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人文主义情怀
儒家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代表,而孔子则是人文精神的导师,他不是一个宗教的教主或自然神灵。孔子是凡间养成的,是由一个普通人通过艰苦的修养,慢慢长成的。他不是天国的使者,他没有带来上天规定的模式,要人类一定按照模式怎样怎样,才能解脱痛苦,摆脱现世的罪恶,或者走向天国,超越现世的自身,达到超脱生死轮回的永生,儒家讲的不是这样一回事,孔子也不是这样一位教主。尽管孔门弟子极其推崇他们的老师,说他们的老师是“天纵之将圣”,又赋予他那么多学识和本领,说他们的老师是被上天驱使成为圣人,他自己想不成都不行。但这只是孔门弟子的说法。
孔子自己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不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不需要再学习,更不需要向他人学习。孔子时刻强调向别人学习,“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跟谁在一起,都有可学的东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无论在哪里都能学到东西。孔子从小就爱学习,整个一生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度过的,他是学习的典范,学习的楷模。人们经常说他是圣人,而他自己却不断地说:“圣则丘何敢”。意思就是人们说我是圣人,我是不敢当的。这可不是孔子故作谦虚,也不是孔子缺乏自信,他自己知道自己已经相当了得,但他也知道自己的了得是“学不厌”、“教不倦”的结果,是主观努力的成功,不是先天就铸造完成的,不是上天的特殊眷顾,而是主观不懈努力所取得的收获。这就是人文精神导师的风范。他不具有先天的完满性,他不断地向周围的人和身边的事物学习,向历史学习,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成长,不断地超越原来的自我,不断地使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更加饱满、更加充满光辉。
孔子也不是自然主义的神灵或神圣,你不可以叫他神仙。怎么讲?在中国讲自然主义的圣灵,多半都有道家的气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和庄子本身,也都被后世当成了自然主义的圣灵。跟其他的神灵不同,作为祖师,他们思想深刻,境界高远。但是他们的想法,跟人文主义的圣人想法几乎是完全不一致的。比如老子强调的是因循自然,同时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造成的对人类本性的伤害,始终保持一种强烈的怀疑和批判态度。但是他们不是反对人类的一切智慧,他们本身就是智慧的化身。他们反对的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组织的建立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给人性造成的负面影响。《老子》里面“绝圣弃智”的话语大家都知道,老子看到了人类自身的活动,反倒使人越来越脱离人的本性,越来越不像人,所以他强调“道法自然”,提倡“复归于婴儿”,提倡向人的本性复归。要返璞归真,要见素抱朴。每个人都要复归于婴儿式的本真,人类社会也要恢复到“小国寡民”的状态中去。因为只有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中,人才会放弃过分的贪欲,尤其是不必要的相互竞争,到达一种无欲、无求、无争、无斗的和谐状态。人和人之间完全是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生存,“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为什么不往来?一往来,人和人之间就会产生争执。比如说在同一个班级上学,班里面有入党的,有提干的,有得奖学金的,有评三好学生的。社会中其他各方面的争执,都与此相类似。只要有这些名目,就会招惹人们去争夺,要想使人不争夺,干脆就把这些名目都去掉。不要设立什么高低、优劣,“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要让大家看到竞争可以有更多现实的好处,大家就都不去竞争了。不去竞争就不会打架,就不会发生战争等残杀性的事件。老子认为竞争伤害了人的天然和谐本性,竞争会无止境地激发人的“斗”念,就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念头。与天斗和与地斗,就会不断地破坏自然,伤害自然,破坏自然原有的宁静,甚至彻底毁掉自然。与人斗的结果,就是各种阴谋诡计不断升级,各种杀伤性武器不断升级,升级到原子弹,升级到一下子就可以毁灭整个人类。这是老子和庄子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们坚决反对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完善”,反对“文明”的“进步”。在老子和庄子看来,人类的所谓的“文明”和“进步”,都应当打上引号,甚至直接就是违背人的自然属性的,是对人的残害和摧折,只是打着文明和进步的旗号而已。
庄子在对待文明和科技的态度上,跟老子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他表达的方式更加审美化,而不像老子那样哲学化。庄子编排过一则“混沌”的故事,说是在茫茫的大海上有三个王者,一个是南海之王,叫做“疏”,一个是北海的王者叫做“忽”,而位居中央的海上之王叫做“混沌”。南海之帝“疏”与北海之帝“忽”经常互相往来,经过大海中间的时候,每每受到中央之帝“混沌”的照顾和款待。两个王者就想报答中央之帝“混沌”的恩德,他们看到这位“混沌”竟然没长五官,看不到美好的色彩,听不到美妙的声音,尝不到美味佳肴,于是他们就像塑造普通人一样,决定为他“打造”出五官来,每日在“混沌”的头上凿一个孔,到第七天凿完了七个孔,“混沌”却被凿得一命呜呼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混沌”本来就不适合过那种什么都看得见,什么都听得着,什么都品尝品尝的生活,他本身就是混沌的,只可以在混沌的状态下生存,而且人家在混沌的状态下本来活得很好,没有什么不满足。只是社会中那些先尝到禁果的人,按照自己的感受来改造人家,结果害死了人家的性命。这个“疏”与“忽”,看来真是够疏忽的了,竟然没有了解人家的本性,就开始妄加改造了,本想以德报德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了。
孔子不这样看问题。他认为人虽是自然所生,需要按照自然的规则来发展,但是像老庄一样无为的因循自然的做法,并不完全符合人的自然本性。人是由父母所生,就应当对父母尽孝报恩,这也是自然的。人要敬爱父母,从而敬爱长者和贤者,这也是自然的。人都爱护自己的亲人,从父母、子女、兄弟到其他亲人,那就应当体会别人也是一样的,因此要把这份爱推广到爱护别人,进而再加推广,推广到爱护自然事物,使他们都能过上安全、安宁和安康的生活。而为了使人类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必须有必要的规范来约束个体人的行为,不使个人追求幸福的行为影响甚至妨碍他人对幸福的获得。所以一定要有文明,文明一定要发展,这是孔子的情怀,充满了人文主义的气息。
孔子的人生感悟
孔子的一生充满了人文主义的色彩,他在总结自己的一生的成长历程时指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十五岁开始立下远大的志向,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学习。“志于学”,不是立志学习,而是为了所立之志学习,学习的目的性非常强,不是乱学一些技能性的东西,而是为了理想、围绕理想而学习,不像现在的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各种机构里去胡乱学些技能,今天学下棋,明天学弹琴,后天又去学外语、跆拳道等。完全没有任何目的,只是有钱、有时间,于是就无端浪费,同时也把孩子搞得疲于应付,苦不堪言。不为理想的学习是一件很郁闷的事情,不会有长久的动力,也很难坚持下去。孔子为理想而学习,所以才有内在的动力,才能长久不变地坚持下去。而且越学越快乐,因为这样的学习,能够使人感受到朝向理想前进的快乐。怀抱理想,矢志不渝,这是真正的人文主义者最显著的标志,没有理想,就谈不上人文;理想不明确,人文品格就黯淡,理想动摇了,人文的情怀就会丧失掉,就不会再有对于这个生存世界的由衷关怀和眷顾。三十岁前后有了独立的尊严,这种独立的尊严是独立人格所带来的,独立的人格则是在长期学习、体会的过程中慢慢生长出来的。独立的人格与尊严,给自己带来了令世人信赖的地位和影响,人也就因此而能挺然独立在这个世界上。到了四十岁时,就不会被世界上外在的表象所迷惑,不会因为社会的污浊而丧失自我。五十岁时,越来越知道人的生命的客观限制,不是你想做的事情都能有机会做成,懂得了生命本身内在的、客观的限制,也就知道收摄精力、凝聚精神,把时间都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了。六十岁时就可以辨识别人话语中真正的蕴含,听其言而能知其所指的真正用意。到了七十岁的时候,一切言行都能从容不迫,而且都能在不经意之间合乎道的原则,不再有偏差,更不会有背离道的情况了。
这是孔子用语言所表达的自己的人生历程,孔子在实际的人生中,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早年立志做一个君子,从而勤奋好学,学习古代的典籍,学习古代的礼法,学习生活,还像自然学习,向身边的人和事物学习。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因为有独立不倚的人格,有独立的见解和对生活独特的理解,从而受到了世人的普遍尊重。四十岁时,混乱的政局和人心风俗的日渐下滑,也不能使自己受到鼓动和刺激了。五十岁时,因为自己想要借助政治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道路并不顺畅,从而知道在鲁国这样下去会无端地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于是就带着弟子们去周游列国,看看有没有机会和可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因为见到了更多的各色各样的国君、政客和各类人等,辨识各种人的话语中背后隐藏的动机和目的的能力,也就培养和锻炼出来了。回到故乡的时候,已经快七十岁了,一切言行,都那么顺畅而又自然得中规中矩,不用再像从前那样,不需要经过主动的克制,就能自觉地合乎道的原则和要求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宽阔的文化视野、深邃的理性思考,已经使自己的人生到达了感性经验、理性认识和修养功夫的顶峰,“已然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居高声自远,不必藉秋风”了。
在整个人生过程中和对人生自我总结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孔子作为人文主义的精神导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文主义品格。而这些人文主义的优秀品格特点,也在《论语》一书中得到了明确和充分的表达。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论语》到底是怎样的一部书。
人文主义的经典
——《论语》
《论语》是中国人的圣典,是中国圣人留下的不朽教诲,处处洋溢着不朽的人文精神。说他是圣典,一方面是讲它在中国经典中的首当其冲的机要地位,后世的儒家经典都是沿着《论语》的轨迹,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站在不同时代和不同角度对《论语》的诠释和引申。另一方面,就是《论语》确立了中国社会生活的目标,定下了后世中国社会以伦理和道义为主调的生活格局。同时也为后来的知识分子关怀社会、关怀人生、关怀宇宙,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我可以分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从教育的角度讲,孔子兴办私学,确立了成德之学的愿景,中国后世的教育,就是为这一愿景的实现而做出的长期不懈的努力。因为教育被确立为使人成为人的目标,所以一切工具性的教育、实用性的教育和功利化的教育,始终不能得以在中国的土地上肆虐无阻。“汝为君子儒,勿为小人儒”,尽管社会生活的实用性和由于社会风气等原因所造成的功利化倾向,无时不对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但是中国教育的主流和总体的方向,始终没有被社会彻底同化掉。强调树立远大理想,强调为宏伟的人生目标服务,强调为改造社会和人本身服务的教育传统,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主调。兴办私学的结果和教育宏伟目标的引领,为历朝历代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士大夫,这些卓异的读书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天下为己任,为保护良善、惩治奸恶,为国家民族的长久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足以感召后来者崛起的精神遗产。同时也传承了历史文化,在增强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力,提升中国人人生品位等方面,为中国社会树立了永垂不朽的历史丰碑。
从政治方面讲,孔子强调为政以德,强调德化政治的人道主义功能,强调伦理对政治和政治行为的指导性作用,反对横征暴敛,反对欺压良善,反对把伦理当成政治和政治行为的工具或者装饰品,一句话,强调政治的伦理化,反对伦理的政治化。经过历朝历代知识分子的不懈遵循和努力,相当程度地阻止了专制政治的残暴,为天下生民赢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尽管儒家在这一方面的成就并不十分显著,但是如果没有儒家的努力,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情况就会更加糟糕,生民的苦难就会更加深重。同时,孔子教育出来的儒家知识分子,保持了在朝救世、在野干政的优良习惯,即使身在垄亩,一样心系天下,议论朝政,指斥朝政之非,相当程度地阻遏了中国王朝政治向更加邪恶的深渊下滑的进度。
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孔子和儒家强调尊老爱幼、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和谐相处,为中国社会添注了仁爱的气息,为人间社会填充了可留恋性的主要内容。“仁者爱人”,只有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友爱和互助的气息,生活才会充满希望和乐趣。同时,孔子还强调知识分子要成为社会的楷模,要坚持正义,要高标准要求自己,要努力为社会空气的净化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而不能与不良的社会风气同流合污。“邦有道,榖;邦无道,榖,耻也。”国家清明,社会风气好的时候你有地位,不愁衣食,朝政混浊、豺狼当道的时候,你还不愁衣食,照样有地位,那就是耻辱,那就是无耻。因为你没有操守,你跟污浊的社会政治同流合污。孔子教导读书人要保持独立的品格,要坚守人生的正义原则,不能为了生存而放弃理想和信念。由于儒家的提倡,使得中国人特别看重君子,特别厌憎小人。中国社会能够被赞誉为礼仪之邦,主要就是靠孔子的楷模和后世孔子继承者们的榜样。“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一部分率先觉悟起来的知识分子,要把移风易俗当成自己的使命来对待,要在改造社会风俗、提升社会生活品质方面做出表率作用,他们的言行,自然会起到必要的引导作用,必然会对普通民众发生感召的效力,长此以往,整个社会风气就会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
作为人文圣人的孔子及其意义
作为人文精神的导师,孔子从中国社会中走来,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养育了他,是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他,他又转过来,回到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去,实现他救世和救民的理想。他是圣人,但他也是凡人,他是来自于凡人的圣人,他是从来没有脱离凡俗世界的圣人。他胸怀一颗伟大的凡心。他出于俗而不流于俗,高于俗而不离于俗。他不谄媚流俗,不与流俗同流合污;他要改造流俗,使社会生活更加高尚,更加完美。他是生活的智者,也是生活的导师,他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伟大导师,也是中国社会的人文救星。所以宋代的儒者蔡元定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果没有诞生这样一位伟大的精神生活的导师,中国人就依然会在蒙昧中度日,就会像在暗夜里行走一样,看不到必要的人文曙光。
孔子的生命充满了光辉,《论语》一书充满了智慧。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重温圣人的伟大教诲,感受圣人的伟大生命,显然是有非凡意义的。希望大家有事没事都来读一读《论语》,感受一下圣人的生活热忱和生命热诚,这样做的效果,不仅会使我们学到很多知识和智慧,更重要的是,会使我们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会使我们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作为一个自觉的中国人,是一件多么令人自豪和值得骄傲的事情。
演讲者小传:
王立新,深圳大学文学院并国学研究所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国哲学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学术著述《圣者凡心——王立新教授讲论语》、《天地大儒王船山》、《胡宏》、《开创时期的湖湘学派》、《湖湘经世名贤传》、《中国文化概论》等,发表《儒家伦理的作用方式》、《王船山人性论及其思想史地位》等学术论文六十余篇。讲授中国哲学史、先秦哲学研究、湖湘学派哲学研究、王船山历史哲学研究、明清启蒙哲学研究、《论语》精读、《资治通鉴》选讲、《三国演义》赏析、中国文化概论、宋明理学导论等课程。
来源:天津日报
- 上一篇:鲁迅为什么走下圣坛?
- 下一篇:说说关公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