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
哲政学院 09级思想政治教育B班
姓名:李满昌
学号:094020105
1、诚信
[经典学习]二、信的价值 374楼
人在社会上:要想有一个好的名声;要想人别人信任你;要想别人表扬你。那么我觉得诚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小时候就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失去诚信的后果就是害人害己的。
从三鹿奶粉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等等中可以得知,诚信一旦丢失,那么不仅影响别人,而且也严重的影响到了自身的发展。
如何树立诚信呢?我认为要严格要求自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并且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学习别人的优秀做人处事的思想。而不是效仿别人恶劣的失信思想。
最后我想说的一点是:诚信是人格美的体现,因此我希望我们社会人与人交往中处处都充满着诚信。
[经典学习]一、赡养父母 294楼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我们从母体中来到世上,从没有体重到有了体重,体重再慢慢的增加;从无知到慢慢的懂事,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我们报答父母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孝敬父母。
每当朋友过生日的时候,看到又是吃饭又是KTV的,我觉得没有必要。然而我生日的时候,我不想大张旗鼓的让许多朋友都知道我的生日,很多时候我的生日都是和父母一起过的。如果没有和父母一起过生日的条件,我会打个电话给父母,多陪他们聊聊,多让他们知道我的生活状况,对我来说这就足够了。俗话说“儿的生日,母的苦日”。同样也可以想象到父亲当时焦急的情景。所以多陪陪父母也是一种孝敬。还有我会记住父母的生日,每次都主动给父母过生日,这也算是一种孝敬吧。
汉代的韩婴说过:“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世间最遗憾也是最悲哀的事。孩子长大,父母老去,这是我们作为孩子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记住的,父母不需要我们给他们多少金银财宝,也不需要我们给他们多么豪华的别墅,他们只需我们多陪陪他们,就这么简单,然而这么简单是要求都会被我们无情的以工作忙等等借口而拒绝。所以我想说的是:不要等得“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候才想到要多陪陪父母。
[经典学习]六、学习目的 172楼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这句话可以体会到:学习和思考是相统一的!而不是孤立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书本的知识,而且还要学会善于思考,把思考到的内容整理下来,然后再总结。把从书本上学到知识和自己思考总结得到的经验再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就是学习的目的吧!因此我们不能读死书!
[经典学习]六、学习目的 173楼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对于这句话,我认为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朱熹的诗写得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通过学习才能不断的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思维。这就是所谓的活到老学到老嘛!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汉]韩婴《韩诗外传》)
人的材质虽好,但不学习就不能提高。爱因斯坦也说过:成功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才。所以学习很重要。
[经典学习]三、礼的价值 330楼
礼”是社会生活的准则,施行“礼”的人相信会受到别人的尊敬,但是我自己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因此要使一个人知礼、懂礼、施礼,那么就应该让这个人先“仓廪实”。
[经典学习] 三、仁与爱 454楼
我认为,仁是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孔子的主要观点是“仁”,孔子对“仁”的认识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以仁为本体。在现实生活中,我认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对人则有爱心。
爱是在仁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一个人如果不仁慈的话,就不会有爱的存在。爱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情感。爱是无私的奉献与给予。我们无论在何处生活,心中都应该有爱的存在,应该时时刻刻都心存仁与爱,还有感激!
[经典学习]二、自尊自信 128楼
毛泽东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我们国家领导人面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在面对这些棘手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能被它所折服,我们要有自信,相信一定能战胜它。
有时候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我们心中充满了信心的话,成功就距离我们不远了,正所谓的“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以上阐述的是自信,然而自尊的话,我们要自己尊重自己,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如果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话,那么没有谁会看得起你。
如果自己尊重了自己,然后再尊重别人,别人也同样的给你尊重,从而你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的话,你就会更加的自信,也更加的自尊了。
[经典学习]二、节制欲望155楼
欲望,每一个人都会有的心理现象,只是对欲望的满足程度不一样而已。节制欲望的方法有好多,我觉得以德制欲、知足常乐、以勤制欲、顺应自然。这些方法是比较好的。
以德制欲,就是要求我们不断的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平时多阅读一些励志和做人处事的书籍。我认为一个人道德修养不好的话,无论走到哪儿都是不会被人所认可的。知足常乐,这是我在生活中常常运用的一条原则,神马都是浮云,把心态放宽一点,不要计较太多物质上的欲望。以勤制欲,这条也是很好的,不要奢望别人给你什么,记住任何人都没有欠你什么。什么都要靠自己去争取,学会自力更生。顺应自然,如果有些事情自己无法改变了,那么就顺其自然,何必要自己为难自己呢,痛苦的生活也是一天,快乐的生活也是一天,为什么不选择快乐的生活呢?
在人生短短的几十年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多放下一些欲望的石头,多拾起一些快乐的鲜花。
[经典学习]八、真诚孝亲 218楼
社会在进步,我们对孝顺父母的方式也应该有所变化。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这种孝顺的方式我认为没有必要。我觉得孝顺父母应该是父母在世的时候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在生活中,即使工作再忙,我们也应该多回家看看父母,多陪陪父母吃顿团圆的饭,多给父母做做饭,多陪父母散散步,多陪父母聊聊天。我自己认为父母真的不需要我们做儿女的为他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父母的要求真的不算高,我们都能做得到的。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句话我认为很好,我们不要孝顺父母的时间定在明天,而应该定在今天。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如果我们把孝顺父母的时间定在明天的话,总有一天我们会后悔的,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情况出现。更不要让父母感到“母鸡抱蛋一场空,养儿养女白欢喜”的伤感。
“人之孝行,根于诚笃”。这句话也很好的,我们对父母都不真诚的话,对谁还会真诚呢?我觉得做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诚。
[经典学习]四、忠于正道 103楼
“忠于正道”是一个很好的思想,是值得我们现在年轻一代人所学习的。为什么现在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的存在呢,比如偷、抢的不文明的现象,就是因为没有树立正确的自己的人生道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大到忠于祖国,热爱祖国,小到忠于自己的正义感。有一个健康的思想,可以受益一生,对任何人都要有宽容和慈悲之心,即使再坏的人,我相信人心是肉长的,都会被感化的。换句话说,忠就是教人如何做好人、善良的人。
评语:
该帖子在基本上都能围绕经典中一个核心内容或一个中心观点加以展开,有论有叙,有事有情,有据有感,观点明确。但有些地方论述不足,还可以深入和展开。
建议:三等奖
- 上一篇:2011年上半年三等奖 马晓舟
- 下一篇:2011年上半年三等奖 郑永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