律”等传统美德中的价值取向, 并融入他们自身的价值体系中。
面对吵闹乱丢书的幼儿,我们的老师并没有去对他们一味的批评。而是一边收书,一边告诉孩子们书的宝贵,并且告诉他们看完书后要学会整理,并且把书放回原处,“列典籍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弟子规》里面要求的,老师做到了,你们做到了吗?如果没有,老师和你们再来一次!孩子是一个个体,他们都希望得到尊重、认可与自信,他们有自己的想法,面对那些调皮的孩子,我们的老师会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他,并用心观察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在同学们面前表扬他,让同学们告诉他:“你是一个能干的孩子!”。笑笑是个胆小,内向的孩子,来园一周上课总是很安静的坐在位置上,直到一节《秋天来了》的教委课上,当老师问道:秋天的树叶和其他时候有什么不同时,发现了笑笑脸上期待又害羞的笑容,老师请笑笑走到讲台上,蹲在地上搂着笑笑的肩膀鼓励他来回答。虽然笑笑很小声说了句:树叶落了。老师当着全班小朋友表扬他。这样笑笑自豪的蹦下了他来园第一次走上的讲台.......。
这样的用心、用爱教育孩子的情景发生在我们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因为我们机构的老师相信;孩子本身没有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只要用心去爱他们,就会发现他们的美。
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是上天赐予人类的宝贝,因为有了孩子,世界才有了更多的真、善、美,生活才变得如此美好,充满了希望。我们应该给孩子快乐的童年,在宽容、有爱、温暖、安全、平等与合作的气氛中,培养孩子身心全面的发展,让他们自尊,自信和勇敢的成长。
前人为“经典” 赋予了自己的思想,我们必须站在这些思想的金字塔上继续铸造经典,感悟经典!传承经典,让孩子们从小就沐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中,对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情操,树立正确人生观,有极大的好处。为此,我们努力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从小就沐浴经典、浸润书香。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经典教育的道路上,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收获,相信用爱、用心我们会走得更远。
桂林“至德经典”幼教连锁机构
2011.06.15.
- 上一篇:教 育 思 考
- 下一篇:荀子的敬畏思想及其现代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