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华义理 > 道德精神危机与新时期道德建构探索(刘海兵、刘永雷)

道德精神危机与新时期道德建构探索(刘海兵、刘永雷)

字号:T|T

 

作者:刘海兵、刘永雷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道德与信仰之间的关系,论证了重建道德精神的可行性,进而指出道德精神危机恰恰出现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对既有的道德体系发生怀疑、动摇乃至抛弃,而又没有建立起新的道德价值标准的空虚状态。新时期道德建构的主要措施有: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道德精神、建立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的机制和从多渠道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完善道德体系以及汲取西方传统的合理成分。

[关键词] 道德;信仰;道德精神危机;传统文化
 

                一 道德与信仰——对“道德信仰”一词的质疑

    在一个没有统一信仰的中华民族究竟有没有统一的道德精神,或者说道德与信仰之间主要存在一种什么关系?有人说:“中华民族没有统一的固定的信仰,以至于道德的约束力和规范化程度不高。”这句话是经不起推敲的。所谓道德,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在这个道德体系影响下的人们都自觉遵守,相互影响,它作为一种价值体系,是通过社会舆论、个人内心信念和价值观念以及适当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总和。在宗教产生的过程中,存在在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宗教的教义和思想来自于世俗的观念,是将世俗中流行的道德主张和规范以宗教信仰的形式再现出来,这些道德行为就构成了宗教信仰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道德行为在实质上发生了分离,因而形成了两种类型的道德行为。即维持一个社会的道德有两种:一种是世俗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另一种则是宗教信仰道德行为。下面就从两者本质出发分析道德与信仰的关系。

    从结果上看,它们都是善行,但是发生的前提却不尽相同,作为社会世俗生活中的道德,它萌发于人们自己的意识和行为,是人们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原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软化手段;而源于宗教信仰的道德行为,由于受宗教信仰的束缚,其道德行为实际上是极其自私的行为, 手段是为了社1会和他人,而实质是达到自己的欲望、需要和目的,不是为了现世社会生活的和谐与健全,而是为了个人。在基督教中,每个人都有原罪,为了灵魂的归隐是天堂而不是地狱,在此精神的支配下,努力地去为善;在佛教中,“人心向善,皆可成佛”,以求成佛而行善。总之,宗教信仰道德观都强调个人的利益,注重个性,都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这必然造成了社会意义的道德与宗教信仰的道德的内涵之间存在着根本分歧。这也给社会意义的道德与宗教信仰之间存在某种必然联系划上了大问号。

    如今,宗教中的信仰概念在世俗中受到了滥用。一些社会学家和伦理学的理想主义者往往带有宗教信仰的情结,他们希望在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度里,培养起对道德的信仰,以求加强人们的道德意识。著名专家张康之先生说:“对信仰的任何期求,都是属于陈旧的意识形态。因为任何信仰都是建立在塑造出某一终极信仰主体的前提下的,当终极信仰主体确立起来以后,就会沿着这个终极性实体的边缘,生长起体系化的信仰客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信仰体系。这种信仰体系的就构,是属于等级化的结构,是权力关系的体现。”

    虽然信仰对道德意识的生成具有着积极的意义,它在为积极维护社会秩序,健全社会治理结构,凝聚人心等诸多方面无疑起着相当的作用,但是信仰本身并不必然与道德相联系。信仰与道德都可以为善,信仰可以造就道德化的结果,但信仰并不必然造就道德行为。“信仰之于人,是一种外在的客观力量,是在人的精神创造实体化之后又反过来压迫人的力量。”道德与信仰是不同的,也不存在联系,道德根源于人的自觉,是一种内在的主观力量。道德精神是一个民族数千年来积淀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面貌,在本质上并不与其信仰有必然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一个民族没有统一的信仰,但是每个时期的道德精神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仍然可以重建。这打破了只有信仰才有真正的民族精神的宗教情结者的低调谬论。

    在西方国家,20世纪的思想家们不断重复着宣布:“上帝死了”,要重估一切价值,也就是说对神的信仰开始走向终结,这也意味着一切信仰的终结,在这种情况下,明智的选择只有道德。然而,一部分学者还提出要“重建信仰”以谋求社会道德秩序,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信仰也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关系的产物。提倡道德精神才能维持社会秩序的有序和谐。

                二 道德精神危机源何

    道德精神有两层含义,一是道德形成的精神基础,二是道德的最高目标和境界。所谓道德精神危机就是指在信仰消失或者说终结的时候,没有形成新的信仰,也不可能再形成新的信仰,同时没有建立起一整套新的道德精神的一种空虚状态;它还可以解释为,因为社会转型而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人们对既有的道德价值体系开始怀疑、动摇乃至抛弃,但同时没有形成新的道德精神的一种空虚状态,实际上,人们的道德精神出现了“真空”。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一度也曾有过信仰,佛家讲“人心向善,皆可成佛”,然而在中华民族的思想中,更多的是倾听圣人之言,即为信念而不是信仰。儒、道的基本理念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孔子讲“仁者爱人”,老子讲“无为而治”,这些对人类终极价值的理想追求的思想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渗透到无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形成了基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的道德精神。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这个民族没有信仰,我们讲信念”是有道理的。然而没有信仰,不能说我们民族没有道德精神,因为这些道德精神更多的是融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神中,而不是在没有得到所有炎黄子孙统一认可的宗教中传承!

    从新文化运动开始,旧体制下的中国民众激起彻底打倒“孔家店”的热情,这在当时看来是思想领域的一大进步,因为它完成了对封建主义思想的一次彻底性的洗礼和改造。历史是一面镜子,要打破这面镜子,恰恰证明了自己的脆弱和无知,对历史的惧怕,而对于将来的发展也是一片空白。新文化运动割裂了我国传统文化所融入的思想与新时期以后的文化,丢失了五千年所积淀的民族精神,割裂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与现在倡导的思想道德教育。新文化运动无疑对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这种情绪化而不是冷静的、理性的、在分析基础上的,是一种简单化地批判,是以全盘化的思维对传统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可以说是连精华和糟粕都抛弃了。因为人类道德除了有其国家政治生活一面的内容外,大量的内容则涉及到民众的日常生活,这些内容并不随着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变化而立刻发生变化,只要是合理的,它还会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中华民族犹如断了根的浮草,在全球化的狂风中漂浮不定,犹如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居无定所。民族精神从何理解?按照道德精神的内涵来理解,对既有的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与推翻,打倒以“孔家店”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也就意味着在社会转型时对既有的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的怀疑乃至抛弃,而又没有形成新的道德价值观,人们的道德精神处于“真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开始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给中国带来了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地变化。但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发展相匹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经过一百多年沉痛历史的教训,人们的民族意识加强了,但还是非常薄弱,他又如何禁得起功利性的市场经济的考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加入WTO以后,道德建设问题越来越多。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呼声四起。然而,道德精神,一种无声的力量非一日之功,建立起与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谈何容易。正是基于改革开放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定位,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事实纲要》则明确指出了我们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中共十六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我们“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三 道德精神危机的表象

    道德精神危机具体表现为道德情感的麻木、道德精神动力的缺失以及道德行为沦丧等等。

    道德情感的麻木 道德精神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追求,对道德规范的忠诚,贯穿于它的是两个理念,一是“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道德思想”,二是“我应该如何去做,才能符合道德精神”两个基本问题。从构成道德精神的基本要素来看,道德情感是对道德理想目标和道德规范体系的忠诚、虔诚等强烈的情感。在道德精神出现危机的时候,人们的这些情感逐渐淡化、消失甚至走向反面,人们对原来的道德价值系统的崇敬感没有了,他们感到困惑。在这期间,善恶是非分辨不清,价值标准多元化,人们不再满腔热情地称颂道德行为,不再仰慕道德人格的高尚,也不再疾恶如仇地去揭露、谴责坏人坏事并与之展开斗争,而是置若罔闻,避而远之。只是自己作了损人利己之事,只要未被发现,就暗自窃喜,这就是道德情感的麻木,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称其为“阿Q的精神时代”。

    道德精神动力缺乏 市场经济在激励人们在开拓进取、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使得人受利益支配,为物欲所困,出现价值观念的变异,功利主义的泛滥。人们要不要做意见事情,都要处于自身的考虑,一是趋利,有没有利益可图;二是避害。这件事情有没有做的必要性源自于它能否替自己消灾避祸,给自己带来利益,道德精神动力匮乏,社会道德行为越来越少,道德价值标准发生扭曲,甚至部分道德精神被看成了“傻帽”的做法。他们不愿意遵从原有的道德规范,蔑视原有的道德楷模,亵渎原来视为神圣的道德人格。

    道德思想矛盾 思想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
整合。道德思想出现矛盾,就会使道德理想不明确、发生动摇,价值目标扭曲,整个道德生活没有一个支撑点,其根源是理想道德思想与现实道德行为相互背弃,因而人们失去了对生活价值的判断能力,对未来生活没有目标,感到无聊、空虚、烦恼与无奈。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行为发生分离,青年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心理问题突出,道德精神软弱,不堪一击,出现“厌烦”,“郁闷”,自杀事件滋生,道德精神动力奄奄一息,随之而来的精神困境也越来越多。又有谁知马加爵式的大学生还能出现多少?

    道德失范 道德失范就是对原有的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系统怀疑,动摇乃至否定,但又没有建立起新的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来取代原有的,出现了规范要求的“真空”,是一种行为规范的空虚状态。这导致人们在道德行为选择方面出现困惑,具体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其根源在于道德失范为道德价值标准多元化的存在和滋生提供了生存空间,人们感到无论哪一种标准都有一定的“合法性”,出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状况,自私自利,惟利是图,损害整体利益。“一切向钱看”思想的滋长,造成了人际关系的冷漠,“拜金主义”、“金钱至上”思想的蔓延污染了社会空气。

    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沙尘暴频出,部分地方赤地千里,虫灾泛滥,以至庄稼欠收,这样求得的经济增长能不能代表经济发展?这样的人均GDP增长又能说明什么,代表什么,给国民带来的实际好处到底有多大?以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消耗为沉重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其必要性何在?透支民族的财富来博得个人的利益,道德沦丧竟然带来的是巨额财富。道德严重失范,价值标准模糊不清,人们的道德意识处于真空。

    部分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腐败严重,对当前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带来了冲击。腐败是道德沦丧的直接体现,它必然导致价值失衡,使社会因此走上无底的深渊,其负面影响不仅反映在职业道德方面,而且反映到社会公德败坏,社会风气令人担忧。党领导干部与思想道德建设相挂钩,领导干部应该是人民的楷模,起带头模范作用,激发凝聚力,增进进取心,提高软生产力,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然而,一起又一起的国家高层领导因为腐败而纷纷落马。道德精神,一种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的力量,越来越变得苍白无力。

             四 道德精神危机的扭转

    道德精神危机的扭转有两层含义:一是对现有的无序的、混乱的局面的消除;二是重新建立道德体系,当然包括在既有道德体系的基础上予以补充和更新。从其双重意义上对道德精神危机的扭转是复杂而艰巨的,从社会角度看,我们至少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坚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和优秀道德精神  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使我们的道德精神有很丰富的积淀,作为历史的文化积淀物,这是被实践、被时间证明了的具有广泛物质基础和深厚的民众心理基础的精神力量。灿烂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一直是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今天它仍然萌发后人。现时期应该重新评估儒家思想、古代文化的价值,重新确定地位。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已经做过一次极端的错误,无根之草,无家之子的阵痛,难道我们受的还不够吗?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更是一个地域范畴,他国的道德价值标准能否让中华民族接受,或者说,如何接受?道德是一个民族在历史的范畴中积淀的精神财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许它的外延需要发生变化,但孕育着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永不褪色的。

    在重估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还要注重传统文化与现时文化的联系,我们现时的语言已经不单单是历史的语言,而是洋化了的汉语言,它带有了一部分逻辑的特性,一腔热血的爱国者们以此以求科学发展,精神可敬!然而,它也缺失了传统文化博大精神的部分内涵。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代大学生乃至有些大学教师还看不懂古文。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迂腐的无聊的做法,但是,没有了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没有了历史的指引,一切所作所为只能重头开始,一切挫折与失败开始学着忍受,犹如一个不懂事的婴儿开始学走路,“历史不能忘记”。

    因此,在现时期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学习的力度是很有必要的。一些知名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开始起步了,以此想得到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加强道德意识。这些责任应归根于教育,儿童是国家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我们应该重视小学教育,加强整体民族意识,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加大文言文学习的比重,必要时,还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设置。把道德教育从政治教育中剥离出来,要对传统教育设立相关的专业课,以教育体制来保证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精神的建设。现在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使他们从小就对英语文化情有独钟,然而对民族文化却越来越淡漠,避而远之,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他们的价值观更加接近西方,自然地道德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异,这是不是全球化时代下文化的侵略与同化?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建立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的机制 有善不赏,君子必稀;有恶不惩,君子必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善必赏,有恶必罚千百年来已成为老百姓心中的道德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一个社会中,每个或者大部分讲奉献的人都得不到好报甚至尽遭打击报复的话,或者讲道德奉献的人都必自私自利的缺德者过得还糟糕的话,那么这个社会是一个缺乏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机制的社会。实际上,世界上既不存在没有权利的义务,也不存在没有义务的权利,这要求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要得到诸多个人的维护,就要尽到让员工感觉到只有在此集体中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个人要获得权利,就必须尽到维护和增进集体利益的义务,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倡导伦理道德观,重建道德的善恶因果律,建立起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的社会机制,健全各个方面的制度,起到扬善惩恶的作用,让道德精神在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因为法律永远代替不了道德精神。

    从多渠道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完善道德体系 任何一个民族,它都以民族精神作支撑力,没有了强大的民族精神的凝聚与感召,很难想象这个民族的前景。现时期中国正处于变革时代,社会结构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不仅要崇高的理想、科学的理论、高尚的道德风尚去武装、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更需要爱国主义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是炎黄子孙,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我们应该为出生在这样一个有深厚底蕴文化的国度而自豪!在做每一件事时,我们也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为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负责!

    道德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是维护社会秩序的软实力。道德精神是一个民族涉足长远发展不可估量的一笔财富。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开展传统美德的宣传教育,还要用各种实践方式广泛深入进行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德性与理智德性的重要区别在于,理智德性的获得是要后天的实践并通过习惯而逐渐养成的,而不像人的理智品质那样仅靠知识的传播和认知就可能有效的。”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的转型期,思想道德建设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道德相应地完成他的过渡。只有道德与经济相匹配,才能实现整个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健全。因此,现时期应该从多渠道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重塑道德价值的导向和规范作用,完善原有的道德体系。

    吸取西方传统中的合理成分 由于中西文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不同,中西文化及其道德有很大的异质性,相互之间可以互相补充。我们继承传统美德的最终目的仍然是要建设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道德,因此,我们要吸取一切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

    建设新的道德精神体系,新的道德文化不仅要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而且要特别注意吸取中国的优良道德传统。这是由道德发展的规律性所决定的。道德作为一个民族社会中的文化观念、规范及其实践活动,是有其鲜明的民族性和强烈的继承性的。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无论其信仰,通过以上努力,必定会扭转现有的道德精神危机,重建起我们的道德文明,它必然是基于继承传统美德和现代中国社会的生活实践要求,并且汲取借鉴了中、外道德文明成果的崭新的道德。

[参考文献]

[1] 张康之. 论信仰、道德与德治 [J] 甘肃社会科学,2003,(4)

[2] 葛晨虹. 建立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机制 [J].道德与文明,2001,(3)

[3] 魏长领. 道德信仰危机的表现、社会根源及其扭转 [J] 河南师大学报,2004,(1)

[4] 莫非平. 论道德权威 [J]. 江西社会科学,2002,(4)

[5] 盛供. 经济学精神 [M] 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1999

[6] [德].S.舍弗乐. 人类道德 [M] 纽约,1992

[7] 王丽琦. 伦理道德是一种社会资源 [J] 许昌师专学报,2002,(1)

[8] 樊和平. 善恶因果律与伦理合理性 [J] 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术季刊,1999,(3)

[9] 章海山. 经济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伦理研究 [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来自http://www.ica.org.cn/

滇ICP备20006117号-1 Copyright 2014 Zhonghyl.com All Rights Reseerved 版全所有·冯燊均国学基金会    网站建设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地址:地址:昆明市高新区海源中路169号(西山区一中对面) 电话:0871-888888  传真:0871-888888  邮箱:yes@zhonghyl.com