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评比奖励 >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8年上半年二等奖廖春阳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工程2018年上半年二等奖廖春阳

字号:T|T

ID:云大廖春阳

 

1.孝坛十  219

“孝”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早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孝”字,其形如小子搀扶着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尔雅·释训》中指出:“善父母为孝”。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仁之本也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将孝视为做人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在这快速发展、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代社会,我国的孝文化似乎也被盛行的快餐文化所感染,慢慢的开始忘却了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宗旨。

 

2.孝坛八  422

《论语》中曾提到: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孝乎?”也就是说子夏向孔子请教关于孝道的问题,孔子指出要注意服侍父母时候的态度,否则仅仅是以酒食奉养,还算不上孝。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子女来说,仍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3.孝坛六  147

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这是孔子对士大夫,贵族的孝。要求他们做到无违,这个无违用今天的理解来说就一个字顺,当然这个顺字不是盲目的顺从。而是有度,有节,有智慧。祭之以礼这是我们对父母的怀念,是对孝的另外一种方式,慎终追远就是这个意思。在里仁篇中孔夫子就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就是顺,顺从,有礼,有度。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孝要遵循礼,不能违背礼,不论父母是否健在,都应该按照一定的礼去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

 

4.孝坛五  101

在古代是有游学的,出门了,父母怎么办呢?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孔子给我们的回答。如果一定要出去,那就安顿好父母,游学方向也要告知父母。这句不知被哪位断章取义,只有前边一句,后半句游必有方就在说的过程中就莫名其妙的不见了。这对我们了解先贤的文章有许多误解。而且就会拘泥于这种误解中。所以要去阅读原文,并加以自己的见解。如今我们现代人也有类似的游学,在外边多给父母打电话问候问候看这多简单,可是做到的人又有几个?孝也是一种无形的德。在里仁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仁坛六  236

陆贾所提供的治国方针以“仁义”为主,以“无为”为最高理想。陆贾认为仁义是拯救危乱的方法:“危而不倾,佚而不乱者,仁义之所治也。”他还以仁义为最高的道德准则。

陆贾认为,政治的最高理想是无为:“夫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何以言之?昔虞舜治天下,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谟如无忧民之心,然天下治。”陆贾赞扬无为,就是企图把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糅合在一起。

 

6.仁坛九  259

关于践行仁的问题,汉代贾谊着重讨论了礼与法的区别和联系,他认为法固不可以不用,而礼更为重要。他说:“夫礼知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制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礼是在罪行未发生之前予以防范,而法则只能在事发之后予以惩罚,所以用法很简答,而推行礼却很难。

 

7.忠坛六  206

董仲舒的全部哲学思想都是在为汉王朝的封建专制提供理论依据。董仲舒认为,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就必须“尊君”,即建立君主的权威,他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天是至高无上的,君主受命于天,因此,君主的意志是绝对的。

他要统治者采取德治和法治两手,并着重以仁义道德去教化人民。在“德化”的基础上,要推行恩威并施的政策:“国之所以为国者,德也;君之所以为君者,威也。”“德”固然必要,但“威”也必不可少。

 

8.和坛四  67

汉代董仲舒强调人的行为要符合天意,如果不符合,上天就会震怒,董仲舒说:“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是企图用怪异现象规劝统治者施行仁政。这种谴告说法似乎有利于对统治者的行为进行约束,但实际上是在论证君权神授。

 

9.和坛二  744

张载认为,每个人的本性都是相同的,因此应该泛爱一切人:“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在《西铭》中,他进一步提出了“民胞物与”的思想:“乾称父,坤称母,予滋藐焉,乃浑然中处。天地之帅,吾其性;天地之塞,吾其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主张把一切人当成兄弟,把一切人当成伙伴。

 

10.和坛九  424

张载认为,人也是气凝聚成的,气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并且“合虚与气,有性之名”,每个人都有太虚的本性和阴阳二气影响下的本性,前者叫做“天地之性”,也叫“天命之性”,后者叫做“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善的来源,气质之性是恶的来源。不同人的气质之性是有好有坏的,不好的人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

 

11.义坛六  386

二程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有二,一种是“天命之谓性”,一种是“生之谓性”。前者是从理中来的,是绝对至善的;后者是从气中来的,是有善有恶的。程颐提出“性即理也”,认为天命之谓性就是理、五常:“自性而行皆善也,圣人因其善也,则为仁义理智信以名之。”他认为“五常”是人的天然本性,人之所以有不善,是因为气有清浊,影响了生之谓性:“气有清浊,秉其清者为贤,秉其浊者为愚。”

 

12.义坛四  363

二程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程颐认为“不是天理,便是私欲”,应当克服人欲,保持以天理为内容的天命之谓性。

程颢认为,由此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仁,程颢所说的仁是指万物一体,泛爱万物:“若夫至仁,则天地为一身,天地之间品物万形为四肢百体,夫人岂有视四肢百体而不爱者哉?”“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

程颐主张“敬”的修养方法:“敬者,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要求人们集中注意力,严格遵守道德规范,这是一种宗教徒式的严肃主义。

 

13.智坛一  276

程颐则认为人心中有知,但必须通过格物,才能充分认识:“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程颐所说的格物致知,主要指读书讨论和应接事物,但他更注重内省:“致知在格物,格物之理,不若查之于身,其得尤切。”程颐认为,一件一件地研究事物,积得多了,就会豁然贯通,认识到真理:“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贯通处。”

 

14.智坛九  272

程颐还区分了“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则知之,非内也,今之所谓博物多能者是也,德性之知不假见闻。”两者大概分别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在知行问题上,程颐主张“先知后行”:“须以知为本,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而不能行者,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他还提出行难知亦难的观点:“非惟行难,知亦难也。”

 

15.智坛四  556

周敦颐以“主静”为修养方法,静就是“无欲故静”。周敦颐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他主张建立一个最高的道德行为标准,即人极,人极的内容就是“中正仁义而主静”,也就是所谓的“诚”。

周敦颐用阴阳学说解释当时的价值体系:“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

 

评价:作者的阐述包含自己的思考比较深刻。但理解可更全面,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深入扩展相关内容。

建议:二等奖。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