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國學與當代文化建設”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2013)中華義理經典教育工程工作年會组委会:
感谢你们的盛情邀请!
感谢馮燊均國學基金會、榆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感谢佳縣燕翼堂義塾、中華儒家文化網、榆林市孔子文化研究會、西安生物医药技术专修学院
感谢陝西省哲學學會、陝西省哲學史研究會、陝西孔子學會、西安中和書院、北京一耽學堂、長安國學院、陝西國學藝術研究會、榆林市易學文化研究會、榆林老子研究會
感谢你们组织这次活动。
预祝 “國學與當代文化建設”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2013)中華義理經典教育工程工作年會顺利圆满召开!
中南紫光
中国易经研究学会副会长兼常务理事
农历2013年五月十五日
癸巳年戊午月己未日子夜
静心书写于终南山雅舍
易经在国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易经的文化历史渊源
中国文化包括我们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的禅文化,即诸子百家说都是源于此。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民族的生机。易经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包罗万象,故能弥纶天地。过去由于排中尊西,对易经一概斥为封建迷信。易经只能屈生在市井民巷、街头巷尾之中。重新认识国学易经的地位,恢复它应有的尊严,为五经之首,中国传统文化的王冠。易经是哲学、是应用科学,有体有用,易理象数为体,方术为用。不能抓住方术以偏概全 ,许多玩点方术就自称为易经大师 ,搞的深不可测、 故弄玄虚 、蛊惑人们。
《易经》是中国群经之首,是中国的哲学之大成,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活水源头。 伏羲一画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易经》自从诞生以来,就与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相伴随,无论是关乎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融合、朝代的更替的大事及中国人的琐碎生活小事,都离不开《易经》的哲学思想。孔子在《易传》里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和“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用来概括《易经》在中国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再恰当不过了。见仁见智之人,每个朝代都有,数千年来从不曾中断过。一部《易经》,凝聚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微与玄妙;一部《易经》孕育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诸多文化都是《易经》哲学思想的不同表现形式。
中国文化百舸争流,但儒释道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儒释道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来源于《易经》,道家老子的“道”,正是易学里的“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具体阐述;是易学中“散而为器,生成万物,故万物之中皆有道”的升华;是《易经》之无极。儒家的“中庸”是《易经》中的持中守正哲学思想的体现,孔子“一以贯之”的“一”,就是《易经》中太极,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其实就是易卦里所揭示的天道的固有品格,佛教中的禅宗的“明心见性”与《易经》的“天人合一”及“天心合一”的哲学理念异曲同工。
我国古代的许多朝代名、年号等很多都源自《易经》。汉武帝年号“建元”、西晋司马炎年号“咸宁”、隋炀帝年号“大业”、唐玄宗年号“贞观”、唐高宗年号“咸亨”等,全都选自《易经》。蒙古元世祖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即采纳汉族官员的建议,依据《易经》的“大哉乾元”而定。就连日本的年号都源于中国的《易经》,日本的年号“明治”,即出自《易经•说卦传》“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一语。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棵生长了数千年的大树,《易经》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同时也是这棵大树的主干。中华文明之所以历数千年而枝繁叶茂,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有《易经》所揭示的哲理在不断地为它输送着养分。数千年来,在历史的暴风骤雨与时代飘摇中,《易经》历经风吹雨打,却稳稳当当地走到今天,也必走向未来,而且会以其博大精深的哲理影响全世界。
二、《易经》的理论、原则和法则
历史上《易经》有三种:
一、神农时代的《连山易》;
二、黄帝时代的《归藏易》;
三、周文王被囚 里所作的《周易》。
《连山易》、《归藏易》已失传,现在所言的易经即是《周易》。
《易经》有三大理论精华:
1、阴阳对立统一: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阴阳两个面,即对立又统一,互根互换。
2、五行生克制化:将世上一切事物都归类于水、火、木、金、土五类,它们相互制约相互生成。
3、天人合一:人和宇宙信息全息,互补调谐。
《易经》有三个原则:
1、不易:任何一种事物总是常常处在相对稳定状态中,这时事物内部阴阳两个对立面处于相对稳定之中。
2、变易:任何一种事物,当它内部阴阳双方在矛盾斗争中,由量变发展到极值时必须会出现质变。
3、简易:宇宙间天地自然法则本来就是简朴平易的。
《易经》有三大法则:
1、理:即易理。易经中的哲理,探讨宇宙人生的能变,所变与不变之原因。
2、象:《易经》中用卦象、爻象来表现世界生成发育万有现象,从中寻求其变化的原则。
3、数:河洛理数,是现象中的数理,推演它的变化过程,而知人事与万物的前因和后果。
掌握了《易经》的三大理论,明白了三个原则,就可以用三大法则来认识事物、适应事物,也就是可以运用易学进行占卜,即现代人说的预测。这里必须强调只有用易学理论和原则作指导,运用易学法则进行预测的,才叫易学(或周易)预测,否则是不能称为易学预测。
三、易经的占卜性
《易经》占卜的意义一定是丰富多义的,这是《易经》几千年来立世不衰的原因所在。但究其根本,意义何在?一句话似乎可以高度概括。既:“自天祐之,吉无不利”。此言出自《易经》,首次出现在《易经》“大有”卦上九之爻。之后《易传》中又有四次出现,作为一个文字严谨的经文,如此重复使用这一文句,可见其意义重要。让我们先来阅读《易传》中的这些文字:
是故君子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以上经文足以说明《易经》的占卜意义。试想,人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比“天祐之”更重要、更开心!
人需要“天祐”,在天的面前,整个人类已显得渺小,何况作为个体之人。当然,或许人生初期也可不必在意“天祐”,“命”中那点福报似乎很容易得到,这叫定数可为。可到了一定的“定数”,再求发展,则似乎太艰难,随时会有灾难,必须要有“天祐”。君不见,自古至今“昙花一现”之人之事比比皆是。特别是当今之世,众生之相更为如此:官不大一身“病”,钱有点“鬼”缠身;芝麻大点功名便着“魔”,每天无数个公司闪亮登场,又有无数个公司悄然蒸发。搞的人开公司,非四个字的名称,很难注册……。为此,人要成就大业,非“天祐之”而不可,而“天祐之”者定为“大有”。这是《易经》“大有”卦,告诉我们的深刻道理。当然,我们希望“天祐”并不在于人生一定要做多大的事业,而希望人生在发展中能作得持久些、平安些、快乐些,重要的是远离罪恶,远离灾难!
天并不是什么人都“祐”,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是说天祐“顺天者”,你的行为必须顺天而行,你不顺天,天如何保祐你。“人之所助者信也”。所谓人助既为“天祐”,是天安排通“易”之人来助你,如同刘备有孔明,朱元璋有刘伯温。另外人之“诚信”至关重要,“诚信”乃人生重要品德,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诚信也能证明你与《易经》的缘分,《易经》占卜必须要有诚信,如同“子曰”这般:“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便而玩其占”。如此定能“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在此,“心诚则灵”才是最准确的概念。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探赜索隐,钓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能说诸心,能研诸候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八卦以象告,爻象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无忧。
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大业,以断天下之疑矣。
四、易经的哲学性
《易经》是一本社会科学的经典书籍,是阴阳论,是一部中国最早的最系统的用对立统一哲学理念揭示社会事物辩证关系的书,也是一部中国道德文化建设的先驱书籍。传文为孔子及其弟子之作。太极图、八卦图等,是由宋代以后的学者,将有关图形与经文、传文合在一起形成《易经》。
1.《易经》的哲学基础就是对立统一论,其中的太极图就是揭示阴阳这一对立统一事物的辩证关系的图。白鱼表示阳的一面,黑鱼表示阴的一面,环中则为太极,太极是阴阳的两个方面形成的统一体,亦即有阳有阴。白鱼中的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鱼中的白点,表示阴中有阳,合抱的白鱼、黑鱼表示阴阳的对立统一,亦即太极。
2.《易经》的卦图就是揭示迭变对立统一事物辩证关系的图。其中卦图中的一长横,表示迭变对立统一事物的“刚”, 卦图中的两短横,表示迭变对立统一事物的“柔”,例如,《易经·第四卦·蒙》“———”表示“刚”,“— —”表示“柔”。“蒙”卦的卦图则表示在“蒙”这一阶段,迭变对立统一“刚与柔”的各步骤,表示“刚与柔”的辩证转化规律和“蒙”这一事物的辩证发展变化规律。
各卦中的经文内容则表示在“蒙”阶段中,各步骤对应的社会事物。例如,“六四:困蒙,吝”。是说“六四”象征,童蒙被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所围困,会有代价。表达了“蒙”阶段中,第四步对应的这个具体的社会事物。
刚柔的排列,表达了在“蒙”阶段,刚柔波动进化发展的例子,以及刚柔波动进化发展的规律。
纵览全书,《易经》用64卦、384爻,描述了64个大的社会事物的辩证关系,384个小的社会事物的辩证关系。
3.《易经》的科学表现手法
1.《易经》的哲学基础就是对立统一论,其中的太极图就是揭示阴阳这一对立统一事物的辩证关系的图。白鱼表示阳的一面,黑鱼表示阴的一面,环中则为太极,太极是阴阳的两个方面形成的统一体,亦即有阳有阴。白鱼中的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鱼中的白点,表示阴中有阳,合抱的白鱼、黑鱼表示阴阳的对立统一,亦即太极。
2.《易经》的卦图就是揭示迭变对立统一事物辩证关系的图。其中卦图中的一长横,表示迭变对立统一事物的“刚”, 卦图中的两短横,表示迭变对立统一事物的“柔”,例如,《易经·第四卦·蒙》“———”表示“刚”,“— —”表示“柔”。“蒙”卦的卦图则表示在“蒙”这一阶段,迭变对立统一“刚与柔”的各步骤,表示“刚与柔”的辩证转化规律和“蒙”这一事物的辩证发展变化规律。
各卦中的经文内容则表示在“蒙”阶段中,各步骤对应的社会事物。例如,“六四:困蒙,吝”。是说“六四”象征,童蒙被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所围困,会有代价。表达了“蒙”阶段中,第四步对应的这个具体的社会事物。
刚柔的排列,表达了在“蒙”阶段,刚柔波动进化发展的例子,以及刚柔波动进化发展的规律。
纵览全书,《易经》用64卦、384爻,描述了64个大的社会事物的辩证关系,384个小的社会事物的辩证关系。
3.《易经》的科学表现手法
①用自然事物“天地”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类比社会事物同样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进而描述社会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这种手法是科学的。②用2级数表达了对立统一事物的二分法和二合法。
五、《易经》的艺术类比手法
①类比手法
例如:《易经》用“卦”模拟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以四季和人类社会事物都有阴阳的对偶性、波动进化性、循环进化性、阶段性、层次性等,从而类比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描述自然和社会的共性、共同规律、共同法则。
②.象征手法
《易经》对基本概念、基本事物的表现,其修辞手法主要使用的是象征,在古代的语言中就是“象”思维,其中的“象”是象征意义的事物,是具有代表性事物的模拟或模型,其基础是建立在象征和被象征事物有一定的共同意义。
使用象征性的辞格,目的是以突出、典型的事物表现另一个有一定意义的事物,或另一事物的意义,达到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即“托义于物”。《易经》用天地、四时、日月等天象作象征物,形成八卦的意义,正如:《系辞传》上说:“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意思是,所以,用于象征自然现象的具有代表性、突出性、典型性的事物,没有比天地更伟大的了;用于表现变化通达的事物,没有比四季更明显的了;用于象征高悬而且明亮的事物,没有比日月更壮观的了。“是故,天生神物, 圣人则之;天地变化, 圣人效之;天垂象, 见吉凶, 圣人象之”。意思是, 所以,天生自然规律,圣人取法于它;天地变化,圣人效法它;天垂现象,可见吉凶,圣人取象于它,以论道德。
③.比喻的艺术性
《易经》的爻辞,均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并且是隐喻,用所描写的“象”,比喻人事中某一事物,或某一类型的事物,例如: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意思是,“初六”象征先把鼎倒过来,有利于倒出人们不需要的杂物,并且像娶妾是为了生子一样,无错。比喻变革的事物要有利于接受新的使命,无错。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意思是,“九二”象征鼎中装满食物,但是我嫌生的食物中有得疾病的东西,不能直接为我提供可供食用的食物,给人们享用,吉祥。比喻变革的事物主体已建立,但能够意识到变革的事物,就像装满食物的鼎,不能够最终彻底地发挥作用,就完成不了人类社会赋予的使命,吉祥。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意思是,“九三”象征鼎耳是用皮革做成的,经不起高温的烘烤,即使食物烹饪熟了,也不能用铉抬着移动,就是有精美的野鸡美味,也不能供人们享用,当碰到下雨之时,地湿泥泞,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才能消悔,最终结果吉祥。比喻变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能够让人们充分利用变革的事物,造福于人类社会,如果变革的事物有缺陷,就会功亏一篑,失去变革的意义,所以就要努力完善它,知道存在的问题,解决存在的问题,最终结果吉祥。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意思是,“九四”象征鼎折足,打翻了鼎中的食物,食物弄湿(脏)了,凶。比喻变革的事物不全面,不配套,就会反而坏大事。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意思是,“六五”象征,鼎,用适当的耳,金属的铉,有利于自己信守的正确的道德信念发挥。比喻变革的事物以中正、中庸之道,配备其辅助功能,使变革的事物功能完善化,从而有利于德行的发挥。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意思是,“上九”象征鼎用玉铉,大为吉祥,无不利。比喻对变革的事物,配备最强,最好的人、物、事,使其日臻完善,以达到最佳组合,达到最高境界,大吉,无不利。此例的精美之处在于既奉事物发展过程,又绘形象,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一幅美妙的意境。“鼎”形容变革事物的主体工程,“实”形容人们需要事物,“耳”、“铉”形容配套工程,“我仇有疾,不我能即”描写心理动态,“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状写如果变革的事物有缺陷,就会功亏一篑,失去变革的意义。这样的意象,鲜明、形象、生动,不仅能调动读者的视觉和意向,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同时,作者以巧妙的手法,用“以鼎烹饪”的虚像,喻变革事物配套之实,将抽象的事物、抽象的理论,寓于具体的天籁和德义的情态,使人在仿佛见到了“以鼎烹饪”的场景,并由此浮想联翩,从而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象”所蕴含的深刻、博大的道理。
比喻的辞格,除了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的共同点外,更重要的是作者对描写的对象有深邃独到的了解和心领神会的感悟,且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想,从而形象鲜明、准确传神地刻画描写对象的精神风貌,使之形神兼备。但也正因为爻辞所使用的是隐喻、文字精少等,又使《易经》变得难读,难懂,如《系辞传》上所说:“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④.借代的艺术性
爻辞在比喻中交织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例如:《易经·咸》中,初六:咸其拇。意思是“初六”象征感动在趾。比喻初感,感动以情趣相投,志向一致,向往一致,前进方向一致;《易经·升》中,九三:升虚邑。意思是,“九三”象征升于无人之境,升于创造。比喻创造奇迹,敢为天下之先,走前人未走过的道路,开创新的未来,以创新求发展。其中用“拇”代替情趣、志向、向往、前进方向,用“虚邑”代替一切最前沿的境地。
从中可以看出,《易经》用借代的艺术手法,是为了把话说得更富于变化,说得更具体形象,说得更简洁精炼。
⑤.比拟的艺术性
《易经》也常用比拟的修辞手法,例如:《易经·乾》上说:《乾》:元、亨、利、贞。意思是,乾卦象征乾卦时期,有元、亨、利、贞四种德行,四种前景。比喻乾卦时期,大自然具备创始万物的伟大力量,创新、进取的品德;具备畅行于天下的德行;具备祥和、有益于各方,使各方和谐的品德;具备坚贞不渝,坚守自己所信守的正确的道德信念的伟大精神。《易经·坤》上说: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意思是,“六二”象征只要具备直、方、大的精神,有德行,即使尚未形成习惯也无不利。比喻在艰苦的条件下,也应该效法天沐浴万物,效法地承载万物,效法天地“生生”万物,以正义、合理、容载万物的品德,对待万事万物。“元、亨、利、贞四种德行”、“直、方、大的精神”是有意识控制下的精神状态,作为无生物的天地,不可能有什么意识,可见,“易”用“元、亨、利、贞”、“直、方、大”, 讴歌的“乾”具有的创始万事万物的开拓精神,“坤”具有的尊重客观规律,应用法则,哺育万事万物的高尚品德;“乾”“坤”同时具有的使万物欣然,而畅行于天下的高贵品质;同时具有的祥和、有益于万事万物的德行;“乾”具有的坚贞不渝的伟大信念,“坤”具有的有容乃大的伟大信念,是拟人的写法,目的是“托情于物”。
⑥.夸张的艺术性
《易经》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例如:《易经·睽》: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意思是,“六三”象征,看见牛车风驰电掣般地飞奔,赶车的人因此受到了刺额,削鼻的处罚,赶车之人并没有伤人的初衷,却得到了如此的结局。比喻人与人相处,也会在无意识中产生分歧和隔阂。《易经·姤》: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意思是,“九三”象征,像臀部失去了皮肤一样,行动艰难,严肃认真,无大错。比喻对不正当的取益者的治理,依然是长期而艰苦的。现实中哪有“臀无肤”,哪会“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所以“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臀无肤,其行次且”都比较夸张,其艺术性和目的有如放大镜,把事物放大,使人看得更真切,更能看清事物的特征与本质。
《易经》用“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思想,表达了她的道德理念,奠定了中国的道德文化基础。
“天人合一”:“天”指大自然。“天人合一”意思是天与人在对立统一层次上有相同的共性。“天人合德”:指天和人有相同的德性。
以上都是《易经》发现的在当时来说是无与伦比的真理。即然是真理,当然在现在也是真理,现在也适用。这些都是我们要继承的东西,是财富。
五、《易经》的艺术类比手法
①类比手法
例如:《易经》用“卦”模拟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以四季和人类社会事物都有阴阳的对偶性、波动进化性、循环进化性、阶段性、层次性等,从而类比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描述自然和社会的共性、共同规律、共同法则。
②.象征手法
《易经》对基本概念、基本事物的表现,其修辞手法主要使用的是象征,在古代的语言中就是“象”思维,其中的“象”是象征意义的事物,是具有代表性事物的模拟或模型,其基础是建立在象征和被象征事物有一定的共同意义。
使用象征性的辞格,目的是以突出、典型的事物表现另一个有一定意义的事物,或另一事物的意义,达到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即“托义于物”。《易经》用天地、四时、日月等天象作象征物,形成八卦的意义,正如:《系辞传》上说:“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意思是,所以,用于象征自然现象的具有代表性、突出性、典型性的事物,没有比天地更伟大的了;用于表现变化通达的事物,没有比四季更明显的了;用于象征高悬而且明亮的事物,没有比日月更壮观的了。“是故,天生神物, 圣人则之;天地变化, 圣人效之;天垂象, 见吉凶, 圣人象之”。意思是, 所以,天生自然规律,圣人取法于它;天地变化,圣人效法它;天垂现象,可见吉凶,圣人取象于它,以论道德。
③.比喻的艺术性
《易经》的爻辞,均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并且是隐喻,用所描写的“象”,比喻人事中某一事物,或某一类型的事物,例如: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意思是,“初六”象征先把鼎倒过来,有利于倒出人们不需要的杂物,并且像娶妾是为了生子一样,无错。比喻变革的事物要有利于接受新的使命,无错。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意思是,“九二”象征鼎中装满食物,但是我嫌生的食物中有得疾病的东西,不能直接为我提供可供食用的食物,给人们享用,吉祥。比喻变革的事物主体已建立,但能够意识到变革的事物,就像装满食物的鼎,不能够最终彻底地发挥作用,就完成不了人类社会赋予的使命,吉祥。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意思是,“九三”象征鼎耳是用皮革做成的,经不起高温的烘烤,即使食物烹饪熟了,也不能用铉抬着移动,就是有精美的野鸡美味,也不能供人们享用,当碰到下雨之时,地湿泥泞,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才能消悔,最终结果吉祥。比喻变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能够让人们充分利用变革的事物,造福于人类社会,如果变革的事物有缺陷,就会功亏一篑,失去变革的意义,所以就要努力完善它,知道存在的问题,解决存在的问题,最终结果吉祥。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意思是,“九四”象征鼎折足,打翻了鼎中的食物,食物弄湿(脏)了,凶。比喻变革的事物不全面,不配套,就会反而坏大事。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意思是,“六五”象征,鼎,用适当的耳,金属的铉,有利于自己信守的正确的道德信念发挥。比喻变革的事物以中正、中庸之道,配备其辅助功能,使变革的事物功能完善化,从而有利于德行的发挥。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意思是,“上九”象征鼎用玉铉,大为吉祥,无不利。比喻对变革的事物,配备最强,最好的人、物、事,使其日臻完善,以达到最佳组合,达到最高境界,大吉,无不利。此例的精美之处在于既奉事物发展过程,又绘形象,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一幅美妙的意境。“鼎”形容变革事物的主体工程,“实”形容人们需要事物,“耳”、“铉”形容配套工程,“我仇有疾,不我能即”描写心理动态,“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状写如果变革的事物有缺陷,就会功亏一篑,失去变革的意义。这样的意象,鲜明、形象、生动,不仅能调动读者的视觉和意向,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同时,作者以巧妙的手法,用“以鼎烹饪”的虚像,喻变革事物配套之实,将抽象的事物、抽象的理论,寓于具体的天籁和德义的情态,使人在仿佛见到了“以鼎烹饪”的场景,并由此浮想联翩,从而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象”所蕴含的深刻、博大的道理。
比喻的辞格,除了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的共同点外,更重要的是作者对描写的对象有深邃独到的了解和心领神会的感悟,且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想,从而形象鲜明、准确传神地刻画描写对象的精神风貌,使之形神兼备。但也正因为爻辞所使用的是隐喻、文字精少等,又使《易经》变得难读,难懂,如《系辞传》上所说:“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④.借代的艺术性
爻辞在比喻中交织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例如:《易经·咸》中,初六:咸其拇。意思是“初六”象征感动在趾。比喻初感,感动以情趣相投,志向一致,向往一致,前进方向一致;《易经·升》中,九三:升虚邑。意思是,“九三”象征升于无人之境,升于创造。比喻创造奇迹,敢为天下之先,走前人未走过的道路,开创新的未来,以创新求发展。其中用“拇”代替情趣、志向、向往、前进方向,用“虚邑”代替一切最前沿的境地。
从中可以看出,《易经》用借代的艺术手法,是为了把话说得更富于变化,说得更具体形象,说得更简洁精炼。
⑤.比拟的艺术性
《易经》也常用比拟的修辞手法,例如:《易经·乾》上说:《乾》:元、亨、利、贞。意思是,乾卦象征乾卦时期,有元、亨、利、贞四种德行,四种前景。比喻乾卦时期,大自然具备创始万物的伟大力量,创新、进取的品德;具备畅行于天下的德行;具备祥和、有益于各方,使各方和谐的品德;具备坚贞不渝,坚守自己所信守的正确的道德信念的伟大精神。《易经·坤》上说: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意思是,“六二”象征只要具备直、方、大的精神,有德行,即使尚未形成习惯也无不利。比喻在艰苦的条件下,也应该效法天沐浴万物,效法地承载万物,效法天地“生生”万物,以正义、合理、容载万物的品德,对待万事万物。“元、亨、利、贞四种德行”、“直、方、大的精神”是有意识控制下的精神状态,作为无生物的天地,不可能有什么意识,可见,“易”用“元、亨、利、贞”、“直、方、大”, 讴歌的“乾”具有的创始万事万物的开拓精神,“坤”具有的尊重客观规律,应用法则,哺育万事万物的高尚品德;“乾”“坤”同时具有的使万物欣然,而畅行于天下的高贵品质;同时具有的祥和、有益于万事万物的德行;“乾”具有的坚贞不渝的伟大信念,“坤”具有的有容乃大的伟大信念,是拟人的写法,目的是“托情于物”。
⑥.夸张的艺术性
《易经》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例如:《易经·睽》: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意思是,“六三”象征,看见牛车风驰电掣般地飞奔,赶车的人因此受到了刺额,削鼻的处罚,赶车之人并没有伤人的初衷,却得到了如此的结局。比喻人与人相处,也会在无意识中产生分歧和隔阂。《易经·姤》: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意思是,“九三”象征,像臀部失去了皮肤一样,行动艰难,严肃认真,无大错。比喻对不正当的取益者的治理,依然是长期而艰苦的。现实中哪有“臀无肤”,哪会“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所以“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臀无肤,其行次且”都比较夸张,其艺术性和目的有如放大镜,把事物放大,使人看得更真切,更能看清事物的特征与本质。
《易经》用“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思想,表达了她的道德理念,奠定了中国的道德文化基础。
“天人合一”:“天”指大自然。“天人合一”意思是天与人在对立统一层次上有相同的共性。“天人合德”:指天和人有相同的德性。
以上都是《易经》发现的在当时来说是无与伦比的真理。即然是真理,当然在现在也是真理,现在也适用。这些都是我们要继承的东西,是财富。
六、易经与当代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治国治世方略,不仅有着深厚的中华和谐文化的大背景,而且有着坚实的关于天道和人道,及“天下为公”、“以人为本”的中华大道哲学基础,是解决西方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恐怖主义威胁和文明冲突等问题,化解人类社会各种矛盾唯一正确的普世理论,“和谐”的原点和哲学基点就是《周易》。《周易》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为《周易》文化的基本内核是“和谐”,哲学基点是“天人合一”。
《周易》和谐思维的现实意义
当前,人类文明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解决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的难题,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众所周知,在以扩张、竞争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西方文明,做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在过去和现在为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它的“排他性”和“阳刚亢奋”特质,使得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又将社会引向核毁灭和生态死亡的境地,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性危机。20世纪经历了两次腥风血雨的世界大战和两大阵营意识形态对垒的紧张态势后,人们期盼21世纪有个太平世界。然而,突如其来的“ 9·11 ”恐怖袭击事件震惊了世界,于是引发了以美国为首的强权政治与恐怖主义之间强烈地对峙。他们以军事、经济为后盾,强行推行一种文化、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企图构建和维持一个单极世界,这一行为的结果,又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文明冲突”。再加当前世界金融海啸、气候变暖、核扩散等问题的影响,更加深了人们对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忧虑。
面对着影响人类共同生存与发展的难题,人们亟到一种具有广博的包容性及和谐文化特质的普世伦理。在这种形势下,中外一些学者开始把目光转向孕育东方文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向中国的《周易》文化。他们认识到,要解决人类生存危机,促进人类社会科学发展,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构建一个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必须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寻找营养,从中国的群经之首《周易》中寻找答案。
瑞士神学家孔汉斯就明确指出,如果要发展一种普世伦理,就要在世界上推广中国儒家的“仁道”等亲民、仁民、爱物的价值观。即: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
“已欲立而立于人,已欲达而达于人”的“仁道”。
1988年,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在法国巴黎召开国际大会,研究人类如何“ 面向21世纪 ”。与会期间,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曾讲: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这里所讲孔子的智慧,就是孔子在《周易·系辞传》中讲的辩证思维哲学理论。即:“太极阴阳理论”与 “一阴一阳之谓道”。
当代欧洲心理学权威瑞士的荣格先生说:“谈到世界人类唯一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延四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似地方。”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十九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二十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因为“ 中国的基本理论是阴阳”。而“阴、阳”既是《周易》最本质的内涵,又是中华文化的基因,也是中华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发端。
为什么西方著名学者如此重视中国《周易》文化呢?因为他们认识到:
以《周易》中所讲的“保合大(太)和,乃利贞”为核心的中华传统和谐文化及中华传统和谐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最好的思想和文化源泉。
《周易》是中华大道哲学的基础,它从宏观宇宙出发,包容世界万象。在六十四卦中,无论从代表具体事物阴爻、阳爻总数的安排上,或者是爻与爻,卦与卦之间关系上,均体现着阴阳动态平衡与和谐共生的特征。
《周易》还认为世界的组成离不开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生克制化运动,其核心思想就是和谐。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在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过程中依靠平衡、有序、和谐相处而生存着。如果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不能和谐,出现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现象,万事万物就不能永久生存。自然界生态需要平衡,人与自然需要和合,人类自身之间需要和睦,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部门之间、甚至小到一个家庭、一个生命体……等等,都需有序与和谐。否则,万事万物就不可能进步与发展,就要动荡,阴阳一旦离绝,事物必然消亡。
综合上述,不难看出,中国目前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治国治世方略显然是在以“和谐”为基本内核的《周易》文化背景下,以及“天人合一”的中华大道哲学基础上孕育而形成的,《周易》就是其文化基点或哲学源头。现在国内外有识之士公认:“《周易》文化的和谐内涵,就是解决当今世界各种纷争、各种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创造人类共同生存环境的最正确、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普世理论。”
《周易》文化和谐思维的历史作用
综观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历史,我们可清楚地看到,《周易》的和谐思维在维系社会稳定与发展方面均起到过重要作用。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历代统治者都把《周易》视为一部法典,借助于它来实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的目的。
中国历朝历代,在选拔政府官员时,都把《周易》列为必考内容。各朝代的统治者,在研读和应用《周易》的基础上,曾先后发展了先秦诸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易学》理论。这些《易学》理论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都能透彻说明和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都在各自的时期演绎过辉煌的历史。在这些《易学》理论的指导下,分别创造了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及清代的“康乾盛世”,使中华民族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先生讲,汉朝时期,世界上有两个对东西方影响很大的大国,一个是东方的中华帝国,一个是西方的罗马帝国,都创造过发达的经济和辉煌的历史。据说,到康乾盛世时,中国经济GDP仍占世界经济GDP总和的三分之一,比现在美国经济在世界占的比重大得多。从汉代的“文景之治”到清朝的“康乾盛世”近两千年间,我国一直是世界上经济超级大国。由此可见,《周易》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贡献,显然是勿庸置疑的。尽管各时期的《易学》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其中有重要的一点应引起我们注意,这就是它们始终都没有离开以阴爻 “――” 阳爻“——”为文化基因的《周易》这个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始终都没有离开《周易》所蕴涵的“和谐”这个最基本的文化内核。从各朝各代对《周易》文化重视可见一般。汉唐时期在任用朝廷高官时曾提出:“不读《易》不可为将相”的选拔条件。许多帝王为了确保其社会统治的安定性和江山的稳固性,不仅把《周易》当成治理天下的学问,甚至连朝代的名称、帝王的年号,也求取意于《周易》。
例如:
元朝的国号“元”字,就取意于《周易》中《乾·彖》的“ 大哉乾元 ”;明朝的“ 明 ”字,取意于《周易》中《乾·彖》的“大明始终”之义。认为大明为日,而日又是宇宙间主宰光明之物,日月如天,故取朝代名称为“大明”。汉武帝刘彻,在他即位第一年(公元前 140 年)称为建元之年,其中“元”字亦取自于《乾·彖》的“大哉乾元”。
西晋司马炎在公元275年取年号为“咸宁”,这是取自《周易》中《乾·彖》的“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隋炀帝杨广在公元605年取年号为“大业”。则来自《周易·系辞上传》中“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唐太宗李世民在公元627年取年号为“贞观”。即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时期。“贞观”两字取自《周易·系辞下传》中“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贞观”这两字表示天地之道,就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发展是有其一定的客观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正”。所以宋朝朱熹解释这句话时说:贞,正也;观,示也。
“贞观”以正示人也。其实质含义就是指示人们按照社会自然规律去做。用现代汉语言来说,就是人们只要遵循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大自然和谐发展就能成功。
唐高宗李治在公元 670 年所取年号为“咸亨”,则来自《周易》《坤·彖》中“含弘光大,品物咸亨”这里的“咸”是皆、都感受之意。“亨”是美的含义,连起来就是“皆美”,“都是美好的”。
日本人接受《周易》,是公元554年开始的。《周易》传入日本后,日本非常重视《周易》的研究与应用。公元701年,天智天皇曾下令将《周易》作为“大学寮”的教材。日本国家民族走向富强,全赖明治维新运动,而“明治”(1868年—1912年)这一年号,也取自《周易·说卦》中“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响(向)明而治。”所以在日本明治时期掀起学习《周易》高潮,甚至提出有名的“不知《易》者,不能入阁”的组阁原则。同样,日本另一个时期(1912—1926年)年号“大正”,是取自《周易》中《无妄·彖》的“大亨以正,天之命也”的含意。
朝鲜在公元372 年设立太学后就将《周易》作为主要教材。公元 682 年朝鲜设置士斋学府,《周易》被列为首选教材,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后来,韩国干脆把含有乾、坤、离、坎四卦的《周易》阴阳太极卦图做为国旗,当成国家的象征。
越南民间使用《周易》亦更为普遍,在公元1467年设置五经博士,将《周易》列为五经之首。1734年开印五经,发行全国。这里就不在一一枚举了。
由上述可知,在历史上运用《周易》文化及其思维模式,帮助中国和周边国家治国安邦的许多实例说明,《周易》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是有重要历史意义的。
三、《周易》的文化特质与和谐治国治世理念
目前,我国政府确立的贯彻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最高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把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作为人类的最高理想。科学发展观从人类与自然的实际出发,直达人类社会的伦理目的和谐。由于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故阶级斗争不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从此,斗争哲学转变为和谐哲学,科学发展观是这一哲学观转变的哲学方法。这一转变,给全世界指明了人类共同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突出展现的“和”字,非常清楚地向全世界彰显了中国治国治世的和谐理念。
温家宝总理200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讲演时说:“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奉为最高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和最终目的。“和”正是《周易》文化“中”、“和”、“融”三大特质之一。
下面对《周易》文化“中、和、融”三个字作一下简要解释。
(1)“中”字的内涵是相当丰富多彩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内涵。《说文解字》中讲:“中者上下通也。”所谓上下贯通,是上天下地,人居其中的和谐通达。其上、中、下三画,亦即《周易》八卦中的三爻,亦谓三才,分别表示天、人、地,故有连接天、人、地的本意。即和天配地而和于人。中华传统哲学思想,将“中”视为宇宙本体,即充满大自然万象万物之“中”的宇宙本体。正如《礼记中庸》所讲:
“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
孔子在阐述《周易》符号本质时曾说:
“持中则必正,而位正则不一定是中。”
这句话的含义是,孔子让人做事情要追求尚中。《周易》“中以处事”思想认为:“即使正确处事,做出所谓正确的决策(或决定),其结果不一定和谐,只有中以处事,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
可见中国《周易》和谐哲学与和谐文化命题,普遍的已经超越了当今世界,特别是西方的哲学与文化的所有命题。如果我们将《周易》和谐理念标定的中国哲学与文化的“中以处事”的标准与规范,与世界各国的哲学与文化的正当而正确的“正以处事”的标准与规范做一对比,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华和谐文化中“只有中以处事”才能实现真正和谐的命题,才是人类先进文化与哲学的最高意境和境界。中国历史上,儒家在《周易》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世界观:“中和”是宇宙成物的本质规律。“中庸之道”既是天地之道,也是为人行事之道。“中”的结果必然导致“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这里的“中、和、位、育”,体现了儒家以建立和谐秩序,谋求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
那么什么是“正”呢?这里所谓的正,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正确、正当、正式、正统等含义一样。
从上述可知《周易》和谐文化把人类的真理标准从“正”升华到“中”。
(2)“和”字内涵是和谐,儒家认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这句话非常明显地将和谐视为人类最理想的状态。和谐的原理与内涵来源于《周易》的符号体系,和谐的理念在《周易》八卦和六十四卦的符号体系中有明显的表露。因为,由不同的要素组合成的《周易》符号体系中,无论在其总量上,或者在其数量结构的分配上,都是均衡的。这种均衡中和状态,是由差异化而形成的均衡统一状态变化着,这就是《周易》和谐哲学的基本内涵。可见,在当今国内外特定的大形势下,我国贯彻实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治国治世理念,显然有着“中以处事”中华大道哲学的基础及《周易》和谐文化的大背景。
(3)“融”字在《周易》文化中即“和合”的意思。《周易》六十四卦分上下两经,上经三十卦,讲的是天道,下经三十四卦,讲的是人道。《周易》上“天”下“人”的编排,是讲天道指引人道,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所谓“合”,就是说人道要与天道合,这里的“天”指“自然”,是在先、在上的,是第一性的。“人”指精神,是在后、在下的,是第二性的。这里的“合”字指的就是“融合”。这一思想很明显地体现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周易》中“融合”突出体现了“人”在自然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即能动性。儒家孔子通过《易传》不仅继承,而且彰显了《周易》的融合思想。
道家老子在《道德经》中,上篇讲的是“道”,其实就是“天道”,下篇讲的是“德”,也就是“人道”,在道家那里道德合即“人道”与“天道”合,亦指“天人合一”。中华文明的重要思想就在于“合”,而且是通达中的“合”。“融合”、“融洽”、“和合”、“和谐 ”的思想已成为五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周易》中“ 融合”思想的产生有着特别的意义,尤其是在人类精神领域,其意义最为显著。
《周易》是儒道两家共同的经典,它既讲阴又讲阳,它将所有信息都储存在阴爻和阳爻及其变化之中。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都是在《周易》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故都有着鲜明的《周易》文化特质。儒、道两种文化都能被《周易》文化所包容,它们之间一直是融会贯通、默契配合、相互补充与彼此认同的。
唐代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快就被儒、道两家文化所融通,形成了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佛教“禅”。“禅”是儒、道、释三家文化的结晶,在文化的核心价值上与儒、道两家相融一体。
几千年来,由于《周易》文化所特有的“融”的特质,所以才能将不同文化,无论是中国本土产生的,或者还是国外传来的,都能将它们包容在一起,融汇在一起,并使不同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了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概括讲:
儒家讲的是治世哲学,主要讲人事社会与自然宇宙;
道家讲的是处事哲学,主要讲阴柔与处事顺应自然;
佛家讲的是人生哲学,主要讲普度众生。
儒、道、禅(释)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分枝、都有着《 周易 》文化这个共同的主干和根,故都有鲜明的《周易 》文化特征。
众所周知,文化和谐是构建和谐世界与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证,是精神的源泉,精神又是强大的生产力,只要我们能深刻理解和认识《周易》文化的现实意义与历史作用,努力弘扬以“和”为核心、以“和”为最终目标的中华传统文化源头——《周易》所蕴涵的“中”、“和”、“融”特质,使之融汇、整合、贯通世界各民族最优秀和最辉煌的文化,而不是强行推行一种文化、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努力创新出被世界大多数人认同的、含多元文化元素的、光辉灿烂的、现代化的大中华文化和普世伦理,这样才能打造出一个世界各国共同憧憬的社会美景,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使人类达到共同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不难理解: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即和谐治国治世方略,只能在中国才能产生,因为只有中国才有产生“和谐”的《周易》、和谐文化与和谐哲学大背景。我认为,这就是《周易》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当代国学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所以普及国学文化及周易文化,就是在发扬民主精神,就是促进人民和谐,就是促进文化建设,并不是有些人片面理解的,国学文化过时了,陈腐了,总认为外国文化比我们先进,认为中国古文化是糟粕,是因为国学文化断代了,普及不够,很多人认识不够。
对于中国历代先贤,我们表示感谢,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多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感谢各位正在一线普及国学文化的教育者,我们期望唤醒更多的人民关注国学、学习国学、发扬国学。
祝贺 “國學與當代文化建設”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2013)中華義理經典教育工程工作年會顺利圆满召开!
中南紫光
中国易经研究学会副会长兼常务理事
农历2013年五月十五日
癸巳年戊午月己未日子夜
静心书写于终南山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