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5年上半年一等奖 吴尚志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5年上半年一等奖 吴尚志

字号:T|T

学院: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专业:中国哲学专业2013

姓名:吴尚志

联系方式:15758440825

指导教师:李煌明

 

 

1、智坛:知行合一      回复:2cd3q

“知行合一”的学说早在阳明谪居龙场时就提出,是阳明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后最先提出来的,后辟贵阳书院所教授的主要内容也是这一思想。“知行合一”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阳明思想的始终,是阳明功夫论的核心内容。这一思想的提出是有其思想背景的,主要是针对当时盛行的朱熹的“知先行后”说而提出来的补偏救弊之方,由于“知先行后”的思想在长期的历史流传中已日渐僵化进而导致知和行的分离,“知行合一”思想是为了救“知而不行”和“行而不知”两种弊端而提出的猛药。所以《传习录上》的开篇徐爱的困惑正是拘执于朱子的知行说而导致的,这也是当时大多数人的困惑。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真是为了告诫人们道德意识与道德实践是本末一体的,而不是相互割裂的两段,“见父知孝、见兄知悌”这是一体的行为,亦诚如他所说的“见父则孝已在其中,非是又立一个心去孝;见兄则悌已在其中,非是又立一个心去悌”“某今提个知行合一,正是有一群人只是知而不行,此不可谓之真知,还有一群人只是懵懵懂懂地去行而不知,某今就提掇之耳”。由此可见,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是针对其直接的现实语境而提出来的,有直接的可操作性。直到晚年阳明将这一思想进一步提炼而提出“知行本体”的思想,其经典的表述是“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其实这也正是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其功夫论的核心也正是若此。所以他在总结自己一生的学问时如是说:“吾平生所学,只是‘致良知’三字”。(智。知行合一)2cd3q

2、仁坛:培育良知       回复:vbw4g

良知说发端于孟子,至阳明而光大,孟子谓良知良能为“不学而能,不虑而知”,如果说这还带有经验上的意味,那么阳明的良知则实现了良知在本体层面的超拔,在阳明,良知更多地被放到了本体层面来论述,如其所言“知是心之本体”“良知即天理”等,这表明良知在阳明哲学中已经取得了本体论的地位,良知生天生地,成鬼成帝,除此良知之外更别无知。良知亘古亘今,只此一个,良知无知而无不知。因此良知在阳明,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道德说教,它更是一种博厚高远的境界和情怀。所以他在《大学问》的开篇即提出气势磅礴的一句:“夫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然何以达此呢?这就在他所提倡的致良知的功夫里了,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培养良知,更确切地说是涵养此良知而不使之失去,良知本身包含仁义礼智等内容,致良知则是在自己的日用行常中将其恰如其分地表达,无过和不及,故致良知虽看是简易,然其开端也须下一番戒慎恐惧之功夫不可,直到良知成熟方可率性而为,从心所欲。这也真是阳明功夫论里的由功夫而达本体的路径,也是“天泉证道”中钱德洪的方法,阳明以“致良知”为其论学宗旨其实也是对这一功夫路径的肯定。因为“上根之人世亦难遇,虽颜子明道不敢承担,故不可轻以望人”。致良知实乃阳明成圣成大人的根本功夫。(仁。培育良知)vbw4g

3、忠坛:主题解释      回复:5evmm

忠,我们今天多数理解为忠诚、忠贞、忠爱等,也是在多数情况下把它的对象定为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其实“忠”由“中”由“心”,“中”在《中庸》里的解释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而“心”在《孟子》里是与性、命直接相关的,孟子谓:“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中”和“心”所指向的都是我们自己,是教导我们人之为人应该如何的方向。所以“忠”的第一义应该是对自己忠,对自己忠即意味着我们要对自己负责,时时慎独检讨己过,这也正是反求诸己的功夫,我想这才应是忠的本义吧。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不忠诚不忠贞,很难想象他对民族国家也是忠诚的,纵然是忠诚的,这样的忠诚恐怕也是缺乏实质性内容的,故“君子有诸及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然忠并不是自私自利,相反它是在正确合理地定位自己人之为人的所是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悲悯情怀并毅然决然地去承担的大丈夫气概,此之谓忠。这也正是传统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应正确认识而承继发扬。有此“忠”,天地正气莫不浩然期间矣。对自己忠,才能自然而然地对民族国家忠,如同水之就下,火之炎上一般,不是强求,非源于外,而是发自我之赤诚之心,此亦“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也,集义功夫的真谛亦在斯焉。(忠。主题解释)5evmm

4、毅坛:超越生死      回复:kqg7y

生死是人生的根本问题,是每个人都得独自去面对和解决的,在面对生死的境遇里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斗士,都得独自去思索和承担。诚如阳明先生所言:“生死从本根上带来,故不易去”,人生的诸多困惑烦恼,归根到底无非生死,死的无尽虚空使人无法承受,所以作为在世的人生就必须使之充满意义,如此之人生才是充实完满的,因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人生总是在对抗死亡中走向死亡,这也许是生命本身的悲剧,然而生命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轰轰烈烈,这也正是生命的雄浑。所谓超越死亡只是在走向死亡的途中实现了生命本身的悲剧性壮烈,故《易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命正是在自强不息的进程中实现了生的意义,也同时超越了死亡,使生命本身的张力尽显,从而浑然与天地同在。(毅。超越生死)kqg7y

5、毅坛:经受磨练        回复:baxhp

苏轼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想只有具备了超拔之志方可在现实的磨练中始终如一吧,现实的磨练有快乐,有忧伤,有欣喜,更有残酷,这是一个五味杂陈的混合场,只有经历方可知现实之磨砺的辛酸,所以此时若没有精神上的强力支撑是很容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阳明先生亦曾有言:“人居官场中比退处山林难十倍,若无志士相砥砺,鲜不失矣”。不过从另一方面也彰显了超拔之志的核心价值,正因有现实暗流急险的冲击而不改初衷,故此志更显稀有和珍贵。古往今来,凡成就丰功伟绩者莫不是对此心中之志的坚守和栽培,并以之对抗强大的现实,都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斗士。现实的磨练如同大浪淘沙,唯有真金方能光辉永烁。如同刘欢的歌词里唱到的:“历尽苦难此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故余以为,挺立人生赫然屹立于天地之间者唯志耳,现实的磨练即是将此志磨得越加锋锐和圆熟而已。(毅。现实磨练)baxhp

6、和坛:心灵清净      回复:93shv

“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这是一幅宁静而自然的画面,没有喧嚣,没有污染,只是浑然一幅天地的和谐景象,人心的宁静自然亦复如是。曾几何时,这样的景象恐怕越来越少了,现代城市的喧闹正在一步步吞噬着自然的安宁,人心的浮躁已到了“以浮躁攻浮躁”的境地,心灵在浮躁喧嚣中渐渐失去了它的自身,也许面对喧嚣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拯救心灵吧。寄情于青山绿水,游走在茂林修竹,听潺潺的清溪,感知着自然的灵妙,让心灵重回宁静。宁静的心灵方可开出智慧的果实,对治现实的污染和喧嚣。让心灵除去踪影,回归其光明寂照,这样或许更能让生命感知快乐,来自心灵本身的快乐。(和。心灵清净)93shv

7、和坛:孔颜之乐        回复:y61r9

“孔颜之乐”是一种本体之乐,一种对道体感悟后油然而发的生命之乐。颜子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而回不改其乐”,试想,一个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已经贫穷到了如此之地,终无饱食,居无定所,想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都还来不及,更有何可乐?然颜子终不如我们所想的这样,相反,他完全是一幅怡然自得、安贫乐道的模样,不禁让人惊异。《论语》里记载孔子说的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对道的尊崇已超越生死,而此时的颜回恐怕也是这样的吧,对道体已领悟,我已浑然与物同体,此时的我已与天地同在,贯畅于历史的长河中,故此身更有何惜?超越生死中已无生死,道即我,我即道,更有何不乐?故虽一箪食,一瓢饮,但亦不改其乐也。人格的修养已臻于至善,超越生死,“孔颜之乐”乃真乐也。(和。孔颜之乐)y61r9

8、义坛:以义制欲       回复:s2ucc

义欲之辩或义利之辩曾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论战的核心主题之一,杨朱的“拔一毛不以利天下”和墨子的“兼爱”思想即是,在孟子看来,这两者都是“利”,一者是绝对的利己主义,一者是绝对的利他主义,在孟子看来他们都是“过犹不及”,不得其要,所以立足于这样的思想背景,孟子挺身而出,力辟杨墨,他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论证即是为了要证明义的第一性,故而应该舍生取义。而舍生取义正是人与群兽的本质区别,孟子谓“人与禽兽者相去几希”正是在此基础上立论的。其实义利皆为人之所有,但有先后之序,轻重之别,否则必会导致整个人伦的混乱和塌陷,而社会国家也将由此而深陷苦难漩涡之中而难以自拔,所以孟子力辩义利。“予岂好辩乎?予不得已也”这正是孟子的心声。其实从整个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来看,他们并非是完全反对利,但他们强调合乎道义的利,于此之外的利皆为私利,应予以克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应该是他们的一种义利观。始终强调义的优先性,并将这一点提高到了人禽之辩的高度,足以体现儒家对义的高度重视。孟子当时提出“义”正是对“利”对症的药,突出强调了人不可以己私凌驾于众人之上,这同时也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因此只有辨清义利,明确人之为人的本质,才能在修身齐家治国的具体实践中把握本末,分清主次。以义制欲,即是时时强调以义为先导,利应是行义的必然结果,如此才能将欲纳入正确的行动轨道,否则必会导致欲望的泛滥而不可收拾,即要确立如朱熹所言的:“道心为主,人心每听命”的行动规则,防止由欲而贪,由贪而恶的结果。孟子思想的深刻性由此可观之。

“义利之辩”的深层根据则体现在了孟子的性善论,孟子基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而认识到人性本善,犹如水之就下,性善论即是在强调人的本质其实是如同天地一般,此即是道,性善论的深层指向即在说明人的本质即道体,故此善是超乎善恶之上而又行于善恶之中的。《易传》里:“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可谓是“性善”的最好注脚。此性此善是直接与道体为一的,故发动皆为道体的流行即谓之义。所以从道的高度,再大的利也都是小利,以义为先导是有其天道论依据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孟子才会放出豪言:“当今之世,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细观孟子此说,亦是卫道之言也。

(义。以义制欲)s2ucc

9、信坛:信的价值        回复:fnhxq

“民无信不立”“信义立而德不孤”,“信”字从人从言,很明显,这就是通过言语来确立人与人的真正而牢固的纽带关系。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言而无信”即是指一个人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因而也就失信于人,这是一般意义的理解。进一步而言,信应该首先是自己对自己说话要诚实,要信守对自己的承诺,这是人在自己跟自己进行心灵交流时的一种默契。信首先是自己诚信于自己,自己遵守对自己的承诺,然后才能由此达于对人与人的承诺。孟子谓:“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此义者即心之宜,心何以能宜?心信守其自身,遵从其自身而已,此即信,认得明白,信与义无二也,只是从不同的侧面的不同说法而已。故信立则能尊身立本,则能治国安邦,此即信的价值。(信。信的价值)fnhxq

10、孝坛:主题解释       回复:38rfp

孝乃天之经,地之义,所谓百事孝为先,《中庸》里说:“夫孝者何为者也?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当然这是居于武王周公这样的君臣所做的要求,是孝的一种高规格的标准,而对于常人而言,对父母长辈虽无可继之志,可述之事,但尊敬父母,孝敬父母则是己之分内之事,不容有任何推诿。此事虽明白易知,然确实行之者并不多也,知行在此处已断然分为两节,为私欲所隔断。加之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子女经常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偶尔也只能电话沟通,这或许也蕴藏着某种悖论吧。尽管如此,孝敬父母之行应是常事,有空经常回家看望父母,陪他们聊聊天,也许父母对子女没有什么提别的期许,只希望子女平平安安,儿孙满堂。所以孝在今天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此“方”是己之方,同时也是父母的方吧。虽不能做到“以及人之老”,但“老吾老”应该是我们的本分职责所在。也许小时候经常遭到父母的呵责,也常遭到父母的挨打,这都是成长的历程,也只是爱的不同分殊表现,父母依然若是我们的父母,为我们操劳一生而别无所求,故孝乃修身之本,入德之基。愿天下父母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孝。主题解释38rfp

11、孝坛:祭祀祖先        回复:c3be2

祭祀与孝有着紧密的关系,《中庸》中对此有过缜密的论述:“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辩贵贱也;序事,所以辩贤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所以祀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帝尝之义,治国其如视诸掌乎?”孝由对天帝的尊敬而来,对天帝祖先尚且若是,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更何况于有生之父母哉?故孝乃天经地义。这也正是孝之所从由也。这也正是对孝的存在的论证。所以今天的祭祀习俗,盖是对天帝祖先孝的表征。故对父母的孝是有其历史渊源的,但不论怎样,只有当我们切实地去践行对父母的孝时,我们才能与历史为一,换言之,历史已不是尘封的历史,它已经在我们的当下的行到中获得的了鲜活的生命力,而且我们也在孝的行动中承继了孝的先行。故孝不仅仅是知,而是知行合一的具体化,将孝化为我的行动,这才是真实的历史,同时也是属于我们个人的历史,个人也由此达到了普遍。(孝。祭祀祖先)c3be2

12、毅:立志坚定       回复:pgyvp

志者心之所之,为学须先立志,阳明先生对此更有过精彩的论述,他说立志犹如植树,要先先种其根,把根先栽培好然后树会自然而然长大,如果操之过急而揠苗助长反而对树的成长不利,对志的培养也要循序渐进,如此则终有一天会结出硕果。的确若是,立志贵专一恒定,非如此不能将志落实实现。将志贯彻到每天的具体行动中,化作每天的自觉如同呼吸一般,如此再艰难的志向皆可将之实现。实现志向的历程也是成就自我的历程,志即是一个人在深层次对自己的定义,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将志彰显而实有诸己也就是将深层的那个自我表露。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立志,不断成就志向,由隐而显,由显而隐的螺旋式上升变换的过程。当然成就志向的过程也是充满坎坷,不满荆棘险阻的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在成就自我中总是伴随辛酸和眼泪,可是那又何妨?人生能有几回搏,风险前头莫退缩,只为成就自我,纵使千般险阻,也要一往如前,因为人生不能后悔,成志方无愧于心。(毅。立志坚定)pgyvp

13、廉坛:节制欲望        回复:9fp6q

欲望也是人生之本有,恐怕想灭也未必能灭得掉,宋儒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确实是一种极端的方法,不过这可能也是当时之情势使然,所以也只能以猛药应对狂病。不过平心而论,欲望引导得当其实也能变成一种力量,而不会像宋明儒学家所抨击的是“万恶之源”,欲望如滔滔之江水,引导胜于阻遏,朱子云:“饮食者,天知道,求美味则是人欲也”,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求美味”之欲使人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粗糙,使饮食越加精细化,这对于人的成长也是有益的,推而言之,故欲望并非总是祸害,利用得当皆可对人有利,巧处则存乎其人也。有时采取硬生生的“斩断”的方法反而适得其反。故理欲并非总是决然对立,其可调和之处的确存乎其人。完全把欲视为“恶”并想以此排除欲以给理留下空间,如此恐怕理也并不能存,此二者一而二,二而一,需把握到其灵活处方可见。(廉。节制欲望)9fp6q

 

 

 

评价意见:能从自己的切身感受来阐发对经典的理解,其中有批判也有继承,有针砭也有择取,见解真切,独到。尚可以深入扩展及阐发!

建议:一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