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24年上半年三等奖刘思思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24年上半年三等奖刘思思

字号:T|T

传国学薪火 做时代新人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210102275 刘思思(女)

又是一年丹桂飘香,每每步行至桂花树下,耳边总会回响起“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爷爷口中的中华义理,我正在阅读国学经典中慢慢探索与感悟,并在探索与感悟中华义理中,汲取国学文化的力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时代新人。

在我尚为稚童之时,鬓发斑白的爷爷总会逐字逐句地教我诵读国学经典。坐在庭院的桂花树下,懵懂无知的我抬头问爷爷:“爷爷,您为什么要教我念这个,我不懂它们是什么意思。”爷爷慈爱地摸了摸我的头答道:“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经典,等咱们囡囡长大以后就懂咯,国学薪火世代相传,中华义理是要用一辈子去感悟的。”“那为什么要去感悟中华义理呢?”爷爷没再回答我这个问题,只是捻着胡子微笑着注视我……

花开花落,庭院中那棵桂花树的年轮在一圈圈增长,爷爷也已离去多年。我曾多次思索,到底何为爷爷口中的中华义理?书香氤氲,于书卷中探寻流连,我恍然大悟,原来中华义理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无论是《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脍炙人口的诗文,还是《论语》《诗经》《春秋》等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贯穿于这些诗文经典之中的无不是中华义理,而正是代代传承的中华义理使国学薪火永世不灭。

传国学薪火,品经典之韵,会成长之要。

泛舟在浩瀚的国学经典海洋中,我以追求中华义理为桨,力图抵达真理的彼岸。对于学习与求知,庄子曾言:“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千万年间,知识的沉淀早已汗牛充栋,如同浩瀚无涯的海洋,我们所认知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孔子曰:“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我并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的去求得知识。冯梦龙曾言:“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面对多若繁星的知识,多数者都以略懂皮毛,便洋洋得意,到处宣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浅尝辄止的人也非少数。在求学的雄关漫道上,国学经典启示着我们,切忌自满,自傲,懒惰。我们应以谦虚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执着,时刻保持一颗充盈的求知心。

人生之路道阻且长荆棘丛生顽石遍布少不了逆风飞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于风雨之境中,有些人能勇往直前,有些人则半途返航。松柏克服严寒,屹立风雪,更为繁茂;荷花冲出泥潭,一尘不染,亭亭玉立;竹子破岩隙而出,顺势勃发,傲然挺立。没有经历过打磨的石头终成不了玉石,不放手一搏,如何知谁名骥?所以拥有大好青春的当代青年们,当以持节为基,以磨难为径,以行动为引,奔赴理想与山海。

沧海变迁,世事更替,国学不朽,流芳千古。人间已晚,山河已秋,望着渐行渐远的云海,落日的余晖在云隙间穿梭,阳欲破残云而落,闭目我仿佛看到古柏树下讲学的孔子,书案前提笔写作的孟子,踱步吟诵的老子……一帧帧,一幕幕,融洽、亲切、雅致、和谐。携着岁月的年轮,国学文化将继续滋养一代又一代青年,中华义理将继续激励一位又一位的时代新人。

传国学薪火,汲文化之荟,担时代重任。

在走近先哲、感受思想光芒的道路上,感悟国学文化“百花齐放”,四书五经在百舸争流中有了初略涵义,“仁义礼智信,无为无不为,兼爱非攻……各大家各述其思,和文共鸣高雅的思想,经典的思维,让我深深沉醉在文化中,让我的学习欲探知欲有了广阔的思维天地。

百家的思想不仅向我们传达了以“仁”为本的美好愿望,更寄托着世界和平、安稳发展的伟大愿景。那种种传世深远的思想,是世界各地万千人民的共同心声,更是祖国和平发展的盛世情怀,我们要传承这种具有和合思想的优秀国学文化,担负起促进世界和合发展的重任,让思想文化的光芒与世同辉。

诸子的品德与抱负向我们明确了时代新人应树立的远大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这短短数句中蕴含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追求影响了中国近千年。无数知识分子、有志人士都以此为人格理想和精神坐标。“横渠四句”自它诞生之日起便堪当中华义理立德树人的精神典范。

国学经典常阅可观心,中华义理深思可明志,那一行行的古文字,泛黄的书籍,是民族的骄傲,是世界人民的财富,更是我们文明的光辉印记。在走近先哲思想光芒的号召下,百家思想敲响了时代浪潮的大鼓,奏响了培养时代新人的乐章。

淮夏之衣,烈山有鼎。国学漫漫,长乐未央。我们的国学源远流长,我们的文明熠熠生辉,我们的青年奋发向上。当代青年当传国学薪火,品经典之韵,悟中华义理,汲文化之荟,会成长之要,担时代重任,做时代新人。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爷爷的言传身教使我从小耳濡目染,悟中华义理立德,应立勇于承担家国责任之德;悟中华义理树人,应树心怀天下之时代新人。古人有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吾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时代已发出召唤,“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吾辈当绵延中华义理,传国学薪火,立志高远,脚踏实地,承担家国责任,争做时代新人!

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雁中1号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邮政编码:541006

评语:主题鲜明,作者立足于新时代,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为发扬中华义理而担时代重任,做时代新人且在理解与实践方面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分析论述地通俗易懂且清晰透彻。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