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湖北大学
学院:哲学学院
专业、年级:哲学专业2018级研究生
姓名:冯朝阳
学号:201811120110018
毅坛:一,第314楼
志向既是一种目标,又是向着目标前进和努力的决心。所谓立志坚定,不仅仅是要有伟大的目标和理想即上文中所提到的“屈己以富贵,不若抗志以贫贱。”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确定了目标以后,就要坚定地向着目标努力,此时志向又可以做毅力理解,例如“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要成功首先要有明确且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在此基础上,坚定不移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那么我想成功就已经不远了,毕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毅坛:三,第117楼
靠人不如靠己,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依靠的只有自己。曾听说过一个小故事:洙水河上有一个古渡口,古渡口上拉着一条绳索,绳索下有一条木船,过往的人们就是坐在船上一手换一手地拉着这根绳索,作为行船的动力来回摆渡的。
这一天,惟信禅师访友归来,路过洙水河,刚登上那条渡船,身后就赶过来一位脏兮兮的讨饭的小伙子,他爽手利脚地也登上了这条渡船。惟信禅师一看又上来一位,就赶紧走下船来。小伙子说:“老和尚不必这样,我来拉绳还不行吗?你何必要下去呢?”
惟信禅师平静地说:“我不渡你,也不被你渡,我要自渡。”
小伙子听得迷迷糊糊,还得急着讨饭,就撇下惟信禅师,独自渡过河去。可是,就在他吃饱喝足,返回洙水对岸时,看到惟信禅师还端坐在水边的石块上。小伙子拉着船绳独自过来,非常不解、非常遗憾地对惟信禅师说:“你这个老和尚啊,偏偏不与我同渡过河,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
惟信禅师依然心平气和地说:“干任何事儿都要依靠自己,指望别人或者照顾别人,都是没有保障的。所以,我不渡你,也不被你渡,我要自渡。”
直到这时,讨饭的小伙子方如醍醐灌顶,悟出了惟信禅师话中的禅机。他马上跪在老禅师的面前,感激地说:“谢谢您的指点,我不会辜负您,也不会辜负我自己的,我要自力更生,重新振作……” 正所谓“地不载人而人自立,水不载舟而舟自横。”人生在世,需要自立。自立的人即便形单影只,也可以顶天立地;纵然逆水行舟,亦可以横行大浪之颠!
毅坛:四,第450楼
曾国藩曾说过:“人生由立志开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若能立志,圣贤豪杰,无事不可为。于毁誉祸福置之度外,此是根本第一层功夫。此处有定力,到处皆坦途矣。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当我们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时,也要勇敢的去面对,失败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你连面对的勇气都没有。曾国藩说的这种倔强一定不是与人争强好胜的倔强,一定不是匹夫之勇的倔强,也不只是个性上的倔强,也不只是面对环境不服输的倔强,而是走向人生的信仰的终点时,修齐治平的理想过程中对自我塑造的倔强。立志奋发,坚忍不拔,屡败屡战。苦难磨练的不是意志,不是功利,而是我执。
毅坛:九,第145楼
有生必定有死,这个恒古不变的常伦。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律,但是有些人未老先衰,有的人英年早逝,有的人却可以长命百岁。很多人会恐惧死亡,其实我认为生死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一切意义的载体。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生死,但我们能尽力做到生时安好,死时安心。生死两相安,各安天命。
生命活动,就是在一呼一吸之间,一动一静之间。当生命停止了,思想结束了,我们的肉体就停止工作了。一个人的现实实践也就结束了。但是他所延续的种族、精神,都会被传递下去。一个人的肉体不可能得永生,但是一个人的精华是可以世代相传的。比如基因,比如书籍,比如曾经的作品。这些是他活在后人的心目中得以延续的内容和载体。生死对于一人来说太重要了。为了明天能够继续活着,我们需要食物,需要工作,获得生命延续的基本物质需求。如果人不会死,也不需要任何东西来延续生命了。正是因为有死亡,生命才显得更有意义。
仁坛:一,第949楼
《论语》记载:“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由此来看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言之,“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实行仁之方法。人在社会中之义务,其形式本质就是“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之事,但义务具体之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真正爱人之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之人,故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之总和。
仁坛:十,第521楼
什么是良知?孟子所言:“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阳明先生从孟子这段话提练了出“良知”两字。在孟子的语境中,良知指的是一种“不虑而知”的天赋道德观念,或者说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王阳明将“良知”引入自己的思想体系,标志良知学说开始形成,从而不必再受程朱理学格物穷理之说的缠缚和干扰,彻底从程朱理学的阴影中走出来了。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传习录》卷下。良知就是创造宇宙和生命的精神本原,这个精神本原,可生成天地,可化育鬼神,万物皆从其出,其又超越万物。
“此良知之妙用,所以无方体,无穷尽,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者也。”——《传习录》卷中。这就是良知的妙用,空间上无形体,时时上无穷尽;说它大,它可以无穷大,连宇宙都不能承载;说它小,它可以无穷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打破。
由此可知,在阳明心学的语境中,良知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它是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其二,它是内于人却又超越万物的宇宙本原。在王阳明这里,良知具有这样的特征:既内在又普遍,既平凡又神圣。
智坛:二,第403楼
《大学》开篇即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一句话讲透了人一生至善至美的境界,也是一个人为之努力、奋斗一生的目标。孔子曾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致知而后力行,守正而后拓新,我想这就是学习带来的意义和价值,获得新知、丰富生活、获得成就感,更进一步则是培养出正确的为人观、处事观,达到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境界。学习本身即是一门大学问,《大学》里讲:格物、致知、意诚、正心、身修。在实践中学习,而后有所得,内化于心,从而实现自我超越,提高自身的修养,不断尽善尽美。在学习中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有所得而后实践,才会变通,才会致知,否则学习会变得空洞、乏味,甚至不切实际,感觉学无所用。我们不仅要学以致用也要用以致学。
智坛:三,第311楼
很多人不懂什么叫“批判精神”,其中“批判”二字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以为就是否定地看待一个问题。其实不然,一个观点的提出,自有其适用的范围,批判性思维不是让你去否定别人的观点,而是明确这个人说的内容的适用场景,然后兼收并蓄,都纳入自己的认知版图中。批判不是单纯地批评,是判断之后再批评,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改正变得更好。批判性思维一般是一种高于自然思维的思维模式,它更讲求的是对思考的思考。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具有批判精神,利用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智坛:四,第583楼
创新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它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前提保证。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创新,是挺进新时代的一张通行证;是一个民族甚至国家赖以生存的灵魂;是成为高新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因此创新的重要性决不容我们忽视。创新,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标尺,是一个国家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因此我们要打破陈旧思想、学会创新,敢于创新,让我们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走向成功。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智坛:九,第303楼
所谓知行合一,指的就是良知和行动的统一。简言之,良知启发我们的,我们就要立即做,良知起,行即动,做到知与行的合一。这是一种本能的自然而然的为善的行动,中间没有任何的得失欲念的干扰。良知动了,行没有动,那就是违背良心了,违背良心便是偏道失德,偏道失德久了,人心便会蒙上灰尘,暗昧不明,情志不通,难以明察秋毫,不能明察秋毫,就谈不上有大智慧了。
知行合一,是为人之根本,也是成事之本。人生而私欲重重,总是有这样那样的追求,什么金钱、权力、名声、地位、美人、美食等等,样样都想要,而往往又因为贪得太多,就什么都得不到。一个人只有心志专一,原则性强,真正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懂得节制不合理的欲望,懂得舍去多余的追求,才能真正取得成功。知行合一,也是修身,而这个修身是在良知指导下运作的,所以更明达,更正确,更天道。
信坛:一,第580楼
信,在《说文解字》中给的解释是“诚实”,由人、言会意,意思就是人说话要诚实。而诚实的基础则在于心诚,是一种“诚其意,毋自欺”的行为。这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慎独,不需要人们去夸夸其谈总说自己如何如何。往往说自己如何诚信的人往往是失信者正所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所以诚信者一定是行大于言。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往往光阴会带走很多东西。但它带不走的是我们那颗诚挚的心,带不走我们的重信守义。也许我们一生不会闻达于诸侯,但我们一定要给自己的后人留下一些宝贵的东西,这其中之一那就是信。正如曹仁生评价季布那句话:“得黄金百两,不如季布一诺”。
信坛:二,第930楼
诚信是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规范,是社会存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形成了诚信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且铸就了诚信的心理趋向和道德传统。内诚于心,外信于人。早在先秦时期,诚信的观念就已经深入人心并得到充分讨论。据《逸周书》记载:“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兄弟之间观其和友,君臣之间观其忠惠,乡党之间观其信诚。”此处“信诚”,意同“诚信”。邻里乡党之间的交往,需要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真诚相待,讲求信用。《周易》也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君子的修身之道,也离不开“诚信”二字。
信坛:四,第659楼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光荣传统,它能帮助我们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诚实守信是一个人道德思想与道德行为的体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理解的亲和力,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基础道德规范。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要以诚待人,以信对人。在答应别人的事之前,一定要慎重,认真地想一想,自己能够做到的再答应,一旦答应了,就要千方百计地去做好,这样才能不失信与人,才能值得别人的信任。
礼坛:一,第128楼
作为礼的推崇者和贡献者,孔子最有名的说法就是:“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他这里说的礼,是周礼。这里说的仁,是最高意义上的道德实现。统治者常怀仁德之心,做利民的事,庶民不犯上作乱,互助互爱,大家都依礼而行,就能实现仁,这样的社会,就非常好了。春秋时期,战乱蜂起,礼崩乐坏,这是孔子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出发,探索一个合理社会的思想。按《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最初的礼是指宗教祭祀中的规矩,又历夏、商、周而形成一套典章制度,再后来,历经孔子及其追随者以及孟子及后代的儒家不断充实其内容,成为了一套别贵贱、尊卑、长幼、亲疏的社会秩序的制度,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依规矩行事,其含义与最初的宗教祭祀已不相同。虽说,孔子的许多观点与现代社会已不相匹配,但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得有规矩和规范,只不过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礼坛:三,第856楼
中国历史上以礼仪之邦自居。礼在中国文化中的份量很重。礼不是简单的繁文缛节,至少其精髓不在于此。在中国人眼中,从中国文化之化成天下的角度来讲,礼上合天道。仅就礼本身,它是人和人之间交往的大智慧,礼讲的是一个人面对各色人等、各色状况时,该如何打交道、如何应对。如果依礼而行,方方面面都会分寸得当;如果有什么事做得不顺畅,反思一下,很有可能是因为自己有不合礼法之失。
近些年来,中国人更多听到是有关封建礼教如何束缚人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秩序。这也是一个认识角度。礼是可以为统治者所利用的,是受历史和时代限制的,这是狭意的相对的礼。真正的礼是超越人为操纵的,是与时俱进的。因为从文化之化成天下这里来讲,道德仁义礼法是上下贯通的。礼上通天道,而天道并不能够为任何人所私用。
评价:从作者的感想、理解中能够看出作者对经典文本进行了认真地研读、思考,并且结合现实的人际关系、道德实践等阐发了中华义理对当今生活的现实意义。
建议: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