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国人信仰和核心价值观之我见
一、从严峻的形势看重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经过三十来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社会问题凸显。尤其西方文化象洪水一样的涌入,大众媒体的膨胀、贫富分化、人们思想观点、价值取向逐步演变,使得原本深受传统文化熏陶、信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国度,思想意识形态面临严峻挑战。一些有益的传统文化、道德规范、价值体系面临消解,甚至颠覆,而与转型期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规范、价值理论体系尚未形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异常突出。 以致国人信仰缺失、道德滑坡、价值观紊乱,人心涣散,部分社会成员模糊了是非标准,将追求经济利益作为价值评判的终极目标。其结果是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道德虚无主义盛行,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充斥,商业信誉不良,社会各行各业受到冲击,整个国民心态处于亚健康状态。
更为严重地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社会精英阶层的各级领导干部,本应以正确的道德规范和模范行为对全社会的价值取向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可是近些年来,许多干部丢弃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执政为民的传统美德,贪图享受、假公济私、公款旅游、大吃大喝、滥发实物、豪华消费、贪污受贿、腐化堕落、道德败坏,给党的形象和政府信誉带来严重损害,对国民的信仰和价值观也造成不良影响。上述问题不正在吞食我国的执政根基吗?不正在成为现实中华复兴伟大中国梦的羁绊吗?
中国要崛起,要步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就必须遏制和逐步消除上述不良现象。因此,重塑国人信仰,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已经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共鸣,成为意识形态领域万人瞩目的目标。
二、国人信仰和信仰嬗变
什么是信仰?信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科学的信仰是对真理的崇拜与坚定不移地追求。但民间信仰没有那么纯粹,往往被蒙上伪科学的阴影。信仰包括人们对上帝、神、佛、道之神灵,帝王的旨意权威,圣贤的思想主张的信服与尊崇,也包括妖魔鬼怪、天灾人祸等自然现象对人们命运造成恐惑危害时,寄希望对能够帮助自己化解灾难、趋利避害的神圣偶像的崇拜。从本质上讲,信仰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选择和持有。 信仰和宗教往往是分不开的。宗教的灵魂和本质就是一种信仰。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力量或实体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的能量和权威。它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们对其产生敬畏与崇拜,并升华为一种顶礼膜拜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由来已久。周朝时,周人信仰“天命”。 周公认为“王权天授”,把执政的使命定义为天命。《尚书·康浩》中说:“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天乃大命文王。” “宅天命,作新民。”意思是“我们西岐的繁盛,仰赖先帝的名望,先帝去后,上天把伟大的使命交给了文王。” “顺应天命、让百姓振作。” 周人认为上天可畏,天命不可违,违背就要受到惩罚。
孔子崇拜周人,推崇周礼,一生追求“克己复礼”(《论语·颜渊》),在《论语》中,孔子常谈到天和天命,总共出现19个“天”字。譬如《论语·尧曰》道:“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这是引述尧的话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隐于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 《论语·泰伯》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这是孔子对尧帝的赞叹:“帝尧作为一代君王是多么伟大!他像崇山一样高高耸立着,上天是最高大的,帝尧就是在效法着上天!他像大地一样一望无际,民众无法用现有的词语来称道他!因此,他所成就的功业是如此崇高伟大,他所制订的礼仪制度是如此灿烂辉煌。”《论语·子罕》亦曰: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是《史记·孔子世家》司马迁引述《论语·子罕》一文,孔子赴陈国的途中在匡地被拘时说的话:“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这段话既有孔子对自身使命的期许,更有对天命的坚定信赖。孔子相信,周文王之存亡绝续,以及他本人在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皆取决于天命而不是匡人的意志。正因如此,他才能于困顿穷厄的人生关头依旧保持着超然而坚定的心态,展露出非凡的圣者气象。
孔子在其得意弟子颜渊死后时感叹:“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在和弟子子夏谈话时说: “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 孔子还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论语·季氏》)。孔子之所以畏大人和圣人之言,是因为大人、圣人的言行与天意和天命密切相关。孔子绝不仅是畏,更是对上天的“敬”。正由于孔子对天的信仰和对天命心灵深处的敬畏,所以孔子一生才如此的笃信天命,而儒家学说历来又被称为“天人之学”。
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君主制度强大的国家。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皇帝尊称天子,天意就是通过皇帝来执行,皇帝的意志就是天的意志,人事就是天命,一个朝代的命运,就是皇帝代表上天来行使天威的意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老百姓只有俯首帖耳地听从皇帝的权威。如果上天抛弃他了,那就说明要改朝换代了。
孔子信仰天命,历代朝廷自称为天子,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后来被奉为封建王朝治国安邦的主流思想。所以“孔孟之道”和“皇权天授”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那时候的国人信仰天命和皇权,虽然也有佛教、道教等教派的存在,但这些都只不过是皇朝的附庸,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罢了。尽管有朝代更替,但是,封建王朝大一统的纲纪礼仪没有变。
到了清朝末年,帝国主义用大炮打开了国门,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屡战屡败,失地赔款,丧权辱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历史上号称帝国天朝的中国,到了近代,积弱积贫,彻底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和威严。倍受列强欺凌宰割的中国人民积压的愤怒终于爆发了,同时也开始觉醒了,苦难的中国人民团结起来,首先丢弃了皇权天授的信仰,经过辛亥革命,一举把至高无上的皇帝拉下马,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走向民主共和,实现了划时代性的跨越。从而标志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彻底推翻重建的开始,同时也是国人信仰和价值观打破重塑的开始。
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更是中国思想文化建设的分水岭。那个时代的革命先驱和文化精英们,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成为反传统文化的先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红色革命风暴席卷中国大地,马列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理论逐步在民众中广泛传播。经历军阀混战、国共合作、国共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坚持把马列主义,和把这个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进而成为全国人民坚定不移的信仰。这种高度统一的信仰,一直持续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尽管这中间经历过“四清”、“反右”、“大跃进“、“三年灾害”、“文化大革命”,广大老百姓一度彷徨过、怀疑过,但是总体上坚信马列,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尤其是对毛主席的信仰和崇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由此而形成的全国人民共同的信仰和核心价值观,与那个时代“一大二公”的计划经济总体上是相适应的。
改革开放后,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把毛主席从神坛上请下来,开门接受西方文化,向西方国家学习,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胜利。但思想堤坝却被西方文化和现代化潮流逐步冲垮,人们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培养起来的核心价值观几乎土崩瓦解。于是世人惊呼:国人信仰危机,价值观紊乱,导致上述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蔓延。长此以往,不得不让国人忧心忡忡。
三、多元融合,重塑国人信仰和核心价值观
严峻的现实,在拷问每一个有正义感、责任感的中国人,尤其在学界,忧虑更甚,呼声更高:重塑国人信仰,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是当今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当务之急!有人说,中国人一盘散沙,没有信仰。还有人说,中国陈疴百病,积重难返。愚以为,这些消极无为的思想是不对的。
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她厚重的历史文化,一直在顽强的,任何势力也无法阻挡的,没有间断的传承延续下去,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国家。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五十六个民族相融相亲,和谐共生,这也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包容性、多元化特征,而且具有自我疗伤和调节功能,生命力十分顽强。一国的文化,才是这个国家生存发展的血脉和灵魂。中国在历史上经历过无数次改朝换代,多次外族入侵吞并。特别是近代西方列强妄图瓜分中国,一度把中国搞得四分五裂。更为严重的是,小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妄图亡我中华,屠杀了几千万中国同胞。最终,伟大的中华民族仍然像巨人一样傲然屹立在世界东方,这个巨人,充其量也就是受了点皮外伤。究其深厚之原因,盖因打不烂、拖不垮、推不倒、任何手段都无法肢解的中华文化使然。今天,我们虽然面临道德滑坡、贪腐加剧、世风污浊、一切向钱看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困扰,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立足国情,坚持继承创新、借鉴吸收,融合包容、多元并举的方针,充分运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医治调节功能,重塑国人信仰,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提振国人信心,共建精神家园,实现中国梦,就大有希望。
(一)、必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历史的发展的过程,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吸收容纳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社会主义文化,以及改革开放后所演变产生的现代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里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包括道教、佛教、法家等诸子百家多元化文化形态。儒家思想的代表作《论语》、《孟子》、《中庸》《大学》等,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在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礼”,“礼”作为纲常名教,规范着封建王朝的政治、思想、社会秩序。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管子、列子等,核心思想是“道德、无为、逍遥”,代表作《南华经》、《道德经》等。还有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纵横家(《战国策》)、杂家(《吕氏春秋》)、兵家(《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医家(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以及名家、阴阳家、小说家等等。中华传统文化领域广泛,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科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民俗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于“四维八德”之中。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四维”源于春秋时代思想家管仲所著《管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 “八德”则是儒家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所谓“忠”,就是爱国,忠于国家;“孝”就是要孝敬父母、尊老敬贤;“仁”与“爱”,则是主张国民要富有同情心和友爱精神,要关心他人;“信”是诚信;“义”是正义;“和”是一种意境,简单地讲就是阴阳平衡,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平”指公平均衡,平等待人,谁犯法都要受处罚,谁有贡献就有赏。著名国学专家、香港国学基金会副会长陈思杰先生,把中华传统文化总结概括为十大经典义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每个字都有丰富的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凝练。
佛教在中国也是源远流长,影响甚广。佛教于两汉时期传入中国,逐步生根、发展,并且本土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伦理色彩浓厚的宗教。它把解脱苦难,追求人生幸福作为最高理想,并为实现人生理想提出一整套去恶从善的学说和道德准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理论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她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深厚源泉和坚实基础。她为什么经久不衰,无论历史上如何折腾抹杀,她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持续发挥着教化育人、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治理社会的功能呢?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历代圣贤先哲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科学精神,具有巨大凝聚力、包容性和经世致用性。当今社会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面对日益动荡不安的局势,许多有识之士无不努力寻求济世良方。英国著名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拯救中华传统文化,推广和实践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重塑国人信仰,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已昭然于世!当然,对待传统文化,也要辩证地对待,加以鉴别、合理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把中华传统文化这个宝库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
(二)、必须借鉴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善于学习其他国家民族先进的文化。既要与发展中国家相互学习交流,又要善于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文化。文化的概念很大,包含的内容很广,但这里所要探讨的主要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价值观。西方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普世价值观主要体现在:“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法制、竞争”等内涵之中。
在西方文化的历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基督教,即上帝思想意志。上帝是宇宙和人的创造者,大自然是上帝的作品,人可以继续创造上帝的作品,因为人是上帝智慧的延续。 西方文化以个体“人”为中心。在西方人学中,人是有原罪的,但是人不因为其原罪而没有尊严、没有自由。自由天赐。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上帝和人类是有契约的。法律来自于神的意志,神圣不可侵犯。上帝具有无限的能力,但是上帝被限制为只能行善。所以人被设定为在与上帝的契约之内,违背契约就要受惩罚。人是上帝的奴隶。 基督教和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方文化两大支柱。西方文化没有像中国文化中关于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上帝面前,奴隶们才有平等的,法律的,自由的关系。人在法律之内自由,在自由中去爱和奉献,在自由中创造,人的行为被视为上帝意志的延续。
西方国家文化价值观的来源背景、内涵诠释、实践过程,因各国的国情不同,其理论实践的境况也大不相同。我们切忌照葫芦画瓢,盲目地照搬照抄,机械化地实践应用。否则,不讲卫生的乱吃乱喝,必然会得流感、拉肚子而病倒。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受西方文化侵略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思想界经历了从“学器物”到“仿制度”、从“走俄国道路”,再到“走自己的路”这样一个曲折艰辛的历程。向西方学习没有错,受西方文化入侵也无可奈何。问题是,我们自己在汲取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时候,没有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一些国人妄自菲薄,崇洋媚外,感觉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一味地不加选择、不加区别的模仿,大有东施效颦的丑态。于是西方真正先进的、适用的文化没有学来,那些低俗的、腐朽落后的,甚至丑陋的东西倒学来了。中国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却当成垃圾、糟粕随手丢弃了。改革开放飞进来的苍蝇、蚊子,以及钻进来的蟑螂、臭虫、老鼠等,把中国传统文化糟蹋得一片狼藉,惨不忍睹。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几近消亡的危险!针对此种现状,难道国人就没有愤慨情绪、忧患意识和耻辱感吗?
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华文化独立性和尊严的前提下谨慎行事。愚以为:第一,应重视改革英语教学,避免学而无用的浪费。加大中文、国学专业教学的比重。第二,要摒弃崇洋媚外思想,制定严格审查限制官员、商人、艺人等移居国外的措施。第三,要坚决抵制西方、港台澳等低俗文化的流入。抵制反对影视、网络媒体等信息渠道向大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宣传低俗,不健康,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悖的言论、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第四,虚心向台湾、韩国、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学习他们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做法经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包括经济上的腾飞,更重要地是文化的复兴。真正的强盛是文化的强盛,一国文化软实力才是持久的、深厚的、不可战胜的实力!
(三)、必须对社会主义文化进行革新
|
|
中国社会问题的总的根源是什么?愚以为,我们的民族还没有走出封建社会思想专制的阴影,还没有冲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政治文化体制的牢笼。改革开放和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释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越来越不可避免的暴露出来。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与邓小平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比,发展经济的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但政治模式却没有根本改变。“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理论就足以说明。文化价值观随着经济模式的转变,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经济快速增长的局势影响,也发生或正在发生巨大的、带有根本性的演变。
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来一朝推翻一朝,但始终没有改变封建社会的性质。当西方思想文化输入中国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封建王朝。继承者蒋介石却搞出来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国。只有当马列主义输入中国后,中国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泽东推翻了蒋介石,建立了社会主义。虽然没有了半殖民地的性质,但封建残余仍然存在。毛泽东原以为搞大跃进式的大干快上,坚持一大二公就可以搞成社会主义,其实不然。搞革命他的功绩无与伦比,搞建设他和他的战友们却没有经验,带有盲目性,特别是犯了文化大革命这样重大的全局性的错误。邓小平纠正了毛泽东的错误,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他的功绩也无与伦比。但是他忽视了思想文化建设,搞了一个封建主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结合体,名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贴上了一个自圆其说的标签。虽然经济发展了,其结果出现了大面积的贪腐、贫富分化、道德滑坡、一切向钱看、物欲横流、世风日下,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他的晚年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但无能为力,或因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毛泽东留下的许多问题让邓小平难以解决。邓小平留下的许多问题让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难以解决。从本质上讲,中国三代中央领导皆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并非改朝换代,所以共同留下了上层建筑领域的一系列棘手问题。由于封建思想文化的存在,对资本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领悟运用不彻底,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改革力度不大等原因所致,中国面临文化价值观混乱,社会问题突出,也就找到了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现实背景。
当前,社会舆论最多、呼声最大的就是民主。一个国家真正的民主是喊不来、要不来的。它是要用先进的思想文化营造出来的,是由一国的体制和国民素质决定的。民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脱离实际,非理性的,激进式的要民主、要自由,必然导致无政府主义,会使国家乱上加乱,甚至导致分裂、亡国的危险。
(四)、必须多元融合,重塑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
中国自身国情和面向国际化、现代化的大环境,决定了中国必然走吸收兼容,构建多元化文化的道路。我反对把各种文化的融合贴上政治标签,比如把中国文化贴上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牵强附会的提法,不但不科学,也让老百姓不易接受,甚至反感。
如今的中国文化不是社会主义可以包容的。社会主义是一个政治名词,它至少应有四种含义:社会主义是马列主义的组成部分,是一个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是一场运动,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低级阶段,是政治目标。社会主义有它特定的含义,就不能把文化范畴的东西,无论是古的、今的、国外的,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统统地扔进这样一个箩筐里。故此,愚以为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法,应改为“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为妥,这样不但科学,而且容易被海内外一切同胞认可,消除政治思想上的排斥心理。
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可以充分体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纳国际上的先进文化,撷取社会主义合理性实用文化,创建改革开放后的现代文化,多元兼容,四位一体。由此方能准确全面地凝练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丰富的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义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西方普世核心价值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法制、竞争”;社会主义主要思想:公有制、国有化、雷锋精神、 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廉洁奉公、执政为民,互助友爱、公益慈善,国家干预、社会保障、“八荣八耻”等等。本质上讲,社会主义来源于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所以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经历了长时间的碰撞融合,相互吸收兼容,正在成为共同的普世价值观。如上所述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经典部分,大都被西方国家所接受,成为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同志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列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具体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且明确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很显然,这些价值理念充分吸收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国家先进文化、社会主义主题文化、改革开放后的现代文化。这个意见构建了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框架,重视了从国家、社会层面搭建价值体系,当然,个人价值体系还不尽全面。其实,由于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离不开国家和社会。所以,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是融会贯通的。
愚以为,全面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应着重突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主题,突出公民“崇德守法”,树立理想,营造温馨的精神家园。把“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十字义理作为公民做人修德的立身之本。对各级官员尤其要特别提倡尊崇“忠、廉、礼、仁”等重要思想。忠于国家、服务人民、廉洁从政、仁者爱人是最基本的官德。百善孝为先,孝行天下,亲情和睦,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家庭和谐,社会才和谐。总之,中华义理、民主法治精神、“八荣八耻”等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总纲领。
(五)、找回失落的信仰
写到这里似乎对信仰问题还没有说出所以然来。难道中国人真的没有信仰吗?非也!如果说中国人没有统一的信仰,存在信仰缺失这是事实。但并不等于说中国老百姓就没有信仰。实际上,中国人信教的很多,其核心就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相信来世今生。老百姓信仰因果报应对中国社会影响很大。中国人缺乏统一的信仰,到底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其实问题出在自己断了自己的信仰。老祖宗信仰皇权天威,皇帝没有了,皇权天威也就没有了。老祖宗信仰孔孟之道,结果被“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给彻底反掉了。文革前老百姓把毛主席当作天、当作神,毛主席总是对的,只要信毛主席就可以。现在这样至高无上的权威崇拜也没有了,又没有新的信仰来代替。怎么办?只有信仰“钱”和信仰“权”了。靠政府?由于官员贪腐,与民争利等问题,老百姓存在相当大的抵触。靠科学?到现在很多问题用科学解释不了。靠哲学家、学者?那更不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物质再丰富也都有不满意的时候。那么,出现问题最终靠什么来解决呢?看来很多问题还是需要靠一种道德、一种信仰、一种精神的力量来支撑。
在基督教徒的心里,上帝就是一个信仰的东西。美国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所以美国人民相信上帝的力量,他们相信上帝会将他们从艰难困苦中拯救出来。其实,不管他们对还是不对,美国人普遍感到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心中都有坚定的信仰。 阿拉伯国家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国家整个民族都拥有这样的信仰。信仰的力量足够强盛到让人害怕,他们是世界上绝对不可忽视的力量。当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种信仰的力量相互冲突时,让人惊骇,当人体肉弹驾驶的飞机撞上美国的双塔时,正是显示两种信仰相碰撞的巨大能量。
当这些民族的信仰产生的巨大力量让我们感到惊悸与害怕时,我们该不该质问一下自己,我到底信仰什么?我们的民族信仰是什么?历史上的佛教和道教与儒家共同撑起了中国人的信仰。可是,原来我们信仰和崇拜的孔圣人的形象被批得已经面目全非了。而如今中国的佛教、道家也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几座寺庙、道观了,已经沦落为专吃祖宗饭的旅游景点了,有些信男信女去求神拜佛,大都不过是装腔作势罢了。中国共产党信仰马列,并教育灌输他的国民们去信仰,可以问卷调查一下,到底有多少人能真正从心底里加以信仰呢?扪心自问,我真的找不到自己到底信仰什么?我相信身边的很多人和我一样,同样不知道自己的信仰是什么?于是,如果说绝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没有了信仰,那么我们的这个民族的未来该怎么办?
信仰必须出于自愿和心悦诚服,来不得半点勉强。怎样才能让中国老百姓找回失落的信仰呢?愚以为:
首先,大力倡导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提高中华传统文化在国民心中的地位,把恢复传统文化、兴起国学热,从民间自发运动上升到政府行为,建议把国学列入九年义务教育,列入大中专院校必修课。倡导各地兴修国学书院,把诸子百家,历代圣贤著作、画像、塑像陈列于国学书院或有关图书馆。支持各地成立国学研究民间组织,掀起全民学国学的热潮。学国学从娃娃抓起,让学子从小就崇拜圣贤先哲。营造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社会风尚。
其次,重视做好宗教信仰工作。人是需要有信仰的,信仰宗教并非是坏事,有了信仰才有道德标准,也才有人生价值观。可怕的是广大民众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就没有敬畏感,天不怕地不怕,做坏事无所顾忌。宗教都是讲究因果报应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人心向善,社会风气就会慢慢好转。因此,建议地方政府支持民间兴建寺庙道观,满足信教群众的需要。当然,宗教中难免带有迷信色彩,或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教民的单纯无知搞危害社会的破坏活动,这些需要警惕。但是只要规范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密切关注,加强引导,利大于弊。
再次,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革除文化专制主义弊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变强制性灌输教育,为自愿性的自我觉醒教育。倡导公民用核心价值观启迪心智,崇德守法,弃恶向善。坚决遏制“官本位”和“一切向钱看”的不良世风。营造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博爱的和谐美好社会,让人间充满真善美,身边是好人,心中有偶像,敬慕模范,崇拜英雄伟人,信仰真理,愿一生做一个正直、善良、有爱、有用、有福的人。
上述浅薄认识,谬误一定不少,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教。谢谢!
作者:安徽省淮南市国际税收研究会秘书长 安徽孙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孙治安 手机:13505543096 QQ邮箱:24304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