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婷国学基金会发帖
1、仁坛 三 仁与爱 812楼
仁者爱人。仁者之心柔软,于人世间痛苦能感同身受,由此怜悯世人,然后爱人。“博爱之谓仁”,仁者能博爱,这爱不局限于亲友,而是由亲人始而扩展到他人,即其他陌生人。“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唐]韩愈《韩昌黎集?原道》)仁循于道,道为天理人事之理,仁无逆此,乃顺道而为者。《论语》中,有其它弟子问孔子何为仁,孔子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如回答颜子为“克己复礼”,窃以为能合理,能顺道是仁。此仁乃生生,焕发人之生机、生命力,引人之所思所行皆合于理,合于道。能行仁时常是能“足乎己而无待于外”。这很好理解。常常人们在自我有仁,纯善之理充沛内心时,才能对外释放爱与仁。
2、仁坛 九 行仁之方,239楼
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我想要做仁人,行仁事,则仁即至。是否为仁,主要在自身是否真正想为仁。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可谓仁,“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设身处地关照他者,为仁。总的来看,诚心为人着想,尽己所能从各个方面关照他人,可为仁。“诚”,诚于己、诚于他者。要关照他者,首先要诚实面对自己,不自我欺骗,才有可能知道别人需要什么。自我欺骗,自己的感受都不能尽可能知道,如何能知道他人的感受呢?诚为入德之门。若不能诚,一切只是假的。
3、仁坛 四 仁的对象 487楼
仁的对象有四者:自己、亲人、人民、自然。
(1)“自爱,仁之至也”([汉]扬雄《法言·君子》)自爱是仁的最高境界。也有学者说“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宋]王安石《荀卿》)于二者说,我的想法是,自爱与爱人是仁之两端,自爱而后可以爱人,而爱人,然后人爱之,又能促使自己自爱。二者似是循环往复者,一方为另一方的滋养者。
(2)爱亲人。儒家讲推己及人。人的成年独立过程一般有二十多年,在这期间,都是在亲人师长的关照呵护中成长起来。情深恩重。只要为人者都对亲人师长的付出不能无动于衷,此心感,自然生发出对他们的敬爱亲切之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孝经》)“不爱其亲而爱他人”、“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这只是不可靠之“爱”、“敬”,不是发自内心的。如此之人也是不可信的。
(3)爱人民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社会的氛围会影响每一个个人、每一个家庭。儒家讲推己及人,能爱亲,然后讲这爱推到他人(人民)身上。而爱人民,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在爱己、爱亲。因为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不是相互隔离的,是有互相交往的,自然会互相影响。而且于一个仁者来说,仁者此心柔弱,爱人只是心之自然之情。
(4)爱自然。当今环境保护问题得到人们非常的关注。如今人口众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需要使得人们向自然大量索取。还有一些浪费情况让自然更易不堪其重。资源的不足与自然的报复使得爱自然成为当代生活的应有之义。同样,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爱自然也是爱自己。
自爱、爱亲人、爱人民、爱自然,从分别上说各自表现不同,但实际上具有其统一性,自爱也即爱亲人、爱人民、爱自然了。任举其一,已含其他三者。
4、义坛 一 义的定义 517楼
“义者,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东汉]刘熙《释名·释言语》)“义者,行而宜之,合于道则谓义。”([宋]胡瑗《周易口义·说卦》)“义者,宜也。君子见得这事合当如此,却那事合当如彼,但裁处其宜而为之,则无不利之有。”(《朱子语类》卷二十七)可知,义为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什么呢?适宜于理、适宜于道。世界的情况可以很复杂,人心有时也难测。适宜者,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合的事,即符合道的事。符合道者,即符合天地生物之理,私以为合乎此则为义矣。
5、义坛 七 爱护生命 744楼
“安身者,立天下之大本也。”([明]王艮)身体为人的一个根本。有人说人的身体是1,而事业、爱情……为1后边的0.若1不在了,后边的0都是空的。身体于人来说确实十分重要。“安其身而安其心者,上也。”([明]王艮)有时候,身体好了,则心里烦恼也会少了,身心二者毕竟为一体,兴许还是会互相影响的。于身体来说,摄入充足的营养,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是很重要的。当然,我们对心灵的关注亦不能忽视。人之一身,心为主宰。若心出了问题,很快,身体就会出问题了。在注重身体同时,亦当更注重心灵的照顾。
6、义坛 八 以义制欲 123楼
人皆有需要的,过了度,则成了朱子所说的人欲。人欲是满足了基本的需要之后,还执着想要的,即称为人欲。人如何“制欲”。人的行动根本上是由心主宰的。于人未有欲时,当涵养此心,让理(至善之性)充沛滋润它。当与外物接时,即易于做出适宜之事。此为形而上的“以义制欲”。当接事物,则时时记得提醒此心,不可太过度。而且,可以礼规范之,礼的存在是为让人的行为合于理。它是规范、定律。礼于“制欲”可起到作用。再者身体的健康于心有影响,因此于“制欲”亦有影响。好的身体有助于“制欲”。
7、礼坛 一 礼的精神 86楼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三十八章)在老子看来,因不德、无德,不能无为所以才有为,即有礼。礼的存在是不得已而为者。礼是为了让人合于道。礼有具体的规定。道是无为的。最理想的状态是无为而合道。但不能达到,因此制定出许多条条框框来规定人的行为,让乱世显得不那么乱些。但礼的最终目的应是达到无为而合道的境界。由此,我认为礼的精神是道。
8、智坛 六 学习目的 389楼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汉]徐干《中论?治学》
人之学,当知道,当培养好的德行。人的经历、可获得的资源是有限的。通过书本、他人,我们有可能知道我们从未知道的东西、好的东西。而这需要通过学习。学习于开阔人的视野、深化人的认识、明了道等来说是必要的。学以至于道,学以至于圣。当然人本来有圣之全体,但它常会被物欲所蔽,无法充沛于人、有益身心。身心合于天理,学习是最切近的办法。学习不仅向身边的人学,更多的是向圣贤学。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不只是理论上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修行,身心的修行。若只把学习当成与自我生活、思想毫无相关,这是失去了学习之本义。孔子说:“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知道而正己,谨慎说话,勤快,可以说是好学。学习为学道。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礼记·学记》)
去学习,去了解、理解这个世界;去知道修养身心的方式。理解自己、理解他人。若没有了解一个事情,是没有发言权的。人不当随意评判。愈学,就会知道愈多的东西。那时一些多余的情绪没有了。学习而后知道“道”的奥秘,会尝到善果。学习于自我身上的缺点,似药一般,当真正了解,则是能治愈的。“教之治性,犹药之治病。”([晋]孙卓《孙子》)从个人经历上,学习于我亦是不可或缺的。有句话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一段时间不读书,心里就出问题,接着行为出现问题。它似物质食粮般,不吃身体精神就出毛病。学习是为学道,这道关乎世界、关乎自身。孔子曾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不修德、不讲学,不学好的、善的,是孔子所忧虑的事情。而这是关乎每个个人的事情,众人一起形成社会之风俗。可见学习、学好之重要。“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而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好仁者当学,好知者当学,好信者当学,好勇者当学,好刚者当学。学而知理,行能合宜。学而能知理,才能真正做到仁、知、信……。
9、智坛 九 知行合一 252楼
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辞而己者,陋矣。([宋]周敦颐《通书?陋》
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身上推究。(《朱子语类》卷六)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
读书,学圣人,不能只止步于文字理义。知道了义理,当读到心上,去体会这道理,感同身受一般。“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清]颜元《颜元集?存学编》卷二)说得再多,不曾修习则无用。知与行二者都不可偏废。从分别上说,知是知识上的知道,行为行动。从同一上说,二者是合一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知与行是一体,互相影响,互相促成。真正知了自然会行,行时能“明觉精察”即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传习录》中)未能付出行动者不是真知,行动且行之当者为真知。当然,有时其间也有个修习过程,能涵养所知需要过程,做出来亦需要反复摸索。
10、信坛 二 信的价值 864楼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作为一个人,而没有诚信,这是不可的。人立身于世,与他人处在非常频繁的来往之中,而信任是保障来往的基石。人不信,则会在很大程度上被排斥在生产生活之中。如此,则个人于世难有立锥之地。“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一个国家没有人民的信任的话,亦难以立足。朝令夕改,没有诚信,民无以从之。古代有统治者不惜重金请人把一根竹竿从城门内送到城门外。如此简单,却能得到非常丰厚的回报。这是为了取信于民。在人们中间取得信任在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于个人也十分重要。一个人能守信,则人敬之,愿意亲近他。自己能较好的融入社会生活中,是自身的立身之本。国家能守信,则取信于民。民能听其令,避免乱象与许多不必要的琐碎事务。简言之,能更好、更容易的治理国家。当然,也有助于国家事务效率的提升。人不可无信,国不可无信于民。
11、孝坛 四 自尊自爱 422楼
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举足,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则可谓孝矣。(《大戴礼记·曾子大孝》)
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礼记?祭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孝经·开宗明义章》)
子女之能孝,会保重好自己的身体。但这是不够的。子女所言所行不招来污辱,不使双亲羞惭。不让父母为自己忧虑,这是做得较好的。但若能“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这是孝的最高境界。“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首先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然后能循道而行。做出自己的贡献,然后扬名于后世。可知孝之始与孝之终有其层级,但从其同来说,它们亦是一个整体,有一致性。保重身体、举手投足能谨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的一部分,后者包含前面二者。“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需要自我自尊自爱自重。不可损伤自己,不可自暴自弃。爱重自己,去做真正的自己。每个人循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能力,终身为之奋斗。如此则更有可能于世有所益,更可能“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自尊自爱在不要损伤、不要自暴自弃以外,还要去发现自己,勇于去做自己。如此是对得起自己,也是对得住父母。姑且不论扬名,他们希望你开心。
评价:作者的发帖体现了对中华义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如果能够继续拓展和学习,作者应该会有更大的进步,希望能够坚持。
建议: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