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经》中看生死哲学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 徐家能
摘要:
一部《道德经》论述老子的生死“道”,涵盖了他对生死本质的认识,对生死价值的实践和生死的超越的思想。老子对生死问题的重视和探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探寻老子的生死哲学,对现在人在探索生死问题上有极其重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道,自然,生死哲学
《道德经》一书语精义深,它蕴含了老子博大精深的生命思想。 老子的“道”、“德”、“自然”几大重要范畴,建构起了生命本然状态, 揭示了生死合一的生死大智。五千字的意蕴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死智慧。在对待生死大观上,老子独特又高瞻远瞩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文化,启发后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探索。
一、自然的生死观
《道德经》中说:“出生入死”,出世就是生,入地就是死。这一切在老子看来不过是自然而然的变化,不只是人才有生死变化,万事万物都有生死的变化,哪怕是天地山川也有“生死”的变化,“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将变化看成是万物的普遍规律,所以人之生死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了。为了顺应自然之道,老子提出个人应该以顺其自然的态度来看待生死,而不应人为的避死求生,“万物将自化”,人也应顺应这普遍的自然而然的变化,因为人终归只是这自然界中的一员。所以老子主张人对待死亡不必动什么感情,只须“沌沌兮”,闲散地对待这一切,就像未知未觉的万物一样。老子以万物自然变化的普遍规律来削弱由人的死亡意识所带来的生命反差,让人们像万物一样顺从地接受自然必然的变化。
二、辩证的生死观
老子分别将“柔弱”和“刚强”,看做是生命体趋于生与趋于死的两种状态:“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稿。故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 这种生死观通过生命的现象,着眼于生命的内在本质,给后人带来深刻的启迪。老子看到了生死之间相互渗透与转化。生命体每增长一天,同时也意味着向死亡走近一步。正所谓“物壮则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在我们今天看来,生与死的矛盾运动,生存本身就意味着与死亡抗衡。
三、生死之实践
在生死皆由“道”来决定的情况下,老子哲学中的超世情绪和顺世精神都体现了一种强烈的获得解脱的欲望。老子的生死观中极大地显示出他对“生”的重视与珍惜,老子认为,对于个体来说,名利得失等都是外在的,无足轻重的,唯有生命才是最值得重视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子惧怕死亡,相反,他认为我们应该坦然地面对死亡。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老子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是如何对待生死的。
㈠、返朴归真的养生之道
老子认为“婴儿之未孩”是一种最纯朴无邪,最无拘无束的时期,婴儿之心,纯朴无欲,清静无为,处于一种与宇宙浑然一体的自然状态,故能道法自然。要使人复归到婴儿之心,首先要做到清心,清心方能寡欲,老子认为清心寡欲是达到长寿的法门。“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并不是常人难以达到的高深境界,如果我们长存清心一念,自然能够远离杂欲,保持健康的心灵。返朴归真的第二步是要做到虚心,老子的《道德经》第三章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其“虚心”所指与今日有所不同,意指心灵绝对的宁静与清静,没有忧虑和私欲。憨山大师曾在《道德经》注中说:“是则财色名食,本无可欲。而人欲之者,盖由人心妄想思虑之过也。是以圣人之治,教人先断妄想思虑之心,此则拔本塞源,故曰虚其心。”
㈡、长生久视之精神境界
如果说“清心”和“虚心”可视为老子对生命肉体的保养之“道”,那么“长生久视”可视为他对生命之精神可达到的一种境界。对于人来说,死是必然的,但也是可以超越的。老子从“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的贵身思想出发,极力主张“见素抱朴”、“去甚、去奢、去泰”,要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至虚极,守静笃”,以求能够“长生久视”。老子的“长生久视”可谓是一种对生命最真切的把握,把握了生命的真谛就意味着人的精神层面的“生存”之永恒性得到了实现,这里,老子要求个体生命自觉放弃对名利的追逐,淡泊肉体生命的相对有限性,从而使生命回归到一种自然本真的清净透明境界。
四、生死超越,死而不亡
在老子的思想中,“死”与“亡”的意思并不相同,“死”指的是生命活力和机能的消失,生命运动的终止,它着重指人的形体而言;而“亡”指消亡,不存在,归于无。在老子看来,一个人的生命就肉体方面来说,有生必然有死,因为其生命活力和机能的存在时间是有限的,但肉体的死亡并不等于整个生命迹象的完全消失,因为生命存在中还包括精神的因素,生命机体可以死亡,但是精神仍然可以继续发挥作用。如果说“长生久视”谓之生之境界,那么“死而不亡”则谓之死之境界。老子的超越生死观并不是要求人刻意去追求长生不死,而是鼓励人们追求有限的长生久视,主张爱惜生命,爱惜精神,以尽人之天年。从某种意义上看,这表现了老子对人的生命的重视与关怀。老子对死亡的感悟和探索,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注重和关怀。他对人生的关怀并不仅停留在尘世的层面,而是在“道”的高度上,老子不但认命,更能做到“知命”,因此他能真正地勘破了生死,从生命中超然而出,不为生死而拘束,使形而下的生命从此有了形而上的超越。
结 语
众所周知,生死问题是与人的一生中始终相始相终的问题。一般的人总是重生而恶死,尤其在封建时代,大多数帝王都求助于各种方术而求长生不死。而老子却在把生死看成自然变化的必然轨迹,并教人以一种坦然的态度去面对死亡,老子生死哲学中透露出对生命存在的理性态度和对死亡困境的达观态度,对我们后世的启迪应该是深刻的。老子并没有将我们引向宿命论的岐途,而是让生命从狭窄、困扰、惶恐和死亡的自我冲突中解脱出来,让心灵与自然凝聚成永恒的存在,使人的心灵走向绝对自由的精神家园。
评价:在论述中,有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后的体现,也有自己的切身体会,结合理论与现实。然而一些说法还有待商榷,望继续学习深入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