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义理 > 浅论孔子的“仁”在当代道德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浅论孔子的“仁”在当代道德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字号:T|T
 
浅论孔子的“仁”在当代道德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王树勋
(昆明理工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背后,伴随出现的却是道德价值的缺失,而西方的意识形态却不足以解决当下中国道德文化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因此,探讨孔子的“仁”在当代道德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就有了切实的意义。孔子的“仁”从“孝悌”开始,在孝顺父母、敬爱兄弟的基础上,要求以仁爱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处理好社会人际交往关系,把个体意识消融于普遍社会伦理原则之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社会也就和谐安定了,道德文化的建设也就实现了大飞跃、大发展。
 
关键字:“仁”;道德文化建设;孝悌;爱人;忠恕;成仁;价值
 
一、引言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国学在中国思想文化界热了起来,时至今日,它仍是思想文化界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国学热”这一文化现象,当然与对80年代文化激进主义思潮的冷静反思有关,但使国学异军突起的更为重要的原因却是和时下中国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的。现在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繁荣的背后,伴随出现的却是道德价值的缺失,物欲主义盛行,理想主义沉沦,市侩哲学泛滥,义与利、个人与集体、物质与精神都严重失衡。自新文化运动打出了“打倒孔家店”的主张以来,西方文化在中国的思想文化界就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当这些外来的意识形态不足以解决当下中国道德文化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时,人们便又选择从被忽略已久的国学当中寻找精神的家园来填补价值的真空。因此,物质文明同精神文明的不协调发展,思想道德建设的滑坡,以及行之有效的办法的缺乏,是国学兴起的主要原因,在当下探讨孔子的“仁”在道德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也就有了切实的意义。
儒家文化是整个国学的核心和代表,而孔子的学说又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范畴中,“仁”是最为核心的元素之一,也是最能表征儒家家国一体化思维特征的重要价值观念之一。所以本文试在理清孔子“仁”的基础上分析其在当代道德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学者蔡方鹿曾在《当代儒学研究动态述评》一文中指出,“在此信仰丧失、道德沦丧、利欲横流、唯利是图、图财害命之际,重提儒家就有了伟大的现实意义。”“未来振兴中华的必然是儒家。没有儒家,中华民族就没有了根。因为儒家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始终不放弃道德修养的学说”。“儒学是我们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在社会失序、道德失范和心理失衡的社会与文化的转型时期,儒学可以作为凝聚世道人心,重组价值理念的文化资源。”从这些评价中不难看出,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经过两千多年的时间,儒家思想以它的博大精深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它早已成为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比如,孔子“仁”的学说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过时,而且是当前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对中国社会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学是传统文化的主干,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
二、孔子“仁”的基本特征
(一)、孝悌之爱
在《论语》中,“仁”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可以说孔子整个思想的核心观念和终极价值关怀都体现在他关于“仁”的学说中。我们可以把孔子“仁”的学说从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孝悌,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实现人道之仁的心理情感基础。“仁”缘起于家族血缘秩序中道德关系的维护与调适,“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的人是很少的,而不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作乱的人更是没有的,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些事情是施行“仁”的基础。其他如“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论语•泰伯》)等都反映了孔子对血缘伦理道德的重视。另外在《论语•为政》中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因此孔子所说的孝的关键是敬顺,如果做不到敬顺,那就和饲养犬马没有区别了,可见真正的仁是出自内心的情感,而不是表面上的能养。孔子认为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而这种本质就源于人生来就有的最朴素的家庭血缘之间的仁爱——孝悌,孔子又进一步把“仁”从血缘关系中抽离出来,使之摆脱了氏族社会的历史局限性而转化为意识形态的自觉,这样“仁”便有了长久、普遍的社会性。
(二)、忠恕之爱
孔子“仁”的第二个层次是社会人际交往关系中的仁爱,孔子讲孝悌,这只是对一个仁德之人的最低要求,《论语•学而》中载: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就是指做一个仁德之人除了要做到孝悌,还必须行为谨慎,言而有信,博爱众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众人的德性,要泛爱众、亲仁,是孔子对其“仁”的一种延伸,是一种实实在在拯救社会的实践方式。博爱众人主要是表现在“忠”、“恕”两方面,在《论语•里而》中曾子说孔子学说“一以贯之”的中心思想就是“忠”、“恕”两个字,所谓“忠”就相当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真心诚意地为别人着想和做有利于别人的事。而“恕”则相当于《论语•卫灵公》中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不要让有害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朱熹把“忠恕”解释为“尽己之为忠,推己之为恕”,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在孔子看来,爱人的起点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必须要坚持的道德底线,如能再进一步延伸,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要求人们要时刻有一种积极的人生追求,从个人扩展到社会集体。自己想成功,也让别人能成功。自己想通达,也让别人事事通达。凡是自己不想承受的也不要施加于别人,这才是仁者爱人的态度。一个人如果做到了“忠”、“恕”,就实现了仁爱的基本责任和义务,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也才会如鱼得水。这样的思想显然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政治立场、阶级立场和群团立场,它是人性光辉的闪耀,是儒家文化的精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置之万世而不移的普世价值,把这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因子吸纳到当代道德文化建设中,既符合道德文化的传承之理,也传达着人们对美善的向往之心。
(三)、个体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在谈到个人要求与普通的社会伦理原则之间的关系时,孔子的基本态度是个体需要服从社会整体原则,也就是“己”要遵于“礼”,剔除“礼”中的阶级、社会局限性来看,这一层次在当代道德文化建设中也具有重大的意义。“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克己”是指要克制个体的感性欲望;“复礼”则要求必须按社会典章制度和伦理原则行事,做到在视、听、言、动各个方面都合乎礼的要求,只有如此,礼所体现的社会伦理原则久而久之就会化为人的内在德性——仁,也就是说,个体必须要把个体意识消融于普遍伦理原则之中。“仁”作为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体意志的直接体现,而是社会伦理原则在个体意识中的沉淀,可见,仁作为普遍社会伦理原则在个体意识中的沉淀是礼的内在依据,而礼作为一种兼及家族、宗法、典章的统摄社会关系与人伦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仁的外在表现。
(四)、成仁
孔子的“仁”以“孝悌”起笔,然后依据平行顺延的方式向外生发,由家及国,由父子及君臣,直至由子孝及忠臣,由父慈推及君仁,故而有“仁者爱人,仁由亲始”的说法。既然是“爱人”,那么施爱者必须有恻隐之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不忍仁之心”,这样才能使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宗法礼仪关怀外化为对非血缘关联群体的道德自觉。正如钱穆所说:“孔门论学有两大主干,曰礼曰仁……而仁则为孔子之新创,盖及指人类内心之起乎小我个己之私而有以诉合于大群体之一种真情,亦可谓是一种群己融合之本性的灵觉。在这三个层次之上,孔子认为人生的最高价值或终极意义在于实现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理想,即“成仁”,这是孔子“仁”的第四个层次,也是其最高层次。“成仁”是至难也是至易的,容易之处是指能否成仁完全在于自身是否达到道德理性的自觉,能否以孝悌为本,忠恕为怀,克己复礼,并将这种道德自觉落实到具体的社会伦理关系之中,“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所讲的正是这个意思;而困难之处在于“成仁”的关键是立志求仁,《论语•子罕》中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在立志于仁后,就必须进行亲身实践。为了“成仁”,即便是要付出生命也无悔,孔子在《论语•里仁》里就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说明在一定意义上,“仁”与“成仁”要比生命还重要,“成仁”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境界和庄严的伦理义务。
三、孔子的“仁”在当代道德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从属于文化的脉络,只要族群不发生断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也只能是在其支干上有所增删,而不会改变其根本。所以我们可以说,孔子的“仁”是当代中国道德文化建设的根基,只有立足于孔子“仁”的学说才能走向现代文化,脱离了孔子“仁”的根基,现代道德文化要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要不就会滑向文化殖民主义的深渊。
(一)、孔子的“仁”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不仅在国内出现了“国学热”的现象,在国外也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曾在巴黎集会上向世界宣布:“如果人类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可见,孔子“仁”的学说在全世界的影响是十分广泛而深刻的,是促进人类精神文明提高的强大动力。孔子的“仁”对于抑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转变社会风气,保证社会有序、和谐地运转有着独特的精神价值,会产生巨大的道德力量。
(二)、孔子的“仁”从“孝悌”开始,在孝顺父母、敬爱兄弟的基础上,以仁爱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把个体意识消融于普遍伦理原则之中,个体的需要始终要服从社会整体原则。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孔子的“仁”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心理基础,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存在和发展的象征之一。国家要进步,民族要强盛,就必须不断地增强民族凝聚力,这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然而,凝聚力必须要以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孔子的“仁”为向心力的国民心理和精神的整合与团结一致。因为只有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做到在家孝顺父母、敬顺兄弟,在外忠恕为怀,打理好人际交往关系,克己复礼,使自己的需求服从于社会整体原则,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才会不断得到增强,我们国家的道德文化建设也才会实现大飞跃和大发展。
(三)、中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滑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所导致的。作为孔子人文精神的要旨,“仁”常与“义”相伴而行。“义”即“宜”,指合乎“道”的行为。儒家思想注重道德精神,强调“义”的原则,重义轻利构成了经济活动的指导原则。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当然离不开实行市场经济政策的原因,但毕竟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它对人同样也具有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注重利益的驱动,诱发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顾自己,不顾集体;只讲权力,不讲义务;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和紧张,这些在当今中国社会中都是数见不鲜的,究其原因,都是由于没有按照孔子“仁”的各个层次去要求自己。再加之人的能力上的高低差别,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这些都要求我们在物质利益和道德精神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在这方面,孔子“仁”的学说中包涵的重视道德的思想,对于规范正在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要的价值,从而也为当代道德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结语
“国学热”现象的出现,对于构建我国当代先进、健康的道德文化,提升公民道德水准,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大学》开篇就讲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可以说就是孔子“仁”的内修品德、外出从政、实现人生在世价值的理想步骤的精炼概括。只有做到了诚意、正心、修身、齐家,道德文化建设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国家也就和谐了,社会也就安定了,天下也就真正和平了。
论述孔子的“仁”对于当代道德文化建设的价值,并不意味着在道德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完全依靠传统文化,更并不是要完全摒弃外来的西方文化,传统文化毕竟有其历史局限性,我们要坚持“拿来主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同时也要继续借鉴西方优秀的文化,只有这样,当代道德文化的建设才能又好又快地推进。
 
参考文献:
[1]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陈长青.《论语》管窥孔子的“仁”学思想 [J] .文化纵横,2011,306(3):103.
[3]黄怀信.《论语》中的“仁”与孔子仁学的内涵[J] .齐鲁学刊,2007,196(1):5—8.
[4]石剑.从《论语》看孔子的君子观[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54—55.
[5]旷玉妍.从《论语》中感悟孔子“仁”的思想 [J].考试周刊,2011,73:29—30.
[6]柴志明.论儒学的现代意义及局限 [J].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2:35—38.
[7]周湘安.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当代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J] .理论观察,2006,40(4):101—102.
[8]刘太恒.论中国传统道德的当代价值 [J] .道德与文明,2000, 1:41—45.
[9]贾松青.国学现代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J] .社会科学研究,2006,6:1—6.
[10]王建民.传统道德在当代道德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J].青海社会科学,2006,4:19—21.


收稿日期:2013—06—02
作者简介:王树勋(1988—),男,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美学研究。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