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 《大学》新考补遗

《大学》新考补遗

字号:T|T

《大学》新考补遗

——人类最早的人权宣言书

《大学》一书源自于周礼礼记中的一个章节,它和现在的马克思主义之经典著作,被其后的马克思主义追随者们把其中的一些章节例举出来,作为自己发展的理论依据一样,是宋代以后的儒家追随者们,把它从礼记中抽出加以完善、释义后而成书。并把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成四书,列为群经之首,就和现在各级各类学校里的统编教材一样,精选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在这方面的集大成者,就是继程颢、程颐之后的朱熹先生。

朱子在二程子对大学考证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见解重又编排了文字次序,把全文分为经、传两部分。经文一章,他认为是孔子的话或称著述,是其弟子曾参传下来的。传文共十章,是曾参的话或著述,是曾参的门人和弟子传下来的。如果把大学前部分视为孔子所述说的经的话,其后的十章就是其孔门弟子解释经意的纬了。经朱熹整理后的大学一书首章凡二百零五字为总经,并把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列为纲目,释亲字以为新,这就改变了大学一书的根本主旨,新民。大学之教在新民,使民众的思想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思想解放解放再解方!多富有新意啊!其后的十章舊本頗有錯簡,朱熹认为右傳之首章。釋明明德。此通下三章至“止于信”,舊本誤在“沒世不忘”之下;右傳之三章,釋止于至善。此章內自引淇澳詩以下,舊本誤在誠意章下;右傳之五章,蓋釋格物、致知之義,已经亡失,此章舊本通下章,誤在經文之下,朱熹根据程子之意以補之曰:“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右傳之四章。釋本末。此章舊本誤在“止于信”下。此謂知本,程子曰:“衍文也。”此謂知之至也。此句之上別有闕文,所谓知本内容的闕文,通览全篇,我以为就是和谐有序的序。这个序就是不停的动态的发展和变化的序列。

读完《大学》一文,哪怕是仅仅有了一知半解的人,也不难发现,我们的传统文化理念非但没有一丝一毫的保守和落后的观点在,而且其核心是倡扬最先进最潮流革新理念的。造成大中华如清末那样落后挨打任人宰割局面的根源,并不在于文化理念的先进落后与否。完全在于以人为本的秩序的丧失。我们可以十分肯定地说:中国每一个朝代的更迭,每一种制度的终结,都是去人性无根无序的物质化造成的必然结局。这种无根无序物质化的结果,就是我们现在的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用真理对抗真理、用制度破坏制度、用政策棚架政策、用法律抗衡法律等无根无序的思维定势,造成的文化失序的弊端。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个先后之道就是序。我们偏偏丢失了这个序之本,随着西方近现代唯物主义之物质文化的畸形崛起。世界工业、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以一种难以遏制的势头飞速狂奔,尤以中国的改革开放为最。中国人正在以几乎成倍的速度赶超和逾越西方物质文明的步伐。这种疯狂了的物质文明,导致了全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急剧恶化,由此而引发的大恐怖主义势力遍及全球的各个角落。核威胁、食品安全、宗教冲突、信仰危机、物种灭绝、人类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些无一不彰显出人们生存秩序的失落。

为此,全世界爱好和平和正义事业的人们,早已经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19881月,世界各地75位诺贝尔奖金得主聚会巴黎,会上通过的《巴黎宣言》,第一句话就是:“世界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思想。”于是乎孔子学院争相在世界各国纷纷建立。表现出了西方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这就是我把多年来参悟《大学》所得,释义为人类第一部人权宣言来表达的主旨之所在。

《大学》的人权宣言,与西方人的人权宣言就好比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阴一阳,一刚一柔,既相互对立和冲突;又相互包容和涵盖。西方的人权宣言,仔细比勘,其实是物权宣言。它是讲物质利益的,撇开益,也就只剩下利了。而我们《大学》讲的人权,究其实质,是讲自然和社会之秩序的宣言。这个秩序的秩在古代就是丢失了禾苗的果实,失禾而求序,也就是用物质的利去求和谐有序的仁与义。非物质的义与纯物质的利,上升到哲学的范畴就是唯心和唯物。

这大概就是古今中外,一阴一阳两种文化相互包容和交织,滚动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沌交着状态,这里不再赘述,留待将来再进一步探究。本文专门就《大学》这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权宣言做一些新考和补遗,以和同仁共勉之,并就教于方家。

这个人权的核心和要义,就是儒道两家经典的语言表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参悟这一主旨,补其朱熹及二程夫子所指出的大学第四章的遗缺曰:“所谓知本,盖言人之为人者,必欲知其事物本末终始由来之道而无可违逆之序也。事有本末,物有终始,辨物象之本末之序于精微,明事非变化位次于毫厘,使奸小之徒难越事物之序缜密无妄为,令贼滑之辈碍于位次之序精微无机投,此谓知本。下接孔子之言,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惟其明理辩序凡事物格次等级毫发毕现于公众视野之内,无情者才不得尽其词,达到大畏民志,必也使无讼乎的社会和谐理想。

是以为志。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