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义理 > 第一章  天道与人道(下)

第一章  天道与人道(下)

字号:T|T

第四节炁论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一个与西方哲学极不同的范畴——炁,用西方哲学的任何一个范畴都无法将它转译过去。本章四、五、六、七节系统地阐释了“炁”,表明“炁”是客观的自然存在物,并不是某种神秘的力量,“炁”具有各种特性,也有自身的运动变化规律。对“炁”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我们对中医、养生、武术、民俗作深层次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批判封建迷信。
“气”的含义极其广泛,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空气”的气:如,“天气”、“云气”、“香气”、“暑气”、“湿气”、“寒气”、“喘气”等。
.表示精神状态的“气”:如,“怒气”、“勇气”、“气魄”、“喜气”、“气慨”、“义气”等。
.作为精微物质的气:张载说:“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正蒙·太和》)此处所言的气,即是指精微物质。
.作为某种活力和力量的“气”:如,“力气”、“气势磅礴”、“气壮山河”等。
.作为元道产生万物的中介的“气”。
.作为人体生命的组成部分的“气”:如,“气功”、“运气”、“病气”等。
在古代道家的丹经中,作为人体生命的组成部分的“气”,是用“炁”字来表示的。由于作为人体生命的组成部分的“气”,同作为元道产生万物之中介的“气”,本质上是相同 ,存在形态上又是互相贯通的,故将这两方面意义上的“气”,统一用“炁”字表示,以显示同前四项意义的区别。前四项意义上的“气”,在西方语言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词汇转译,而第五、第六两项意义上的“气”,即“炁”,在西方哲学中就根本无此概念。
 炁之演化过程
 
第一阶段:由元炁分化为阴阳二炁。
 
元道产生元炁,元炁浑然一体,元炁自身没有内部差异。但是,元炁不是静态存在,而
是动态地存在着的。元炁的活动必然引起元炁自身的分化,产生了差异。这种分化是向着两个方向展开的,我们分别用“阴炁”和“阳炁”标志。用符号“”表示“阳炁”,用符号“—”表示“阴炁”。〖JP3
我们很难运用认识语言准确地描述“阴炁”和“阳炁”的性质,只能依据我们在意识界和物质界获得的类似性感受,用表达这些类似性感受的词语象征性地表达“阳炁”和“阴炁”的性质。
“阳炁”与“阴炁”的性质是相对而区分的:
阳炁的性质〓〓〓〓〓〓〓阴炁的性质
动〓〓〓〓〓〓〓〓静
上升〓〓〓〓〓〓〓下降
温热〓〓〓〓〓〓〓寒冷
发散〓〓〓〓〓〓〓收敛
光明〓〓〓〓〓〓〓黑暗
刚强〓〓〓〓〓〓〓柔弱
过〓〓〓〓〓〓〓不及
仁德〓〓〓〓〓〓〓刑杀
第二阶段:元炁分化出阴阳五行。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元炁分化,呈现五种不同的状态。处于五种不同状态之中的炁,就叫五行。五行的性质各不相同。
金炁的性质是:收敛,萧杀,潜藏,清静。
木炁的性质是:生发,疏泄,舒畅,条达
水炁的性质是:向下,寒冷,滋润,收藏
火炁的性质是:向上,昌盛,繁茂,炎热。
土炁的性质是:生养,承载,受纳,化育。
 
第三阶段:五行之炁各分阴阳,即形成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表示的各种形态的炁。
 
十天干是:甲(阳木)、乙(阴木)、丙(阳火)、丁(阴火)、戊(阳土)、己(阴土)、庚(阳金)、辛(阴金)、壬(阳水)、癸(阴水)。
十二地支是:子(阳水)、丑(阴土)、寅(阳木)、卯(阴木)、辰(阳土)、巳(阴火)、午(阳火)、未(阴土)、申(阳金)、酉(阴金)、戌(阳土)、亥(阴水)。
 
 炁之相互关系
 
阴炁与阳炁相互作用,产生生生不息的变化。
(一)阴阳消长。
在一定范围内,同一向度上的阴炁和阳炁处于此长彼消或彼长此消的运变过程中。阴炁与阳炁的消长,维持着炁的动态平衡。
(二)阴阳转化。
阴炁发展到极盛就会向阳炁转化,此即阴极生阳;阳炁发展到极盛就会向阴炁转化,此即阳极生阴。“阳不极则阴不萌,阴不极则阳亦不芽,极寒生热,极热生寒。”(〔西汉〕扬雄《太玄经》)
(三)阴阳互含。
在某一层次上的阴炁,或在某一层次上的阳炁,在下一层次的分化上,各自都包含着阴阳。朱子说:“一物上又各自有阴阳,如人之男女,阴阳也。逐人身上,又各这有血气,血阴而气阳也。如昼夜之间,昼阳而夜阴也。而昼阳自午后又属阴,夜阴自子后又是阳,便是阴阳各生阴阳之象。”(《朱子语类》卷六十五)
(四)阴阳互根。
阴炁和阳炁互相依存,各自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没有阳,就无所谓阴。没有阴,就无所谓阳。
(五)五行关系论。
五行之间存在着以下几重关系。
.五行相生:讲的是五行中的某炁对另一炁具有滋生、助长的作用。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讲的是五行中的某种炁对另一炁的制约、抑制作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制化:某炁之子,对克制其母的太过的炁施加克制作用,即子复母仇。
.五行反悔:如果克者弱而被克者强,会引起被克者对于克者的反克作用。
土旺木衰,木受土克
木旺金衰,金受木克
火旺水衰,水受火克
水旺土衰,土受水克
金旺火衰,火受金克
五行之间相互作用,维护着五行的动态平衡,促进着五行的运动变化,限制着五行的极端膨胀。
 炁时空
炁时空存在于物质世界之外,同物质时空并存,并且同物质时空相对应。既然炁时空同物质时空是相对应的,故我们就用物质时空来代表炁时空。但我们应清楚,物质时空存在于物质世界,炁时空存在于炁世界,二者是并列共存的,而不是互相重合的。
炁永远处于运动之中,存在着运动的历程,炁时空也就是在炁的运动历程上的阶段标志。中国的阴历用天干地支来表示,以天干地支代表某一时刻,就完全可以直接表明这一时刻
的炁处于何种形态。所以说,中国的阴历直接表现了炁时间。
 
炁在时间上是永恒存在的。炁在炁空间中的存在,是以场的形态存在着的。既然炁已产生了分化,那么,炁就不是浑然一体的了。某炁存在于某个具体的位置上,而某炁的运动,也就是位置的变动。
炁既然是存在于同物质时空相对应的另一时空里,则炁的运行就不受物质时空中的物质的阻碍。朱子说:“如天地之气刚,故不论甚物事皆透过。”(《朱子语类》卷八)这种说
法仍然是把炁时空同物质时空混同起来。这里不存在着“透”与“不透”的问题,而是炁在同物质时空相并列的炁时空中自由地畅行。
人自身的炁场同大自然的炁场是互相连贯的。朱子曰:“人之气与天地之气常相接无间断,人自不见。”(《朱子语类》卷三)

 易道:炁之运化原理
(一)生生:炁之运化,不仅是要素的重组,状态的改变,关系的调整,而且显透出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传上》)生生变易,可以解除各种束缚而得以畅行,摆脱各种困境而得以通达,实现永恒的存在与发展:“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二)中和:阴阳平衡的中和态,是同人的身心健康相对应的,而阴阳失衡的极化态,则是同人的身心病变相对应而存在的。中和态是体炁存在的最佳状态。七情是极化的意识,六淫是极化的炁场,二者作用于体炁,便导致体炁处于极化状态,从而身体也相应地出现病变。
中国的炁功以静为主要特征,目的就是通过意识的虚静和身体的安静,消除极化状态,恢复体炁的中和态。伏尔泰提出,“生命在于运动”,这是针对身体层面而讲的,身体的机能确实通过运动而得以增强。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运动本身又是对生命能量的消耗,故过度的运动反而有损身体。中国炁功提倡的入静,降低了对生命能量的消耗,达到唐代
孙思邈所说的“灯用小炷”的要求。完整的体育观应是:“生命在于静止和运动的平衡”。
(三)感应:炁是浑然一体的存在,“通天下一气耳。”(《庄子·天下》)然而炁具有时空特性,在不同的时空中存在着不同形态的炁。不同形态的炁之间的感应,推动着炁的运化。感应的方式有两类:
同类相感:包括同类相召、同类相动、同类相从、同类相应、同类相合等具体方式,是指同类性质的炁之间的互相感应。就体炁与宇宙之间的感应而言,则是:“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春秋繁露·同类相召》)
异类相感:即不同性质之间的炁的感应。“屈则有信,信则有屈,所谓感应也。故日月相推而明生,寒暑相推而岁成,功用由是而成,故曰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周易·程氏传》卷三)
(四)吉凶:
个人生存境遇的变化,可以通过炁场预先显示出来:〖BF〗“〖BFQ〗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周易·系辞下》)易道,不仅仅提供给人趋吉避凶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指导人们走正道。具有高尚的品德及端正的行为,才能自立于天地之间。易道不能用于罪恶活动中,“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故撰德于卦,虽爻有小大,及系辞其爻,必喻之以君子之义。”(《横渠易说·系辞下》)众生的个人生存境况,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境况。圣人掌握易道变化之理,体知人间疾苦,与民同忧。
 
炁的研究方法
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实验报告,报告描述了在炁的作用下身体和物质变化的情况,并努力在自然科学中寻找合理的解释。实验方法只能考察出炁的运变引起的物质世界的相应变化
情况,而不能把握炁本身。
炁的基本的研究方法是修证。修证,就是以自己的生命为“设备”,首先启动自己体炁之运行,使之与宇宙炁场相感应,最后呈现体炁的终极本体——真我。如果不经过修证,而是仅仅凭着仪器测试或抽象思考,永远不可能把握炁之真谛,同时也会造成对传经文化经典的误解:“不读丹书,未闻秘决,而欲以经史诸子百家解《道德经》,是以凡见而窥仙,俗骨而测佛。”(〔明〕程以宁《太上道德宝章翼》)
 
第五节  
 
与人的身体对应并存的炁,便是体炁。我们可以将体炁直观地表达为人身上所载负的炁。体炁之论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观念,离开体炁论,就无法阐明中医与炁功的基本原理,也无法解释中华民俗中的许多现象。
体炁是如何形成的?《西升经》曰:“吾与天地分一气而治,自守根本也。”对于任何一个
生命个体来说,他的体炁是不断接受外在的炁场而形成的。从生命个体这方面来说,这一过程可称之为禀受;从炁场这方面来说,这一过程可以叫做赋予。体炁来源于以下方面:一是在母体中,生命体诞生时禀受来自父母的先天之炁。二是人在降生时刻,天地之间存在着的炁场贯注于人身,由此而形成的体炁可用表达出生年、月、日、时的四柱和生辰八字来表示。三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同外在的炁场进行着有意或无意的交换,从而不断形成一些新的体炁。四是人在母体中诞生、脱离母体而降生及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所处空间的炁,禀赋于人身。特别是自己长期居住的宅院,赋予自己的炁最多。五是祖先墓地的炁,透过血脉关系所形成的炁场,传递到子孙身上,亦构成子孙体炁的一个组成部分。
体炁有三种类型:一是影响人的品性的体炁,谓之品性之炁。二是影响人的机能的体炁,谓之机能之炁。三是影响人的命运的体炁,谓之命运之炁。
 
 品性之炁
人的品质与其身体特质是相关的,按炁时空与物质时空并存对应的原理,身体的特质即同某种炁是相对应的。所以,人的品性、人的身体特质与人的体炁是互相影响。在一人之身上,与良好的品质对应存在的是正炁,与恶劣的品质对应存在的是邪炁。品德的修养还应从体炁方面入手。
 
 命运之炁
人的命运轨迹大体上是由这些因素共同造成的:一是客观因素,包括身体所处的物质条件、炁场、社会意识等;二是主观因素,包括主体的生理条件、体炁、主观意识,再加上主体的努力程度。如果将主体的体炁同客体的炁场相联结,也就构成影响命运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柱预测学仅仅从体炁与炁场的交互作用,去推知某一时刻体炁处于何种状态,从而相应地推知与此种体炁对应存在的物质世界及身体的情况。我认为,四柱预测学所预测的结果,其准确性是有限的。首先是因为,体炁与炁场的交互作用仅仅是影响命运轨迹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非全部。其次,四柱仅仅是一个人的体炁的重要方面,而非全部。四柱所标列的只是一个出生时的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
丛辰:在炁场和体炁中,存在着某些典型状态的炁,谓之丛辰。具有阴阳调和及五行相生、相合、相同、相让等关系,五行有生气或旺气的丛辰为吉神;相反,具有阴阳相离以及五行相克、相刑、相冲、相害等关系,五行无生气的丛辰为凶神。根据丛辰理论,中国古代制定了选择历注。选择历注所讲的只是一般情况,然而,炁场中的丛辰若要对人产生作用,必先作用于个人的体炁,与个人所具有的体炁产生相互作用,从而才能影响到个人的命运。不同的人的体炁不同,面对同一丛辰,自然会有不同的结果。
 机能之炁
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就能更清楚地认识到机能之炁的性质及活动规律
(一)精炁:
精炁乃是一种特殊类别的体炁,是机能之炁的凝聚态。“究竟论之,精气自是一物,正因变化不常,遂复判为二。有能练是二者复归于一体,非古真人而何?”([元]李治《敬斋古今》)精炁包括先天精炁和后天精炁。先天精炁有赖于后天精炁的充养,后天精炁的化生,又依赖于先天精炁的活力,先天精炁与后天精炁相辅相成。节欲节劳,保养肾精,为重要的养生之道。“炼精化气”之说,实则为将此精逆化为其他体炁,在意识保持中和的情况下,由精炁逆化而成的体炁自动流动,通向全身,各归其所,使全身得以充养。
(二)经络:
体炁布满了全身,而体炁的运行则是以聚束的形态,遵循一定的路线而展开的,经络就是体炁运行的路线。同不可能运用物质设备观测到炁一样,无法使用物质设备和物质感官去发现体炁。李时珍说:“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奇经八脉考》)
穴位是经络系统在体表的活动点。针炙、药物、按摩作用于穴位,使得穴位接受到某种炁,然后这种炁沿着与该穴位相连接的经络运行,而不会进入到其他经络中去。沿经络运行的炁,到达病患之所,扶助正炁,逐驱病炁,使之恢复中和,相应地,身体上的病痛也就得以消除。针炙时必须遵守“神不定勿刺,神已定可施。”(《针炙大成·针邪泻要》卷九)医者意念集中,方能将炁通过穴位导入患者的经络。
经络的作用:一是经络使整个身体的体炁的运行系统化、有序化、规律化,相应地,使得五脏六腑、四肢五官、皮肉毛发相互协同,维持生命的正常运动。《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二是反映病症:身体的某个部位有了病症,与此部位相对应而存在的体炁就存在着病炁,这些病炁通过经络而显露于头部、舌部、耳廓、手掌。医者也可以在炁功状态下将患者的“病炁”导入医者自身,然后对“病炁”进行鉴定,在诊断之后又将病炁排除医者体外。三是经络是治疗病患的通道。治疗是按照“泻其有余”、“补其不足”的原则,通过经络排除病炁,通过经络导入正炁,达到“阴阳平复”的目的。四是沟通体炁与大自然炁场的渠道。
(三)脏象:
脏象是指人体内部各组织系统所载负的体炁及其功能。《黄帝内经灵枢·本脏》:“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
人体内部各组织所载负的体炁不是孤立和封闭的,而是同外在的炁相通的:“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四)中医之道:
中医之道就是调治体炁,以治疗身体疾病。体炁推动着人体各脏腑的活动,若炁虚无力,则脏腑的活动功能便会减退。体炁保护着人体的健康,抵御外来病邪的侵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体炁的运行必须畅通,否则,体炁郁积于某个部位,该部位就会有疾病发生。各类体炁在体内必须相生相克而达到平衡状态,否则也会出现身体的病变。例如,心火在上,肾水在下,如果心火不能下照肾水,肾水亦不能升腾以滋养心火 ,就会导致病变。以上是根据与物质对应并存原理而进行的阐释。总而言之,身体上出现了什么病症,就说明体炁中存在着病炁。若要使身体病症消失,就必须调治体炁,排除病炁,扶持正炁,恢复阴阳平衡。
性情的中和状态与体炁的中和状态是对应而存在的,而体炁的中和状态是身体健康的基础。七情之所以成为致病的原因,就是因为七情处于极化状态,相应地体炁也就处于极化状态。《黄帝内经》曰:“偏阴偏阳谓之病。”又曰:“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宇宙中存在着风、雨、寒、暑、湿、燥、火六大类处于极化状态的炁。如果人体正炁虚弱,脏腑功能不正常,则此六类炁就会侵入人体。当宇宙炁场中的六类炁侵入人体,与体炁发生相互作用,就会打乱原来体炁的中和平衡状态,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淫,湿胜则濡泻。”(《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中医治疗的根本原则是,以药物所载之炁,通过服用而进入人体,或者通过针炙、炁功,将外炁导入人体,扶助正炁,清除病炁,消除炁的极化状态,调整阴阳,恢复平衡,达致中和,从而引起身体相对应的变化,驱除病痛。“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纲领。”(《景岳全书》)根据体炁的具体情况,而不是根据身体局部的病痛,对症下药。例如,寒证用温热药(阳药),热证用寒凉药(阴药)。
在治病中还可充分运用五行相生相克原理,以恢复各脏腑之炁的中和状态。例如,对于肝虚之病,可运用以下方法:一是用载负木炁之药补之;二是用载负火炁的药物来增强体内的火炁,用以制伏克肝木的肺金;三是用载土炁之药物来增强体内的土炁,以图用土炁制水炁,以免让水炁去凌火炁,保持火炁的强盛,以克制肺金;治病还应考虑治病时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炁场的具体情况,并根据这些情况作相应地调整。《黄帝内经》曰:“治不法天之犯,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第六节 象数论
 
自然科学以物质世界为研究对象,社会科学以社会和精神现象为研究对象,而中国的象数学则以炁为研究对象。“象数不离阴阳。”([清]王希孟《理数合解·三易探原》)说明象数是用于表达炁的。《周易》建立了表达炁的特性和规律的严密而又庞大的象数体系:“易只是阴一阳一,其始一阴一阳而已”(《朱子语类》卷六十五)象数的本质,即是通过一系列特殊的符号、图像、数字语言来表示炁的性质及运动变化规律。象数学形成了有别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表达体系。我们将从以下这几方面来论证象数的本质。
 
象数的产生
炁的变化必然引起物质世界的相应变化,也就是说,炁的变化导致物质世界出现相应的现象,而物质世界的现象是可以由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到的,我们把此类现象称之为第一现象:“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周易·系辞下》)又:“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周易·系辞上)此处“观象于天”和“天垂象”之中的“象”,即是由炁的变化引起的物质世界的由人的
感官所感知的第一现象。
圣人根椐第一现象而探知炁变易之理,于是拟定了一系列表达炁变易之理的符号和图像,包括卦象、爻象、河图、洛书等,这就是第二现象,也即是象数学中的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周易·系辞传上》)“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周易·系辞传下》)第二现象既然反映了炁的变易规律,而炁的变易规律又需要用数字来表示,用数字来推演,于是,必须用数字来阐明第二现象。综合以上象数产生的过程,也就是:“盖有如是之理,便有如是之象,有如是之象,便有如是之数。”(《朱子语类》卷六十七)
 
 部分象数的阐释
 
 卦象分析
八卦、六十四卦表现了阴炁、阳炁的复杂的组合方式,大类为八类,小类为六十四类。这些复杂的组合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也就反映了炁场的变化。
在同一卦象中,爻的位置有天位、人位、地位,有阳位、阴位,有上位、中位、下位。爻居于不同的位置上,就相应地具有不同的性质。爻与爻之间存在着应位、承乘、往来等多种关系,也象征性地反映出阴炁与阳炁、阳炁与阳炁、阴炁与阴炁之间的复杂关系。
 
 灵智预测
通过象数就可以把握炁场变易之道,通过对炁场变易的把握,也就能把握物质世界的变化历程。物质世界的变化也会反映为炁场的变化。炁场的变化也会引起物质世界的变化。由于物质时空的阻隔,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物质世界未来变化的情况。然而炁时空则不存在阻碍的情况,炁时空中的现在、过去、未来是连结为一体的,因此,可以通过象数,去了解到未来某一时刻炁变化情况,从而,也就相应地了解到未来某一时刻物质世界的变化情况。
具体的操作过程是:
第一步:“虚静”:“《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周易·系辞传》)
第二步:“存神”:即呈现真我,启动体炁。
第三步:“感通”:即以自身的体炁同宇宙炁场相感,宇宙炁场变化的信息也就传递到自己身上来。“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故能乘天下之微,会而通其用也。”(韩康伯《系辞注》)
第四步:“成象”:即在信息炁场的驱动下去自动地建立卦象。炁场信息通过人身,透进卜筮的活动过程中,在偶然之中体现着炁场的信息。通过卜筮而建立了卦象。
第五步:“阐释”:不能独立地看卦象,还得把卦象放在卜筮时的宇宙炁场中去理解,即必须考虑炁场(用天支地支来表示的年、月、日、时)对卦象、卦爻的影响。同时可以参考《周易》的卦辞和爻辞。
同一卦象,存在着多种解释,而卜筮者能否从中选择出一种正确的解释,还取决于卜筮者是否是在炁场信息的驱使下完成阐释过程。我们可以通过理智地分析当前存在的因素,对未来发生的事情作出某种预见,这是理性预测。《周易》象数之学,则另外开辟了灵智预测的途径:“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周易·说卦》)如果我们能够预知未来发生的事,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这些事情未到来之前,遵循《周易》义理的指示,把主观努力的因素置入命运之链中,就可以改变未来。当然,运用象数体系进行灵智预测,需要有极高的造诣和修养,非街头谋生者所能掌握,他们的所做所为,确实具有欺骗性,也败坏了易学的名声。
 
第七节 中国古代宇宙观及其人学印证
完整地了解中国古代宇宙观,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华文化的全面认识。最能代表中国古代多层次宇宙观的论述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道即是指元道,为宇宙第一层次。“一”、“二”、“三”皆是指宇宙炁场,为宇宙第二层次。万物即是指物质世界,为宇宙第三层次。老子此论,描绘了宇宙生成的基本轮廓。周敦颐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论证:〖BF〗“〖BFQ〗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宜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万物化生,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唯人也得其秀而为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周子全书》卷一《太极图说》)无极相当于老子所言的道,据此,我们称宇宙第一层次为无极世界。太极即是指元炁,周氏描述了元炁演化出各种形态的炁的情况,依此,我们把宇宙第二层次称之为太极世界。宇宙第三层次即是物质世界。周氏突出的贡献在于,他在老子所言的宇宙三层次的基础上,推出了宇宙第四层次。他所说的“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表明了意识是由复杂的物质形态——身体所产生的,这样,就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上,延伸出意识世界。意识世界也就是宇宙的第四层次。
宇宙分四个阶段生成,后一阶段的生成,并不意味着前一阶段的消失。宇宙生成的四个阶段并列而存在,构成了宇宙四重结构。中国哲学认为宇宙四层次同时是真实的存在,故中国哲学既有现实精神,也不乏终极关怀。沿着宇宙的低层次向着高次层攀升,这就是超越之路。既然宇宙存在着四个层次,那么,就不能使用二分法来建立宇宙观,即不能使用“形上形下”、“体用”、“本质与现象”、“本体与功能”等方式将宇宙简单地理解为二个层面。
宇宙四层次并列而存在,每一层次都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依据本层次特有的性质与规律而展开活动,并不完全受制于上一层次。即使是作为宇宙终极本体的元道,也不可能完全宰制宇宙的其它层次,老子说:“故道生之,德育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五十一章)正因为元道不能完全宰制元炁,元炁之运化就出现与元道本质相违离的病炁、浊炁、恶炁;元道不能宰制物质,物质世界的变化乃呈千姿百态;元道不能宰制意识,意识活动又出现许多罪恶。元道没有占有、支配、主宰万象万物的主观意识,就很难被拟人化为至高无上的人格神:“天地之心,不可道是不灵,但不如人凭地思虑。伊川曰:‘天地无心而成化,圣人有心而无为’。”(《朱子语类》卷一)
元道衍生万象万物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个方面:一是正化的方面,表现为元道在衍生万象万物的过程中维护着自己的原有本质,并有收摄万象万物向其自身返归的动势。这里表现了元道的统御之功。二是异化的动势,表现为在运变中产生差异性,差异性不断扩大,存在着脱离元道本质的动向,这表现了元道的无为。正化与异化相互依存,互相制约,从而使万象万物得以化生,又保持了一定的平衡状态和有序状态。以下四个方面表现了宇宙四层次的相互联系。
整合原理:宇宙经过三个阶段的衍生而呈现万千景象,但都以元道为终极本体,在元道的统一之下形成有机整体。
不完全对应并存原理:即某一宇宙层次上的某一存在者,在另一层次上有与其相对应而存在者。但这不是绝对的,也存在着不相对应的情况,这是由于宇宙在衍生的过程中存在着异化的动势。
交感原理:在每一宇宙层次内部以及层次与层次之间,发生着贯注生机的交感作用,而不是单纯的力的作用或化学反应。某一要素与其它要素之间存在着“我生”、“我克”、“生我”、“克我”四种关系。
生生原理:在宇宙衍生的过程中,在宇宙万象万物中,都潜在着一种促进生命发展的动势,存在着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若丧失此动势,则整个宇宙很快便会走向死寂
现代科学凭借物质手段、实验方法和理性认识,探究物质界和意识界。对无极界和太极界,中华民族的先哲们,找到了独特的探索方式,这种方式就是以自己的生命体为手段,通过修炼和体证,发掘自身上存在着的四重结构,然后以人的四重结构去印证宇宙的四重结构。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古代哲人如何展现人的四重结构的。
 
 善性——身心四重结构的第一层次
善性是人的个体生命的终极主体,是个体生命的主宰:“元神者,即吾真心中之主宰也。”([清]黄元吉《乐育堂语录》)个体生命若失去元神,则死亡:“失神者死,得神者生。”(《内经》)元神本身却是不生不灭的:“元神者,虚中一灵,混混寂寂,无去无来,不增不减,乃混成之性耳。”([明]赵台鼎《脉望》)
善性与意识区别何在?北宋张伯端曰:“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气禀之性也。”(《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识神也就是平常所言的“意识”,乃是神经系统的功能作用,是依赖于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
善性与意识不能混淆。禅宗主张“心即佛”,就是完全混淆了善性与意识,其结果是禅学末流将意识作为佛性,将佛教推向世俗化与庸俗化。南泉禅师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佛性,即是元神。
善性若被不良之体炁所包裹,为无明之意识所蒙蔽,则丧失对整体生命的宰制作用。善性为个体生命的主宰,若通过修炼,清除意识障蔽,呈现善性,则复现善性之宰制作用。
善性居于身心四重结构的最高层次,对身心四重结构的体炁层面、身体层面、意识层面具有宰制作用。《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凡气从心,心,气之君也。”这表示善性宰制着体炁。《西升经》:“神生形,形成神,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表明了对身体的宰制作用,也说明了身体是善性彰显之器。又,《黄帝内经灵枢·本脏》:“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这说明,善性统御识神。
 
 体炁——身心四重结构的第二层次
体炁,在人们没有觉知并加以调控之时,始终是处于自发的运行状态。自发的运行状态就必然出现影响身体健康的病炁、影响命运的不祥之炁、影响性情的恶浊之炁。通过修炼,善性对体炁起宰制作用,调控体炁,清除病炁,扶助正炁,驱除不祥之炁,扶助祥和之炁,驱除恶浊之炁,扶助清良之炁。“夫所谓调者,调其不调之谓也。凡气有不正,皆赖调和,如邪气在表,散即调也;邪气在里,行即调也;实邪壅滞,泻即调也;虚羸困备,补即调也”。(张介宾《景岳全书·论调气》)导引是有为法,是在意识的作用下,调动郁闭不通的体炁,但意识的作用总是将炁引向一定的方向上去,是有偏颇的。须去除这种偏颇,达致炁的中和之态,即要从有为法变为无为法,呈现善性,由善性自动地调控体炁。
体炁存在于宇宙炁场中,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体炁与宇宙炁场不断地进行交流。人通过修炼,可以不是被动去接受宇宙炁场的作用,而是主动地同宇宙炁场交流,收摄宇宙炁场的清炁,以祥和之炁来充养自己,并将病炁、浊炁、不祥之炁排出,这就是采炁。采炁时首先要考虑自身体炁的情况,然后根据调控体炁的需要,有选择地采炁。例如,如果自身的体炁中阳过强,就要采阴炁来加以调和;如果自身阴炁过盛,则要收采阳炁去补益。宇宙空间弥漫着的炁,是取之不尽的。
 
 身体——身心四重结构的第三层次
身体是善性、体炁在物质世界的对应质点,《西升经》:“我身乃神之车也,神之舍也,神之主也。主人安静,神即居之,躁动,神即去之。是以圣人无常心者,欲归于返未生也。”形象地说,身体是善性的居所。其实际含义是,身体是在物质世界中,与某一元神相对应而存在的有机物质生命体。依据炁与物质对应并存的原理,身体就是与某一体炁对应而存在的生命体。体炁的变化相应地引起身体的变化,科学实验完全可以检测出身体在炁的变化的同时相应发生的情况。体炁的萌动与运行,相应地在身体上造成麻、凉、胀、困、痒、酸、重、轻、滑、涩等感觉,佛家称此类感受为“动触”。反过来,身体的变化也会引起体炁相应的变化。人的意识,是身体的神经系统的功能作用。故身体是识神产生的基础。依据物质与炁对应并存的原理,要使体炁的运行纳入自觉的轨道,就需要身体的活动按一定的规范进行,此为调身、调息。
 
识神——身心四重结构的第四层次
意识是人的神经系统的功能作用,而神经系统的活动则又需依赖于感官的活动。意识的内容便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不仅仅是指物质,而是相对于意识这一具体的主体而言的一切存在,甚至人自身的身体、体炁、意识也会成为自己的意识所反应的客观存在,善性的本质也会通过意识而彰显出来。
 
意识是依赖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张景岳《类经》)意识反作用于身体,从而引起相应的生理的变化。意识也依赖于人的体炁而存在:“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太平经·四行本未诀》)炁的性质状态也影响着意识,比如,肝火旺者易怒,心炁虚者多烦忧。反过来,意识也可以反作用于体炁:“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
不同的存在物分布于这四重结构的宇宙中:“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又:“天之生物,有有血气知觉者,人兽是也。有无血气知觉而但有生气者,草木是也。有生气已绝,而但有形质臭味者,枯槁是也。是虽其分之殊,而其理则未尝不同,但以其分之殊,则其理之在是者不能不异。故人为最灵而备有五常之性,禽兽则昏而不能备。草木枯槁,则又并与其知觉者而亡焉。但其所以为是物之理,则未尝不具耳。若如所谓才无生气便无此理,则是天下乃有无性之物,而理之在天下,乃有空厥不满之处也,而可乎?”(《朱子文集》卷五十九《答余方叔》 )
火水等物跨越太极界和物质界而存在,草木等植物跨越太极界和物质界而存在,并在意识界部分显露。禽兽则跨越太极界、物质界和意识界而存在,人则是跨越元极界、太极界、物质界、意识界而存在,因而人具有四重结构,包括处于无极界的元神、处于太极界中的体炁,处于物质界中的身体,处于意识界中的识神。《列子·仲尼》:“我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
体炁、身体、意识对善性形成障蔽。身心整体丧失了善性的统御,陷于恶浊与昏暗中。这就需要通过逆向修炼,恢复善性的统御作用。
逆向修炼分为四个步骤:
1)调心:消除散乱的意识,使意识处于虚静与中和之态,并逐步从识神过渡到元神。
2)调身:通过肢体的调控而打通体炁运行之路,消除身体的屏障,以身体作为接受天地之炁的载体。
3)调炁:以识神和善性引导体炁的运行,排除恶浊之炁、病炁和不祥之炁,收摄正炁、良炁和祥和之炁。 
4)呈现善性:在前三个阶段的修炼中,首先是启动了意识,而意识的活动又是依凭着终极主体——善性而展开的。渐渐地,由意识的作用过渡到善性的作用,善性的本质也就得以渐渐显露,到最后阶段,即呈现善性。这一阶段可以表达为“炼炁化神,炼神还虚”。
当逆向修炼达到呈现善性的阶段,整个生命就在善性的主宰之下高度整合,以善性为中心,顺向地发挥作用。即善性作用于体炁,又通过体炁作用于身体,再通过身体作用于意识。整个生命便为善性之光所照亮,无明与恶浊被清除,个体生命便跃升于高级的存在境界中。
现代文化专注于身体与意识部分。现代社会是一个完全以身体为中心的社会,意识仅仅被视为身体的功能作用,或者被用作服务于自身需要的工具。现代社会大量存在的是身体单面人,物质欲望成了一切活动的动力,经济效益成了一切活动的目标。对于身体单面人,中国古代早有所抨击:“不以天地万物万化万理为己,而惟执耳目鼻口四肢为己,是剖吾之全体而裂取分寸之肤也,是梏于血气而自私也,自小也。非吾之躯止于六尺七尺而已也。坐井而观天,不知天之大也,坐血气而观己,不知己之广也。”(《己易》)中国哲学对于人的理解,深刻认识到善性和体炁两大方面:“夫所以为我者,毋曰,血气形貌而已也。吾性澄然清明而非物,吾性洞然无际而非量。天者吾性中之象,地者吾性中之形,故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皆我之所为也。”(《己易》)又,朱子曰:“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盖本然之性只是至善。然不以气质而论之,则莫知其有昏明开塞刚柔强弱,故有所不备。徒论气质之性,而不自本原言之,则虽知有昏明开塞刚柔强弱之不同,而不知至善之源未尝有异。故其论有所不明。须是合性与气观之然后尽。”(《朱子语类》卷五十九)某些解读中国文化者,接受了身体单面人的观念的影响,然后,把中国文化中的善性塞进意识的领域,把体炁塞进物质的领域,造成对中华文化的极大误解
 
第八节 宇宙生命
 
 
皈依元道之路
追寻宇宙终极本体,是每一个孤独的生命的共同意识,追寻宇宙终极本体,有两条道路:一条是以认知的方式去追寻,一条是以体征的方式去追寻,
 
以认知的方式探寻宇宙终极本体,首先是从对具体事物的认知开始的。从对具体事物之理的认识,推向对同类事物之理的认识,再推向对最一般的理的认识。最后,将最一般的理作为宇宙终极本体。以认知方式探寻宇宙终极本体,存在着以下难题:第一,将最一般的理作为宇宙终极本体,就意味着独立存在着理的世界;而且,从逻辑关系上讲,理是先于万象万物而存在的。但事实上,事物之理同事物根本无法分离。事物之理同事物本身的分离,只是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而不是实际存在的情况。在认知活动中,人可以将事物之理从事物本身抽离出来,以信息的形态存在于大脑里或书籍中。即便如此,客观存在的万物之理依然是同万物本身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可以在头脑中先具备某种“理”,然后在面对具体事物时,根据自己在头脑中具备的“理”来规定具体事物。这种情况仅仅能说明,自己头脑中的“理”与客观事物之理相一致。例如,在面对一棵树时,头脑中的树之理与客观存在的树之理相一致,我们就可断定这是一棵树。第二,事物之理既然同万物本身实际上从未分离,因而也就不存在万物之理同事物本身相结合的过程。理学人为地制造了事物之理与事物本身的分离,然后又论证了万物之理同万物本身的结合过程。第三,割裂万物之理同万物本身的关系,极易导致独断论:仿佛万物之理高居于万物之上,无须从万物中去探索,也无须得到万物的验证。
中国哲学主要是通过体证的途径上达于宇宙终极本体。早在老子那里,就放弃了通过认知上达宇宙本体的努力:“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老子》四十七章)老子认为,元道作为宇宙终极本体,既是作为万象万物生命的创生本体和存在本体,又是作为万象万物生命精神之源的义理本体。老子将生生和无为作为元道的义理本质:“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成功遂事而弗名有。”(《老子》第三十四章)元道的义理本质赋予人,就形成人的义理品质:“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第二十一章)人的元神,正是元道的义理本质的传载者,元道的义理本质通过元神而存在于人的本质中,这就是朱子所说的“天命之性”。存在于万象万物之中的生命精神,其终极的根源便是元道:“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欤!”(《庄子·知北游》)在这里,不是去探索天地万物的规律和性质,而是说明,天地万物之所以正常运行与生长,就是元道的生命精神使然。
人通过体证而发掘自身存在的义理,呈现善性。善性所呈现的生命精神与宇宙生命的生命精神互相交融时,生命主体也就体证到了宇宙本体的生命精神,进入到与元道同在的境界,这是皈依元道的惟一途径:“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老子》二十三章)“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第十六章)熊十力先生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宇宙生命力,而这一生命力又跟人的本心相通,人可以通过体验自己的本心来领悟宇宙精神的本质。朱熹混同了真理与义理,也就混了认识与体证,故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即存在着以认识的方式上达于宇宙本体的理路,也存在着以体证的方式上达于宇宙本体的理路。
宇宙生命
当个体生命通过体证而皈依宇宙本体,个体生命也就融入宇宙生命之中,个体生命获得了崇高的存在价值。宇宙万象万物,大化流行,生生不已,在元道的统御之下,共同构成宇宙生命。任何存在物,都是宇宙生命统摄之下的生命个体或生命场。鸢飞鱼跃,显现天地造化之机;万木欣欣,昭示天地好生之德。宇宙生命精神,显透于日月星辰,显透于山河大地,显透于草木鸟兽,尤其是显透于人类。天地之美德在于创造生命,人类之美德在于完善生命。
宇宙万象万物的神妙运化,就是宇宙生命活力的显现。“语其推行故曰‘道’,语其不测故曰‘神’,语其生生故曰‘易’。其实一物,指事异名尔。”(《正蒙·乾称》)有此生命活力,就可以冲破一切阻碍而畅行:“神无方而易无体,滞于一方则不能变化,非神也。”(邵雍《观物外篇》)
柏格森认为宇宙就是永无止息、毫无目的、方向和规律的变迁之流。中华哲学则认为,宇宙不仅存在着不可逆转的变迁,而且存在着生生的方向。
宇宙生命的流行永无止息,就像一团永远燃烧的火。负载火的个体,则是有限的存在,火在无限个有限的存在者之上传递,就会永远燃烧下去。任何一个存在于现在的生命,不仅仅是过去一系列因素的不断沉积,而且是以往生命的延续。任何一个存在于现在的生命,都是未来生命的起点,现有的生命内涵将在未来不断地展现出来。历史虚无主义和未来虚无主义,把现在的生命割裂为一个孤立的点,这个孤立的生命之岛是贫乏的,无法用过去的生命内涵来充实自己,也是混乱的,因为它丧失未来的方向。
宇宙生命运动变化的既定或预定的程序,是由宇宙众多因素互相作用共同确定的,这就是天数。人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作为宇宙之中众多活动因素之一,可以局部地改变自己的某些境况,但却总体上来说,人不能违背天数。
宇宙生命中的个体生命经历五个阶段:生——长——成——衰——亡。宇宙生命中的生命个体大都无怨无悔地顺应这一生命过程。惟有人具有趋利避害的主观意识,对此加以计较,这是人类精神痛苦的根源之一。然而宇宙生命的既定或预定程序,不因人的好恶而改变。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五章)王弼曰:“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老子道德经注》上篇)宇宙生命的大化流行,就需要个体生命不断产生,又不断死亡。死亡对于生命个体而言,是从一种生命的形态转化为另一种生命的形态,或者是取消个体生命的独立性而皈依宇宙生命“大全”。死亡是宇宙生命对个体生命的赠予,若是因人的罪恶而导致死于非命,则又是对宇宙生命的逆叛。
宇宙生命之流,浩浩荡荡,有浪潮的悲号,有涟漪的哀愁,有漩涡的不幸,而其主流却永远欢腾向前。明乎此,任何人都应有泰然面对正命之死,勇敢地承担灾难与痛苦。
 人的生命价值的确立
个体生命因身形之分隔而陷于有限和孤独的状态,个体生命必须突破身形的分隔而投入宇宙生命之流,才能获得生存的价值与意义。个体生命同宇宙相联结,有纵横两种方式。纵向的连结方式就是:自己的生命是祖先的生命传向子孙万代的一个中介环节,自己承袭了祖先的生命,通过对祖先的“孝”与“祭奠”保持着自己同祖先的精神上的联系,自己不但承袭了祖先的血缘,而且承袭了祖先的生命精神。自己担负着这一伟大的使命,将祖先的生命命脉传递给子孙,通过“慈爱”和抚育,保持着自己同子孙的精神上和身体上的联系,自己传递给子孙的,不仅是生命,而且是延绵不绝的生命精神。自己应通过立功、立德、立言而建立不朽,让自己的生命和生命精神在后代身上延续。
 
个体生命在这里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个体生命承接了前人的物态生命,又将此生命传递给下一代,以保持人类生命的延绵不绝。自己的心灵,作为文化生命命脉传递的一个环节,担负着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对此,孔子深有感触地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
横向的联结方式就是:在社会领域,自己的活动维护着人类生命的存在,促进人类生命的完善,这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自然领域,自己的活动维护着自然界中各种生命的存在,促进着各种生命的成长。
个体生命纵向、横向的扩展,不是索取式的扩展,而是奉献式的扩展。索取式的扩展,只会导致对其他生命的伤害,导致生命的冲突与毁灭。奉献式的扩展,也即“忠”(“尽已”之谓“忠”),是将个体生命的力量奉献给其他生命,以维持宇宙生命的共生、共存、共荣,推动宇宙生命的化育流行。
个体生命通过与宇宙的联结,就为自己找到了真正的立命之处,个体生命从而获得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个体生命在此过程中,汲取了宇宙生命的生命能量和生命精神充养自己,自己的生存才有了坚实的基础。个体生命在奉献式的扩展中,超越了自我的身形之限,从有限的个体走向无限的大全,获得了永恒的存在。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