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读《道德经》第十三章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6级2班 201613000077 蒙彦君
《道德经》这部千古奇书被誉为万经之王,其中所蕴藏的天地之道广传至今。虽然《道德经》一书只有五千字、八十一章,但它的每篇每句无一不让人着迷,世人被它富含的哲理所折服并且不断去阐释它。现在我就《道德经》的第十三章来说一下我的见解。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为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为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顾贵大患若身,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篇的大意是,受到宠辱都觉得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的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或者受辱都会感到惊慌?得宠也是坏事,因为有得宠就会有失宠。得宠就会感到惊喜,失宠就会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得宠和受辱都会惊慌。什么叫做看重大灾患降临自身?我之所以觉得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躯和生命,若是我连身体都没有了,我还害怕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身的人来治理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了。更爱惜自己生命的人来治理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了。
这一章的主旨有三个方面,一是贵身论,二是治国论,三是如何摆脱自己的困境。先谈谈贵身论,这也是这篇主之所重。所谓贵身,即是修身。文中提到无论得宠还是受辱都是对人身的一种危害大患,原因是世人因为不懂修身之道而导致争名夺利,这样产生了大患,而如果我们把宠辱看得比自身还重要,那么这就是失去自身。《论语》有记载: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尹子文宠辱不惊看淡世事,宠辱对他来说已是身外事了,这大概就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了吧。
宠辱使人痴狂,令人忘却自我,但是宠辱皆是别人赐予的,这是外部施加在自身身上的面具。我们在世间需要对宠辱不惊不恐,淡然处之,在面对现实中的所谓宠辱时,我们需要的是贵大患若身,这不是说我们一定是偏于重视自身,也不是把祸患看的重,而是我们需要贵身,珍惜自身,做到宠不喜形于色,辱不愤现于表,我们才可以像尹子文那样镇定自若,淡然处之。
唐代名将郭子仪也做到了得之不惊,失之不惊。郭子仪因平定安史之乱而声名大震,深得皇帝信赖,因而被封为汾阳王。他一生安平得以善终,因为他懂得修身,贵身,他没有恃宠而骄功高震主,但是宦官鱼朝恩却一心猜疑郭子仪要与他抢夺功劳,鬼迷心窍中鱼朝恩就派遣下属去挖了郭子仪的祖坟,郭子仪知道此事后却没有去迁怒鱼朝恩,而是对外声称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够好以至于让百姓破坏自家祖坟。面对掘坟之辱,郭子仪都能淡定自若还以博大胸怀化解此事,若换成他人,可能就不会如此淡然了吧。正如阮籍所言“布衣可终身,宠辱岂足赖”,郭子仪正是明白了阮籍的这句话,才能有如此境界。老子的处世哲学,告诉我们荣辱皆是过眼云烟,不值得我们夸耀留恋和愤懑,我们需要的是一颗淡然自若的心。
接下来谈谈治国。圣人以宠辱不惊,去留自意,不以荣辱害身。贵身,修身,然后治国安邦。治国安邦是在我们修身养性的前提下进行的,统治者做不到宠辱不惊,就不能很好地治理国家。故贵大患若身,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说的就是一个珍爱自己生命的人,我们才放心把天下托付给他。要是治国者都不爱惜自己,不重视自身的修养怎么能治理国家呢。王弼在《道德真经注》有云:“宠必有辱,荣必有患,宠辱等,荣患同也。为下,得宠辱荣患若惊,则不足以乱天下也。”尧、舜、禹三大贤君,都以崇高的品德、无私的心来教化万民,使得四方来朝。以至于稍后的孔子,言必及三代,对于尧舜禹倍加推崇。其实孔子想要恢复的不仅是周礼,他也想恢复三代圣贤时期贤德的政治制度,这也说明一个好的统治者,他的品行有多重要。
治理天下,需要的是用无身来治理天下。这个“无身”是指不被名利、宠辱所拖累,超越自我,把个人的生命融入到天下之中,把小我融入于天下之中。这就是需要治国之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因为只有这样,天下才可放心交给他去治理。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本章内容紧紧围绕的便是“贵身”,无论是治国还是其他,无一不是要从贵身出发。
最后来说一下如何摆脱生命中的困境。世人所谓的困境,无非就是宠辱之中而已,得宠,是人生的顺境,受辱,是人生的逆境。要如何摆脱困境?老子给出了答案:宠辱若惊。宠辱都是来自外物,忽然得宠与忽然受辱,都会使人慌张无措,得宠之后,也许就是受辱的开始了。那么在面对宠辱时我们该如如何摆脱宠辱与祸患呢?老子也给我们答案,那就是“忘身”,这个忘身,不是说不要生命,而是忘掉荣辱、名利、贪求和杂念,以做好自己。
不难发现,老子的处世论,与《易经·乾卦》里“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无咎”;诗经《诗经·小雅·小旻》里“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这两句同义,这告诉我们该如何去摆脱困境,那就是修身防患于未然。
细读此章,收获颇益,在面对宠辱时,老子教诲我们要“忘身”,让我们不要因一时宠辱而失去贵身,重视我们自身的修养。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一时困境,我们亦需要正身,修身,贵身。其实不管面对如何处境,我们都需要的是内心深处的淡定与从容,那是我们内心最纯净的感知,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地址: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雁中路3号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中文系2016,邮编:541006
评价:作者的发帖大多能够深入浅出,可见对中华义理着实下了一番功夫,但一些内容有待商榷,希望作者能够继续努力。
建议: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